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蛋白质在界面上行为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但由于生物分子的复杂性,尚存在很多未知领域[1].因而,以γ-磷酸锆为载体,血红蛋白的固定化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地制备层状化合物磷酸锆生物纳米复合材料,而且为研究蛋白质在界面上的吸附行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我们以γ-磷酸锆为载体,将血红蛋白成功地嵌入到载体层间,制备了固定化血红蛋白通常固定于载体上的蛋白质分子,其天然结构会变化,甚至会失活.  相似文献   

2.
该文合成了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磷酸-氢钛二水合物,并对该化合物的性能进行了多种表征。实验证明:它是一具有独特性能的无机离子交换体,对氨的吸附性能与人格昂贵的磷酸-氢锆-水全物相当,能快速高效地吸附水溶液中的氨和敢态氨。  相似文献   

3.
以Zr OCl2·8H2O和磷酸溶液为反应原料,通过水热一步法合成了具有层状结构的α-磷酸氢锆(α-Zr P)晶体.采用通过FT-IR、SEM和XRD对产物进行表征,考察了磷酸溶液浓度(3,6 mol·L-1)对α-Zr P的产率、晶形、结晶度、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水热一步法可以制得具有六边菱形层状结构的高结晶度的α-Zr P;采用3 mol·L-1磷酸溶液合成的α-Zr P-3M产率为88.1%,粒径分布宽,粒径分布范围为100~500 nm;采用6 mol·L-1磷酸溶液合成的α-Zr P-6M产率为95.8%,粒径分布窄,粒径均为500 nm左右.  相似文献   

4.
在回流条件下将二元氧化物聚合物嵌入α-磷酸锆,制备了Al-Si混合氧化物层柱磷酸锆。该层柱材料的热稳定性高于773K,其层间距、比表面和孔体积分别为1.34-1.53nm,154-216m^2/g和0.075-0.115cm^3/g,用NH3-TPD方法测定该材料的表面酸量为1.04-1.64mmol/g。Al-Si混合氧化物层柱磷酸锆的酸催化活性明显地高于氧化硅层柱磷酸锆。  相似文献   

5.
嵌接式酞菁材料合成及其双氧水体系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苯酐尿素在位合成新途径进行金属酞菁配合物嵌接式层状锑磷酸材料的合成制备工作。通过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在位反应过程及纯化材料进行了考察研究。用双氧水体系考评铁酞菁配合物嵌接式层状锑磷酸和钴酞菁配合物嵌接式层状锑磷酸材料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异丙苯歧化反应中催化剂酸性和孔结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分子筛催化剂和层状催化剂上的异丙苯歧化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酸性和孔结构共同决定异丙苯歧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其中,Hβ活性高于HY归因于Hβ酸性高于HY.而与Hβ和HY相比,HZSM-5酸性最强,孔径最小,反应的择形性使其反应历程不同于Hβ和HY,活性和歧化选择性均较Hβ和HY低.MCM-41和层状催化剂α-磷酸锆(α-ZrP)、混合金属氧化物柱撑α-磷酸锆(α-ZrP/Al-Cr)、四水硫酸锆(Zr(SO4)2*4H2O)和层状表面相锆基固体酸催化剂(Zr(SO4)2*4H2O/SiO2)因较Hβ、HY和HZSM-5弱酸性而均表现出较低的异丙苯歧化反应活性.同时,二异丙苯的形成是高度择形的,催化剂孔道越大,间位与对位二异丙苯的摩尔比越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新型色谱固定相十四烷基磷酸钛的合成、结构及气相色谱应用的研究.结构分析表明该固定相具有类似于α-磷酸锆的层状结构;热重分析证明它与硅胶键合相相比有更高的热稳定性;研究色谱动力学发现,在该固定相上实现的气相色谱分离过程是由传质阻力相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该文合成了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磷酸-氢钛二水合物(Ti(HPO4)22H2O)(记为γ-TiP),并对该化合物的性能进行了多种表征.实验证明:它是一具有独特性能的无机离子交换体,对氨的吸附性能与价格昂贵的磷酸-氢锆一水合物(Zr(HPO4)2H2O)(α-ZrP)相当,能快速高效地吸附水溶液中的氨和气态氨  相似文献   

9.
磷酸盐是无机化学中应用最广泛、发展速度最快、涉及面最大的高新功能材料 研究常温四合一型磷化剂并用先进的合成技术,制备一系列的磷酸锆盐 磷酸锆盐是一类效果很明显的离子交换剂,对其合成方法及应用有必要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以双十六烷基磷酸脂为双亲分子 ,正十四烷为油相和水相三元体系 ,形成的微乳胶为磷酸钙盐矿化的“模板”。“模板”调控、诱导矿化 ,并用EDX ,SEM ,IR和XRD等手段研究了产物的微观结构和组成。得到了具有纳米结构双十六烷基磷酸脂与羟基磷灰石共同构建的层状、球状产物。制备了具有纳米微观结构的生物活性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载银羟基磷酸锆钠抗菌剂,考察了羟基磷酸锆钠载体吸附银离子过程中温度、pH值及时间对银离子吸附量的影响,以及热处理温度对抗菌剂抗菌性和耐紫外光照射性能的影响,对抗菌剂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制得抗菌性优异、耐紫外光照射性能较好的载银羟基磷酸锆钠抗菌剂.  相似文献   

