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技术对一种新型在线梗丝分离回收装置中的气流流场、烟丝和梗签颗粒轨迹与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装置中气流分布均匀、烟丝和梗签等混合物能够有效分离,风速是影响烟丝和梗签混合物分离的主要因素.较低风速可以减少回收烟丝中的含梗量,但烟丝回收率较低;风速增大时,烟丝回收率增大,但丝中含梗率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2.
部分品牌卷烟产品的烟丝中添加了烟丝薄片,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PASSIM卷烟机的集流管内有絮状纤维堆积,由此造成了供丝不足、梗中含丝卒较高,堵丝甚至集流管停转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集流管工作原理,提出了PASSIM卷烟机集流管的改造方案并试验通过,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
烟叶烘丝过程的正交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烟叶烘丝过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该过程操作条件的正交优化设计及现场试验结果。由正交优化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确定了影响烟丝填充值的主要因素和一组最优操作条件,烘丝系统工作在此最优操作条件下,烟丝填充值提高了2.5%,经济效益显著。正交优化设计对确定影响烟丝填充值的主要因素、优化生产操作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HDT加工条件,考察了HDT烘丝前后烟丝中酸性香味成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了湖南永州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在4个烘丝温度下烟丝中酸性香味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HDT加工后,烟丝中挥发性酸性成分含量较加工前有明显的提高,HDT加工对烟丝中难挥发酸性香味成分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废烟支烟丝回收设备存在着烟丝造碎率高、烟丝中纸片含量高、烟丝回收率低、需人工分拣整盘等问题,为此设计了FY36废烟支处理机柔性螺旋物料分离系统。该系统是一种利用旋转的柔性螺旋面完成物料输送与分离的装置,物料进入工作腔后,由因橡胶打棒旋转而形成的柔性螺旋面对物料轴向输送,在输送过程中橡胶打棒对物料柔性拍打,在导流风扇的作用下实现物料的输送与分离。实践表明,经饱和水蒸汽处理过的废烟支,落入工作腔内,在导流风扇和橡胶打棒的作用下,实现了烟丝与纸筒的分离。与NTMS400型废烟支处理机相比,烟丝造碎率由不低于15%降低到8%以下,丝中纸片含量由80片/Kg降低到20±5片/kg,烟丝回收率提高了30%,且回收烟丝的质量基本不破坏。能够满足卷烟企业处理回收各种废烟支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测试,定量评价了仓贮式喂料机对烟丝的造碎程度。结果显示,烟丝在经过仓贮喂料机时,烟丝产生了直接的造碎,烟丝的整丝率下降3.9%,碎丝率上升了57.1%。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控制卷烟机梗签剔除带来的烟丝消耗和烟支质量下降问题,对含梗签烟支数量、烟支中梗签含量和梗签中烟丝含量三种卷烟机的梗签剔除效果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梗签标样照片和烟支中梗签含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达到了既降低烟丝消耗又保证烟支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烧结矿的质量,实现烧结生产节能降耗,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除尘灰配比、燃料用量、燃料粒度以及原料温度等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除尘灰添加量为2%、燃料用量为5%、燃料中粒度小于3 mm颗粒所占比例为88%、原料温度为60℃时,烧结矿质量较高,所制烧结矿的落下强度为72.18%、转鼓指数为76.07%、FeO含量为7.23%、成品率为85.66%.  相似文献   

9.
马龙旖 《科技资讯》2012,(25):104-105
作为卷烟厂中烟丝输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风力送丝系统所能发挥的功效,对产品的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对风力送丝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以使其在风力送丝过程中减少烟丝的造碎,同时还提高成品卷烟的内在质量。本文简单探讨了卷烟厂中旧风力送丝过程中存在烟丝损耗、然后从新送丝系统风速平衡原理和解决烟丝造碎技术难题的方法两个方面论述了对卷烟厂风力送丝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李华杰 《海峡科学》2009,(12):56-57
卷烟机来料烟丝长丝比例较高,烟丝结构均匀性较差,造成烟支质量控制精度低。为提高烟支质量控制精度,减小烟支重量控制的离散性,进一步提高卷烟内在感官质量、化学烟气指标的稳定性,该文通过卷烟机弹丝辘转速试验,针对试验后烟支的各项物理质量指标的跟踪统计结果对比,研究卷烟机弹丝辘转速对烟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风速平衡控制系统的原理,介绍了基于PROFINET风力送丝自动监控系统的网络架构、软硬件设计以及Wonderare监控软件的相关设置。该系统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无缝集成,真正做到“一网到底”,风速控制精度为+1m/s,烟丝破碎率〈0.8%。目前已经投入生产,运行可靠,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温科平 《科技资讯》2009,(3):122-122
