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西部科技》2011,(25):46-46
[成都生物所]6月2日,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处获悉,该所科研成果“一种快速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笔者从攀钢科技部获悉,2015年,攀钢申请专利806项,获授权专利624项。其中,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424项,获国际授权发明专利28项,创历史新高,为企业控亏强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面对钢铁行业的"冰冻期",攀钢坚持创新驱动,践行技术引领,突出市场导向,狠抓战略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14,(11):63-63
正近日,由广东海洋大学珍珠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一种珍珠抛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项目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授权。光泽是珍珠表面的一种物理现象,珍珠的光泽是指珍珠表面反射光的强度及映像的清晰程度。抛光是指珍珠漂白后,为了增加珍珠的光泽所进行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科技》2008,7(3):93-93
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申请完成的”一种查尔酮肟及其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于12月26日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510101717.6)。  相似文献   

5.
简讯     
<正>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孔凡营老师主持研究的"屋面雨水不耗能利用装置"于2008年5月完成,2008年7月21日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10年8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号ZL200810138635.2。该发明专利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科技》2008,7(36):96-96
海洋研究所日前,由中科院海洋所张涛等人完成的一种基于信号转导的海产双壳贝类幼虫变态诱导剂及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610047256.3)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科技》2008,7(35):17-17
海洋研究所 日前,由中科院海洋所张涛等人完成的一种基于信号转导的海产双壳贝类幼虫变态诱导剂及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610047256.3)  相似文献   

8.
《汉中科技》2007,(2):32-32
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香菇菌丝体营养保健酒”,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9.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河海大学本科生获国家专利授权176项,比2011年增加46.7%。其中,"风轮转角可连续性调节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及其调节方法"、"修复重金属污染淤泥的装置及方法"、"波浪发电GPS定位救生圈"等13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可用于发电的船闸"、"应急海水淡化杯"、"网络试衣系统"等163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的应用领域涵盖了国家经济建设和百姓日常生活,专利获得者既有高年级学生也有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科技》2009,8(7):67-67
近日,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发明的“一种判断大豆异黄酮糖苷是否水解或水解程度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等豆科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它不仅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活动,还能对人体发挥有益的生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西部科技》2008,7(6):23-2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龚德俊主持完成的“一种深海潜标测量系统”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据了解,长期、连续、定点观测水环境,尤其是观测深海海洋环境中的水文参数,一直是一项投资浩翰、艰巨复杂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华南植物园]近日,由华南植物园夏汉平研究员等完成的"一种清除土壤铝毒害的植物修复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710035750.2)。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屏山县四川九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黄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进行生产微纤维玻璃棉的方法》、《一种提高微纤维玻璃棉强度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据了解,这2项发明专利成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科技》2008,7(5):34-34
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朱素兰主持完成的“小型精密手工磨抛仪”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科技》2008,7(2):36-36
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肖志忠等人完成的“圆斑星鲽增精及精子冷冻保存方法”于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0410050413.7)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成都生物研究所"菌株JY9及其应用"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苯胺是化工行业中最重要的中间体之一,广泛应用于橡胶、除草剂、印染、炼油、农药、医药、有机树脂、油漆、香水、制革、塑料等行业。作为一种"三致物质",苯胺通过任何途径暴露于环境中都会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危害环境安全与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科技》2008,7(4):78-78
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申请完成的“燃料电池自增湿膜电极的制备方法”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510016563.0)。  相似文献   

18.
《安徽科技》2014,(7):4-6
正近年来,安徽省科技厅认真贯彻落实《专利法》,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坚持把专利创造运用作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以推进科技创新牵动专利工作连续迈上新台阶。2013年,全省共申请专利93353件、获授权专利48849件,均居全国第6位;其中申请发明专利34857件、获授权发明专利4241件,分别居全国第7和第8位。近5年,全省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分别增长55%和6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分别增长66%和54%,增速均居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度三峡大学专利申报和授权数量和质量均显著增长。据统计,全校2014年获授权专利(含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09项,较去年同比增长122%,其中获授权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314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9项,同比分别增长25%、164%、100%和59%。全年专利申请(含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64项,同比增长58%,其中申报发明专利262项、实用新型专利330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相似文献   

20.
原料粘度高已成为限制薯类乙醇行业发展的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采用糖苷键单克隆抗体芯片技术阐明薯类原料粘度成因机制,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降粘酶系和相应的降粘预处理工艺;利用模拟的工业发酵压力条件,选育获得高产物反馈抑制耐性菌株;同时与发酵过程调控工艺、新型高传质反应器系统集成,建立薯类乙醇高效发酵技术体系并成功应用于生产,实现薯类乙醇发酵三大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