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验证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现场运动观赏者的行为模式,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针对2017年及2018年2个赛季分别各选一场比赛,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比赛现场观赏者展开调查,运用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相结合的方法建立2个结构方程模型,并对不同年度所测试的样本数据作多群组分析,验证这2群样本研究所构建的模式效度延展性.结果显示:①观赏行为模式中3个前置变项,即个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图均有显着的正向效应;②知觉行为控制及主观规范对观赏者行为意图的正向效应不存在差异,但两者的影响力明显高于个人态度对行为意图的影响作用;③不同赛季足球联赛运动观赏者行为模式恒等性成立,即2群样本的研究模式具有效度延展性.计划行为理论对解释足球比赛现场观赏决策具有良好的直接解释力与预测力,但该理论模式在针对不同行为主体的球迷、前置变项对行为意图的间接影响(中介效应)作用、行为意图与行为间关系等方面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安全生产管理新模式,本研究引入了安全生产管理者的反馈寻求行为、关系质量、知识共享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管理者反馈寻求行为对员工安全绩效产生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工程施工企业的517份员工样本进行了实证.结果发现:管理者反馈寻求行为可直接对员工安全绩效产生作用,而且还存在两条显著的影响路径,即知识共享的独立中介路径以及关系质量和知识共享的链式中介路径.其中知识共享在影响路径中起到关键作用.管理者积极寻求反馈能增强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质量,促进团队内知识共享,从而减少人为的失误,提高员工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3.
员工非工作上网的普遍性、危害性和难以管理性引起了企业界人士和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以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的员工为样本,探讨中国背景下企业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一般员工与中高层管理者非工作上网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异;通过在线调查获取有效问卷553份,采用分层线性回归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引发中国企业员工非工作上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合理化倾向、寻求个人满足和相关制度不完善,中高层管理者比一般员工更容易从非工作上网中寻求个人满足。该结论为企业管理尤其是分类管理员工非工作上网行为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对企业员工的生态环境行为提出了要求.从企业员工自身出发,以规范激活模型中的后果意识、责任归属和个人规范为基础,增加媒介使用与主观规范变量,构建企业员工生态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模型,通过收集410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到:1)个人规范、后果意识以及媒介使用可以直接正向影响企业员工生态环境行为,且其影响作用依次减弱;2)媒介使用会直接正向影响企业员工的后果意识、责任归属及主观规范,而后果意识、责任归属及主观规范又可以直接正向影响企业员工的个人规范;3)媒介使用既可以通过后果意识间接影响企业员工生态环境行为,也可以先通过影响后果意识、责任归属以及主观规范,再影响个人规范,进而影响企业员工生态环境行为,且媒介使用的间接影响作用大于其直接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企业的服务生产率,研究员工跨界行为的影响因素,以美特斯邦威公司服装门店的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分析情境因素对跨界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情境因素中"和管理者的关系"对跨界行为的3个维度(外部代表行为、内部影响行为、服务提供行为)都有直接正向的作用,而"和同事的关系"对跨界行为的3个维度的影响都不明显,"和顾客的关系"只对内部影响行为有直接正向的作用;内在动机只对"和管理者的关系"与外部代表行为、"和管理者的关系"与服务提供行为产生中介作用;内在动机对角色冲突与外部代表行为、角色冲突与内部影响行为有调节作用.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管理建议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员工绿色行为被证明对组织可持续发展计划的成功实施存在重要意义,但有关员工绿色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还不充分.除了个体对环境问题的态度、主观规范、感知的行为控制等因素外,领导者等组织因素同样影响了员工绿色行为的意向.本研究从组织文化的视角构建了环境领导力对员工绿色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模型,考察组织前因如何与个体情境相联系.本研究对来自石油行业的247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环境领导力正向影响了员工的绿色行为;(2)组织绿色文化正向影响了员工绿色行为;(3)组织绿色文化在环境领导力和员工绿色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提升自身追随力是员工个人以及组织管理实践中新兴的重要话题。从组织管理视角上看,当前关于追随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匮乏。通过界定"做事博感情"及追随力概念,构建了角色定位、追随行为与追随力之间的理论模型,在角色理论、追随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研究命题。分析认为,追随者角色定位(任务导向、关系导向)差异导致其表现出不同的追随行为(顺从行为、建言行为等),进而对个人追随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时上级发展性反馈调节顺从行为、建言行为对追随力的作用。拓展了追随理论方面的研究,为如何提升员工追随力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潍坊学院学报》2019,(2):70-75
为探讨人与组织匹配对员工士气的影响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50个工作团队共532名员工。结果发现:(1)员工组织匹配(P-O匹配)和员工-工作匹配(P-J匹配)可以对员工组织认同、工作投入和满意度进行预测;(2)P-O匹配不仅可以直接对员工的组织认同、满意度、工作投入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P-J匹配的中介作用来对他们产生间接影响,其中,P-J匹配在P-O匹配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中存在完全中介效应,在P-O匹配对员工满意度、工作投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能够影响员工士气和行为的最直接和最深远的因素是P-O匹配。在管理实践中,企业管理者应理清P-O匹配和P-J匹配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并认为员工与组织的匹配问题应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应注重员工素质与工作需求之间的匹配,这些都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组织绩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21家星级饭店员工调查,利用SPSS分析技术和IPA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索星级饭店员工离职倾向及其管理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显示:①员工离职倾向形成的管理影响因素模型包括8个测量维度,按员工评价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同事关系、工作条件、工作本身、组织支持、职业管理、个人发展、晋升制度和薪酬制度;②离职倾向在工作类型上有显著差异,员工职位越低,离职倾向越高,一线员工离职倾向明显高于二线员工;③离职倾向与职业管理、工作本身、晋升制度、工作条件、组织支持和薪酬制度等管理性因素成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个人发展、同事关系相关性不显著,职业管理、工作本身和晋升制度是员工离职倾向形成的主导因素;④职业管理和晋升制度既是员工离职倾向形成的主导因素,也是员工感知评价较低的因素,是当前星级饭店人力资源管理中应重点强化的部分.  相似文献   

10.
从企业员工的职场灵性、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出发,建立了以组织承诺为中介变量的职场灵性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模型,以204名企业员工的调查数据为样本,利用SmartPLS3.0软件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分析关系模型的相关路径系数得出职场灵性能够对企业员工的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承诺在职场灵性与工作绩效间起中介作用。此外,职场灵性的三个维度——工作意义感、团队联系感、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契合度,可分别通过正向影响组织承诺进而促进员工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