本研究项目主要是针对我厂制丝车间SP31膨胀烟丝机目前存在水渍烟丝量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经过对SP31膨胀烟丝机生产工艺过程一系列系统的分析以后,通过采用改进蒸汽管路及对加工罐烟丝屉加装导水圈的方法,并进行反复试验,试验结果证明:采取上述方法有效地减少了SP31膨胀烟丝机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水渍烟丝量,大大地提高了SP31膨胀烟丝机作业率,同时减少了烟丝的消耗,提高了膨胀烟丝的质量。改进后的SP31膨胀烟丝机达到了优质、节能、降耗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究了丝状梗丝和CO2膨胀烟丝对烟支物理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在纯叶丝卷烟中分别掺配3%和5%比例的丝状梗丝和C02膨胀烟丝,检测结果表明:掺配丝状梗丝,烟支吸阻和硬度值增加,吸阻和硬度稳定性提高,端部落丝量减少;掺配CO2膨胀烟丝,烟支重量稳定性增加,吸阻和硬度值增大;掺配丝状梗丝,有助于改善卷烟香气和余味,减少杂气,但刺激性略增加;掺配CO2膨胀烟丝有助于改善卷烟香气和余味,减小刺激性;掺配丝状梗丝和CO2膨胀烟丝均有助于改善卷烟感官质量,但添加量不宜过多,要考虑卷烟的具体感官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叶片的加工过程中影响烟丝碎丝率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和调控,降低烟丝碎丝率,提高卷烟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汉岭 《科技资讯》2012,(11):100-101
为提高S200型废烟回收机回收细长烟支(本文特指烟支长度97(32+65)mm,烟支圆周17mm,烟支重量0.575g/支烟支)残次烟回收效率,在保证回收烟丝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从工艺和实践的角度,适当调整设备的蒸汽流量、工艺流量、风门开度、筛网目数及风门隔板相对角度等参数来改善细长烟支残烟烟丝的回收过程。实践表明,通过对S200型残烟回收机相关参数的优化调整,回收的细长烟支残烟烟丝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烟丝整丝率显著提高,回收烟丝中含纸率高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实测出丝率55%,整丝率稳定在61%左右,大大提高了细长烟支残烟回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丁香烟丝中丁香成份以梗丝形式存在,采用普通卷烟机卷制丁香烟时,在卷制过程中将大部分丁香梗丝作为烟梗除掉;由于丁香梗丝中含有丰富的丁香油,在卷制过程中易粘附在风室导轨、铲丝刀、烟舌等零件的工作表面,形成油垢阻碍烟丝运动。为此,对普通卷烟机进行了改进:采用粘结法和镶嵌法,将高分子材料做成贴片和镶条粘结或镶嵌在烟丝通道部分零件的工作表面;将除梗装置的风扇辊改为小弹丝辊。风力系统的大、小风机改为变频器控制等。改进后的卷烟机应用于丁香烟生产,机器运行良好,性能稳定,烟支卷接速度达5300支/分,有效作业率达93%。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Si,Cu,Mo对奥-贝球铁残余奥氏体含量、冲击韧性以及断裂方式的作用,发现不同元素存在着明确而各不相同的影响规律,含Si量(2.7~3.0)%,Cu合金化程度较大;Mo合金化程度较小时,残余奥氏体量和冲击韧性较高,球铁呈韧性断裂。含Mo量较高时合金倾向于沿晶断裂,最后,结合等温淬火参数,本文给出了冲击韧性和抗拉强度的逐步回归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固体材料对烟丝热解所释放烟气的吸附性能,以及在低温加热条件下再释放烟气组分的性能,确定对烟丝热解烟气的最佳吸附方式及再释放条件,为加热不燃烧卷烟的开发提供研究基础。结果表明,Al2O3、ZSM-5和MCM-41分子筛这3种典型的固体材料对烟丝热解烟气的吸附性能与其比表面积和表面性质有关,其中Al2O3吸附烟丝热解烟气后,在加热过程中释放出的香味成分相对含量最高,而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最少,表现出最佳的性能。另外,烟丝热解气氛也影响固体材料的吸附和再释放烟气组分的性能。与含氧的热解气氛相比,N2为较佳的烟丝热解气氛,Al2O3上释放出的香味成分相对含量较高。在此基础上,通过固体材料分层吸附,可进一步显著提高加热过程中释放出的香味成分的相对含量,同时减少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电渣重熔过程中CrNiMoV钢中镁含量的控制技术,结果表明:最佳的渣系为62%CasF2-10%Al2O-12%CaO-16%MgO;脱氧剂加入量为1kg钢加入1.5gCaSi;采用较高镁含 电极和较主同的重熔电流有助于获得设计镁含量的重熔锭。  相似文献   

20.
烟草烘丝生产过程中烟丝水分的精确控制直接影响着烟丝的水分合格率和内在质量。针对烘丝过程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及存在大滞后的特点,将模糊控制应用在烟丝干燥控制中,提出了一种模糊PID控制策略。仿真及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整个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能够实现烘丝机水分的动态跟踪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