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计算了AdS~5S~5宇宙时空中具有作用项的世界面能量,发现能量决定于世界面空间长度L,并呈f(1/L)关系.这一结论表明高维时空中世界面能量不同于通常的夸克与反夸克对的势能.  相似文献   

2.
正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目前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加速器。在这台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国际科学装置中,两束质子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在特定位置对撞,产生出大量各种各样的粒子。高原宁院士领导的中国组通过在LHC上开展实验,率先发现了五夸克态奇特粒子。这不但是传统夸克模型的重大突破,也为人类探索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打开了新的窗口,并因此荣获2020年度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  相似文献   

3.
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研究了带有一个奇异夸克的双重子态Σ*Δ(ST=052)和Σ*Δ(ST=312)的结构.结果表明,尽管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短程力的机制完全不同,但两种模型下给出的定性结果是一样的,即这两个双重子态都是束缚态,能量在Σ*Δ道之下却在ΛπΔ道之上.在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下,Σ*Δ(ST=312)态的结合能比Σ*Δ(ST=052)态的结合能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手征SU(3)夸克模型,研究了一类包含1个反夸克的五夸克系统(q4-q).采用Jacobi坐标,利用五体理论方法,推导建立了四夸克子系统的波函数,并和反夸克耦合后得到了五夸克系统波函数,在雅可比坐标系下分别计算了夸克-夸克及夸克-反夸克的各个相互作用势.通过T-M变换得到同一Jacobi坐标下五夸克态系统Diamond结构(q4-q)20个态的能量.  相似文献   

5.
生物法合成5-氨基乙酰丙酸(5-ALA)大多通过添加5-ALA脱水酶(ALAD)的抑制剂乙酰丙酸(LA)减少5-ALA的降解,造成生产成本增高,发酵工艺复杂.本文利用ALAD缺失的大肠杆菌ZSEc2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的方法,获得可利用外源血红素恢复正常生长的大肠杆菌突变株ZGEc1,并过表达来自沼泽红假单胞菌的5-ALA合成酶(ALAS)基因,最终建立一条不需要添加ALAD抑制剂的5-ALA的生物合成新路线.经过培养基初步优化,重组菌可在胞外积累约1,g/L的5-ALA.  相似文献   

6.
根据历史资料建立各采样段面(点)的BOD5-COD动态预测方程,利用计算机就能准确、快速的获得BOD5预测值.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工业废水和地表水体.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同时测定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WAX-1(4.0×50mm)色谱柱,以0.05mol/L的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测定波长260nm,IMP线性范围为0.05-1.0g/L,变异系数为0.84%.GMP线性范围0.005-0.1g/L,变异系数为0.99%.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6种稀土硝酸盐与4',5'二溴苯并-15-冠-5(L)的新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RE(NO3)3·L(RE=La-Nd)和RE(NO3)3·L·CH3CN·2H2O(RE=Sm,Eu),并进行了IR,UV,TG-DTA,摩尔电导及X-射线粉末衍射物相分析等性质表征,探讨了冠醚苯基上引入双取代基后对稀土离子配位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与钌(Ⅲ)的显色反应.在pH=6.5的醋酸-醋酸盐缓冲溶液中,形成了配位比为1∶1的深红色二元配合物.λmax=55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6.02×104L/mol.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Pt(Ⅳ ) 5 [(5 氯 2 吡啶 )偶氮 ] 2 ,4 二氨基甲苯 (5 Cl PADAT) tween 2 0高灵敏显色体系 .在pH =2 8~3 9的醋酸介质中 ,Pt(Ⅳ )与 5 Cl PADAT于沸水浴中形成 1∶4的红色水溶性络合物 .在tween 2 0存在下 ,对络合物的吸收有显著的增敏作用 .最大吸收波长在 5 88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7 2 7× 1 0 4 L·mol- 1 ·cm- 1 ,Pt(Ⅳ )浓度在0 0 3~ 1 1 μg 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检出限为 0 0 1 38μg mL .方法用于矿样中铂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在考虑初态部分子分布函数核效应、入射质子的能量损失效应,以及末态粲夸克对能量损失效应的基础上,对质子-原子核碰撞J/ψ产生过程的微分截面比RW/Be(xF)进行了领头阶的唯象分析,并与E866实验数据中代表J/ψ粒子在靶核外产生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确定了粲夸克对的能量损失值(0.69±0.23)Ge V/fm.研究结果表明:当J/ψ粒子在靶核外形成时,末态粲夸克对的能量损失效应是影响J/ψ粒子产额压低的主要核效应;当xF较大时,初态入射质子的能量损失效应也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2.
在夸克蜕定域色屏蔽模型框架下,采用绝热近似,计算了具有双夸克结构:qq-qq--q的五夸克态Ξ--的能量.结果表明不管是正宇称态,还是负宇称态,系统都倾向于形成线性结构,而不是三角形结构.最低能态的宇称为负,能量为1770MeV,与目前实验给出的值(1860MeV)相比偏低,但仍高于理论阈值1582MeV.  相似文献   

