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在水相中直接合成表面带负电荷,具有良好的分散性CdS量子点.利用CdS量子点、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壳聚糖之间的静电吸引相互作用,在石英表面通过层层组装,构筑多层CdS量子点纳米薄膜.采用荧光光谱、荧光显微镜对Quartz/APES/CdS量子点自组装膜进行表征,并将该膜用于对DNA的界面荧光传...  相似文献   

2.
有机硅烷/稀土复合自组装膜的制备与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单晶硅表面制备有机硅烷/稀土复合自组装膜,利用接触角测定仪、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表征了薄膜的组成和结构,采用UMT-2MT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硅烷偶联剂在单晶硅基片表面的成功组装,获得了较为均匀的硅烷化表面,而稀土元素可以组装到磷化后的硅烷化表面;在较低载荷下,有机硅烷/稀土复合薄膜不但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同时也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和摩擦稳定性,显示其在微机构表面改性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纳米粒子作为基本单元组装成各种复合结构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 ,人们期待着组装后的纳米粒子会有各种新的性能 [1] .Natan,Cotton等将硅基表面 (玻璃或石英 )进行硅烷化处理 ,从而形成一层末端带有功能基团 (氨基或巯基 )的高分子膜 ,然后通过这些基团与金或银纳米粒子之间的化学吸附作用使他们得以固定 ,制成纳米有序结构 .张锦等利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了银岛膜 .本文报道了用自组装和电化学组装相结合的方法 ,制备了银纳米粒子的二维阵列 ,研究了AMP在组装的银纳米阵列上的增强拉曼光谱 ( SERS) .1 实验部分1 .1 纳米…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剂抽提法制备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自组装单层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硅烷自组装单层膜的质量,提出溶剂抽提制备的工艺.玻片在5×10-3 mol/L的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苯溶液浸泡反应,依次用苯、丙酮、双蒸水回流抽提,得到MPTS的自组装膜.使用接触角、俄歇电子能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连续使用非极性溶剂和极性溶剂抽提,有效清除玻璃表面硅烷的物理吸附层,有效防止巯基硅烷的氧化,获得膜厚度为0.8咖、均匀的MPTS自组装单层膜.该工艺为制备稳定的硅烷自组装单层膜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自组装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羟基化的玻璃基片表面制备了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单层膜(MPTS-SAM),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薄膜的表面形貌,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了薄膜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并运用静-动摩擦系数测定仪评价了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组装初期,硅烷水解产物主要是与基体表面的羟基发生聚合反应,表面出现岛状物;随着组装时间的增加,基体表面的有机硅烷分子之间发生聚合反应,当组装90min后,可以在基体表面形成完整的自组装薄膜.当组装MPTE-SAM后,基片表面的摩擦系数由无膜时的0.85降到了0.19,说明MPTE-SAM可以降低基片的摩擦系数,并且在较低载荷下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铝金属薄膜上三氯十八硅烷(OTS)自组装分子膜的摩擦学特性,采用自组装的方法在铝金属薄膜上制备OTS自组装分子膜,分析了纳米尺度和毫牛尺度下载荷、滑动速度以及紫外照射对薄膜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OTS自组装分子膜具有疏水特性和良好的润滑性能.紫外照射5 min后,自组装分子膜摩擦力降低;紫外照射15 min时,自组装分子膜的网状结构受到破坏,减弱了润滑效果.在纳米尺度和毫牛尺度下,摩擦力随载荷和滑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铝金属薄膜摩擦系数降低时,自组装分子膜磨损显著降低,摩擦副的耐久性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单晶硅表面制备了MPTS MPTES /稀土复合自组装膜.利用接触角测定仪、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表征了薄膜的组成和结构;采用DF-PM型静-动摩擦系数精密测定仪评价了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以组装到氧化后的硅烷化表面而形成MPTS-MPTES /稀土自组装复合薄膜.在较低载荷下,薄膜不但摩擦系数较低,同时也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和摩擦稳定性,显示了其在微型机械表面改性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改进玻璃基质上固定DNA的方法 ,提高固定DNA的杂交效率 .方法 :玻片用 β -(对、间氯甲基苯基 )三氯硅乙烷和 β -苯基三氯硅乙烷二组分混合硅烷化试剂处理 ,再用NaI丙酮溶液处理 ,在表面自组装形成带有苄碘功能基的二组分混合单层硅烷膜 .巯基修饰的DNA共价偶联到这一自组装的硅烷膜上 .结果 :放射性分析证实玻璃基质表面共价固定DNA的优化密度为9 3× 10 - 2 μmol/m2 ,目标DNA杂交密度为 8.6× 10 - 2 μmol/m2 ,固定DNA的杂交率为 93% .结论 :采用两步竞争性反应的方法能够较容易地控制DNA在芯片上的固定密度 ,固定的DNA在芯片分布较均匀 ,因此制得的DNA芯片具有较高杂交效率和杂交密度 ,可方便地用于核酸杂交和探测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RAFT可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由苯乙烯和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序列组成的两嵌段共聚PST101-b-P(MA-alt-ST)29;用1HNMR和GPC对共聚物的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将其中的马来酸酐用氨基丙基甲氧基硅烷进行氨解开环,得到含有甲氧基硅烷侧基的嵌段共聚物.进一步在碱性催化剂三乙胺的作用下,侧基上的硅氧烷迅速水解反应,并发生聚集.该聚集由于受到可溶性的聚苯乙烯链段的辅助,不会形成宏观的沉淀,而是通过化学反应诱导自组装过程,一步获得聚合物--二氧化硅有机/无机纳米杂化粒子,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对所形成的纳米粒子进行了详细表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溶胶 凝胶法获得块材CdS纳米颗粒/介孔SiO2组装体系样品,喷雾热解获得CdS薄膜,水热法合成CdS纳米晶,室温下的拉曼谱中观察到CdS的两个特征峰;在氮气中做了退火处理,发现CdS/SiO2介孔组装体系和CdS薄膜的吸收边随退火温度升高而移动,与XRD图谱中衍射峰宽化减弱相对应,其分别归属于量子尺寸效应和缺陷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的寡核苷酸链固定在普通玻璃介质上的DNA微矩阵并通过荧光检测的方法。首先将2种不同的寡核苷酸在固定在普通玻璃介质上,使寡核苷酸共价结合在经过处理的普通玻璃片表面形成点直径大约3mm的DNA微矩阵,然后先后分别与其对应互补的红黄不同颜色的荧光寡核苷酸链进行杂交实验。  相似文献   

