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分析我国大学城的概况以及区位模式类型的基础上,对影响大学城区位模式的城市的规模及城市地域形态、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城市的发展战略、政府和政策的引导、土地资源的价格等多项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比较三种区位模式的大学城优缺点的基础上,展望我国大学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许多城市建立了大学城,大学城成为大学新校区的集中地,大学城图书馆有一些新的特点和服务模式,本文福建师范大学的大学城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大学城图书馆的特点,介绍了新校区图书馆的全新服务模式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3.
大学城能够迅速集聚人才和各类资金,教育、科研、产业实现自然连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和原动力。本文采用Tanslog Cost Model来分析大学城的规模效应,得出目前我国大学城的效应是规模递增的.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聚集和辐射效应,同时对大学城的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西安城市空间扩散现状及未央大学城的基本情况,从用地面积、高技术产业发展、当地服务业及高等教育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未央大学城对西安城北空间扩散的影响,提出了在大学城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贵州大学城的建设是紧紧抓住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但大学城如何实现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仍旧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通过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通过大学城管理建设委员会筹建、坚持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教育资源的切实性共享、优势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的构建以及制度安排和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能促进贵州大学城更美更好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众多大学城建设的成功案例证明,教育产业集聚的形成,对人才高地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重大意义。教育产业的集聚不仅有利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同时在调整城市结构、促进教育产业分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郑州龙子湖大学城的建设应充分利用教育产业集聚效应,迅速走上规模适度、专业优化、资源共享、优质高效的科学发展道路,进而促进郑东新区乃至整个郑汴产业带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城环境下,新的教育环境、管理模式和师生关系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改善大学城的硬件设施、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入手完善大学城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8.
在促进大学城体育教学创新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体育教学创新环境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依托区域创新系统相关理论,基于体育教学特征的分析,在明晰大学城体育教学创新环境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规范研究的方式,构建了大学城体育教学创新环境三大要素:硬件创新环境、社会文化创新环境和制度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9.
道路绿地与环境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路绿地是城市景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笔者对影响道路绿地的环境因子进行了阐述和分类,通过工程实例探讨在不同类型道路绿地设计时应首要考虑的主导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0.
解虎  鲍玮 《科技咨询导报》2013,(15):121-121
城市的入口地段道路是人们走进城市的必要通道,它不仅体现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水平,也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对城市带来活力与繁荣.因此,入口道路景观的设计规划是城市道路景观规划的重点.该文从道路入口景观的特殊性入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分析城市入口景观的现状并进行设计,希望对以后城市入口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必要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艳菊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1):161-162,165
兴建大学城是国家发展文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重大战略举措,然而我国兴建大学城尚处初期阶段,存在许多争议和问题。本文通过横向比较中外大学城的建设理念,包括形成模式、总体规模、兴建选址与城市空间关系形态和规划模式等方面的分析。提出根据实际情况来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大学城。  相似文献   

12.
尚颖 《天津科技》2014,(12):60-62
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城市道路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道路不仅要宽阔、通行顺畅,道路景观也要设计美观。这既是城市建设的要求,也是城市环境提升的需要。阐述了城市道路景观的概念,分析了景观与道路景观的区别及道路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并概括介绍了天津市道路景观规划现状。  相似文献   

13.
通过意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大学城形象有待完善.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基础上,围绕大学城的七个意象要素,提出优化广州大学城形象的建议:发挥滨水岸线长的优势,突出岛的意象; 建环中心湖建筑群,强化城市中心形象,建入口标志雕塑,突显大学城精神; 创造丰富的节点,采用复合化功能分区; 加快资源的共享,将校区与保留村的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大学城的和谐发展; 创设有趣便捷的街道,增强大学城的可读性; 着力营造校园文化广场,保持地方文化的可持续性,创设文化大学城.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大学城图书馆的环境特征和服务对象特征,提出了使用大学城一卡通、设立导读员、成立少儿阅览室、开通电话服务、开展校友服务、为校外读者提供有条件借阅服务等改进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大学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意象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大学城形象有待完善.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基础上,围绕大学城的7个意象要素,提出优化广州大学城形象的建议:发挥滨水岸线长的优势,突出"岛"的意象;建环"中心湖"建筑群,强化城市中心形象,建入口标志雕塑,突显大学城精神;创造丰富的节点,采用复合化功能分区;加快资源的共享,将校区与保留村的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大学城的和谐发展;创设有趣便捷的街道,增强大学城的可读性;着力营造校园文化广场,保持地方文化的可持续性,创设文化大学城.  相似文献   

16.
胡又丹 《科技信息》2012,(17):126-127
大学城办学这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闯出了一条"集约化"的发展之路,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大学城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城建设中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中和大学城模式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重点从生活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方面着手,寻求在大学城内校园文化更有效的建设途径和建设模式。使"城市孤岛"不再孤独,让区域性校园文化在大学城内健康发展,弘扬大学精神、引领先进文化,开始大学城与社会的深度暗合和对接。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分析了城市地下道路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与原则、所考虑的因素。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城市地下道路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发展高校教育,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校扩招和大学城建设,一系列问题应运而生,其中,商业运作对于城市区域发展的影响决定了大学城发展的前途命运。文章就大学园区和区域发展的关系展开讨论,挖掘大学园区当前商业形态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学城的概念兴起于西班牙,世界第一所大学城就位于塞万提斯的故乡,埃纳雷斯堡(Alcala de Henares)。大学城的构建,其最初的目的是满足大学生人数的需求和以最合理的方式配备、利用有限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环境资源、教学资源等。我国各地也与时俱进,充分重视现代化教育,建造了一批硬件设施一流的大学城。所谓大学城,就必须有城的规模,大学城周边的餐饮、交通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完善,也是大学城发展的一部分。本文着重就大学城的饮食、交通、文化、几个方面的调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道路设计、改造塑造以人为本的交通空间。随着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人们对道路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通行功能,而是把道路看作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主要讨论交通设计与改造过程对道路景观环境与问题的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