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讨论中心势场中有心力为引力的情况下质点的运动,对中心势场中质点的运动状况作了一般分析,给出了质点在有心力场中运动的守恒量、运动方程、轨道方程及其运动的经典特征.  相似文献   

2.
质点间存在着相互引力叫做万有引力,质点间的万有引力是通过质点周围的特殊物质——引力场来实现的,引力场对质点的作用力叫做引力,如果质点或物体相对于观察者是静止的,那么在它周围存在的引力场就叫静引力场,简称静力场。  相似文献   

3.
质点在一个匀质的大球体的隧道中的运动呈现何种规律性,需要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来分析该质点的受力情况,从而判知其运动规律并研究运动特点.万有引力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对质点在该球体隧道中的受力情况分析,是对该知识点综合有效的应用.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隧道中质点的受力,阐明质点所在球面以外的整个外层球壳中的物质对该质点的引力为零;而质点受到的引力作用仅是其所在位置到大球体球心为半径的球内物质的引起的.文中通过3种方法分析了处于匀质大球体内部的质点受力情况,进而研究了该质点的运动规律.研究发现:质点在大球体的沿直径或沿任意弦隧道中运动规律均是作简谐振动,振动的周期仅取决于匀质大球体的密度.  相似文献   

4.
在牛顿的引力定律中,最为重要的事实是引力的大小是反比于质点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基于引力是沿着质点的连线方向并正比于质量的乘积之前提下,证明了引力的反平方距离的事实完全等价于两个均匀球体之间的引力可以归结于位于球心处的同质量质点之间的引力.事实上,这个几何要求将导致一个二阶的线性欧拉方程,其具有物理意义的解恰好是反比于距离的平方.  相似文献   

5.
在牛顿的引力定律中,最为重要的事实是引力的大小是反比于质点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基于引力是沿着质点的连线方向并正比于质量的乘积之前提下,证明了引力的反平方距离的事实完全等价于两个均匀球体之间的引力可以归结于位于球心处的同质量质点之间的引力.事实上,这个几何要求将导致一个二阶的线性欧拉方程,其具有物理意义的解恰好是反比于距离的平方.  相似文献   

6.
拟从质点在有心保守力场中运动的能量(包含机械能和角动量)守恒入手,将质点动能分解成沿径向和切向两个分量之和,再与引力势能的形式比较,引出“等效离心势能”,再与引力势能相合并,引出“有效势能”概念.最后,应用“有效势能”来解决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7.
在牛顿极限下,双曲线轨道上运动的质点四极引力辐射能谱已被M.Turner所计算,但表示式中包含未算出的积分。本文用与Turner不同的方法,即利用推导库仑相互作用下电磁偶极辐射谱的方法,得到了包含汉克耳(Hankel)函数的双曲线轨道上质点运动的四极引力辐射能谱解析表示式。用四极矩的傅里叶分量,在频率间隔dω内的辐射能dE的表示式可写为  相似文献   

8.
在Schrdinger表象中计算了量子场(m=0)满足荻利克莱边界条件的加速运动镜问题,并从中导出了Hawking效应。用这一模型模拟大质量天体引力坍缩时可以得出每个∑_u面上具常能流和粒子谱,同时引力扰动导致的量子场由纯态演化成混和态的过程也可以由运动镜等效描述。  相似文献   

9.
区别于中心势场中质点圆形轨道稳定性问题的一般研究方法,文章直接由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出发导出了中心势场中的质点,在其圆形轨道附近做微小振动的微分方程,进而得出了其轨道稳定性条件和质点做微振动的周期公式,并讨论了较为常见的势场中质点运动轨道的稳定性问题,这种研究方法更为简洁,但物理内容却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0.
白秀英  姚远 《河南科学》2012,(10):1423-1426
根据GR稳定场的Kerr度规,由引力场质点重力加速度的逆变分量推导Kerr场质点的重力加速度逆变分量的球坐标精确表示式.结果表明,Kerr场中质点的重力加速度不仅与场源的质量、单位质量的角动量及质点在场中的位置有关,而且与质点的速度有关,这正是GR效应在Kerr场中质点运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中,我们考虑了五维引力微子场在德西特厚膜上的局域化性质.在引入五维引力微子场与背景标量场的汤川耦合的基础上,通过取规范条件Ψz=0,得到了手征引力微子场的卡鲁扎-克莱因(KK)模式所满足的耦合方程.我们发现对于引力微子场,只有右(左)手零膜可以局域化在膜上.对于有质量的KK模式,其质量谱依赖于膜上参数的取值,耦合函数的形式以及耦合常数的取值.对于给定的膜上参数,耦合函数和耦合常数,左右手引力微子场有质量的KK模式的质量谱是完全一致的.同时,引力微子场的KK模式的质量谱与一般费米场的KK模式的质量谱完全相同,但是手征性相反.这一差别为在膜上区分两者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万有引力成因的一种假说,认为场物质由电子对构成,电子对中正电量略微超过负电量,电子对之间各向同性的轻微排斥形成引力,并据此说明引力常数G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一种符合定域洛伦兹规范协变的有挠时空引力理论。它是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在有挠时空中的推广,它是考虑了物质自旋的引力理论。它消除了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与狄拉克电子理论之间的矛盾。本文中新的引力理论自然地要求:应该存在一种新的独立的第五种力场—自旋场。本文表明:(1)符合定域洛伦茨规范协变的有挠时空引力理论包括引力场运动方程和自旋场运动方程。(2)引力场运动方程与爱因斯坦理论一样包含能量动量运动定律。(3)自旋场运动方程包含角动量运动方程。(4)本文建立的引力场理论一定程度上等价于一种特殊的爱因斯坦-嘉当理论,因此我们称之为爱因斯坦-嘉当-唐理论(ECT理论)。本文的对应于黎曼-嘉当几何的挠率张量分解为标架场的微分和自旋场。(5)真实的物理时空应该是由引力场(标架场)和自旋场(标架仿射联络)描述的有挠时空,其时空几何是黎曼-嘉当几何。本文中,挠率张量表征引力场场强,曲率张量表征自旋场场强。  相似文献   

