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贮藏温度温度是影响贮藏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低温可以大大延缓果蔬衰老和病菌侵染引起的腐烂,保持果蔬新鲜.而高温下保鲜效果一般都比较差,因此如果要使果蔬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新鲜,必须配合相应的低温条件,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果蔬贮温并非愈低愈好,不同品种的果蔬最适宜的贮藏温度不同.通常贮藏的蔬菜根据对温度的敏感性的不同,大致可分为耐寒型和喜温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食品保鲜剂协同小茴香提取液预处理黄花菜的保鲜效果,分别以小茴香提取液和食品保鲜剂协同小茴香提取液浸泡黄花菜1 min,PVC塑料袋包装于室温下贮藏,贮藏期间测定黄花菜的开花率、腐烂率、失重率和褐变率.结果表明,单纯的小茴香提取液对黄花菜的保鲜效果不显著,食品保鲜剂协同小茴香提取液预处理黄花菜的保鲜效果显著,保鲜期达到6 d,避免了阴雨天气不能及时晒干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不同处理方法对蔬菜中残留农药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不同处理方法对常见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经过去皮、贮藏、腌制的蔬菜进行了农药残留量分析。结果表明:去皮处理去皮对马拉硫磷和氧化乐果两种残留农药的去除效果优于对甲胺磷的去除效果,相应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4.0%,88.6%,52.4%;贮藏处理条件下由于农药的挥发性会降低农药残留,但是要注意贮藏的时间和温度;在腌制处理过程中,随着食盐质量浓度的增加,青辣椒中农药残留的变化率分别为4.64%,-7.50%,-6.60%。其中正数表示农药残留增加量,负数表示农药残留减少量。  相似文献   

4.
60Coγ射线辐照能有效地防止高脂肪食品的霉烂变质,2~6kGy剂量辐照处理即有明显的防霉效果,其中,6kGy辐照处理在20~30℃条件下贮藏56d可以确保高脂肪食品无霉变发生.在2~6kGy辐照剂量范围内,辐照剂量越大防霉效果越好.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对食品霉变有一定的影响,贮藏温度越低防霉效果越好,贮藏时间越短防霉效果越好.辐照会加速高脂肪食品的脂肪氧化,辐照剂量越大影响越大;贮藏温度对高脂肪食品脂肪氧化影响较大,贮藏温度越大影响越大;贮藏时间对高脂肪食品脂肪氧化影响也较大,贮藏时间越长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5.
不同贮藏方法及光照对马尾松花粉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马尾松花粉在不同贮藏方法及光照下花粉发芽率和花粉和长度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1.在干燥的状态下,贮藏的温度越低、保存花粉生活力的效果越好;2;在黑光条件下,马尾松花粉发芽率较其它光照条件下高,但它们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3.在黑光条件下,马尾松花粉和长度较其它光照条件下长,它们之间差异在到极显著水平。最后,对马尾松花粉贮藏方法及光照对花粉萌发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探讨不同的冷藏温度对杏鲍菇真空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贮藏可以降低杏鲍菇呼吸强度、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抑制总酚含量的快速升高,而保持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杏鲍菇褐变速度,可达到贮藏保鲜的效果;杏鲍菇在2℃下真空包装贮藏20d,仍具有一定的商品价值,其呼吸高峰不明显,其白度(L^*)值为78.21,黄度(YI)值为20.65,总酚含量为21.52mg/g,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6.35mg/g.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在两种贮藏温度下的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分别采用0.3,0.6,0.9,1.2 mg/L的臭氧水处理红富士苹果,然后分别贮藏于13℃和0℃,定期测定贮藏温度下的果实的生理和品质指标.臭氧处理对苹果果实呼吸强度及乙烯的释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延缓苹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硬度的下降,减少果实水分的损失;0℃贮藏的保鲜效果普遍优于13℃贮藏条件.臭氧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0.9 mg/L臭氧水处理的效果优于其他各组,且0.9 mg/L臭氧水结合低温的贮藏方式更有利于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8.
