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旧住宅资源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如何把握其性能的衰退程度和可利用程度,为旧住宅下一步的改造再利用提供科学的指导,是目前旧住宅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旧住宅问题现状,从技术、经济、社会3个方面构建旧住宅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环境与规划、功能与空间、设备于设施、结构与安全等4个方面的内容;利用Takagi-Sugeno(T-S)直觉模糊推理实现不确定信息的量化表达,构建了基于自适应直觉模糊神经网络(adaptive intuitionistic fuzzy neural network,AIFNN)的旧住宅性能评价模型;结合仿真样本与实证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评价结果运用到旧住宅的市场实践中,为下一步的再利用提供科学的量化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构件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客观地反映构件指标的模糊性并增强决策的柔性,建立了一种基于直觉模糊集的构件质量评价模型。首先,在ISO/IEC 9126软件质量度量模型基础上,通过增加、删除质量特性和质量子特性,建立了构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将直觉模糊集引入构件质量评价模型并给出了构件质量评价的具体步骤;最后,利用基于直觉模糊集的评价模型给出了待评价构件的优劣排序。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为构件评价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有效的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信息表述方法以提高现场安全评价的可操作性,促进煤矿隐患风险预控与管理,针对煤矿危险源信息庞杂多变且难于辨识与控制的问题,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式和因素空间理论,建立煤矿危险源三维多粒度结构和危险源因素空间,并运用有限覆盖思想构建煤矿危险源多层递阶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利用煤矿危险源辨识信息建立动态安全评价体系及指标量化的方法;运用熵权法动态确定指标权值,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描述评价指标量化值对于设定评价目标的接近程度,确定评价等级。结果表明:煤矿危险源多层递阶结构的建立将煤矿生产系统危险因素按不同维度归类表述,方便从不同角度提取生产系统安全要素并量化其安全状态,安全动态评价方法的应用可充分利用现场安全信息,反应生产系统安全状况,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直觉模糊集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决策理论,探讨了直觉模糊权重的确定方法,构建了可综合考虑指标模糊不确定性与主、客观权重的路面性能耦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实例分析。实例应用及与其他方法对比结果表明,该耦合模型应用于路面性能评价是有效可行的,取得了较好效果,既克服了单独应用主观权重或客观权重评价路面性能的缺陷,又能解决以往路面性能评价方法只考虑隶属度而忽略非隶属度影响的局限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客观评价高速公路运营安全,本文从影响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固定基础设施、运营中的交通特征、阶段运营后事故特征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了由表征道路交通设施特征、交通流运行特征和事故特征8个评价指标组成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为各评价指标量化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或评价打分依据,并初步提出各评价指标相应的评价阈值。为消除评价中的随机误差用集值统计模型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功效系数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建立了标准化后的评价值域。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多指标的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综合评价算法可以较好地进行量化对比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运营安全评估是保障轨道交通网络化安全运营的关键环节之一.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线网运营安全评价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轨道交通线网历史运营情况,构建运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理统计划分评价指标的经典域;利用熵权模型计算指标权重;并利用可拓物元模型计算轨道交通线网的综合评价值和风险等级.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轨道交通线网运营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切实可行,基于熵权可拓物元模型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客观有效地评估线网的运营风险.  相似文献   

7.
针对已知各决策时段的时间权重,以直觉模糊数形式给出的动态多属性决策问题,利用直觉模糊加权算子对各时段的评价值进行集成,得到综合评价值,同时构建直觉模糊集的记分函数,充分考虑和挖掘直觉模糊犹豫指数部分的信息,以提高对直觉模糊数评价的准确性。利用记分函数确定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指标集的正负理想点,避免采用绝对优的点或绝对劣的点进行评价引起偏差,并由此构造基于距离公式的排序模型,对整个方案集进行排序并择优。最后利用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实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直觉模糊偏好关系排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叉效率DEA和目标规划的直觉模糊偏好关系排序向量的计算方法;在定义直觉模糊偏好关系导出矩阵的基础上构建了仁慈型交叉效率DEA模型,给出了基于直觉模糊偏好关系方案交互评价的排序向量隶属度求解算法;进一步考虑隶属度和非隶属度的内在联系,构建了获取各方案非隶属度的目标规划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说明该方法不需要进行一致性调整,决策信息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避免,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的可靠性,寻找更为完善的评价方法,建立了基于区间直觉模糊集理论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模型,采用区间直觉模糊熵确定各指标因素权重,根据不同指标的评价信息利用集成算子进行合成,得到每个决策方案对应的区间直觉模糊数,将其带入含有转化参数的区间直觉模糊数的得分函数进行评价。最后利用该评价模型对同煤集团所属煤矿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面向变电站的差异化技术改造模型,评价二次设备技术改造升级方案,实现了二次设备技术改造的差异化与精准化。