13.
SO(2N;N≠3)群的大统一理论自然地具有反常自由的性质,这是它优越于SU(N)方案之处。且因于新近e~ e~-湮灭实验中,在理论所预言的t夸克存在能量区域,亦未发现t夸克,本文提出无顶夸克的SO(14)模型,并分析了它的b夸克衰变。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下研究了5-甲基胞嘧啶(m5C)水解反应的微观机理和势能剖面.计算结果表明,5-甲基胞嘧啶的水解反应有两条反应途径:(A)水分子进攻m5C生成中间体IM1,然后氨分子充当桥生成终产物胸腺嘧啶;(B)水分子进攻m5C首先生成四配位的中间体IM2,然后中间体分解成终产物胸腺嘧啶和氨分子.能量计算结果表明,5-甲基胞嘧啶的水解反应决速步的活化能垒较高,在自发状态下,5-甲基胞嘧啶的水解反应难于进行.  相似文献   

15.
在夸克退定域色屏蔽模型(QDCSM)的基础之上,采用绝热近似法研究了粒子物理领域近几年来讨论的热点:多夸克系统中五夸克态Θ 的结构问题.计算了Θ 的3种可能结构:KN分子态模型,Diquark-Triquark模型,Diquark模型.计算结果表明:3种结构负字称态的能量都低于正宇称态,这点和Jaffe-Wilczek估算的结果相反;另外在三者之中Diquark模型结构下得到的Θ 能量最低,为1549 Mev,略高于实验所宣称的1540 Mev,所以这里可能存在一个共振态.  相似文献   

16.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推广SU(3)手征夸克模型下,应用共振群方法研究了奇异数为-5的双重子系统的结构,主要分析了标量介子混合角对系统结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哪种混合,双重子Ξ*Ω都是束缚态.在手征夸克模型下,混合角为-18°和19°时,Ξ*Ω系统结合能大致相同;但在理想混合下,因为σ场没有贡献,系统的结合能会大大减少.同时还发现,考虑混合角时的结合能远小于不考虑混合角时的结合能.本文工作对标量介子混合角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在左右双Higgs模型(LRTH)中,研究了单个顶夸克在大型强子-电子对撞机上通过e+b→veT和γb→W-T过程的产生.对于顶夸克主要的衰变模式T→+b→tbb,这两个过程会分别产生3b+l+ET和3b+2l+ET的末态信号.当电子能量Ee=500GeV,质子能量取Ep=7TeV时,发现产生截面在顶夸克质量小于600GeV时会达到几十fb.也对T→W+b的衰变模式进行了唯像分析.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pH=9.68的硼砂—NaOH缓冲底液中5′-磷酸尿苷酸(5′-UMP)在悬汞电极上的阴极溶出伏安行为,讨论了富集电势、富集时间对伏安曲线的影响及最佳测定条件,方法的检测下限为5×10~(-10)mol/L.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水中镉含量的共振光散射(RLS)方法。在pH=9.0的氨-氯化铵缓冲介质及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存在下,镉(II)与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可形成复合物,导致体系共振光散射强度显著增加,据此建立了利用共振光散射技术测定镉含量的分析方法。在优化条件下,依次加入0.40 mL的pH=9.0的NH_3-NH_4Cl缓冲溶液,0.10 mL的1.0 mmol/L 5-Br-PADAP溶液,适量镉(II)标准使用液,以及0.40 mL的1.0 mmol/L SDS水溶液,并定容至10.0 mL,于室温下反应10 min,在最大散射峰604 nm处测定共振光的散射信号。结果表明,共振光散射强度与镉(II)质量浓度在5.3~200.0μ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_d/K)为0.1μg/L。  相似文献   

20.
LaNi5合金氚老化效应的微观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密度泛函方法对LaNi5H6双胞及四面体间隙、八面体间隙和十二面体间隙位置的氢用氦来代替的双胞La2Ni10H11He进行了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 对优化后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DOS)分布和XRD的进行了分析, 计算了LaNi5中不同间隙位置的氦、氚形成能, 得到氚衰变产生的3He一般处在八面体和十二面体间隙位置并优先从四面体间隙位置向十二面体间隙位置聚集, 氦的存在使晶格膨胀和电子态密度(DOS)分布发生变化导致了氚老化过程中P-C-T曲线的坪台压降低、斜坪增大, 氦周围的深势阱是形成氚尾的主要原因 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