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财经剪贴     
中美举行首次战略经济对话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2006年12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分别作为两国元首的特别代表共同主持了这次对话,两国政府相关部门的部长和高级官员与会。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会见了美国代表团。经过讨论,中美确定了服务业、医疗、投资、加强透明度、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作为未来六个月的工作重点。双方同意就发展高效和创造性的服务业以及改善医疗的途径进行讨论;启动双边投资对话,开展探索性讨论以考虑双边投资协定的可能性;加强在透明度问题上的合作;并启动能源和环境上的联…  相似文献   

2.
源自“世代”的考虑——中美启动战略经济对话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总统布什派财政部长保尔森以特使身份访华,并于9月20日同吴仪副总理共同宣布启动新的战略经济对话机制。这是中美建交以来以经济为主题的最高交流机制。  相似文献   

3.
外交动态     
《世界知识》2013,(15):6-6
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7月10日至11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和国务委员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部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对话。双方围绕落实两国元首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共识、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坦诚、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4.
张茂荣 《世界知识》2010,(12):40-41
5月24日~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与美国财长盖特纳等10名内阁官员带领200多名美国官员和顾问参与了此次对话。这样的豪华阵容与年初双方因售台武器问题而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有媒体评论,中美关系华丽转身。在战略层面,本轮对话所透露出来的积极信息显得非常有限,与其谈判时的豪华阵容似乎有些不相称,因此在对话结束后,一些外电纷纷质疑中美之间的和解,认为双方更多的是在作秀。从本轮谈话的成果来看,主要都集中在经济领域。从中国的立场来看,美国在中国最为关注的几个问题上——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公平待遇等问题上做出了积极承诺,此前曾被热炒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则未成为会谈重点。本文将目光聚焦在了这次对话的积极层面,看看这些成果是否具有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财经剪贴     
<正>1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7月19日,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与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商务部长罗斯共同主持了本轮对话。对话期间,双方就中美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和一年计划、全球经济和治理、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业、农业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广泛共识。双方认为,本轮对话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确立了中美经济合作的正确方  相似文献   

6.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22,(14):10-11
<正>1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通话7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议题务实、坦诚交换了意见,交流富有建设性。双方认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加强中美宏观政策沟通协调意义重大,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对话沟通。  相似文献   

7.
<正>倪峰:首轮中美外交安全对话的举行,是双方落实两国元首海湖庄园会晤共识的一个重要行动。4月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中美元首宣布两国建立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等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会晤期间率先启动了外交安全对话和全面经济对话,彼此深入交流,商定了工作议  相似文献   

8.
《世界博览》2012,(10):8
正事件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5月3日上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开幕。美国和西方主要媒体对此次会议高度关注,认为本轮高层对话将对中美两国增信释疑和解决经贸分歧发挥积极作用。媒体观点《华盛顿邮报》:预计双方将就贸易、汇率等问题展开商谈。虽然此前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双方的摩擦点,但随着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这一摩擦已有所缓解。美国商界领袖也将本轮对话视为重要机遇。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和国务卿希拉里将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  相似文献   

9.
问:最近中美签订的《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协定》有何意义和作用?答: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美两国国防部《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协定》已由中国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与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先生在北京签署。该协定是中美两军之间签署的第一个有关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协定。该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中美两国、两军关系取得了新的实质性的进展,它将有助于双方海空力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误解或错误判断,对于中美两军、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将具有积极  相似文献   

10.
时事概览     
中美举行首次战略对话8月1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率团在北京展开中美战略对话。这是中美两国1979年建交以来双方首次举行此类高层定期对话。中美战略对话是两国元首2004年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双周要闻     
《世界博览》2012,(10):8-8
中美关键时期的关键会议 事件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5月3日上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开幕。美国和西方主要媒体对此次会议高度关注,认为本轮高层对话将对中美两国增信释疑和解决经贸分歧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除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了积极的、建设性的和富有成果的会谈外,两国还签订了一系列协定和协议。具体成果有:政治方面:双方同意继续共同努力,向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目标加速迈进。双方决定互不将各自控制下的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双方同意中美两国进一步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对话与合作。表示将保持和加强中美高层互访和联系。双方认为中美元首直通保密电话的启用,对加强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是中美两国建交以来经济领域最高级别的交流磋商机制。第一次北京对话的成功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国际意义;第二次华盛顿对话的成功举办再一次彰显了对话机制的卓有成效,更突显出中美经贸关系蓬勃发展的大趋势——坚持平等沟通协商,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6月5日,由盘古智库主办的"共享·创新"香山全球智库论坛在北京西山脚下的首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美两国的上百位专家学者和前政要出席了这次论坛,围绕"中美关系和全球治理"这个主题进行了头脑风暴。这次论坛刚好夹在6月4日新加坡亚太安全会议(香格里拉对话)和6月6日至7日北京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级别磋商之间,实际上也是中美两国学界的一次别开  相似文献   

15.
《华东科技》2012,(5):46-47
5月2日,在北京,第三次中美创新对话举行。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与美国总统科技助理兼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霍尔德伦共同主持创新对话。两国政府及科技界、产业界和学术界代表参加对话。双方就中美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金融开放已越来越被关注。华尔街出身的美国财长保尔森上任以来,以促进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取代了美国国会强迫人民币升值的策略。5月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美国在促使中国金融开放上又取得了“进步”。  相似文献   

17.
倪建军 《世界知识》2011,(11):13-13
日前举行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共识,其中包括"两国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投资问题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确认。在新一轮的谈判中,中美已经不仅仅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同时已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进行全方位对话。对话双方新的定位给谈判气氛带来微妙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美国炒作中国有三支海上力量,分别是海军、海警和"海上民兵"。2019年4月,美国海军原作战部长约翰·理查森称,"美国将中国海警船和渔船与中国海军等同对待,若其不遵守相关规则,美军将做出军事上的回应"。在两国和两军的战略对话中,美方也一再强调,需要将两军间的海空相遇规则如《海上意外相遇规则》(CUES)等扩展至海警及"海上民兵",海警也需要被纳入中美两军对话机制如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MMCA)等之中。然而,在笔者看来,美方的这种要求既不通情理,更不符合实际,中方没有回应在预料之中。  相似文献   

19.
哲学和财富     
车耳 《世界知识》2013,(7):64-65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对话》栏目,有次邀请了中美两国一些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参加。  相似文献   

20.
正中美双边对话与合作机制的建设起步于两国建交前后。笔者根据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原政策研究室)编撰的年度报告《中国外交》、我国主要官方媒体的报道、相关部委官网公布的资料进行了统计整理,初步统计结果为:从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始,截止2015年10月,中美共建立了102个对话合作机制,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环境、文化、教育、反恐、能源、农业等各个领域。这些对话合作机制产生于中美关系发展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