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磷酸盐与山梨醇类成核剂成核PP样品等温结晶行为与熔融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差动扫描量热计(DSC)研究了一种有机磷酸盐类成核剂(A)、山梨醇类成核剂(D)成核PP和纯PP的等温结晶行为和熔融特性。结果表明成核样品缩短PP的半结晶时间,成核型A比D更明显;纯PP样品的半结晶时间正比于结晶温度,而成核PP的半结晶时间与结晶温度的关系在结晶温度低时,依赖性较纯PP的小,而在高结晶温度,半结晶时间对结晶温度的依赖性比较PP的大。成核剂的加入使PP结晶完善性提高,且熔融峰发生改变,熔融峰高温区出现一肩峰;而纯PP在低温区有一很宽的肩峰。根据半结晶时间,2种成核剂的成核效果为A>D,与非等温结晶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利用 HZSM-5无机离子交换剂为催化剂,通过直接酯化,制备了乙二醇单乙酸酯、甘油单乙酸酯、乙二酸单丙酸酯、甘油单丙酸酯、乙二醇单丁酸酯、甘油单丁酸酯、苯乙酸乙酯、苯乙酸丙酯、苯乙酸异戊酯,苯乙酸苯乙酯。所有制备的羧酸酯均进行了物理常数(bp,n_D~(20))测定,文中对影响反应的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种类,催化剂使用寿命等诸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得到了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有机膦羧酸是当今世界水处理工作者研究开发的热点。本文详述了其合成过程和缓蚀阻垢性能的研究。指出新的高性能的产品的开发和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将是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噻吨酮酰胺类光引发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成了12个噻吨酮酰胺类光引发剂,它们均为新化全物。经红外光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等方法确证结构。采用膨胀计法研究了它们的光引发性能,并和其它种类取代的噻吨酮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取代基的位置和结构对引发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6.
7.
酰胺荚醚类萃取剂因其易合成、分解产物易除去而不影响萃取工艺流程等优点,在核燃料后处理方面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酰胺荚醚类萃取剂结构一性能关系的进展情况。得出结论:在萃取能力上,酰胺荚醚萃取剂研究明显大于相应的二酰胺;不对称酰胺荚醚的萃取能力明显比对称酰胺荚醚的萃取能力强;研究其萃取性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合成和纯化了两类新烷基酰胺萃取剂,R2NCOR’和R2NCOCH2CONR2,产品收率在50%~85%之间,利用红外光谱、1HNMR,元素分析等对产品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9.
酰胺作为多肽的模型化合物 [1] ,在了解蛋白质的稳定机理和揭示生命过程的物理化学现象中有其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实验 ,对丙酰胺与甲酸 ,乙酸及丙酸在水溶液中的体积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1 热力学关系 在溶质 b+水的二元溶液体系中 ,溶质 b的表观摩尔体积为 :Φvb =Mb/ρ - 1 0 0 0 (ρ -ρ0 ) /mbρρ0 ( 1 )式中 Mb 和 mb 分别为溶质 b的分子量和质量摩尔浓度 ;ρ和ρ0 分别为溶液和水的密度。在两种溶质 a和 b同时存在于水中的三元溶液体系中 ,溶质 b的表观摩尔体积为 :Φvb =( 1 0 0 0 + ma Ma+ mb Mb) /mbρ - ( 1 0 0 0 + ma Ma) …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PCl3促进下有机羧酸与醇或酚类化合物一锅法合成有机羧酸酯的反应,制备了17种有机羧酸酯类化合物.高级饱和脂肪酸,饱和和不饱和低级脂肪酸、取代芳香族羧酸均可以与伯醇、仲醇或酚类化合物发生酯化反应,得到较高产率的产物.该方法条件温和,步骤简单,操作简便,产率高,为有机羧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的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结晶形态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成核聚丙烯其性能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的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结晶形态对聚丙烯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成核聚丙烯其性能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3.