(a)通过分析二次设备使用历史信息记录与相关规范和标准,结合变电站实际运行情况构建改造方案评价指标体系;(b)完善了评价细则,并给出各指标的计算模型和量化方法;(c)引入三角直觉模糊数,定义新的得分函数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求解非可加多属性决策模型;(d)为验证改进模型的有效性,利用差异化技术改造实际案例进行验证,获得区分度较好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完善建筑工程健康损害评价体系,提升施工人员职业健康水平,该文基于健康风险评价法和健康损害量化评价,建立施工粉尘健康损害评价框架。针对不同施工阶段不同工种进行粉尘损害评价,并用社会意愿支付法货币化损害结果。结合实际工程,将评价模型运用于某住宅项目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得到各工种的粉尘健康损害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评价模型可以用于施工粉尘的健康损害评价;不同工种的粉尘健康损害存在明显差异;在主体结构阶段,木工受到的粉尘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同一代建单位代建多个业主的多项目管理难题,通过专家访谈和文献阅读法,从组织、合同、沟通、目标控制及采购五个维度识别出32个风险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构建代建制多项目管理风险评估体系,得到28个关键风险因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作为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代建制多项目管理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构建代建制多项目管理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该代建制多项目管理风险的“量化”评估有利于风险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计算系统的发展,网络系统的可信度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一种网络计算系统的区间直觉模糊信任模型。首先,将信任评价的语义标签映射成区间直觉模糊数并对其进行量化,使得模型可以全面的描述语义标签的模糊性和完备性。其次,利用区间直觉模糊数及其精确函数进行信任值计算。最后,对模型算法进行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合理的对网络进行信任评价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住宅性能综合评价是住宅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人脑学习和记忆功能的特点,建立了住宅性能综合评价模型.针对神经网络BP算法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问题,将混沌理论引入神经网络算法中,利用混沌运动的遍历特性加快了训练速度,使其收敛于全局最优解.算例表明,混沌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准确地评价住宅的综合性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将可拓理论与住宅建筑综合性能评价相结合,以物元理论和可拓数学作为其理论框架,把住宅建筑综合性能评价看成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物元网,并在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运算的基础上,以一套实际住宅为例,建立了住宅建筑综合性能评价的物元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住宅建筑综合性能作出了客观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且效果理想,是一种既可行又容易被人们接受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SVM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针对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预防控制机制,有效减少安全风险导致的损失,运用SVM构建了基于SVM的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具体工程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选取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的主要影响影子,科学建立风险指标并合理的量化分析,基于SVM的风险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可以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农村住宅的采光、能耗和热舒适性等性能,借助Grasshopper平台,选用Honeybee、 Ladybug、 Octopus插件,提出一种基于树状高斯过程全局敏感性分析的农村住宅性能优化方法;通过构建基准建筑模型,综合分析设计参数对农村住宅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农村住宅的建筑朝向与建筑高度为影响建筑采光、能耗和热舒适性的关键因素;与基准建筑模型相比,利用所提出方法优化后农村住宅的建筑全年平均有效天然光照度为35.62%,略有增大,建筑冬季采暖能源使用强度为25.30 kW·h/m2,减小了10%,客厅冬季平均热舒适预计不满意百分比为14.28%,减小了5%。  相似文献   

18.
混沌神经网络住宅性能综合评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住宅性能综合评价是住宅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拟人脑学习和记忆功能的特点,建立了住宅性能综合评价模型.针对神经网络BP算法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问题,将混沌理论引入神经网络算法中,利用混沌运动的遍历特性加快了训练速度,使其收敛于全局最优解.算例表明,混沌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准确地评价住宅的综合性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山西省既有办公建筑存在的诸多性能问题,使用层次分析法从场地规划、建筑功能、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价值五个方面,建立一个全面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价体系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利用模糊评价法对山西省既有办公建筑各方面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了量化评价结果,和急需修复改造的重点性能问题,为之后既有办公建筑的改造更新提供支撑,最终实现既有办公建筑的更新改造和再利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地震损伤性能评估标准,并结合振动台试验研究中高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不同地震响应,评估其地震损伤性能。根据地震波作用下结构主要抗侧力构件即预制剪力墙/现浇连接部位和耗能构件即叠合连梁的裂缝发生发展规律、破坏形态及地震响应,将其地震破坏等级划分为6级,给出相应的结构性能水平,并基于改进的Park-Ang双参数损伤模型,在不同加速度峰值时由各楼层的损伤指数求得结构的损伤指数;最终提出整体结构基于层间位移角和损伤指数的2类性能量化指标,以评价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各楼层位移损伤和滞回耗能损伤的相对比例可以反映结构在弹性和塑性状态下不同的损伤机理;基于层间位移角和结构损伤指数的性能量化指标可以有效评价高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不同性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