对淡干虾皮在4℃和25℃贮藏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在4℃条件下,贮藏30 d时,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菌落总数(total plate count,TPC)和三甲胺氮(trimethylamine nitrogen,TMA-N)分别达到0.824 mg/g、9.40 log CFU/g和0.054 mg/g;在25℃贮藏条件下,贮藏3 d时TVB-N、TPC、TMA-N分别达到0.293 mg/g,7.24 log CFU/g和0.045 mg/g。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和样品的b*值在贮藏期间显著增加。低温贮藏可大幅延缓淡干虾皮的变质过程。淡干虾皮在贮藏过程中的所有品质指标的变化与贮藏时间都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研究魔芋葡甘聚糖与乳清蛋白复合涂膜对琯溪蜜柚的保鲜效果,为琯溪蜜柚的采后保鲜提供参考。将魔芋葡甘聚糖与乳清蛋白复配,制备成复合涂膜保鲜剂,对琯溪蜜柚进行涂膜保鲜,以无包装处理为对照,于常温下贮藏。通过测定琯溪蜜柚在贮藏期间的粒化指数、失重率、总糖、呼吸强度、乙醇含量、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魔芋葡甘聚糖-乳清蛋白复合涂膜对琯溪蜜柚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常温贮藏120d时,魔芋葡甘聚糖与乳清蛋白涂膜组与无涂膜包装的对照组相比,可以减少果实失重,保护细胞膜,降低呼吸强度,抑制蜜柚的生理代谢,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延缓粒化发生,其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能达到PE膜包装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杨具田 《甘肃科技》2004,20(1):82-84
气调贮藏是解决果蔬贮藏的很好的方法。从其基本原理、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简述,并且在分析多种贮藏效果的基础上对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深部咸水层中实施CO2地质埋存的减排处理,是减缓温室效应最有效的现实选择.CO2在咸水层中的埋存机制主要包括构造圈闭埋存、残余气埋存、溶解埋存和矿物埋存4种基本方式.构造圈闭埋存是CO2向上运动到致密隔层受到遮挡后,在地质体中聚集,形成CO2气相埋存,构造圈闭埋存埋存包括闭合构造和开放构造,闭合构造的优势是可以有效限制储层中自由CO2的横向和纵向运移,缺点是气水接触面被限制在一个十分小的接触区域中,从而限制了CO2溶解,开放构造的优势是CO2和周围地层水大面积接触,有利于CO2溶解,缺点是需要对一个很大的区域进行精细表征以确定可能的气体泄漏路径并进行区域监控;残余气埋存是由于驱替和吸吮相渗滞后,部分CO2以残余气形式被埋存起来;溶解埋存是CO2溶解在水中,与水中的钙、镁、铁等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盐矿物,实现CO2圈闭埋存;矿物埋存是CO2与储层岩石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形成碳酸盐矿物或HCO3-,实现CO2埋存.各种埋存方式随埋存时间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同,埋存安全性级别也各不相同.本文对咸水层CO2埋存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指导中国咸水层CO2埋存工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深部咸水层是CO2地质封存的主要封存地, 因所处地质背景和在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历的地球化学环境不同, 其地球化学行为也各不相同。本文综述地质封存空间与封存量、地质封存类型、同位素标记CO2在咸水层的化学行为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 目前关于CO2地质封存的研究在现象实验、模拟和现场实验方面都取得了初步进展, 但对CO2注入地下后的行为过程仍有很多未解决的理论和技术难题;CO2地质封存监测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具体的场地条件和场地的风险情况, 未来技术发展主要集中于封存场地评价与储层响应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2-丁烯醛类食用香料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稳定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考察了储存温度、相对湿度和顶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反-2-甲基-2-丁烯醛、3-甲基-2-丁烯醛和2-苯基-2-丁烯醛在储存过程中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在考察的3种因素中对2-丁烯醛类食用香料的稳定性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顶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储存温度和相对湿度。装有2-丁烯醛类香料的容器顶空中含有空气时,在室温下储存20周,其含量降到90 %左右。为了保证2-丁烯醛类香料的质量,包装打开后建议在12周内用完;这类香料不耐高温,在调配耐高温香精时应该少量使用。为确定3种2-丁烯醛在储存过程中生成的新物质,采用质谱和两种不同极性色谱柱上的保留指数对生成的新物质进行了初步定性。结果表明:反-2-甲基-2-丁烯醛和3-甲基-2-丁烯醛容易被氧化生成反-2-甲基-2-丁烯酸和3-甲基-2-丁烯酸,而2-苯基-2-丁烯醛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物质是2-甲基-3-苯基-2-丙烯酸和苯丙酮。这类香料应该保存在低温和惰性氛围中。  相似文献   

14.
