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型抛掷爆破中的重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抛掷爆破中漏斗坑形成的机理进行分析,确定了重力和岩土介质粘结力在抛掷爆破过程中的作用。基于对抛掷爆破相似理论量纲关系式的分析,提出了重力为决定性作用情况下的抛掷爆破量纲关系式,并进行了模拟试验。比较了模拟试验、原型大型TNT试验和核抛掷爆破试验的结果,表明了重力作用在大型爆破时,特别是在软弱岩层、漏斗坑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几何相似原则下Боресков公式的修正公式及其在大型爆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详细论述了爆破对冻结管影响的模型试验相似律、应力函数的建立、试验参数的确定以及试验数据的数学处理.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爆破力学所包含的相似理论以及弹塑性动力学、流体力学、断裂和损伤力学在工程爆破中的应用,并着重叙述了预裂爆破、光面爆破、条形药包硐室爆破技术以及拆除爆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我国小型露天采石场普遍存在安全生产状况较差等问题,在采石场推广实行中深孔爆破方法开采,能有效改善矿山安全生产状况。通过对中深孔爆破方法、爆破参数及爆破安全与防护进行介绍分析,认为小型露天采石场采用中深孔爆破具有极大的现实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静力学出发,根据弹性力学和结构力学理论,推导出了一个包含岩石和炸药性质、爆破几何参数以及被爆岩石的破碎程度等因素、适用于双自由面台阶爆破的最小理论药包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由于进行多次、大规模爆破成腔试验研究存在一定难度,本研究采用爆炸流体动力学数值分析方法,模拟土中爆腔形成和周围土体挤密效果。对现场爆破试验采集到的爆炸波波速进行分析,推导出土壤的相关参数,然后采用基于ANSYS/LS-DYNA中多物质ALE 算法,对土中爆破成腔进行分析,得到爆腔大小与土体压实度关系以及爆腔周围土体密度随爆心距变化关系,爆破成腔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爆破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分形的基本概念和4种分维数的确定方法,探讨了岩石破碎过程中的分形特征,推导了岩石爆破块度分布和分形维数的关系式,并建立了分维数与爆破参数的关系,从而为爆破参数优化进行块度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岩石破碎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采用LS-DYNA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了水压爆破模拟模型,并对水压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提出了水压爆破壁体受首次冲击波、底板反射压缩波、对面壁体反射压缩波和气泡脉冲等四种荷载作用的观点,为水压爆破准静压作用的原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LS-DYNA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了水压爆破模拟模型,并对水压爆破进行了数值模拟。提出了水压爆破壁体受首次冲击波、底板反射压缩波、对面壁体反射压缩波和气泡脉冲等四种荷载作用的观点,为水压爆破准静压作用的原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元庆 《科技咨询导报》2013,(4):117-117,119
公路过程石方中路基岩石的爆破要按照爆破工点周围的环境及施工机具,结合地形、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爆破方案,制定爆破施工设计文件.石方爆破应以小型爆破、控制爆破或静态破碎为主.在郊区和有条件的市区可以采用中型爆破.其中中小型爆破包括裸露药包爆破法、炮眼爆破法和药壶爆破法等.控制爆破包括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爆破技术、爆破材料也不断地涌现,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开始采用高效无声破碎和微差爆破等新技术,下面详细介绍各种爆破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水下钻孔爆破中,影响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被爆岩石的峰值应力,而孔网参数的选取则直接影响岩石的应力变化。为探究水下钻孔爆破应力响应规律与最佳孔网参数,运用LS-DYNA软件,选用算法,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起爆方式、不同水深以及不同孔网参数条件下,被爆岩石的应力变化,发现了各条件下岩石的应力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外部条件对水下爆破的影响。选出了符合爆破要求,而又节约爆破成本的最佳孔网参数模型。通过模拟得出各监测单元的应力变化,得出结论:(1)三种不同起爆方式其应力变化情况各有其特点。(2)在不同水深条件下,岩石的峰值应力变化较小,水深对于岩石峰值应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3)在不同孔网参数条件下,由于孔距、排距、填塞长度变化,不同部位的峰值拉应力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根据数值模拟情况,最终通过分析讨论得出最优孔网参数。