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雷锋精神,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正值"学雷锋纪念日"到来,由广东广州市萝岗区团委主办的关爱农民工子女的"朝阳行动"在萝岗区联和小学开展。2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联和小学教师志愿者与50名小学生相约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现阶段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现状、文化生活与学习状况,探讨了如何让农民工子女通过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问题,阐述了图书馆为农民工子女服务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环秀  张立秀 《科技资讯》2014,(10):240-240
本文通过了解中国失独家庭的现状,以及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关爱活动优势,引发对失独家庭关爱模式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合肥市29中的271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性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1)进城农民工子女总体学校适应性不高;(2)被试在适应性量表中的行事效率和人际疏离维度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明显高于女生;(3)被试在适应性量表中各维度上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4)经过访谈发现,被试渴求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导致了大批享受不到父母关爱、得不到学校良好教育的农民工“留守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这些“留守子女”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家庭教育缺失,使其在学习、心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目前我国大约有2000万的农民工子女处于流动中,其中又有9%的学龄儿童处于失学状态,农民工子女在义务教育中受到诸多的不公平待遇,这对于他们健康成长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一问题的处理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子女健康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再婚家庭子女与双全家庭子女相比在身心发展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学校作为教育实施的主要阵地,应该加强对再婚家庭子女的教育、关爱、管理和保护,让他们在集体学习和生活中体验幸福,从而树立自信。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农民工子女被排除在流入地的城市义务教育制度之外.近年来,通过强制性制度安排,中央政府要求流入地政府承担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使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是,为减少负担,流入地政府采取卸责行为,这导致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仍然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困难和问题.为彻底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需要积极推动相关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民工家庭对子女的家庭德育不能有效开展,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脱节,以至于部分农民工子女品德有缺陷,甚至出现违法乱纪行为。鉴于此,对农民工家庭的特殊性及由此产生的德育问题进行了分析,初步构建了特殊的农民工子女家庭德育模式,以期能为农民工子女家庭德育的有效开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厦门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实地调查,发现物质条件差、家长辅导能力和精力有限、教育认知有些偏差、家校合作与亲子关系有待强化、教育过程中存在责罚与打骂方式等.基于这些现状和问题,本文从结构-能动的视角阐释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并着眼于从根本上改善农民工的城市生存状态、增加农民工收入;提高农民工文化水平,增强其城市就业能力;加强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提高家庭教育认知水平;通过对家庭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培养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自我教育和自强品格等方面来改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现状,帮助农民工子女顺利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1.
《青年科学》2010,(10):64-64
2010年8月21日。“捐一元·献爱心·送营养”在沈阳生态公园丁香湖举行了大型海陆空爱心传递和一元钱募捐实践活动.其间沈阳副市长祁鸣、沈阳市政协及沈阳市慈善总会领导等亲自参与了本次活动,并和来自沈阳社会各界的爱心志愿者共同走进肯德基、必胜客餐厅开展劝捐活动,让感恩和关爱的气息再次在沈城的空气中弥漫。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通过分析现行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义务教育起点不均等、适龄入学率低,辍学率高,教学资源分配不平等问题,提出了打破义务教育领域关于户籍制度的壁垒、规范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享受公平的教育过程等相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小学的班主任工作既辛苦又繁杂,同时充满挑战。班主任有责任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开心地交往;在班级的集体中学会生活、学会关爱;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学会实践、学会探索,并且保持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从价值认知和期望认知两个方面探讨了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在对子女教育的价值认知方面,农民工普遍重视子女的教育;在对子女教育的期望认知方面,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的期望一般较高,而影响农民工对子女教育期望的主要因素有农民工的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子女的成绩。虽然农民工重视子女的教育且对子女教育的期望也较高,然而,经济的贫乏决定了他们为子女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困窘;知识的有限决定了他们对于如何正确地引导子女,如何理性地设计子女教育计划的盲目。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农民工城居子女的受教育(仅指义务教育)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体制障碍和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城居子女的教育受到了极不公平的对待。文章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从分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地农民工城居子女受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有所改观。但总体而言,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由于受到政府政策、社会层面、学校教师及农民工家庭及学生自身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教育不公的现象。该篇文章对此加以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重庆市是一个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城市,面临着解决好大量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压力。本文梳理了重庆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这些难题的成因,并就如何解决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彩丽 《科技信息》2012,(22):178-179
从以限制编码为主的语言环境转换为以精密编码为主的语言环境是进城农民工子女必须面临的英语学习环境。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安排与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文化背景不符;教师英语教学的实际内容与农民工子女原有的认知结构差距较大;学习评估的标准与农民工子女生活经历有明显的不同。教师、学校和家庭要形成教育合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以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19.
周海霞 《科技信息》2010,(10):15-15,17
采用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和我的班级问卷对252名3-6年级进城农民工子女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讨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班级环境与学习适应性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的适应水平与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秩序纪律"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同学关系融洽、团结向上、秩序纪律性强的良好班级环境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景邑君  张伯生 《奇闻怪事》2010,(2):43-45,39
伴随着农民工举家迁徒出外打工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民工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相对于其父母的弱势而言,他们处于更边缘化的境地。本文在回顾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出现的原因进行了重点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该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