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玲 《科技信息》2007,(26):211-211,213
在讲求功利的现代教育中,越来越多人只看到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它的精神效用,出现了智慧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普遍现象。本文在探讨"精神"的定义和人的"精神性"存在及其构成的基础上,从生命教育的视野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反思,针对当代教育的深层弊端论述教育对人的精神建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中介性教师教育的理论探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下形成的胜任型教师和反思型教师教育是与教师专业化两种对立的范式(技术熟练者和反思实践者)相因应的,中介性教师教育试图通过剖面,层面和综合等不同维度的中介研究,形成教师教育的中介思维,中介环节,中介组织和中介机制,以建立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转化、双向建构的中介系统,使教师教育模式从对立和两难走向互动与整合。  相似文献   

3.
教育叙事研究是以叙事为主要方式的教育研究方法,教师通过它对教育教学生活进行故事建构来探求意义的理解和行为的改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育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之间的疏离促使我们反思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而教育叙事研究恰好能有效地弥合这种二元分离,因此它成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究的首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科学精神和人精神的交融互渗,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需,正成为当代共识。站在21世纪的桥头。历史教育工作要以理性的思考,把握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内涵及其功能;反思科学精神与人精神分化冲突的历史源流;克服对科学精神与人精神认识上的片面偏执;以辩证综合的观念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的融通共建。  相似文献   

5.
尼采的教育人生观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采的生命哲学及其教育观启示我们: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必须以生命为根据,以生命为目的,在生命中安居。教育的生命意义在于实现真正的教育人生。教育人生是教育主体的自主精神、批判和创造精神不断建构的人生;是教师以诚实、乐观、坚韧为基本品质的人生;是师生的对话人生。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高校哲学教育为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宏大的政治视野,深沉的时代情怀;在反思现实、探求规律的层面上,为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论信念增强理论功底,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7.
作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精髓,教育为人民、开拓创新和理论联系实际建构了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精神框架。教育为人民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根本宗旨,开拓创新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永恒主题,理论联系实际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石。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构成了毛泽东教育思想完整而严密的逻辑体系:教育为人民是宗旨,开拓创新是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是原则。  相似文献   

8.
八一精神源于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它上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启于中国共产党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继承和弘扬八一精神,发挥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革命传统,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建构倾注最大的理论热忱,来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和民族精神的重塑,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的定位有失偏颇,造成语文教育的负面影响。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人的精神建设的高度来定位语文教育的观念和目标。语言即精神。语文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培植学生的精神,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原有的高校"两课"教学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新形势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要有新的生机和发展,教学内容应融贯科学精神,即求真、求实、理性、怀疑和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2.
在物质世界里,人通过与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来满足生存的需要.在精神世界里,人通过对自身不断地进行反思、批判、超越、建构来满足发展、提升的需要.精神是人的属性,精神存在是人与其他生命体的重要区别.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构成了人完整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指出它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中予以广泛开展实施是必须和必要的。只有自觉地理性反思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效地建构大学生民族精神养成的现实路径,才能够弘扬民族精神,振奋民族意识,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4.
面对21世纪人才激烈竞争的世界格局,本着继承发展、推陈出新的精神,立足教育创新构建语文教育理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与新时代的抉择。建立语文教育创新理论顺应了国内外课程改革和教育创新的历史发展趋势,语文教育创新理论的建立必然会促进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出现崭新的面貌,教育创新理论对指导培养学生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要追问自身的终极意义,满足自身的根本追求,表达自身的精神本性,就必须借助于哲学的理论反思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备科学形态的哲学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渗透到各种素质的培养之中,理应强调哲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使之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6.
对当前主体性教育研究中出现的工具价值与本位价值对立、“主体性”理解的焉面化和绝对化、对宏观层面上的教育主体重视不够、对教育自身主体性的认识不足、对培养创新素质的认识不足问题进行反思,由此可以更加明确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并在实践领域对其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教育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在课程中进行民族精神的渗透是《市场营销学》课程教掌中一个重要的教掌任务。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代市场营销掌中中国古代哲掌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中国传统商业美德教育应用现状的分析,论述了在《市场营销掌》课程中进行民族精神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科学教育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它也传递着科学的精神,它为创新精神的成长提供养分,本文首先探讨了何谓创新和创新精神。其次,分析了科学教育是如何促使创新精神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念“数学精神”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浅析“数学精神”教育的重要性,论述了“数学精神”的内涵、“数学精神”的存在形态及其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精神的开发的重要任务是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开发。要使这种开发科学化,就要加强其理论基础,增强其时代感,形成其制高点,注重其广泛性,即逐步实现其理论化、现代化、人才化和全民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