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是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合理的内部分配模式;强化配套制度的改革,强化考评机制;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理顺高校内部分配关系等三个方面的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校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工资分配制度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发展 ,改革势在必行。要转变观念 ,把握新机遇 ,加大分配改革力度 ,进一步搞活高校内部分配 ,使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与高校其它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配套实施 ,促进高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内部津贴分配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确认了高校内部津贴分配四种模式中之一种,并详述了其特点。文章还论述了高校内部分配津贴的管理体制。对高校内部津贴分配制度及其运行机制,文章提供了完整的思路,并给出了详细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国高校科研机构内部的现状和存在的新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比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科研机构的体制与管理模式,提出我国高校内的科研机构应加强统一管理,建全机构内部设置,完善财务制度、分配制度和监督制度等各项制度,使我国高校科研究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高等院校内部分配制度是校内人事聘用制度的重要配套工程。该文就如何搞好校内分配制度改革与创新,详细阐述和分析了合理定编、科学设岗、择优聘用、严格考核以及校内分配制度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因素。这对推动和保障高校人事聘用制度的落实和续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六华 《科技资讯》2009,(8):164-164
分配制度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其他各项改革成功的关键。如何建立对高校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创新思路及目标,并给出了一些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推进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指针,分析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新情况、新特点,对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落实岗位设置管理、推行职称评聘分开、改革校内津贴分配制度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又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体现,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又集中体现于绩效工资制度的建立健全。本文聚焦于高校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若干关键问题,通过对政策的认识把握,在基于对实践认识的基础上,提炼、分析高校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系统性问题与现实困难,对关键问题作了深入剖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十七大以来,高等教育肩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怎么抓住机遇、进行科学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激发高校内部的发展潜能,进而很好的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对于每个高校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高校内部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又是学校内部管理改革的重申之重。  相似文献   

10.
方少元 《科技信息》2008,(8):165-165
高校分配制度改革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也是高校稳定与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阐述了推进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探讨完善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60个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从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区域内空间分布类型两方面对空间分布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4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为凝聚型,在空间上趋于聚集分布;区域内呈集中分布特征,空间上表现为不均衡.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梳理人口均衡发展理论和回顾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重新解读人口自身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内涵,并进而引入协调度模型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行定量测度和评价研究.选取山东省为研究对象,通过重新构建指标体系,对人口自身的内部均衡和整个PRED系统的均衡情况进行评价,得出结论:就人口自身而言,山东省的人口内部均衡状况是不断趋于协调的,人口结构较之数量和素质而言均衡情况较差.就人口外部均衡而言,整个PRED系统的协调度也是不断上升的,但是仍然处于中等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刻画山东省城市规模分布特点,以市区非农业人口作为城市规模的特征量,选取山东省建制城市1990—2008年的相关数据,采用首位度指数、帕雷托模型、基尼指数,借助ArcGIS 9.3对1990年以来山东省城市规模分布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规模城市数量的分布大致呈金字塔型,城市规模分布集中性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2)首位城市垄断功能较弱但趋于增强,中间位序城市比较发育,且分布均衡,规模结构差别趋于增强;3)城市体系的结构容量在不断增大;4)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区、鲁南城镇带4个城镇化地域单元互动发展的格局逐渐清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城市体系发展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使用文献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与健康课体操项目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体操项目以健美操为主,其次是体育舞蹈,体操项目开设比较单一,研究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高校体育与健康课体操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学校信息集散中心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面临着多种危机。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产生各种危机的内外环境,提出了图书馆危机管理的指导原则,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危机管理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学院制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高校应从建立校、院二级财务管理体制人手,在财务管理体制、收费管理、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强化内部竞争机制,激发高校自身的内在活力,使高校财务管理"统而不死,活而不乱".  相似文献   

17.
刘惠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61-164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内在一致性。传统节日为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增添了一个新途径。利用传统节日这一有效途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能保证形式上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又容易得到大学生的认同,达到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城市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秀芬  王发曾 《河南科学》2009,27(10):1319-1324
选取1986,1991,1996,2001和2006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城市人口规模的资料,运用城市首位律、城市金字塔理论及位序-规模法则分析了山东省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继而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位序-规模曲线.结果显示,首位城市济南人口规模尚有可观的发展潜力,山东省城市体系属于典型的"双核心"结构;城市规模结构已从传统"金字塔形"向"纺锤形"转变;城市规模由分散趋于集中,人口分布趋向均衡,城市体系发育日益成熟;分形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9.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山东省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笔者根据山东省2010年17地市相关数据,选取经济和社会两个系统共30项基本指标,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系统的评价模型,定量评价了山东省17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得出以下结论:山东省经济社会协调水平较低,在空间上存在由东向西明显的梯度性格局,社会发展水平落后导致了山东省17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度偏低.最后从协调发展类型的角度提出山东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讨论贫困与大学生贫困的基本认识出发,探讨了高校贫困生社会心理表现的表现形式、主要特点及国内外有关社会支持系统的理论,分析了西部高校贫困生的社会心理表现、影响其社会心理表现的内、外部因素,并对西部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从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进行了支持性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