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工程建设日益增多,爆破施工是较常见的一种施工工法,对周围建筑物和已有线路的影响较大.爆破药量、爆心距和高程差等因素的不同都会使爆破振速产生较大的差异,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为了优选更合理的爆破振速衰减模型对预测爆破振动效应,以青岛地铁某线施工为背景,采用多段爆破的爆破方式,设置多个监测点记录爆破振速,对比分析不同爆破振速预测模型效果和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型优化.结果表明:爆破振动在地面传播过程中空洞效应的影响较大;爆破振动效应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模型涉及因素越多,则爆破振速预测模型的结果与实测值越接近;根据空洞效应建立的分段预测模型能有效地预测爆破振动在地面的衰减规律,可被类似工程借鉴.面对复杂的爆破施工场地,应根据条件进行爆破振速衰减模型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地铁隧道掘进爆破振动监测与爆破参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深圳地铁7号线皇—福区间隧道爆破开挖的工程实际,通过理论计算与现场试验的方法,得到了适用于现场地质条件的爆破振动衰减规律。获得了爆破振动回归分析曲线,确定了相应的爆破振动预测公式;同时根据现场试验调整并优化了施工方法及相关的爆破参数。在确保爆破振速和频率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加大了循环进尺,降低了掘进成本,实现了隧道爆破开挖的高效施工;可为后期的爆破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不同装药结构条件下的爆生气体初始压力及气体压力随堵塞物位移的变化规律,从牛顿第二定律入手推导出了堵塞物长度与堵塞物在爆生气体压力作用下运动时间的关系式,然后采用BCM模型对岩体裂纹扩展进行分析,定义裂纹从孔壁沿着最小抵抗线方向扩展到自由面所用的时间为岩体破碎时间,令堵塞物在炮孔中运动时间等于岩体破碎时间,建立了计算堵塞物最佳长度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爆生气体压力作用下堵塞物的运动和裂纹扩展导致岩体破碎这两方面。最后将理论计算值与经验值和试验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理论计算值与经验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证明了理论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爆破漏斗鼓包运动规律,采用动量守恒定律对鼓包运动速度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爆破漏斗模型试验、高速摄影系统、数值分析开展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鼓包运动岩体划分为若干单元,运用动量守恒定理推导出爆破漏斗鼓包速度服从指数模型,整个过程做变速运动;通过高速摄影对爆破漏斗鼓包运动进行记录分析,图像表明鼓包运动过程中,自由面裂隙向四周扩散,使自由面岩体破碎并呈规则的扇形状;在爆生气体推动下,岩体进一步的抬升与破裂,炮孔中心质点做变加速运动;不同时刻下,随自由面炮孔中心为原点的坐标距离增加,鼓包运动呈指数递减,当自由面鼓包完全破裂后,破碎岩体以最大速度做抛掷运动,当抛射角度与水平成45°时,达到最远抛距.   相似文献   

16.
结合岩石爆破破碎理论、模型试验和工程实践 ,对岩巷掘进中深孔光爆几个较为关键的技术问题 ,特别是掏槽爆破和光面爆破进行了较为细致地分析和研究 ,推荐了较为合理的掏槽形式和掏槽参数、光爆装药和光爆参数 ,提出了较为合理的起爆延迟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17.
同等药量、不同起爆方式的单孔爆破漏斗模型试验研究证明:炮孔装药采用分段微差爆破可增大爆破体积,提高破岩深度、改善破碎块度。本文初步探讨了孔内装药分段爆破一些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遗传神经网络模型对台阶压碴爆破效果进行了预测,增强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遗传神经网络是人脑的模型,从爆破实例中获取经验知识,并应用专家知识对爆破效果进行预测,取得了符合实际的预测结果,从而为选择爆破控制参数和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十白高速花石沟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大面积的炭质片岩,其强度低、风化快、易吸湿、变形大,采用普通隧道爆破技术和开挖施工工艺时,超挖现象普遍,支护变形严重。本文应用FLAC3D软件进行炭质片岩隧道拱顶沉降数值模拟,得出其流变变形规律,为支护设计和施工工艺优化提供了依据。根据花石沟隧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弱爆破与机械联合开挖方法,其主要技术措施包括:下台阶分区作业;小进尺,快初支;预留吸水软化层;减弱爆破设计;缩短二衬间隔。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控制了炭质片岩隧道施工中的超挖现象和支护变形。  相似文献   

20.
应用有限元法模拟爆破拆除建筑物倒塌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建筑物倒塌过程的研究不仅可以体现倒塌过程的力学本质,而且还可对倒塌结果进行预测或对建筑物的倒塌过程进行再现,反映建筑物的倒塌堆积规律。分析和探讨拆除爆破中建筑物倒塌数值模型的建立方法,并以砖混结构建筑物为例,采用ABAQUS/Explicit数值分析系统对建筑物的倒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