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证实与证伪作为科学的两种划界标准可以归结为科学命题的经验检验,这种检验的实质在于用待检验命题或理论解释用于检验的可观察经验,如此理解检验能避免范式不可通约所引起的检验困难.证实在逻辑上复杂、在实践中不可行,证伪虽在逻辑上简单、但在实践中同样困难.证实和证伪的不对称并不表明证伪更可行.单凭证买或证伪都不足以为科学划界. 相似文献
2.
证实与证伪作为科学的两种划界标准可以归结为科学命题的经验检验,这种检验的实质在于用待检验命题或理论解释用于检验的可观察经验,如此理解检验能避免范式不可通约所引起的检验困难。证实在逻辑上复杂、在实践中不可行,证伪虽在逻辑上简单、但在实践中同样困难。证实和证伪的不对称并不表明证伪更可行。单凭证实或证伪都不足以为科学划界。 相似文献
3.
高能实验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些国际大型合作实验组令人兴奋地观测到一些高能物理事例,如欧洲粒子研究中心和费米实验室都先后合成并观测到反物质原子(即反氢原子),打开了深入研究、认识反物质世界的通道。费米实验室CDF的实验结果引发了夸克的结构问题,德国汉堡DESY实验室的电子... 相似文献
4.
1977年费密实验室的莱德曼(Lederman)等人报导,发现了质量约9.4GeV(r)和10.0GeV(r′)的两个窄宽度粒子。最近西德电子同 相似文献
5.
一、证实与发现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按惯例每年在此日下午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同时举行隆重的诺贝尔奖授奖典礼.1995年的这一天,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内,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夫十六 相似文献
6.
英国和美国的物理学家们最近获得一些惊人的证据,表明可能存在着又大又重的第四种中微子,它不时地在原子核的β衰变中出驯.当一个中子衰变为一个质子时,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微子,一般情况下放出的电子和中微子质量很小或几乎完全没有质量.1985年,一位加拿大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观测到 相似文献
7.
8.
9.
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一分为二:一半授予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马丁·佩尔(Martin L.Perl),奖励他探测到了τ轻子;一半授予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弗雷德里克·莱因斯(Frederick Reines),奖励他探测到了中微子.自然界的这两种亚原子粒子的实验发现均获诺贝尔奖,无疑是引人注目的.其中关于中微子探测实验的获奖,尤其令人称道.这有两个缘故:其一,诺贝尔物理学奖自1901年开始颁发以来,没有一个研究项目像中微子实验项目这样两次获奖(美国物理学家莱德曼、施瓦茨和斯坦博格因发现μ子型中微子而荣获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二,没有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像赖因斯这样事隔42年后才获奖.这两点,至少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史上都创造了纪录. 相似文献
10.
人们常常忽略了气味,究其原因,大概就是因为气味过于蒙眬,没有清晰的图像和声音。狗的嗅觉比人类敏锐100万倍,它们靠气味识别主人,闻气味寻找毒品,很显然,对于狗来说,气味是强有力的信息交流工具。即使对于我们人类,气味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们用气味吸引异性,气味还能够强烈地唤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然而,气味是怎样传播的呢?我们的嗅觉器官是如何感觉气味的呢?尽管人们老早就在思考和研究这样的问题,科学家们也极力试图清晰地描述嗅觉的秘密,然而遗憾的是,他们至今也没有完全弄明白我们的鼻子是如何工作的。现在能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历史上研究中微子性质的若干重要实验,介绍日本超神冈合作组大气中微子振荡实验的新结果,展望未来对中微子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低温两相中微子探测器, 它利用电子泡在液氦池中特殊的传输特性, 实时、高效地测量了来自太阳质子-质子反应产生的低能量中微子. 该电子泡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时间投影室, 当入射中微子进入到探测介质液氦池中后, 与氦原子发生作用, 会激发弹性散射电子, 通过测量这些散射电子的能量及轨迹并与放射性背景信号分开, 就可以反推出入射中微子的能量和其他性质. 由于散射电子的信号很弱, 因此使用位于液面上方饱和蒸汽区的气体电子倍增器放大电子信号. 这种技术的突出优点是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很好地抑制电离信号反馈的功能. 基于气体电子倍增器读取电信号和高精度CCD相机以进行探测光信号的新型时间投影室的研究, 目的是建造一个三维的空间分辨率为几个毫米量级的大型液氦低温探测器, 以探测能量低至100~200 keV的太阳中微子.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绝大多数人很可能是在去年9月第一次听说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格兰萨索实验室,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实验室是意大利科学中了不起的成功故事,然而就在其建成后的30年,实验室的未来却存在变数……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植物病毒编码蛋白的基因沉默抑制子功能鉴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农杆菌浸润方法以及重组的马铃薯X病毒(PVX)表达载体, 研究了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编码的P14蛋白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编码的S6蛋白对植物基因沉默的抑制作用. 绿色荧光蛋白(GFP)表型观察及核酸杂交结果表明, 这2种病毒基因均能够强烈抑制转基因本生烟(16C)中由同源序列引起的gfp基因沉默, gfp基因mRNA的含量明显高于未发生沉默抑制的对照植株, 并导致PVX感染后的寄主症状加重, 说明它们可能是由病毒编码的RNA沉默抑制因子. 其中, RBSDV S6基因对植株体内基因组DNA甲基化过程的抑制作用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9.
关于引力反平方律的近期检验工作是由stacey及其合作者与Fischbach等的研究结果所促进的。同时量子超引力理论很自然地引入了与物质质量耦合强度为引力强度且能够产生中程力的量子引力模型。近年来,出现了许多实验检验,但大多数物质成分相关的实验没有发现第五种力的可靠证据,而大多数地球物理实验则显示了相互不一致的正结果。Eckhardt等实现了一个更严格的实验,该实验通过测量塔上的重力并与由地面测量值的上延拓理论预言值进行对比来检验引力反平方律。 相似文献
20.
近5年来,地球物理所测量的引力常数值均大于实验室值.由此而导出了应对牛顿引力作修正的结论,引入的非牛顿耦合修正项为V(r)=-G_∞(m_1m_2/r)(1+ae~(-r/λ)), (1)其中G_∞是r→∞时的牛顿引力常数,λ=200±50m.新近对爱阜实验进行了重新分析,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