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比较高碳高锰钢液淬和变质处理的组织,分析了高锰钢中碳化物的形成及其形态,指出碳化物的形成、形态和分布与冷却速度和微量元素的分布有密切关系.Si-Ca变质可以改善碳化物形态和分布,其原因是变质剂的加入,降低了微量活性元素硫在碳化物及奥氏体晶界上的分布含量.同时St-Ca的变质也抑制了固态碳化物的针状脱溶析出,使碳化物保持了团粒状,提高了高锰钢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基于pin结构的a-Si:H太阳能电池中的空间电荷效应,讨论了a-Si/CuInSe2叠层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得出由光生空穴俘获产生的a-Si:H层中正空间电荷密度的增加,改变了电池内部的电场分布,普遍抬高了a-Si:H薄膜中的电场强度;在当照射下,空间电荷效应不会给a-Si/CuInSe2叠层结构中的a-Si:H薄膜中的场强度;在光照射下,空间电荷效应不绘给a-Si/Cu  相似文献   

3.
复合精炼剂对提高不锈钢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Si-Ba-RE-Ca-Mg复合精炼剂对1Cr18Ni9Ti不锈钢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的作用,用优选法确定了精炼剂的最佳成分,分析了精炼剂各组元对非金属夹杂数量、大小、分布及形态的影响。发展Ba对提高耐腐蚀性最有效,RE次之;Mg对稳定不钢性能有特殊作用;Ca略微提高耐腐蚀性和延伸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用射频反溅射法制备的非晶硅基系列薄膜(a-Si:H,a-SiCx:H,a-SiNx:H和a-SiCxNy:H)的红外吸收谱,对其中的主要吸收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提出用电荷控制法研究a-SiCCD电荷转移特性的理论模型,通过引入平均场效应迁移率的概念,推导出计算a-SiCCD电荷转移损失率的解析解,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热扩散、自感应电场和边缘电场的漂移机制对a-SiCCD电荷转移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a-SiCCD的电荷的转移主要是受电场漂移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6.
提出用电荷控制法研究a-SiCCD电荷转移特性的理论模型,通过引入平均场效应迁移率的概念,推导出计算a-SiCCD电荷转移损失率的解析解,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热扩散、自感应电场和边缘电场的漂移机制对a-SiCCD电荷转移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a-Si CCD的电荷的转移主要是受电场漂移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SiCp-ZA22复合材料的组织、界面关系及材料的常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iC较均匀地分布于基体中,SiC颗粒与基体结合良好且在a-Al界面上形成了少量Al2MgO4过渡层;加入SiC颗粒可明显提高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且高温下表现出较好的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SiC埋层的红外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较低衬底温度下,用离子合成技术对单晶Si衬底进行高能C+离子注入,可获得含有SiC的埋层,经高温退火形β-SiC颗粒沉淀。通过傅里叶经外吸收谱对其研究有明埋层中a-Si和β-Si共存,且有一含量最高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CaO-SiO2-MgO-H2O体系的热力学,结果表明:SiO2 优先与CaO水热形成水化硅酸钙,多余的SiO2 才会与MgO直接水热形成水化硅酸镁。当没有SiO2 时,MgO才会水化形成Mg(OH)2。  相似文献   