12.
Using the BrdU antibody technique followed by an immuno-chemical staining (BAT), the amplification of DNA fragments specific to human Y chromosome on cell specimen slides was efficiently detected. Whether direct BrdU incorporation into PCR products orin situ hybridization with PCR products on slides, the amplified target DNA fragments of specimen were visualized by BAT under the microscope. The availability of BAT and differences in the sensitivity and efficiency between BAT and dig-11-dUTP labeling in cellin situ PCR were discussed. Zhang Xiyuan: born in Oct. 1935, Professor,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 in Cellular and Molecular Biolog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猪冠状动脉血平滑肌细胞(PCASMC)的技术方法并观察其生长特征.方法:酶联合消化法原代分离猪冠状动脉来源的CASMC,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细胞;台盼蓝法、绘制生长曲线法测定冠状动脉PCASMC传代细胞的成活率和生长特征.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3d后呈梭形生长,7~8d后生长迅速可传代;第2代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3~5d即可见典型"峰-谷"状生长;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胞浆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成活率为97.5%;细胞生长曲线近似"S"形.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高效分离和培养PCASMC的方法,细胞均稳定地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为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4.
采用RCA方法与Piranha溶液处理相结合,对单晶硅表面超声腐蚀处理,接触角、原了力显微镜(AFM)表征结果显示获得了平整高羟基密度的氧化物表面,采用水相烷化,将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组 装在湿化学法处理的单晶硅表面上,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表明得到了平整均匀的氨基自组装膜。  相似文献   

15.
以天然高分子壳聚糖为软模板,采用水热方法制备了纳米CdS空心微球,合成产物采用XRD,TEM,DRS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将合成的纳米CdS空心微球作为光催化剂,应用于可见光光催化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的实验中.考察了光催化剂用量、壳聚糖浓度及反应气氛等因素对光催化氧化降解反应的影响,推测了CdS可见光催化制备低聚壳聚糖的机理.结果表明:可见光催化为低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的可控制备提供了一条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水团簇在羟基化及不同链长硅烷化二氧化硅表面的微观润湿行为,通过相互作用能、径向分布函数及扩散系数等参量对微观润湿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羟基化二氧化硅表面具有极强亲水性,而硅烷化表面疏水性较强,且疏水性随烷基链增加呈增强趋势;羟基化二氧化硅表面与水分子存在强相互作用,使团簇底部水分子优先向表面移动,并带动其余水分子向表面迁移,促进水团簇在表面铺展,表现出强亲水性;硅烷化二氧化硅表面与水之间主要为范德华作用,不足以克服团簇内部相互作用而破坏水滴结构,表现出强疏水性,随着烷基链增长,表面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强度逐渐减弱,疏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临床验证了一种有效的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和鉴定方法,并探讨了该方法应用于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的临床检测。分别取10名健康志愿者外周抗凝静脉血7.5mL,加入经标记的培养乳腺癌细胞SKBR-3,抗白细胞抗体偶联的纳米磁珠阴性富集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读取细胞并计数,通过细胞的回收率对富集方法予以评价;分别取20名健康志愿者、15名临床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外周抗凝静脉血7.5mL,对所取血液进行编盲处理,经富集、免疫荧光加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读取并判定循环肿瘤细胞,通过两组间检测到的循环肿瘤细胞的差异对该研究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0名健康志愿者血液中加入培养细胞的平均回收率为75%;加入的培养细胞抗角化蛋白(CK18)染色阳性、抗Her2染色阳性、抗CD45染色阴性,符合乳腺癌细胞的特征;揭盲后结果显示,20名健康志愿者血液均未报告有循环肿瘤细胞,而在乳腺癌患者中,CTC数目小于3个(0—2)者占所检测患者的33.3%,大于3个者占66.7%。由此得出结论:该循环肿瘤细胞富集和鉴定方法对外周血CTC具有较好的回收率,且对于CTC的临床诊断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品种菜豆植物凝集素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影响,明确其生物安全性。方法小鼠腹腔注射3个品种菜豆凝集素,6 d后取小鼠骨髓细胞,吉姆萨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发生情况并进行微核发生率的统计,进而判断不同种类菜豆植物凝集素是否具有致突变作用。结果实验组3个品种的菜豆植物凝集素引起的小鼠微核发生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发生率与菜豆植物凝集素呈剂量—反应关系,但与小鼠性别无关。结论 3个含量分别为高、中、低水平的菜豆植物凝集素对小鼠骨髓细胞均无致突变作用,可进一步用于有关药物和生物制剂的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1-(4-偶氮苯基)-3-丙基-三氮烯键合硅胶(ABPT-SG)的合成方法,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元素分析法、差热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与设计思路基本吻合,ABPT在硅胶表面上的浓度为57.65μ mol/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