CO_2地质埋存:国外示范工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油藏埋存、气藏埋存、煤层埋存和盐水层埋存等CO_2地质埋存技术,并对各种埋存技术的成熟度及优缺点进行分析.综述了目前国外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CO_2地质埋存示范工程,并从工程目的、CO_2气源、埋存体选择、资金来源、公众和政府的认可程度等方面总结示范工程的启示.建议中国应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积极开展CO_2地质埋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在油田首先实施CO_2埋存示范工程,对国内各大盆地进行系统的埋存潜力评估,加强对盐水层地质资料的积累及对盐水层埋存机制的研究,鼓励发展与碳捕集和埋存技术相关的国产设备,制定合理的碳税政策等.  相似文献   

15.
海涂湿地生态系统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布点,用收获法采集海涂湿地生态系统中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各部位和土壤样品,用X-荧光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土壤和植物体不同部位中Pb、Cd、Cu、Zn的含量,探讨了4种重金属元素在浙江沿海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1)在土壤库中,元素含量高低和储量大小均为Zn>Cu>Pb>Cd;在植物库中,重金属在植物不同部位的含量高低为根系>茎叶,储量大小为茎叶>根系;在植物根系和茎叶中,元素含量和储量大小均为Zn>Pb>Cu>Cd.(2)植物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不同,表现为根系>茎叶.植物根系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小为Zn>Cd>Pb>Cu;茎叶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大小为Cd>Zn>Pb>Cu.对4种重金属在植物体内和土壤中的含量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植物体内Pb、Cu的含量与土壤中的呈极显著正相关,而Cd、Zn在两者间的相关性不显著.(3)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取样地,土壤库中4种重金属的总储量有差异,表现为宋埠样地(161.867 kg/hm2)>胜利塘样地(156.626 kg/hm2)>杨屿山样地(129.004 kg/hm2);但在植物库中,重金属的总储量大小却为杨屿山(26.266 kg/hm2)>胜利塘(21.69 kg/hm2)>宋埠(10.923 kg/hm2).显示了由于不同样地互花米草群落的生物量以及其对重金属吸收能力的差异,表现出该群落中重金属储量与土壤库中重金属储量的明显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微型冷库是一种适合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产地冷贮藏装置.通过对单一送风、一拖二送风及夹套送风3种不同送风方式的微型冷库内气流组织的实验测量,得出了90m3库内在1.5m处的温度场分布,并在一拖二送风及夹套送风微型冷库内对白菜及菠菜的3种不同贮藏质量进行了贮藏实验.结果表明,夹套式送风方式的微型冷库具有最好的温度场分布,并且贮藏过程中白菜及菠菜的失重最少,比一拖二送风方式下的失重少2%.  相似文献   

17.
