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试验,选择出J2型激发剂掺量为矿渣重量的10%,mw/ms为0.275,塑性成型,标养1d+沸煮6h的工艺条件,较容易地制备出抗压强度高达120~150MPa的碱矿渣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其水化产物主要是低C/S比的C-S-H凝胶。 相似文献
3.
4.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较差,无法广泛应用,在预先浸泡再生骨料的基础上,将辅助胶凝材料纳米硅溶胶(1%,3%, 5%)与粉煤灰(10%, 15%, 20%)复合掺入再生混凝土中制备了改性再生混凝土。通过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坍落度试验探究了辅助胶凝材料对再生混凝土综合使用性能的影响;并在微观层次上揭示了辅助胶凝材料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复合掺入后的协同作用使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工作性能得到了全面提升,经试验测得纳米硅溶胶与粉煤灰的最佳复掺量分别为3%, 15%,其90 d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最多提升50.5%, 73.6%,坍落度保持在165 mm左右。微观表征显示复掺两种材料加快了水泥水化反应,降低了水泥浆体的钙硅比,并由此增加了C-S-H凝胶含量;絮凝状C-S-H凝胶紧密包裹着水化产物,填充了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和裂缝,优化了界面过渡区结构,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
利用原状磷石膏制备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未经处理的原状磷石膏制备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测试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考察生石灰的掺量、水灰比以及成型压力对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生石灰掺量为4%时,磷石膏-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矿渣微粉对磷石膏-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增强作用。对于磷石膏-矿渣-炉渣复合胶凝材料,当成型压力超过3 MPa时,制备的材料力学性能明显下降。同浇注成型试样相比较,在5 MPa成型压力下的压实成型试样,材料孔隙率提高,特别对于200 nm以上孔所占体积分数来说,其所占体积分数要远远高于浇注成型试样,导致了材料微观结构劣化,力学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6.
7.
磷酸镁胶凝材料基体与玻璃纤维筋的粘结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磷酸镁胶凝材料(MPC)基体与玻璃纤维筋的粘结性能,测试了玻璃纤维筋在MPC基体中的拉拔力.结果表明:自制无机胶能较好渗入玻璃纤维筋内部,并将纤维丝牢固地粘结在一起,玻璃纤维筋的轴向拉力显著提高;用掺入适量死烧氧化镁粉的无机胶浸涂玻璃纤维筋,可明显增大玻璃纤维筋在MPC基体中的拉拔力;适量水玻璃可使MPC的结构更加致密,其中玻璃纤维筋的拉拔力亦适当提高;随着玻璃纤维筋埋置长度的增加和MPC基体龄期的延长,玻璃纤维筋的拉拔力逐步提高;存在最佳的玻璃纤维筋埋置长度使玻璃纤维筋拉拔破坏时的拉拔力达到最大;经优化设计的玻璃纤维筋在MPC基体中的拉拔力高于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拉拔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再生砖粉砂浆在动压巷道中对锚杆支护结构发挥的作用,采用?50mm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装置,研究四种不同再生砖粉替代率(0%,10%,20%,30%)的水泥砂浆在不同平均应变率等级下的动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当平均应变率小于110s-1时,掺有砖粉的水泥砂浆峰值应变均大于对照组;在30~150s-1平均应变率范围内,砖粉替代率为10%的再生砖粉水泥砂浆动态抗压强度高于其他组;相同应变率下,砖粉替代率为10%的再生水泥砂浆极限韧性最高、吸收能量最高,因此10%替代率下的再生砖粉水泥砂浆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这对研究建筑固体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以及如何合理选择锚杆支护材料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粉煤灰基地聚物胶凝材料的组成对其性能的影响,对C类粉煤灰分别掺入少量(质量分数小于17%)偏高岭土和矿渣粉后,进行了两种地聚物胶砂试块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并与相同配比、相同制作养护条件下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胶砂试块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纯粉煤灰(C类)地聚物胶凝材料强度低于P.O 42.5水泥;当外掺料质量分数大于17%时,粉煤灰基地聚物胶凝材料强度超过同龄期(14 d)的水泥;掺入矿渣粉的粉煤灰基地聚物抗压强度高于掺入等量偏高岭土的粉煤灰基地聚物.