10.
B2O3对磁铁矿烧结过程铁酸钙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磁铁矿烧结过程初期液相的形成及加入B2O3 对铁酸钙生成的影响。在磁铁矿烧结过程中,初期液相形成于FeOn-CaO-SiO2系;CaO溶解于FeOn-CaO-SiO2 系初期液相,饱和时析出2CaO·SiO2(C2S)。在冷却带,由液相中进一步析出C2S,同时析出铁酸钙。加入含硼物质可增加铁酸钙的生成量,减少硅酸钙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非晶态(a)-Fe-TM-Si-B(TM=Co,Si,Mo,Nb)合金从1.5K到300K的磁化强度及室温穆斯堡尔谱,得到了成里温度Tc、饱和磁化强度σs(0)、自旋波颈度常数D及平均超精细场等。结果表明,(a)对于Fe83Si5B12,当Nb,Mo与Si,Co取代Fe后,Fe-(Nb,Mo)-Si-B的磁性质不同于Fe-(Si,Co)-Si-B;(b)a-Fe-(Mo,Nb,Cr,W,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Sol-Gel法合成了Bi1.6Pb0.3Sb0.1Sr2Ca2Cu3Ox体系的高Tc超导原粉,对于不同的烧结时间,材料的超导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与同种方法合成的Bi1.7Pb0.3Sr2Ca2Cu3Ox体系进行了比较。用Sol-gel法,在Bi系中掺杂Pb,同样会缩短烧结时间,促进高温相的形成,同时掺杂Pb,Sb,形成超导材料所需的烧结时间进一步缩短。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相图和炉渣结构的共存理论,推导了CaO-Al2O3-SiO2渣系作用浓度的计算模型,计算的NCaO和NSiO2与相应的实测αCaO和αSiO2基本符合,从而证明所得模型可以反映本渣系的结构本持。与此同时,还发现生成正硅酸盐(2CaO.SiO2)的碱度因Al2O3的增加而变大的事实和本渣系有Σn较小的活跃部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新型反射式Si光电发射材料(Si-Na3Sb-Cs)-O-Cs,(Si-K3Sb-Cs)-O-Cs,(Si-csasb-Cs)-O-Cs和(Si-Na2KSb-Cs)-O-Cs的激活技术.给出了新型Si光电发射材料的逸出功、灵敏度及其稳定性并与Si和Na2KSb(Cs)光电材料的性能进行比较,简要讨论了影响灵敏度和稳定性的一些因素.叙述了为制备新型Si光电发射材料所设计并加工的碱金属源、锑源、氯源及其激活系统.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相图和炉渣结构的共存理论,推导了CaO-Al2O3-SiO2渣系作用浓度的计算模型,计算的NCaO和NSiO2与相应的实测αCaO和αSiO2基本符合,从而证明所得模型可以反映本渣系的结构本质。与此同时,还发现生成正硅酸盐(2CaO·SiO2)的碱度因Al2O3的增加而变大的事实和本渣系有∑n较小的活跃部分。  相似文献   

16.
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p(a-Si:H)/n(c-Si)异质结和p(a-Si:H)/i(a-Si:H)/n(c-Si)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电场强度分布,指出异质结电池制造中对a-Si:H膜厚的选择,进而对嵌入本征i(a-Si:H)层的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设计进行分析并讨论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单(Si^+)双(Si^+/As^+)离子注入半绝缘砷化镓电激活的均匀性,结果表明,LECSi-GaAs衬底中深电子陷阱能级均匀性分布好坏,对注入层电激活性有一定影响,当SI-GaAs中碳含量小于5*10^15cm^-3时,对注入层电激活影响不大,采用多重能量Si^+注入,可改善栽流子纵向分布的均匀性,采用Si^+/As^+双离子注入可改善LEC SI-GaAs衬底中EL2横向不均匀分布对电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实验室和生产条件下,试验了钡变质Al-Si合金的工艺.得出了在金 属型铸造和壁厚模数为7.5毫米条件下,钡是一种长效变质剂,其变质能力接近锶和 钠。钡以Al-Si-Ba合金加入,来源丰富,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态反应法制备了名义组分为Bi1.8Pb0.2Sr2Ca2Cu3Ox和Bi0.9Pb0.1Ba0.1Mg0.1Sr0.8CaCu2Ox超导样品,并研究了Ba,Mg掺杂对Bi系超导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及电阻-温度关系的测量获得的实验结果表明,添加Ba和Mg元素可以有效地抑制Bi系2212相的生成,促进2223相的形成,并能提高超导材料的Tc。  相似文献   

20.
Si_3N_4-S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粒度为 50~70 nm的纳米级 SiC粉体与微米级的 Si3N4粉体复合来制备 Si3N4-S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对纳米SiC含量不同的Si3N4-S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C质量分数为10%时,经热压烧结法制备的Si3N4-SiC纳米复合陶瓷材料的抗弯强度为 844 MPa,断裂韧性为 9. 7 MPa· m1/2。微观组织结构的研究还表明,纳米SiC的不同含量影响着基体Si3N4的晶粒形貌,从而决定了复合材料的性能。探讨了纳米级SiC在基体中的形态、分布及其对基体强化增韧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