低品位赤铁矿球团成核剂强化还原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低品位赤铁矿球团直接还原过程中成核剂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直接还原过程中,成核剂能够使金属铁晶粒形核位垒降低50%以上,有效促进了金属铁晶粒快速形核.同时,添加成核剂后,球团的还原表观活化能由18.10kJ.mol-1降低到10.15 kJ.mol-1,降低了43.92%.表观活化能越低,还原反应越容易进行,即成核剂能够有效促进铁矿物还原,从而提高还原球团的金属化率. 相似文献
14.
15.
以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为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为引发剂,对聚丙烯进行官能化,主要研究了反应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停留时间对接枝率和熔融指数的影响,再将不同接枝率的聚丙烯与尼龙6共混,研究接枝率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及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随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引发剂含量的增加达到峰值后下降;PA6/PP-g-GMA的机械性能较PA6/PP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体系,选用丙烯酸、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五种单体共聚合成了聚丙烯酸类浆料,测试了浆料的含固率、粘度、粘附力,探讨并分析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配比、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四个因素对浆料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合适的反应条件:引发剂用量0.6%~0.9%,乳化剂配比1:1,反应温度80℃,搅拌速度120转,分。 相似文献
17.
采用碳端到氮端依次连接策略,以天冬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为起始原料,以HBTU为缩合剂,Asp(OBzl)-OAllyl顺次分别与Boc-甘氨酸和Cbz-Arg(Cbz)2偶联生成碳端和氮端保护的RGD。进一步在N-甲基吗啉存在下以Pd(PPh3)4催化脱去烯丙基,得到目标产物。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的分离、提纯采用重结晶和柱层析法,应用1 H NMR,13C NMR和MS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山梨醇和有机磷类成核剂对聚丙烯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有机磷类成核剂Irgastab NA—11和ADKNA-21以及山梨醇衍生物类成核剂Irgaelear DM和MiUad3988对聚丙烯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磷类成核剂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山梨醇类成核剂,而后者对聚丙烯透明性能的改善效果要优于有机磷类成核剂.同时,有机磷和山梨醇类成核剂对聚丙烯结晶峰温度的影响相类似.当成核剂的浓度为0.2wt%时,与空白聚丙烯相比,IrgastabNA—11和ADKNA-21成核聚丙烯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19.35%,17.67%和29.48%,24.84%,雾度分别降低43.58%和44.01%;而Irgaclear DM和Millad 3988成核聚丙烯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高7.03%,7.46%和7.20%,11.96%,雾度分别降低51.03%和52.23%.此外,微观形态研究表明,有机磷和山梨醇类成核剂的加入都可以显著降低聚丙烯的球晶尺寸.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近期示波测定新方法的研究,包括酒中半胱氨酸含量直接测定、茜素红S(ARS)及Ca-ARS的示波特性及应用、头孢氨苄降解过程和检测大豆甙元清除活性氧自由基能力4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了2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直接测定酒中半胱氨酸含量的新方法,线性范围3.0×10-6~5.0×10-5mol/L,检出限为1×10-4mol/L;研究了0.1 mol/L KOH底液中ARS及Ca-ARS的示波特性;测得配合物的配位数为Ca:ARS=1:2,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估测为1.5×109。结合极谱研究说明了该切口是由配合物中ARS还原产生的,该法可成功应用于含钙药物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及片剂中钙含量的测定;研究了头孢氨苄在1 mol/L NaOH溶液中的降解过程。反应速率方程式表明,降解过程为一级反应,降解反应速率常数k=0.056 min-1,半衰期t1/2为12.38 min。讨论了O2-·的产生及大豆甙元异黄酮化合物对O2-·的清除作用,表明大豆甙元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20.
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因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和光电性能而被广泛研究,在医药、有机电子和发光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引入多个1,3,4-噁二唑结构单元,常常可以进一步提高此类化合物的功效性.通过将苯甲醛类化合物上的醛基转化为氰基后,再转化为四唑基,然后由苯四唑类化合物和对甲酰基苯甲酰氯反应生成1,3,4-噁二唑类化合物,此化合物保留了对甲酰基苯甲酰氯带入的醛基,可以进一步地采用相同方法循环反应下去,从而可以得到含有多个1,3,4-噁二唑-苯结构单元的系列链状化合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