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最新史料表明沈从文家族存在着强大的疯狂遗传基因.这个“隐性的疯狂”使得沈从文的思维方式呈现出较大的“异常性”,进而对其文学创作和思想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坚实的史料,通过对沈从文心理结构的深入考察,对其文学活动、思想形成、精神流变与生命创建进行新的阐发,以期揭示出沈从文长期被遮藏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个美丽的“桃源”世界,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揭示沈从文的“桃源”情结,并发现其“桃源”情结虽然与中国传统文人的“桃源”情结有着血脉联系,但是其间也有一些微妙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人格退行:沈从文乡土小说创作的心理根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分析沈从文乡土小说的创作心理,是一种新的视角。沈从文在乡土小说中所建构的理想的生存图式,心理根源是其人格发展在童年时期出现的“停滞现象”,在都市遭受精神挫折后,出现了“退行”。这种“人格退行”决定了沈从文湘西乡土小说的创作基调和整体风格。  相似文献   

4.
沈从文由于其特殊的文化背景与生命体验,虽进入现代都市却感到格格不入,处于“在而不属于”的状态,始终觉得自己是个“乡下人”,对城市生活感到厌倦。同时随着社会文化语境的激变和社会地位的变动,使得沈从文对自己的文化归属与文化本质特征始终处于一种追寻和确认的过程之中,陷入文化身份的矛盾与焦虑,文化身份体现出明显的建构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坛上风格较为独特的作家,他一生的小说创作,大致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对人性美的赞颂和讴歌,这主要表现在他已获得世界声誉的“湘西世界”小说的创作上;二是对摧残、破坏人性美的种种社会阴暗面或罪恶势力的揭露和鞭挞,这主要体现在沈从文的都市小...  相似文献   

6.
《边城》是中国现代作家沈从文的著名的代表作,与其它小说不同的是,作者用散文式的笔调。描绘了湘西小城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宁静和谐的风土人情,展现给读者一个充满艺术美感的“善”的天地,赞美了湘西人民淳朴自然的人性美,留给后人一片永恒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湘西文化滋养了沈从文,他总是从湘西文化的视觉度去感受、审视、体悟生命和世界,从“乡下人”的角度做审美取向和价值判断。沈从文努力用湘西原始、古朴、自然、优美的人性建造现代小说的“希腊小庙”,对人的生命原始精神进行热情赞颂和充分展现。沈从文小说生命原始精神是从男性形象的野性和强力,女性形象的水一般美的生命特质和不受物质功利污染的情欲性爱等方面得到展现的。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从地域文化角度展开与主流意识形态对话,表面上似乎与中国社会激进的现代性浪潮格格不入,但他的文本却又参与到对现代性内涵的合理完善上来,在对现代性作出反思的同时,他的作品一再展现给我们的“优美的、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恰恰与现代性对人生存的关照要求契合,在这一点上,他与现代性达成共谋或说是和解。  相似文献   

9.
“无我之境”的典型范例——读沈从文的小说《丈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作家沈从文小说 《丈夫》看不到惊心动魄的矛盾冲突, 也看不到跌宕起伏的性格场面, 看到的只是作者描写一些日常生活场景, 刻画一些常见的人物, 冷静、客观地叙述一些平凡而揪心的事件, 把自己对家乡的爱而怨, 对故乡人民的同情与希望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作家这种不靠抽象说教而是通过 “生活现象”的形象描绘显示了他爱憎的合理主张, 他的作品表面看似无爱憎, 处处 “无我”, 实则爱憎流注其间, 处处 “有我”。更能表现作家沈从文的小说散文从容平淡, 隽永有味, “无我之境”的特色风格  相似文献   

