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证看待和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提出和确立是20世纪国际私法界一件划时代的事件.结合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发展历程以及为各国立法所采用的现状,分析了最密切联系原则的优点以及缺陷,提醒人们以辨证的眼光看待和运用这一新兴的法律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WTO原则之一,是当代国际私法的核心问题,任何一个具体的法律关系在客观上绝对存在着一个“最适应”的法律与之相适应,加强对最密切联系原则的认识,并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正确运用最密切联系原则,以解决WTO协议规则所推动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日益纷繁复杂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3.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确立是20世纪中叶西方国际私法研究中最引入注目的进展。本文从适用的标准、范围和方法入手,分析了最密切联系原则在国际私法领域的运用。我国应该辩证看待并合理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发挥其在准据法选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现代国际私法所确立的一种崭新理论,其所提倡的灵活选择法律的方法符合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发展的实践要求。为使这种灵活性不导致审判结果的不确定性、不可预期性和不一致性。又必须通过一系列方法对其进行约束,即进行所谓“硬化”处理。同时,结合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的应用情况,本还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完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19世纪以来国际私法在选法原则上的一个重大进展,也是学术界在热烈讨论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但是,在海事国际私法领域,最密切联系原则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在海事国际私法领域,最密切联系原则同样适用于船舶物权、海上各合同、海上侵权行为等的法律选择。  相似文献   

6.
最密切联系原则是指在处理某一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或涉外民事案件时,找出与该法律关系或案件当事人有着最直接、最本质和最真实联系的法律加以适用。由于这一原则在指导法律适用上的灵活性、准确性和客观性,而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同样,宁对于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将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基本原则是夸大了该原则的作用,这一原则将与法院地国的公共秩序、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主权相抵触,则不会被法院地国采用,因而最密切原则是可以被国家主权原则推翻的。所以,最密切联系原则是不可能与国家主权原则等一起成为国际私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董军  郭淼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70-73
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是国际私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在确定涉外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既存在着一些传统原则,如侵权行为地法原则、法院地法原则、双重可诉原则,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原则,如最密切联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等。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不断深入研究我国司法实践问题,逐步完善我国一般涉外侵权行为立法,特别是《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通过,标志着我国涉外法律适用领域的重大突破和进步。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和网上消费的日益普及,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国际私法规则仍可适用于网络消费领域。网络消费合同适用有限制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和特征性履行原则,各国立法与实践正不断发展和完善网络消费的法律适用规则,以保护当事人的正当利益预期,促进国际消费者保护统一进程。在网络消费合同形式方面,应对网络消费合同的形式要件适用合同的准据法;对于其实质方面,则需灵活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以期能够寻求灵活、多元、更具有针对性的法律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10.
林宜 《海峡科学》2006,(10):3-4
最密切联系原则,指在选择某一法律关系的准据法时,要综合分析与该法律有关的各种因素,确定一个地方(或国家)与案件的事实和当事人有最密切的联系,就以该地方(或国家)的法律为法律关系的准据法。它是对传统冲突法的扬弃:否定了传统冲突法“机械、僵化”地选择法律的作法,但在实践中又不得不受到传统冲突法的影响和制约,在矛盾中推动国际私法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法的人本精神是法的最高层次的精神,国际私法在对平等、自由与人权的保护、法律适用中的意思自治原则、选择性冲突规范的制定、属人法连结点之变迁、国际民商新秩序之构建等方面均体现了国际私法的人本主义。中国国际私法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应以人为中心,坚持法的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际私法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在各国的立法和实践中都有所体现。随着涉外民商事交往的深入,意思自治原则在不断地丰富其内涵,扩大其外延。2010年《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涉外法律适用法,它的实施对我国涉外民事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含义、历史发展,以及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地位和内涵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完善建议,以期推动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私法上的完善和发展,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的意义并非在于否定传统的归还途径,而是试图使更多人尤其是立法者思考私法途径的可行性,同时注意到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中对于文化财产准据法问题规定的空白,并希望可以在今后的立法中借鉴国外的先进做法,完善我国的国际私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法律适用法》第44条确立了涉外侵权之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的基本规则,却并未对"侵权行为地"做出清晰界定,导致法官自由裁量权空间过大,法律适用结果的可预见性和确定性目标受损,这是该法的现存缺陷之一。在补充相关规则的过程中,不仅要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环境,也要对西方国家在侵权行为地认定方面运用的最后事件理论、最密切联系原则等方法给予关注。可行途径是经由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侵权行为地认定进行细化指导,确立侵权行为实施地为基础,更密切联系原则为补充的侵权行为地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5.
结合我国与相关国家国际商事仲裁立法与实践和相关的国际公约,论述了目前世界上并不存在统一的认定仲裁协议有效性标准,而由各国法院依据应当适用的法律作出认定。鉴于各国法律对仲裁协议有效性的规定不同,我国法院应当适用管辖特定涉外仲裁协议的准据法,而不是在所有情况下均适用我国法对该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作出认定。法院在决定涉外仲裁协议准据法时,首先应当考虑适用当事人双方在仲裁协议中共同选择的法律,如无此项选择,则应当适用与该仲裁协议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来认定该协议的有效性。在国际商事仲裁立法与实践上,仲裁地点通常被认为与仲裁协议有着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尽管确立了国际上先进的意思自治原则和最密切联系原则,但还是存在规定过于原则化、操作性不强、新旧法脱节、意思自治绝对化等弊端,从而给审判实践带来一定困难,故此应当针对上述问题逐一完善之。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取向一直以来为学界所关注和讨论,并形成两种观点,即:“趋同论”和“特色论”。基于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国际私法的特殊性的认识,文章指出,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取向应坚持“两点论”。  相似文献   

18.
法律的社会化是世界法律发展的一大新趋势,是现代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必然要求与结果。作为法律部门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的国际私法,也受到了法律社会化的影响,即出现了国际私法的社会化。国际私法的社会化产生于日益活跃的国际民商事交往,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表现为国际私法的趋同化等特征,并对国际私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应考虑到国际私法的社会化这一因素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比较法与国际私法的关系就十分密切,或者说比较法对于国际私法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有外国学者称比较法的研究方法为"国际私法之母"。由此可见,比较法对于国际私法的重要性,国际私法的发展和完善也离不开比较法。  相似文献   

20.
湿地是对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联系密切。本文就湿地的定义、功能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略作概述,并结合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的现状和国外的立法经验,对我国湿地保护的立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