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近日推出了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海外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比较研究》,这份6万余字的研究报告以海外主要创业板市场为背景,从退市标准、退市程序和退市概况等方面对海外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出了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的特点以及设  相似文献   

2.
国内商业银行设立了大批科技支行,但经营管控体系和外国科技银行的差距较大;风险投资机构数量较多,然而真正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很少;创业板市场成长较快,但是择优筛选机制缺失;各级财政针对科技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然而与金融调节的结合运用缺失;为此提出,以推动科技银行制度创新,破除分业经营体制的束缚、创新风险投资的运作和扶持机制,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发展、增强创业板市场的筛选功能,推进科技创新的资本市场体系构建、完善股权众筹监管体系设计,综合运用财政和金融调节支持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3.
创业板作为风险投资最关注的资本市场板块和联系风险投资与风险资本退出的纽带,自开设以来,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企业的高抑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等现象就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因此,对影响创业板IPO价格异常波动,尤其是抑价因素进行分析,能为创业板市场和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信息.该文以此为视角,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风险投资对创业板IPO抑价的影响机制,并给出了必要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WTO与创业板     
中国的创业板市场经历了1998、1999年的酝酿,2000年紧锣密鼓的准备和“很有戏”的2001年之后,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2002年沉寂下来。创业板的推出仍然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尽管人们对目前就推出创业板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但中国的入世并没有给我们留下足够的时间让我们慢慢的自我完善,让我们按部就班的解决当前资本市场上存在的所有问题。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是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迎接入世挑战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陈兵 《今日科技》2001,(1):18-20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中国创业板的各种消息不断见诸各种媒体,给中国投资者一个总的感觉是。历经长时间的准备,中国创业板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 中国设立创业板市场的根本目标,从宏观上看是要解决中国高科技与信息产业加速发展问题,解决内地长期以来科技创新及产业化步伐缓慢的机制问题。从微观上看是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中小企业肩负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责任。而融资问题是这个发展链上的瓶颈。因此,中国创业板的目标定位是很明确的:解决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融资和风险投资顺利循环的机制。 中国创业板市场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李明月 《华东科技》2004,(11):20-22
成思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倡导、推动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并一直在台前幕后推动中国创业板市场的进程, 被业界亲切地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2004 年6月25 日,众所期盼的中小企业板终于宣告诞生,掀起了国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又一阵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下,成思危对这几年来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是怎样评价的?他对中国未来风险投资尤其是创业板的发展又持怎样的看法?他对等待上市的企业又有何建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成思危先生。  相似文献   

7.
千呼万唤的中国创业板,终于未能如人们所期待的那样,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露出她的芳容。如今,创业板仍然犹如一位头顶红巾的新娘,等待着人们为她掀起盖头。中国的创业板与主板有何区别?创业板这一全新的资本市场何时诞生?创业板会给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带来哪些机会?这些问题正引来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是现代企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除了金融政策和措施的支持外,应以发展直接融资为主,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本出路。建立创业板市场,是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为中小高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的重要一环。推出中小企业板市场是中国分步推出创业板市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功能定位出发,比较了我国创业板与主板市场及海外创业板在退市标准、退市管理和转板制度上的区别,分析了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在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信息披露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并从找准创业板市场定位、细化退市操作规则、引入做市商制度、制定适当的转板制度、充分发挥媒体监督作用、完善退市责任追究机制和民事诉讼赔偿制度等方面提出完善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风雨十年创业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7年中国提出设立创业板的没想至2008年创业板时间表和草案的出台,中国创业板的孕育经历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胡冬雪 《华东科技》2010,(12):42-43
<正> 在2010年浦江创新论坛科技金融的专题论坛上,《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冬吴相对论》主持人吴伯凡从1780年第一次金融危机谈起,指出科技与金融的未来性:创新是面向未来的创新,金融是用现在的现金流创造未来的现金流。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表示:"现在的风险投资不叫风险投资,应该叫保险投资",指出中国的风险投资不能过渡关注IPO,应适当转移到企业发展前端。泓域资本首席创始合伙人、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阚治东指出:20年前说创业投资没有人理,要深知现在创业投资获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但现在创业板里半数以上都潜伏着PE和VC,这并不是一个可褒扬的现象,创业投资需自律,他呼吁尽快建立创业投资行业协会,打造阳光下的私募和阳光下的创新投资。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小龙认为:"今天的创业板是成功板",创业板门槛  相似文献   

12.
该文旨在发现我国风险投资上市退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文章首先对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其次通过与美国风险投资上市退出进行比较,指出我国与美国存在的差距,最后重点论述我国风险投资上市退出在创业板、产权交易市场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上市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融资手段,但金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意义决不止于此。作为内地第一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民营软件企业,同时也是IDG在内地众多投资企业中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金蝶上市对于整个软件产业和风险投资的发展来说,都是鼓舞人心的事情。 1998年5月6日,我国最大的财务及企业管理软件厂商之一——深圳金蝶软件公司宣布,金蝶公司与世界著名的信息产业跨国集团——国际数据集团IDG已经正式签定协议,将接受IDG设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广东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2000万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用于金蝶软件公司的科研开发和国际性市场开拓业务。这是继四通利方之后国内IT业接受的最大一笔风险投资,也是中国财务软件行业接受的第一笔国际风险投资。 一石激起千层浪,金蝶软件公司这一敢“吃螃蟹”的举  相似文献   

14.
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张景安主任指出,国内风险投资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要再上一个台阶,就必须解决观念更新、制度创新、技术资本化、政府在风险投资投资中的定位,完善的法律环境,健全的资本市场、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小企业的激励制度、人才培养和中介机构培育等十个问题。他认为,中小高科技企业通过创业板上市是一次最大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0月创业板的开通,在刺激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为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带来的新的契机。本文基于2009-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数据,对风险投资在创业板上市企业中的价值创造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深入探究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科技型中小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在整个风险投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为了实现投资者的目的,就要求市场上有健全的退出机制,让投资者能够顺利地撤出资金。本文通过对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发展的解析,提出了在我国创业板上市之时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创业文摘     
创业板不会复制主板问题 中国创业板研究会会长王国刚指出,创业板的开立与否,对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对西部大开发尤其如此。他还特别强调,创业板早开设比晚开设好。 他说,目前全国有300余家风险投资机构,己经投下了几千个项目,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很优秀的。然而,由于创业板迟迟未能开放,使众多的资金陷入尴尬局面。中国风险投资最大障碍正是所谓的“出口”的问题。资  相似文献   

18.
柯晴 《华东科技》2007,(3):61-61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07中国风险投资年度调研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风险投资金额达到143.64亿元,比2005年增加22.17%.由外资主导的投资额超过109.29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6.1%.  相似文献   

19.
由于创业板的高风险性,对于其风险的防范仅仅依靠证监部门的监管是不够的,而保荐人正好弥补了行政监管的不足。我国保荐制度实行七年来,在法律制度设计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从而促进我国创业板市场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风险投资业起步相对较晚,1985年,我国成立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标志着中国风险投资业的诞生.从1998年两会期间民建中央<呼吁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一号提案"到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决定>,一年多时间,中国的风险投资走向现实,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幸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