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采用固体废弃物全部代替水泥用作公路基层胶凝材料的可能性,对不同配合比三掺料(矿渣粉(SP)、粉煤灰(FA)、脱硫石膏(FGD))与四掺料(SP,FA,FGD和钢渣粉(SS))胶砂试件进行了28 d抗压强度(R28)试验,分析胶凝材料水化反应机理,构建R28预测模型并求解最佳配合比,根据最佳配合比制作胶砂试件与净浆试件并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三掺料体系中单因素显著性排序为FA>SP,FA与SP存在交互作用,最佳配合比为w(SP)∶w(FA)∶w(FGD)=35∶55∶10;四掺料体系中单因素显著性排序为SP>SS>FA,交互作用显著性排序为(SP+FA)>(FA+SS)>(SP+SS),最佳配合比为w(SP)∶w(FA)∶w(SS)∶w(FGD)=43.8∶24.1∶22.5∶9.6。根据最佳配合比制作的三掺料胶砂试件R28不满足规范要求,四掺料试件所有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并优于P·S·A 32.5级水泥,四掺料胶凝材料可替代水泥用于公路基层。 相似文献
11.
碱激发胶凝材料作为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在促进工业固体废料的循环使用、减少CO2气体排放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近几年针对这种材料耐久性能的研究越发受到重视,碳化作为影响耐久性能的关键因素,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从碳化机理、碳化速率、碳化影响以及抗碳化性能改善方面总结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碳化性能研究现状,概述了目前碳化领域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困难。基于已有成果,提出了研究建议,以期为碱激发混凝土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约束再生混凝土单轴受压动态力学试验,研究了应变率效应对约束再生混凝土力学参数的影响.分析不同应变率下再生混凝土动态破坏特征以及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可以发现:在不同应变率、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或体积配箍率下,再生混凝土单轴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上升段基本一致,而下降段差异较为明显;随着应变率的提高或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下降段曲线随之变陡,而随着箍筋配箍率的提高,下降段曲线明显随之趋于平缓.通过试验数据回归分析,提出约束再生混凝土受压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动态放大系数函数模型;随着应变率的提高,约束再生混凝土受压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均随之增大;而约束再生混凝土受压峰值应变动态放大系数增加幅值低于受压峰值应力动态放大系数的增加幅值;进一步分析了应变率效应对约束再生混凝土初始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初始弹性模量和应变率的函数关系,并给出了初始弹性模量动态放大系数函数模型.随着应变率的提高,约束再生混凝土初始弹性模量动态放大系数随之增大,但其增长幅度要比受压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动态放大系数的增长幅度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石膏促凝剂和缓凝剂的研究,找到了控制石膏凝结速度的途径,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给出了封堵巷道漏风的最佳喷涂工艺,实践证明该方法经济、高效、实用。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工业固废胶凝材料对高速公路路床的影响,将其与水泥对路床土的固定改良作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固废早期水化活性低,凝结时间长,掺量为3%时,1 d抗压强度仅0.34 MPa,延迟成型24 h时强度未出现降低,允许施工时间长达24 h,远高于水泥,对路床特别是作为顶层的96-4有充足时间实现精细化施工.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到2.36 MPa,CBR为156%,保证公路运行过程中具有优于水泥的强度性能.