10.
湘西“生命世界”是沈从文理想的“精神家园”,这种“生命世界”的精神内核是“人与自然相契”。诗化自然的性爱、未凿无尘的童心、血性康健的强力是其“常性”。然而,湘西“生命世界”在现代文明(外因)和自身文化隐痛(内因)的“共谋”下,原始、本真的“生命”失去原有的自然品质:人性失衡,诗性消失,由“常”趋“变”。在这种“生命”的流向中,沈从文对“精神家园”进行了现代性的思考:重建“失乐”的“桃源”,重造理想的民族人格。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以湘西现实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贵生》,是用平静的口吻自觉不自觉地结合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手法缓缓道出湘西男子贵生的心理变化。其心理描写方法有:利用细腻的心理活动或借用别人的话语暗示人物心理活动;捕捉小说人物内心细腻的复杂多变心理展现人物感情的复杂性;以行动披露心理,尤其是用反常的行动来揭露微妙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我所认识的丁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和周扬、沈从文三位中国现代文坛巨擘,从二、三十年代开始,就一直恩怨不断。丁玲与周扬的怨恨不了,丁玲与沈从文的失和成仇,都在丁玲的从艺活动和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并影响了丁玲复出当代文坛后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传统文论是诗学。小说理论发展较晚,主要体现在明清的小说评点中。金圣叹是其集大成者。他的小说理论,集中到一句话便是——“因文生事”,从而使小说从历史中彻底分离出来而独自成为一种新兴文体。  相似文献   

14.
笙本来是一种乐器,本身并不具有构成一种文学意象的条件,但是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笙"和特定的词(字)相结合,渐渐构成了一种具有独特内涵的意象。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的时候,我们通常简单地将其注为一种乐器,而没有注意到它作为一种意象存在的文学意义,这就人为地破坏了这一意象的深层意蕴,使文学作品含蓄蕴藉的意味消失殆尽。本文主要讨论宋词中的"玉笙"意象,通过对"玉笙"意象生成的溯源,分析"玉笙"意象的内蕴,并对前圣先哲关于"玉笙"的相关注法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新神话主义”奇幻文学视野下的“重述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式样,奇幻小说自国外传入以来,在当今文化市场上异军突起,且有后来居上之势。这种态势的形成有其现实的基础。随着创作的深入展开,奇幻小说在中国面临着与中国本土文化相兼容的问题,即奇幻的中国化问题。而在"新神话主义"契机下的"重述神话"似乎是一条最好的路子。中国有着大量丰富而奇美的古代神话传说,这为中国神话奇幻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滋长的温床。  相似文献   

16.
翻译难,翻译批评亦然。翻译批评与文学批评一样,如今正在呼吁建立新的不同层次的评判标准,以便推进其健康地发展。借助王宏印教授以诗歌翻译为模式新建的文学翻译评判的六条标准,从体制、诗味、语言、文化、倾向和风格六个方面对《声声慢》的三种英译文进行评析,以期获得规范、系统、合理的评判,从而更好地指导诗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创作中喜欢用"三"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道家的宇宙模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从尚"三"特征出发,探讨沈从文创作的影响,本文考察道家文化从而进一步挖掘沈从文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作品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对外来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大量译介的同时,应当注意译本的质量。从儿童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化功能,以及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的传输等三方面看来,有必要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引入译者主体性。从《格林童话》的几个中译本中的语言使用、翻译选材以及文化传输等三方面来考证,译者主体性在儿童文学翻译中是确实存在的,并且有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坛对沈从文等京派作家曾经一度忽视甚至批判,很大程度是因为以历史现代性解释文学现代性.对二者进行了同构性理解。实际上,二者呈逆向结构,于现代性内部形成一种张力。京派作家描写健康优美人性人情的同时,面对物质文明的进步与道德伦理的退化作出反向思考,表现出对物质化的对峙与质疑,具有文化反省的内容。这也正是文学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由此使中国新文学获得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历史语境视野中,对欧文·白璧德的文学理论学说加以全面的分析与概述,不失为一个极具价值意义的重要论题。一方面从白璧德系列著述中可以窥视到其思想理论学说批判视点之稳健、圆熟与透彻;另一方面从学衡派之思想主张到梁实秋之文学批评观,则可清晰印证白璧德古典主义思想学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有的内涵启蒙和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