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项目受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1GB23260004)、浙江科技重大专项“水稻秧苗机插技术研发应用及病虫害数字化监测研究(2010C12026)”等资助,针对我国稻作技术转型,及传统毯苗机插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水稻生产特点,发明了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新方法,创新了水稻机插新技术,建立了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项目主要创新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动西藏牦牛肉产业科技进步,加快农牧民饲养牦牛增收致富的步伐,中国农业大学与西藏自治区农业开发办公室共同承担了自治区科技单位“西藏牦牛育肥新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10214)。经过2008和2009两年努力,在墨竹工卡县开展了牦牛肉品尝、现场调查和拴饲育肥试验,取得了如下成果。  相似文献   

3.
谢江 《中国科技成果》2014,(4):51-51,53
“甘薯全粉加工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持实施2009年度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重大科技计划“薯类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紫色薯类加工产品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项目从加工型专用品种筛选、原料生产、产地设施贮藏技术到甘薯全粉加工新技术与配套设备、系列应用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工作,建立了甘薯全粉加工新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应用体系,获得2013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对甘薯加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0,(4):53-53
2008年,石河子大学棉花研究所及石大科技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棉花新品种新陆中36号中试与示范”启动。项目规定,2008~2010年在南疆高产示范5万亩,辐射推广面积不少于100万亩。  相似文献   

5.
“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增效示范工程”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在2004~2008年间,从院属15个研究所选派近300名科技人员,在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的基础上,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总面积3123.2万亩。在高标准农田上大规模实施农业科技增效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24-25,27
该课题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油菜丰产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的课题之一,课题自2009年启动以来,针对我国油菜单产偏低、适宜长江流域油菜生产的早熟品种极度缺乏、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效益较差、加工技术落后等制约我国油菜生产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集成“十五”以来油菜科技成果,在长江中游选择油菜面积20万亩以上主产县开展早熟高产高抗油菜新品种、配套轻简化栽培、机械化生产、高效病虫草害防治和配方施肥等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8,(1):48-48
2004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重庆市是全国十个项目省市之一。本项研究旨在通过筛选一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农村卫生计生适宜技术,在示范地区进行培训、推广和应用示范研究,进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宜技术筛选与评估方法体系,探索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且可大范围推广的模式机制,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善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人口数量日益增长,耕地面积日趋减少情况下,大力发展超级稻,实现三系杂交稻向超级稻的历史性转变以及水稻单产第三次飞跃,是改善粮食供求格局,缓解人口增长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从2005年起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推广种植超级稻,既可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保障粮食安全,还可以解决人增地减矛盾,腾出面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中浙优1号”超级稻具有高产、优质等特点,符合中央的稳定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收入的要求,发展种植“中浙优1号”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重庆市主城大气灰霾形成机理基础研究”项目组,历时3年,率先对西南山地城市--重庆地区的灰霾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在全面分析大气细粒子的理化特征及变化规律、来源的基础上,从灰霾形成的“物质条件”和“气象条件”,两方面初步阐释了重庆市独特下垫面类型和气象条件下灰霾形成的机理基础。该研究在重庆属于首例,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通过该项目,填补了国内高温高湿、低山丘陵地区灰霾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的空白,也是对全国气溶胶的理化性质与城市群灰霾的形成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该项目作为重庆市“蓝天行动”(2013~2017年)的重要科学研究基础,为重庆市控制细粒子污染、减缓灰霾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逐步实现灰霾污染预报预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重庆市实施国家区域大气联防联控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8-29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海上应急搜救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课题海上搜救指挥系统应用示范(2009BAG18B04)的子课题。研究目标是:通过研究机器视觉增强技术和海上目标搜寻和定位方法,确定通过可见光、红外和雷达等用于海上目标搜救的目标检测算法,研制机器视觉增强系统,安装在搜救船舶上进行示范辅助搜救,解决夜间的搜救难题,完成及其视觉增强系统在东海救助局形成应用示范,提高东海救助局在其辖区内的救助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28-28,33
该课题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农作物规模化制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之一,课题自2008年启动以来,紧紧围绕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基地建设、高质量亲本种子繁育技术、机械化轻简制种栽培技术开展试验研究和示范,通过3年的研究与示范。  相似文献   

12.
豫谷11是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十五”期间,承担国家863计划子课题“谷子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研究”课题选育的新品种,2004年经第一届国家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鉴定通过,2005年被评为全国“一级优质米”,2006年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推广项目。该品种具有6大特点:一是食味品质好,粥粘,味香,颜色鲜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3,(4):71-72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部门会同有关地方政府及国家卫生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卫生服务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重大项目。本项目包括三类课题,第一类为综合课题组承担的“农村卫生服务适宜技术收集与应用”研究;第二类为示范组承担的省级适宜技术推广示范课题,共17个;第三类为产品开发组承担的适宜产品开发课题,共10个。2008年1月项目启动至2011年12月15日。  相似文献   

14.
刘祥臣 《中国科技成果》2014,(19):F0002-F0002
该项目是在河南省信阳市科技攻关计划“水稻覆膜湿管高产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KJGG1007)支持下完成的。项目组根据实际生产需要,结合豫南稻区生态气候特点,以水稻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为核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8,(3):48-48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示范”由吉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主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和吉林农业大学共同参加。确定平安16、吉育69、吉育75、吉育80、吉农14等5个新品种为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宁粳28号、宁粳27号示范及产业化生产"项目实施的第一年.本年度计划完成任务的60%,在区内建立4个核心示范区,10个辐射区,示范面积16万亩.实现产值337.3万元,利税120万元,农民每亩增收80~100元的目标.截止2005年6月已完成了4个示范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4):59-59
“野生蔬菜沙葱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是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依托甘肃省科学事业费项目“干旱沙区野生沙葱人工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示范”(QS022-C31-066)所取得的研究成果(2007年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并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项目主要针对甘肃省河西走廊人口多、耕地少、环境恶劣、水资源和自然植物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尚不发达等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野生优质植物资源,促进和保护沙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为目的,旨在为沙区地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建设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2022年我国科学家们完成了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高产高效的科技创新,实现了牛、羊等畜禽品种的育种新突破,不仅攻关主要农产品核心技术,也完成了多项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2022年我国科学家们完成了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高产高效的科技创新,实现了牛、羊等畜禽品种的育种新突破,不仅攻关主要农产品核心技术,也完成了多项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8):41-41
1 项目来源背景意义 “中越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研究推广基地建设”项目是中越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编号为桂科合0228009—1。本项目获得2007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8,(9):56-56
贵州大沙河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北部,其北面、西面分别与重庆市武隆县及南川区相邻,总面积26990公顷。本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