14.
在理论力学有心力的有关教学中,推导定理需要较复杂的高等数学知识,天体间作用和微观粒子作用等常用实例远离生活实际,学生难以建立物理情景,缺乏直观理解。利用Mathematica软件探讨质点运动规律,能直观、准确地展示质点在有心力下的运动轨迹,所建立的物理图象有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入理解。本文通过平方反比引力下质点运动的轨道,开普勒定律及两体运动和任意幂有心力三个实例,探讨如何利用Mathematica辅助有心力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一种定域洛伦兹规范协变的有挠时空引力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建立了一种符合定域洛伦兹规范协变的有挠时空引力理论。它是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在有挠时空中的推广,它是考虑了物质自旋的引力理论。它消除了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与狄拉克电子理论之间的矛盾。本文中新的引力理论自然地要求:应该存在一种新的独立的第五种力场-自旋场。本文表明:(1)符合定域洛伦茨规范协变的有挠时空引力理论包括引力场运动方程和自旋场运动方程;(2)引力场运动方程与爱因斯坦理论一样包含能量动量运动定律;(3)自旋场运动方程包含角动量运动方程;(4)本文建立的引力场理论一定程度上等价于一种特殊的爱因斯坦-嘉当理论,因此我们称之为爱因斯坦-嘉当-唐理论(ECT理论)。本文的对应于黎曼-嘉当几何的挠率张量分解为标架场的微分和自旋场;(5)真实的物理时空应该是由引力场(标架场)和自旋场(标架仿射联络)描述的有挠时空,其时空几何是黎曼-嘉当几何。本文中,挠率张量表征引力场场强,曲率张量表征自旋场场强。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变质量质点动力学方程(密歇尔斯基方程)为基础,建立了变质量少体问题的运动方程,并利用小参数方法得到了变质量少体问题的分析解。文中还将研究结果应用到彗星运动上,讨论彗星轨道中非引力效应。指出非引力效应会导致某些彗星轨道半长径和偏心率等产生长期和周期变化,这些变化将明显地影响彗星运动的周期以及过近日点的时间和地点。因此在这些彗星精密定轨和探讨其轨道动力演化时应当考虑这种非引力效应。文末还具体计算了恩克彗星轨道中非引力效应。  相似文献   

17.
质点动力学普遍定理包括动量定理、动能定理、角动量定理。对于常质量质点,已在理论力学中详尽讨论过。本文就变质量质点运动的一般情况,即变质量质点运动过程中同时有质量并入和质量分离的情况,对上述定理加以讨论。对变质量质点的普遍定理,通常是把中心质点及并入、分离质点看作一质点系来推导的。本文是把它们看作质点组,从常质量点动量出发,类似于常质量质点组普遍定理的推导,得出变质量质点的动量定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用视界表面引力的定义,即相对于视界静止质点的固有加速度和红移因子的乘积在质点趋于视界时的极限、Klein-Gordon方程与Hamilton-Jacobi方程3种方法研究了稳态Kerr-Newman-Kasuya黑洞视界表面引力.其结果表明黑洞的视界表面引力与黑洞所带电荷、磁荷和角动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一种单位变换导出了文献[4]提出的标—张量引力理论方案的另一种表述形式,由此得到的引力场张量方程和守恒律完全类似广义相对论的Einstein方程和守恒律;变换后的标量场视为“物质场”,在张量方程中起着一种“引力源”的作用。应用变换后的理论表述研究引力辐射问题,其结果是引力场的总辐射强度为引力张量场和引力标量场的辐射强度之和。求出了引力张量场和引力标量场的辐射强度公式,详细地讨论了双星的引力波辐射。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狄拉克电子理论之间的矛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唐飞琳 《前沿科学》2011,5(3):56-68
本文通过联合考虑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狄拉克电子理论,发现在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狄拉克电子理论之间关于电子场的能量动量运动存在着一个矛盾。这个矛盾表明爱因斯坦引力理论不能描述带半整数自旋的粒子的引力作用。如果假设狄拉克电子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必须修改爱因斯坦引力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