结合实际工程,工业固废胶凝材料用作固化剂时,路床96-4的压实度为97.4%,平整度为10.4 mm,弯沉为84.7(0.01 mm),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均优于水泥稳定土,为工业固废应用于道路路床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新型放射性废物固化胶凝材料—富铝碱矿渣粘土矿物胶凝材料(RAAASCM)的组成及其浆体的某些性能。结果表明,热活化高岭土、新疆沸石、改性凹凸棒粘土是富铝碱矿渣粘土矿物胶凝材料较好的组成材料。该胶凝材料浆体具有高强、较低孔隙率、较少的有害孔、抗硫酸盐侵蚀和耐辐照性能好的特点。以此材料为基材的模拟放射性废物固化体Sr2+、Cs+的浸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应用超细致密体系的原理,采用在水泥中掺加超细粉、硅灰和纳米SiO2,将水泥颗粒、超细粉、硅灰和纳米SiO2合理组配,使水泥基体达到最大的密实程度;通过不同矿物组成水泥和外加剂的比较和优选,经过大量试验,研制出标准养护条件下l d强度达62 MPa、28 d强度高达165 MPa的超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典型工业固废胶凝材料碳化后性质变化,本文选用电石渣和高炉矿渣作为原材料,选定碳化时间和电石渣-高炉矿渣掺量比作为影响因素开展正交试验,并设置普通养护的对照组,开展了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结果表明:碳化时间的延长和掺量比的降低均对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提升有显著影响,掺量比的影响程度大于碳化时间;且能使应力-应变曲线的峰值应变产生右移的趋势,试样脆性明显提升。未碳化时试样中的主要产物为C-S-H,碳化后为CaCO3,可以有效填充试样中的孔隙,宏观上表现为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提升。建议材料的碳化时间和掺量比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分别控制在2~4 d的区间内和3:2。 相似文献
18.
透水混凝土被认为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管理雨水最佳的路面材料之一,强度和透水性是透水混凝土设计时考虑的两个重要参数,为了平衡透水混凝土强度与透水性能之间关系,本文通过力学和透水试验,研究了四种超细辅助胶凝材料(硅粉、矿粉、乳胶粉、粉煤灰)和四个掺量(5%、7%、9%、11%)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掺超细辅助胶凝材料均能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弯拉强度,当硅粉掺量为9%时,透水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超过35 MPa。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和透水率随着超细辅助胶凝材料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当孔隙率控制在18%~19%范围内,可实现透水率和强度的良好平衡。孔隙率与透水率之间呈现指数正相关,与抗压强度和弯拉强度呈现指数负相关,提出了基于孔隙率的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评估方程。建立了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弯拉强度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方程,实现了对透水混凝土弯拉强度的预测,通过预测值和实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方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净浆圆环约束试验研究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体系的开裂敏感性,试验考虑的主要参数包括:水泥细度,水灰比,粉煤灰品种、掺量,外加剂的品种、掺量等.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细度、水灰(胶)比对胶凝材料体系的开裂敏感性有显著影响,水泥细度越大,水胶比越低,胶凝材料体系越容易开裂;在同样的水胶比下,以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总体上可以改善胶凝材料体系的开裂敏感性;不同的粉煤灰的掺量、来源对胶凝材料体系开裂性能的影响程度有很大差异;在不同的水胶比下,粉煤灰掺量的影响也不一致;外加剂有增大胶凝材料体系的开裂敏感性的趋势,其影响随着品种、掺量而不同.提出了减小高性能混凝土开裂敏感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硫酸浸泡腐蚀试验,研究矿粉单掺、硅灰-矿粉双掺2种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抗硫酸腐蚀性能.以质量损失、酸消耗量和腐蚀深度等为测试指标,研究了硬化水泥石在硫酸溶液中的劣化性能.结果表明,硫酸溶蚀水泥石形成的疏松腐蚀层可避免内部水泥石与酸直接接触,具有减缓酸腐蚀的作用.根据不同腐蚀时间的腐蚀深度建立了硬化水泥石的酸腐蚀动力学方程d=Ktn,d和t分别为腐蚀深度和腐蚀时间,K和n为试验拟合指数.据此可推算水泥石一定腐蚀时期的腐蚀深度,为混凝土结构设计、维修和防护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