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配电线路接地故障是10kV配电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之一,其类型多样,如非金属性接地,金属性接地,电网分支线的高压一相开路,电网分支线的高压二相开路,铁磁谐振等,产生故障的原因复杂,本文就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常见故障进行分析,阐述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常见故障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2.
10 kV电力系统是一个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其相电压会随接地情况的不同而改变.10 kV线路接地与相电压变化有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因此,掌握相电压变化规律,可以准确判断接地故障类型,为排除故障提供可靠的信息和查找方向.10 kV相电压变化能够反映10 kV线路各种接地现象,主要通过仪表相电压变化情况来判断接地故障类型和现场各种接地故障现象.因此,相电压变化对判断线路是否接地起到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于监视10kV配电网对绝缘的监察装置,当其发出系统单相接地信号时,我们并不能据此立即判定其真正发生了接地故障.因为由装置的接线原理知,用于发信的开口三角绕组电压等于三相电压的矢量和,当其值大于整定值时就会发信,而系统非接地故障的铁磁谐振,线路断线,互感器高压保险熔断等均可使矢量和偏移正常的零值,要确诊接地故障,还得结合三相的电压值作综合分析.同样,当系统真正接地时要判定故障相,也要对各相电压进行分析;凭想当然就会作出错误的判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自然气象因素、设备因素、外力破坏等是导致农网10kV配电线路频繁发生接地故障的几种主要直接原因,并就此类问题,结合生产现状,针对经常出现的各种接地故障进行分类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谈谈10kV线路接地故障预防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鑫淳 《广东科技》2009,18(24):84-84
在10kV电网中经常发生的单相接地故障,严重影响了变电设备和10kV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使用户生产生活用电受到影响.本文就10kV电网线路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的原因、处理办法,及防止和控制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伏小平 《科技资讯》2012,(31):92+94-92,94
配网系统的安全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障定位的速率及故障隔离的精准度,而10 kV配网的接地故障处理,特别是南京地区配电网广泛采用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选线、定位及隔离问题总未能很好的解决。本文以南京城区10kV配电网系统一系列接地故障为例,详细阐述了10kV配电网接地故障后的故障特征,并基于此给出了故障选线、定位及自动隔离的故障综合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7.
快速查找在10kV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国良 《科技资讯》2009,(23):74-74
随着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10kV电网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当线路发生故障后,如何才能快速恢复供电,是电力技术人员新的考验。为此本文作者主要对农村电网10kV线路常出现接地故障的原因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对此问题如何快速查找,处理接地故障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林海 《甘肃科技》2010,26(17):74-76
通过对10kV配电线路单线接地故障原因的分析,指出单相接地故障对配电网的危害,提出预防和故障处理办法,减少单相接地故障的发生,确保配电网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张芳房 《科技资讯》2011,(25):157-157
本文分析了矿井6kV~10kV供电线路的常见故障,总结了线路短路、相单接地故障现象及危害,阐述了故障的排查、处理办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种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算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单相接地故障是配电线路发生几率最高的故障类型,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对于维护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称分量分解的原理,建立了线路分布参数模型,从单相接地的特点出发对测距判据进行了研究并构造了判据函数,提出了利用单侧信息的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测距算法。大量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单条线路和带分支的线路都是有效的,而且准确度与接地阻抗是否为纯阻性无关,非常适用于配电线路接地故障测距  相似文献   

11.
目前,人们对10kV配电系统运行质量的要求有所提高,如果发生接地故障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进行定位、处理,减少停电带来的经济损失。对此,笔者对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阐述当前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快速定位方法、选择方式,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实现对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准确定位,提高10kV配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35kV及以下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尤其是采用架空出线的变电站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如何判断有效判断接地线路并发出告警向来为行业难题,处置不当,往往酿成故障,造成不必要的停电.介绍一种经技术改造,探索利用站内电流互感器及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配合,发出接地故障告警,为站内值班人员判断故障线路提供依据,从而减少值守人员工作量,有效降低系统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3.
张一军 《广东科技》2012,21(23):95+50
35kV及以下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尤其是采用架空出线的变电站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如何判断有效判断接地线路并发出告警向来为行业难题,处置不当,往往酿成故障,造成不必要的停电。介绍一种经技术改造,探索利用站内电流互感器及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配合,发出接地故障告警,为站内值班人员判断故障线路提供依据,从而减少值守人员工作量,有效降低系统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我国6~35kV中低压配电网中广泛采用的接地方式为小电流接地系统。配电网极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小电流接地电网在发生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很小,短时间内不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但是由于其带来的不安全隐患,必须尽可能快的确定故障线路。本文对现有的故障选线方法做了介绍,讨论了现有选线方法的理论依据与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糊决策理论的综合判断选线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线故障测距对于城市10 kV电缆线路的故障查找与修复非常重要,由于配电线路结构复杂,不能直接应用现有单端或双端行波测距技术,无法迅速对故障点进行准确测距和排查抢修,对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带来一定不便和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典型10 kV电缆网络接地故障时的电压与电流行波特征及其在线路中(特别是环网柜、线路末端处)的折反射规律,阐述了一种安装于环网柜与线路末端的分布式故障行波测距系统的系统构成、工作原理,并给出了高速数据采集、传感器采集频带选取和线路末端电流行波获取方法等关键技术方案,利用多例现场实例验证了该技术与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王秩宜 《广东科技》2009,(18):125-126
虎门地区属于丘陵和沿海地区,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的农村地方,此处供电的10kV线路,大部分以架空线路架设的方式供电,而这些地方比较空旷,10kV架空线路往往容易遭受雷击断线.另外,虎门10kV线路配电网分支线又没有安装分段断路器等措施,往往一遇雷电灾害故障,导致变电站出线开关经常性跳闸,当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时,自动重合闸不成功,查线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17.
王庆跃 《科技资讯》2007,(12):37-38
电力变压器在正常运行时,铁芯有一点可靠接地。如果铁芯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另一点接地,会形成闭合回路,在正常接地的引线中出现环流,造成铁芯多点接地故障。一旦发生多点接地后,不但使铁芯局部短路过热,以致烧损,酿成重大故障。本文从铁芯多点接地故障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性措施和故障发生后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谐振接地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暂态电流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法对各条线路首端的零序电流进行分解,然后提取各线路零序电流较高频率的谐波分量和衰减的直流分量,进而求取各线路的能量权重系数.通过比较各线路能量权重系数之间的关系可选出故障线路.若某条线路的能量权重系数最大,且其能量权重系数超过所设定的阈值,则此条线路发生了故障;若所有线路的能量权重系数都没有超过所设定的阈值,则母线发生了故障.仿真和实验表明,该方法可适用于高阻接地故障、小角接地故障等不利于实现选线的故障,且该方法的选线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55#变电所高压供电系统为6 kV供电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所带负荷主要有多台动力变压器和整流变压器以及架空线路5509柜等。象5509柜这样的重要负荷,当下方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设置保护使本柜跳闸。这是因为,在中性点不接地的小电流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如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只有很小的接地电容电流,而相间电压仍然是对称的,原则上可暂时继续运行(一般为2 h),但是由于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要升高为原来对地电压的3倍,所以对线路绝缘仍有一定的威胁,如果在此状态下运行时间过长,可能引起非故障相对地绝缘击穿而导致两相接地短路,将会导致事故扩大,严重时可导致重要设备损坏难以修复。现就一起因雷电感应过电压引起跳闸的事故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彭文架 《广东科技》2008,(22):155-156
主变压器作为变电站的核心设备,在整个系统运行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一个实例,分析了一起110kV变压器铁芯接地故障原因,提出了对变压器铁芯多点接地故障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