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景观类型,阜康绿洲又是古老绿洲与新绿洲相结合的典型。本文针对长、短期以来阜康绿洲演化的过程和原因,尤其是近10年来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绿洲沙漠化所带来的生态问题,为控制绿洲的次生盐渍化和沙漠化,维护该地区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立完善的城市旅游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新疆绿洲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时新疆绿洲城市旅游环境的特点、存在问题及旅游环境评价的原则、方法和评价模型进行了探讨,构建了新疆绿洲城市旅游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新疆绿洲城市的旅游环境评价提供理论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立统一于干旱区的绿洲—荒漠生态系统在降水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不断进行着演化.从长期看,这一演化过程具有不可预测性,短期内却有细微可预见性.现如今在绿洲扩展同时,荒漠也在扩展,整体趋势仍是荒漠在扩展.为维持绿洲的稳定性,促使绿洲—荒漠系统处于一种稳定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分析绿洲-荒漠这对对立统一的生态系统入手,在探讨引起这对生态系统演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自然因素中的降水和人为因素中的政府调控行为为演化的主导因素,初步探索了促使这对生态系统统演化的主导因素作用所具有的非线性关系,这对维持绿洲的稳定性,抑制荒漠扩展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绿洲社会空间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社会空间的概念入手,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分析了绿洲社会空间的形成、发展与演变,结合社会空间演化理论,探讨了绿洲社会空间演化的机制,并指出了绿洲社会空间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伊犁绿洲是新疆非常独特,光热水土诸环境因子搭配最好的一片绿洲。本文通过系统地分析其形成演化过程与特点,划分出绿洲发展的四个阶段。本文认为,现今的伊犁绿洲正处于向现代绿洲演进的过渡阶段。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开发该绿洲的原则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疆绿洲经济发展地域差异及协调方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绿洲是干旱区荒漠环境下依赖稳定水源补给(非天然降水)而形成的可供中生植物繁茂生长或人类聚集繁衍的非地带性生态景观。绿洲可划分为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两大类。人工绿洲(人们通常所称的“绿洲”)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据地。绿洲经济是人类长期营造的一种颇具特色的地域经济。新疆是中国典型干旱区,绿洲经济也最具典型。研究绿洲经济地域差异与协调应成为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一、新疆绿洲的区域环境背景新疆绿洲所处的环境背景对绿洲经济的形成、发展有深远影响。1.干旱区三大系统之一的绿洲被荒漠所分割和包围新疆是…  相似文献   

7.
绿洲演变是绿洲研究的核心问题,3S技术的发展为绿洲演变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文章主要论述了3S技术在新疆绿洲演变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利用3S技术对绿洲演变进行监测的技术方法与流程路线.并就绿洲演变监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新疆绿洲和新疆园艺业的情况,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较全面地论述了园艺业在新疆绿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旨在强调其在绿洲中的重要性,同时探讨性地提出了园艺业在新疆绿洲中健康发展的可操作性体系。  相似文献   

9.
新疆和田河年径流量变化的定量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和田河径流现状分析出发,利用年径流量累积曲线与有序聚类法分析了和田河径流的变化原因,指出和田河出山径流属于天然径流,受气候变化影响有波动;而汇入塔里木河的肖塔年径流则在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共同作用下,1989年后序列比1989年前序列年均减少3.22亿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绿洲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生活基地,乡村聚落也都集中分布在水肥条件较佳的绿洲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作为新疆重要的一支农业生产力量,扎根在新疆的各块绿洲上,与地方相互交融,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由于兵团与地方在历史、管理和体制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其作为农业生产生活主要根据地的乡村聚落可能也会有区别,通过研究兵团与地方乡村聚落格局差异与特征,分析形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结果表明:辖区内兵团聚落密度大于地方聚落密度,但在农耕区内,兵团聚落密度小于地方聚落密度;在乡村聚落布局上,聚落的分布与地势海拔、距离河流远近方面呈现负相关关系,地方聚落平均海拔较高,高差小,距离河流较近,兵团聚落平均海拔较低,高差大,距离河流较远;在乡村聚落外部形状复杂度上,地方乡村聚落大于兵团乡村聚落,团场乡镇聚落大于连队自然村聚落.  相似文献   

11.
绿洲稳定性初探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绿洲系统是干旱区的脆弱系统争取绿洲系统向稳定性、有序化方向发展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追求的基础目标绿洲稳定性的本质含义是绿洲系统或绿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绿洲的稳定性指标就是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标,即绿洲规模与绿洲需水量之间的一种定量关系维护绿洲稳定性是项系统工程,主要措施是建立有效防护林体系,保护恢复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处理好生态用水与绿洲开发建设用水的关系,保护耕地和有效防治绿洲土地退化,寻求高效开发、集约经营、协调发展的模式,搞好稳定性系统设计,加强绿洲生态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新疆绿洲农业与水的关系,新疆绿洲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节水。只有切实做好节水工作,才能使新疆农业长足发展,从而维系生态平衡,创建美好绿洲,带动和促进新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疆绿洲水资源高效节水配置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新疆绿洲水资源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根据绿洲农业作为主要耗水大户的特点,结合绿洲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设节水社会,发展节水农业,建立水资源高效管理和投入机制,实现绿洲水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和田地区于田绿洲为研究区,在完成绿洲图像库和矢量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遥感与GIS技术,研究了近十年来绿洲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并与历年实地考察结果相比较,分析了该地区近年来的环境变化和荒漠化程度,研究结果将对西部干旱区绿洲的环境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A级景区作为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其空间格局深刻影响旅游产业布局,本研究以新疆A级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1年、2007年、2019年的截面数据,利用重力模型、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及标准差椭圆分析等方法,研究新疆A级景区空间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显示:①新疆A级景区重心与旅游经济重心演变呈现较大差异,景区重心向伊犁哈萨克自...  相似文献   

16.
干旱区始终存在着绿洲化和荒漠化二种对立的趋势,人工绿洲的开发使两种过程都在加强,CO2倍增及全球气温升高,又将对绿洲未来的发展和演变产生新的影响。在分析未来绿洲变化趋势基础上,提出通过提高绿洲生产力水平、跨流域调水、对绿洲生态环境实施系统开发、综合利用等举措,方可满足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唐朝是古代新疆绿洲农业开发的一个重要时期。论述唐代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开发活动,探讨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认为以屯田为主的唐代新疆绿洲农业开发,与绿洲的生态环境基本保持了一致性,其资源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都具有利于生态发展的合理性。虽然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存在一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因素,但尚未达到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探讨了新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意义,边疆区位优势及其面临的的主要问题,并以新疆的区情出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几点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绿洲人居环境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绿洲人居环境的特点和评价内容的基础上,从绿洲人居环境的结构和状态出发,构建了绿洲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初步探讨了由结构函数模型和状态函数模型组成的绿洲人居环境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0.
以位于黑河流域北大河下游的金塔绿洲为例,以LandSat TM为数据源,在确定绿洲NDVI(normalizeddifference vegetation,INDV)阈值,对影像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计算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指数的基础上,运用决策树分类法,进行了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的区分,并将区分结果与单纯使用INDV和最大似然分类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结合纹理与植被指数区分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的总精度为62.50%,Kappa系数k=0.416;与只用INDV区分的方法相比,总精度提高1.50%,k提高2.60%;与最大似然法相比,总分类精度提高0.90%,k提高2.20%.说明将纹理特征与植被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天然绿洲与人工绿洲的区分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