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现代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4.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型及诊治肖能惠刘成华(校医院)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相当部分是急诊患者,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现就我校1984~1996年收治7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结合出血量、出血速度等提出我们的分型方案,并对该症的治疗原则进行一些分...  相似文献   

5.
6.
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是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抑制胃酸分泌是治疗成功的关键。H2受体阻滞剂应用于临床已有多年 ,但对部分病人不能有效止血。我科自1997年开始尝试用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现将止血效果同其他药物止血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及分组65例上消化道出血均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诊。随机分为2组 :甲组31例 ,其中男25例 ,女6例 ,年龄20 -74岁 ,平均47.6±4.5岁。十二指肠溃汤出血17例 ,胃溃疡出血7例 ,吻合口溃疡出血1例 ,急性胃粘膜病变6例 ;发生休克者7…  相似文献   

7.
8.
用去甲明上腺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0例,治疗时间1-2天,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时急性病,病情重、死亡率高,如何注意观察病情,及时治疗或抢救,仍是护理面临的难题。我科从1993年至1995年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80例,经临床实践,反复探研,得出以下几点体会:1、临床资料男,61例占76%;女,19例,占24%;年龄最大79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53岁。80例中合并休克20例,占25%。80例中病人好转出院21例,痊愈出院57例,胃癌晚期破裂出血死亡1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死亡1例2、临床观察(l)、对上消化道出血的病;、,要严密观察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的变化,估计出血量。如血压上升,…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国产(深圳蛇口海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1例,取得良好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治疗组31例,对照组33例均为1995年1月份~1996年7月份在本院住院病例,皆因黑便或呕血或先呕血后黑便而入院,入院后24~48h立即进行胃镜检查明确病因,但有3例病人拒绝胃镜检查,治疗组男26例,女5例,年龄18~74岁,平均59岁;对照组26例,女7例,年龄19~67岁,平均55岁,病因诊断如下:1.2治疗方法病人入院后,在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的同时,治疗组用凝血酶100…  相似文献   

11.
大鲵消化道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中国大鲵消化道各部分的形态结构、长度和组织结构,并观察了饥饿和饱食后消化道的变化,消化道各部分的差别主要在粘膜层和肌层。食道粘膜为复层柱状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胃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肠粘膜上皮为含有杯状细胞的柱状上皮;在肠粘膜上皮下,有许多细胞隐窝。饥饿后,胃肠萎缩,粘膜层减薄、胃腺和隐窝等组织结构减少。饱食后,则胃肠上皮和胃体积增大,细胞处于旺盛的消化吸收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石龙子(Eumeces chinensis)胃、小肠和大肠中分离出的细菌包括枸橼酸杆菌属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和异型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 diversus)、变形杆菌属的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肠杆菌属的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葡萄球菌属的表皮葡萄球菌(Staphtlococcus epidermidis)和类杆菌属普通类杆菌(Bacteroides vulqatus).细菌在胃、小肠和大肠中分布数量为3.42x10~6、2. 04 x 10~6和 1. 11x 10~9.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为优势菌群.分离出的霉菌属于青霉属(Pen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主要是青霉属。在胃、小肠和大肠中霉菌的数量分别是2.19x10~4、1.67x10~4和1.61x10~4,酵母菌和放线菌都未发现.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明不同区域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的体重、肥满度、身体组成和消化道形态是否存在地理差异,对中国分部的中缅树鼩进行了采样,样本来自于云南省(河口、昆明、勐腊、大理、腾冲和片马)、贵州省(兴义)、四川省(西昌)、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和乐业)和海南省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实验室繁殖的F1代个体,对其体重、胴体重、体长、内脏器官和消化道的长度、重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南地区中缅树鼩的体重、胴体重和肥满度较大,而昆明地区的较小;海南和大新地区中缅树鼩的褐色脂肪组织和肝脏重量较大,昆明地区的较小,身体组成的其他指标均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大新地区中缅树鼩的消化道总长度显著大于其他种群,片马地区的最小,片马和腾冲地区中缅树鼩的总消化道含内容物重显著大于其他种群,实验室繁殖个体较小,消化道各指标也出现了地区差异。以上所有结果说明,不同地区的中缅树鼩在体重、肥满度、身体组成和消化道形态方面出现了地理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和其适应不同的栖息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4.
Immuno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aromatase, estrogen and estrogen receptor in the digestive tract and enteric neurons of amphioxus is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immunoreactive proteins of aromatase, estrogen and ER-α and β are expressed in hepatic diverticulum, epithelial cells of anterior and posterior region of midgut, as well as in enteric neurons, while hindgut showed immunonegativ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digestive tract of amphioxus may be able to synthesize estrogen and possess endocrine function, like rat gastric epithelium and enteric neurons in mammals.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authentic morphological evidence for explaining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estrogen in regulating the digestive function of gut and the functional evolution of estrogen,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n amphioxus.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个从人体口腔到前3级支气管的三维几何模型和流场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稳态呼吸时上呼吸道内的流场分布特性及非稳态呼吸时不同时刻呼吸道内的流场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人体上呼吸道喉部、咽部、喉部声门及支气管等处的稳态呼吸和非稳态呼吸时气流流动规律.研究成果可以为可吸入颗粒物在人体上呼吸道内运动及沉积规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鸡呼吸道病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鸡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总称,该类病的流行严重影响我国养鸡业的发展.研究鸡呼吸道病的发病特点、鉴别诊断和防制策略,可为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及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石龙子(Eumeceschinensis)胃、小肠和大肠中分离出的细菌包括枸橼酸杆菌属的弗劳地枸橼酸杆菌(Cirrobacterfreundii)和异型构枸橼酸杆菌(Citrobacterdiversus)、变形杆菌属的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lelis)、肠杆菌属的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e)、芽孢杆菌属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葡萄球菌属的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和类杆菌属普通类杆菌(Bacteroidesvulqatus).细菌在胃、小肠和大肠中分布数量为3.42×106、2.04×106和1.11×109.弗劳地枸橼酸杆菌为优势菌群.分离出的霉菌属于青霉属(Pen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和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主要是青霉属.在胃、小肠和大肠中霉菌的数量分别是2.19×104、1.67×104和1.61×104,酵母菌和放线菌都未发现.  相似文献   

18.
选择57 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2 组,采用凝血酶制剂进行对照治疗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31 例,显效率为93 .5 % ,平均止血时间(1 .34 ±0 .63) d;对照组26例,显效率为53 .8 % ,平均止血时间(3 .22 ±0 .52) d,2 组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01) .  相似文献   

19.
通过总结30例小儿偏头痛的临床表现、相关因素、治疗及预后情况,探讨了小儿偏头痛的临床特点,提出了小儿偏头痛的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及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