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桥煤矿煤系上覆第四纪底砾层隔水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四纪底砾层直接覆盖在谢桥煤矿煤系地层之上,其隔水性能影响到防水煤柱的合理留设。为论证底砾层的隔水性,分析研究其赋存特征、岩性组合,并对其进行抽提水、简易水文和水动态观测试验。结果表明:第四纪底砾层不含水,渗透性极弱而且具有良好的隔水性,是阻碍新生界中部含水层危害矿井安全开采的良好隔水层,为合理留设煤柱、确定回采上限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A possible approach to assess the fine grain OSL dating is discussed through comparison of equivalent dose (DE) values and ages obtained by IRSL and GLSL of fine grains for 31 sediment samples from North China. The IRSL and GLSL were measured with the same aliquots for each sample, i.e. shine-down was by 100 s of IRSL (880 nm) followed by 100 s of GLSL (514 nm) on the same discs. The DE values and ages found by IRS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by GLSL within 1—2σ for 80% samples, especially for aeolian loess samples. Considering that IRSL from feldspar differs obviously from GLSL dominated from quartz in dose response, thermal stability and optical bleaching characteristic, the agreement between the DE values may be taken as evidence that the two clocks of IRSL and GLSL had been well reset during deposition. The consistent ages of IRSL and GLSL, in turn, may be referred to an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fine grain OSL dating of sediment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中部晚更新世的古气候演化特征,揭示其变化规律。方法通过对陕西富县剖面的地质调查、密集采样和54个样品的孢粉分析进行综合研究。结果将孢粉图式划分为Ⅰ、Ⅱ、Ⅲ3个带,分别代表S1、L1和S03个形成时期的孢粉带:Ⅰ带为榛-菊-蒿组合带,以草本植物孢粉占多数,乔木植物花粉出现高峰为特征;Ⅱ带为菊、蒿优势带,以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乔木植物花粉显著减少为特征;Ⅲ带为松-藜-中华卷柏增长带,以松、藜、中华卷柏显著增加,乔木植物明显增长为特征。结论S1形成时期植被为疏林草原,气候温暖较湿;L1形成时期植被为干草原,气候冷干;S0形成时期植被为森林草原,气候温凉干旱。  相似文献   

4.
矿区土地复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需要构造概念模型,E—R模型是构建数据库概念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己广泛应用于GIS需求分析和GIS数据库概念模型的设计。依据相关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矿区土地复垦数据的特点对E—R模型进行了修改和扩充,阐述了适合表达矿区土地复垦数据特点的空间E—R模型;为建立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地球物理反演问题的多解性等因素决定了综合地球物理解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继承、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结合野外踏勘调研资料,对现有地震、重力、航磁资料进行精细分析研究,获得了对库区深部断裂构造特征的新认识,为深入研究三峡重庆库区深部断裂构造特征,库区地震、地质灾害的监测与防治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母语教育属于典型的书面语教育,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但在书面语的读写教学方面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中,最值得总结和学习的是中国古代母语教育摸索出来了集中识字、练童子功、依序教学和读写结合等四大法宝。这不仅符合汉语语言规律与语言学习规律,而且具有很明显的可操作性,并能够确保古代母语教育取得实际成效。文章总结和分析了这四大法宝的产生及其蕴藏的原理,以及它们给现代母语教育带来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根据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模型的特点和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功能需求,在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设计中使用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模型和连续快照时空数据模型,面向对象的空间数据组织和程序设计方法,以及GIS拓扑数据理论和空间分析技术,高效地实现了地块查询、空间点地价内插计算、地价空间分布的DTM演示、土地级别动态调整等系统功能.还使用栅格趋势探测法解决了一体化数据显示质量较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汾河水库上游的降雨、径流、输沙和水库泥沙淤积量等资料为基础,用水文法分析计算了汾河水库上游水土保持措施中的减沙效益,并对减沙效益进行了合理修正.研究表明,治理期间(1998-2004年)流域平均降水量比基准期(1958-1972年)减少4.9%,水库来水量减少38.5%,水库年平均减沙量为1005×104t.其中由于水土保持治理,年平均减沙775×104t,减沙率50.6%.  相似文献   