12.
以双十六烷基磷酸脂为双亲分子,正十四烷为油相和水相三元体系,形成的微乳胶为磷酸钙盐矿化的“模板”。“模板”调控、诱导矿化,并用EDX,SEM,IR和XRD等手段研究了产物的微观结构和组成。得到了具有纳米结构双十六烷基磷酸脂与羟基磷灰石共同构建的层状、球状产物。制备了具有纳米微观结构的生物活性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3.
磺化聚醚醚酮/磷酸锆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原位生成磷酸锆,制备磺化聚醚醚酮/磷酸锆复合质子交换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膜的断面形貌;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复合膜的热稳定性;采用气相色谱测量并计算了复合膜的阻醇性;采用交流阻抗法测量复合膜的质子传导率;同时还研究复合膜的吸水率、尺寸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中磷酸锆呈无定形状态,与有机基体结合紧密;随着磷酸锆含量的增加,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尺寸稳定性和阻醇性能提高,吸水率降低,当磷酸锆含量(质量分数)为30%时,复合膜的甲醇渗透系数比磺化聚醚醚酮(sPEEK)膜降低47.5%;在100%相对湿度下,复合膜的稳定温度随磷酸锆的含量增加而升高,含磷酸锆20%以上的复合膜在80℃时仍稳定;质子传导率在低温下略有降低,但随温度的升高,质子传导率有所增加,当温度为80℃时,质子传导率与Nafion115膜的传导率相当。  相似文献   

14.
在常温常压下用HF直接沉淀法制取α-磷酸锆(α-ZrP),并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等手段对α-磷酸锆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α-磷酸锆的结晶度较高,晶相比较单一,层间距为0.77nm.晶体结构中有—HPO4基团存在.并分别在不同条件下把烷二胺插入α-磷酸锆层间,研究了它的插层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我们成功地制备出磷酸锆载银抗菌复合树脂.SEM结果表明表面颗粒分散均匀.EDS分析表明磷酸锆载银抗菌剂成功地混合到复合树脂中.FT-IR分析得出了磷酸锆载银抗菌剂杜拉菲勒复合树脂初期固化率.  相似文献   

16.
以锆钛酸铅(PZT)为压电相,分别以Ni和非晶铁合金(Metal-glass)为磁致伸缩相,采用焊接的方法制备了层状磁电复合材料Ni/PZT/Ni和Metal-glass/PZT/Metal-glass,并研究其在0~100℃范围内的磁电效应.结果表明,通过焊接复合得到的2种层状磁电复合材料都表现出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在0~100℃范围内磁电电压系数基本保持恒定,有望用于高温磁电器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层状硅酸钠的油酸改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油酸对层状硅酸钠表面进行改性,得到改性层状硅酸钠,用沉降体积、红外光谱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把改性层状硅酸钠作为润滑添加剂分散到500SN基础油中,用HQ-1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痕表面形貌,探讨了改性层状硅酸钠的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层状硅酸钠在150SN基础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改性层状硅酸钠作为润滑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500SN基础油的减摩性能,在质量分数为0.8%时,摩擦因数最小,油样温升最小,试块磨损量最小;层状硅酸钠晶层之间的滑动有效降低了摩擦副的摩擦磨损.  相似文献   

18.
层柱化合物苯膦酸锆及其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苯膦酸锆Zr(C6H5PO3)2·nH2O及其混合配体形式的衍生物磷酸苯膦酸锆Zr(C6H5PO3)2-x(HPO4)x·nH2O的不同制备方法,其中n,x的值随实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实验证明,这类化合物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而且其层间距离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结果。由XRay粉末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的结果可知,HF酸络合法制得的Zr(C6H5PO3)2·5H2O的层间距为151nm;HF酸络合法和交换法制得的Zr(C6H5PO3)2-x(HPO4)x·nH2O的层间距分别为149nm和158nm;当磷酸大大过量时,将形成间层型结构,层间距为241nm。这类化合物的结晶水含量影响层间距,但不影响层状结构及结晶度。  相似文献   

19.
孔径可调的介孔磷酸铈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性表面活性剂十八胺为模板剂、硫酸铈为铈源,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具有介孔结构的磷酸铈。通过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高倍透射电镜和液氮吸附手段对介孔磷酸铈的介观结构、微观形貌和孔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材料是的有序的层状相介孔,层间距为2~3nm。产物主晶相为结晶性良好的单斜晶系的独居石磷酸铈,次晶相为正交晶系的磷酸铈。调整无机铈源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实现磷酸铈介孔孔径在5.5~9.8nm之间可调。该介孔材料的最大比表面积高达113m2/g,孔体积为0.25mL/g。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辅助加热法,以ZrOCl_2、NH_4F、CuCl_2及NaH_2PO_4为原料,水为溶剂,一步法制备磷酸锆铜(CuZr(PO_4)_2·4H_2O).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仪(ED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BET)等对产物的微结构、元素组成、比表面积和光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不同的合成条件对磷酸锆铜微观结构与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Zr4+]=0.005mol/L,n(Cu)/n(Zr)=1,n(F)/n(Zr)=6,n(P)/n(Zr)=20,pH值为4.8时,在90℃条件下反应30min,可得到尺寸均一、由纳米片插层组成的类线团形貌的磷酸锆铜颗粒.对不同形貌的磷酸锆铜进行了光催化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磷酸锆铜在紫外可见光的照射下对罗丹明B有一定的光催化效果,反应体系加入H2O2后,催化效率大幅提高,在pH值为5.0~9.0的条件下磷酸锆铜与H2O2表现出较好的协同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