采用商品化的LiMn2O4和石墨作为正负极材料制作锰酸锂动力电池,研究锰酸锂电池在不同荷电态下的储存性能,并且利用扫描电镜(SEM)、X线衍射(XRD)、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AC)等分析检测手段表征LiMn2O4电极储存前后的结构、形貌和表面状态变化,测试锰酸锂电池储存前后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锰酸锂在放电态下储存的容量恢复率最高,达到99.4%;满电储存后容量恢复率最低,为93.6%;储存后锰酸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均有所改善,其中满电储存后循环性能最好,17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9.7%,储存前17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5.4%;锰酸锂电池储存后容量衰减随着荷电态的增加而增加,这主要是由Mn溶解量以及储存后正极表面极化的增加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间伐强度下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一步优化林分经营管理措施,准确评估间伐对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短期影响,为提高人工林的碳汇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福建省三明市官庄国有林场11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坡度、坡位、土壤条件相对一致的林分,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弱度间伐(31%,伐后林分2 250株/hm2,LIT)、中度间伐(45%,伐后林分1 800株/hm2,MIT)、强度间伐(63%,伐后林分1 200株/hm2,HIT)等3种间伐强度;共设置9块20 m×20 m样地,采集深度为1 m剖面内不同土层的土壤;并在样地内每木检尺,利用生物量回归方程对乔木层生物量进行估算,同时实测林下植被和凋落物生物量;通过元素分析仪测定植被和土壤碳含量,并根据碳含量估算碳储量。【结果】间伐后3年,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碳储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减小,LIT、MIT、HIT处理样地乔木层碳储量依次为66.16、58.78、49.71 t/hm2;杉木人工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碳储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分别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0.03%~0.19%和0.01%~0.67%;凋落物层碳储量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2.87%~4.32%,间伐对凋落物层碳储量无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储量在不同间伐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杉木人工林土壤层碳储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HIT处理土壤层碳储量较LIT和MIT处理降低了32.07%和1.03%。间伐后3年,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LIT、MIT和HIT处理样地总碳储量依次为173.85、161.12、121.73 t/hm2。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储量之和占比超过90.00%,表明乔木层和土壤层是巨大的碳库,且间伐短期降低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结论】间伐后短期内杉木人工林乔木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储量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下降,而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碳储量则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间伐3年后试验林地还处于恢复期,杉木人工林间伐短期内会降低生态系统总碳储量。研究结果可部分解释间伐后短期内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储量的分布格局,并为研究区的人工林碳汇增加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受到重视,保护现有人工林碳贮量以及开展科学的森林经营活动,已成为改善林分结构,增强陆地碳汇的重要措施。【方法】以川东华蓥33年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采用3种目标树密度(H1.100;H2.150;H3.200株/hm2)经营方式,研究目标树经营后马尾松人工林碳贮量变化。 【结果】与对照林分相比较,目标树经营后乔木层(各器官)、林下层贮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处理间土壤层碳贮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目标树经营后乔木层碳贮量生长量分别为15.65%、18.70%、16.59%,均高于HCK(对照林)的13.4%;目标树干、枝、叶、根和全株碳贮量生长量平均值较一般树高出66.04%、51.25%、52.09%、48.81%和38.67%,各器官碳贮量大小顺序为树干>根系>树枝>树叶;林下层碳贮量变化除草本层为H2>H3>H1>HCK,其余层次皆为H3>H2>H1>HCK;土壤层碳贮量为244.86 t/hm2,占林分总碳贮量76.44%,但土壤表层(0~5cm)碳贮量占土壤层(0~40 cm)的45.52%,并呈现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少的趋势;马尾松林碳库空间分布为土壤层(0~40 cm)>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枝落叶层>粗木残体层。【结论】目标树经营可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碳贮量,且经营密度为150株/hm2的马尾松林碳贮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干旱条件下伐桩注水对毛竹光合蒸腾特性的影响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为毛竹林节水灌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试验毛竹林中选取10 m×20 m样地9块,设置3个伐桩注水处理CK(0个)、T1(12个)和T2(18个),测定各处理2年生立竹的光合蒸腾生理指标及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①不同处理下毛竹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为单峰曲线,均无“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日变化均表现为T2>T1>CK。②各处理下毛竹水分利用效率(EWUE)均为双峰曲线,随着注水伐桩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全天基本表现为CK>T1>T2。③不同处理下对毛竹净光合速率起最大直接作用的环境因子不同,CK处理为空气相对湿度(φ),T1和T2处理为光合有效辐射(RPAR); 各处理下对毛竹蒸腾速率起最大直接作用的环境因子均为大气CO2浓度(Ca)。④各处理下毛竹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主要决定变量均为RPAR; T1和T2处理下毛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主要限制变量均分别为空气温度(ta)、φ,而CK处理分别为φ、Ca。【结论】注水伐桩数量与毛竹净光速率和蒸腾速率正相关,而与水分利用效率负相关。增加注水伐桩能够显著提高毛竹的光合蒸腾能力,增加毛竹光合产物的积累,并且可以改变环境因子对毛竹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