9.
湖北大冶铜绿山矿区矿产资源及其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分析大冶铜绿山矿区矿产资源特征入手,揭示矿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KH-2S型高温高压数控测井系统的组成、硬件结构、井下仪器的技术特点和优点,介绍了每个单元的工作原理。并对地面设备特点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1.
介绍SD-2A型钻井法凿井测井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解决提高仪器可靠性和技术指标的关键技术,即超声波在大相对密度非均匀泥浆介质中的可靠测距问题,设计一套超声波数字信号采集系统,对大相对密度非均匀泥浆介质中的超声测距信号,进行傅立叶频谱分析和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超声测距信号处理的几种方法,即频域滤波法和自相关法,给出提高超声测距可靠性的硬件设计,实现在泥浆相对密度为1.3的介质中的可靠测距。  相似文献   

12.
从中小型企业的生产实际出发,分析小型集散控制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工作特点,系统中各生产对象间的关系及对象内部的结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采用分层方式组织数据的DCS监控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公路隧道竖井通风方式的分类和特点,探讨了竖井纵向式通风形式的机理,指出对于双向交通隧道宜采用合流型集中排风式;对于单向交通隧道应采用分流型集中排风式或送排式,对于特长隧道,可以采用数个竖井的送排式通风。  相似文献   

14.
6~12岁学龄儿童体型的数据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现服装号型标准中的控制部位数据已难以适应当今儿童体型的问题,通过手工和三雏人体非接触激光测量方法实际测量了部分儿童的体型数据.并结合问卷调查了这部分学龄儿童及其家长对童装的消费观.最后,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有关数据,得出了修订童装标准和童装企业销售产品可供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广东前兆台网“十五“项目的部署情况。根据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的工作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区域前兆台网中心和台站的规章制度,对中心和台站进行规范化管理。该工作仍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目的是要按质、按量、按时地提供前兆数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浦东建设银行大屏幕光电显示系统。对该系统中涉及到的几个关键问题,以及使用中的几项提高该显示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技术,包括软硬件的模块化设计,同步中断控制,机屏综合数据通信与显示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核心,是珠江上游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为了保证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能够持久地进行下去,需要构建该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构建珠江上游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要以生态文明观为理论基础,分析和总结该地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实践经验,从协调发展机制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建立生态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医用西药组配的适应于低水肥玉米区的新型玉米浸种剂AFC处理沈单7号玉米,可以明显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强度、过氧化氢酶活性及百苗干重;植株生长健壮,茎粗加粗,收获期绿叶面积增大,果穗萎蔫下垂百分率降低;促进了果穗和籽粒发育,提高了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防御应用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有效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对应用层DDoS攻击的演化、模式,以及攻击者的攻击路径和攻击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Web访问路径的防御检测模型,根据访问路径轨迹、攻击行为特点和网站链接规则,建立请求路径、请求分布、路径循环、行为时隙和路径长度5种异常检测模型。通过计算合法用户访问网站时的正常值以及具有攻击行为用户的实时异常值偏离程度,可判定是否遭到应用层DDoS攻击。防御模块依据用户非法值大小选取最佳防御策略,抵御应用层DDoS攻击,实现网站数据安全与计算机安全。实验采用真实日志数据进行训练,向实验网站发动5种不同类型的应用层DDoS攻击。结果表明,防御检测模型能在短时间内准确辨别具有攻击行为的用户,并联合防御模块抵抗针对Web服务器的DDoS攻击,能够实现实时检测、实时防御,有效降低误报率。所提出的检测模型可以对路径长度进行监控,提升了异常判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提高了Web网站防御DDoS攻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土地利用变化引起土壤对环境胁迫的潜力发生改变,以土壤碱性磷酸酶(ALP)为例,研究土壤酶的Hormesis效应,揭示其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方法】采集洪泽湖河湖交汇区湿地光滩、芦苇、柳树和杨树人工林,以及农田5种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研究自然演替和人为土地利用改变下Cd诱导ALP的Hormesis效应及其差异,解析土地利用改变的影响。【结果】光滩和芦苇两种自然覆被下,Cd诱导ALP 的Hormesis效应最大刺激率(ymax)分别为8.81%和5.84%,诱导ALP表达Hormesis效应的Cd剂量范围(D1-D2)分别是0.39~3.02和0.22~3.77 mg/kg,剂量区间(Qi)为7.74和17.14,ALP应对Cd胁迫的潜能(R)为11.34和7.85。相比较而言,农田人为土地利用改变下 ymax为5.22%,D1-D2为0.09~1.03 mg/kg,Qi为11.44,R为3.02。【结论】芦苇围垦为农田使得ymaxQiR均明显下降,这可能导致土壤对Cd胁迫伤害的补偿潜力下降。进一步分析表明,洪泽湖河湖交汇区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质地、全氮以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对ALP的Hormesis效应表达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