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chain transfer, RAFT)聚合诱导自组装(polymeriz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 PISA)是制备具有特定形貌嵌段共聚物纳米颗粒的高效手段. 以苯乙烯(styrene, St)为分散聚合的单体, PDMA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chain transfer,RAFT)聚合诱导自组装(polymerization-induced self-assembly,PISA)是制备具有特定形貌嵌段共聚物纳米颗粒的高效手段.以苯乙烯(styrene,St)为分散聚合的单体,PDMA_(23)和PDMA_(38)为大分子链转移剂(chain transfer agent,CTA),乙醇为溶剂,在70℃下探究了纳米颗粒的形貌随不同聚合度(degree of ploymerizations,DPs)的转变情况.由实验结果可知:以PDMA_(23)为链转移剂,可调控苯乙烯的聚合度,得到球、虫、囊泡、复合囊泡等形貌;以PDMA_(38)为链转移剂,可在较宽的聚合度范围内得到均匀的球形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2.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合成了苯乙烯和马来酸酐的交替嵌段共聚物P(MAn-alt-St) m-b-PStn,通过核磁共振仪(NM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确认3种不同交替段/均聚段(m/n)比例的嵌段共聚物组成分别为P(Man-alt-St)49-b-PSt70,P(MAn-alt-St)48-b-PSt97和P(MAn-alt-St)50-b-PSt131。将所制备的交替嵌段共聚物在碱性水溶液中水解后得到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用扫描电镜(SEM)对两亲性共聚物的自组装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两亲性共聚物中PSt均聚段比例的增加,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形貌出现由分散的类棒状到支化状再到密集的网状转变。 相似文献
3.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RAFT),在细乳液体系中合成了分子量相对可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MMA-b-PS)及PMMA均聚物.用FTIR1、H-NMR、GPC对聚合物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用TEM观察了PMMA-b-P/PMMA在选择性溶剂四氢呋喃/环己烷中的自组装行为,发现随着均聚物含量的增加,胶束形态由分散的球形转变为球形和不规则形态的混合物,胶束尺寸也有所增大.混合溶剂中四氢呋喃的含量也对胶束形态有所影响,随着四氢呋喃含量的增加,胶束有彼此聚集的趋势,在THF含量为60%时,胶束尺寸达到大约400 nm,是实验中所观察到的最大胶束.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甲基乙酸三硫代碳酸酯(S,S’-bis(α,α’-dimethylacetic acid)trithiocarbonate)作为链转移剂、4,4′-偶氮二(4-氰基戊酸)(ACVA)作为引发剂,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的方法合成不同分子量的羧基封端的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PVP).采用H-NMR和FTIR对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研究聚合温度、反应时间和链转移剂浓度对PVP分子量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单体转化率,单体转化率与PVP分子量呈线性增加关系,在保证单体转化率的情况下,随着RAFT试剂用量增加,PVP分子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使用Monte Carlo单格点模型模拟研究活性聚合的动力学过程,在聚合反应的同时,观察高分子在溶液中的自组装相行为.通过统计模拟聚合反应过程中的单体转化率、聚合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信息,证明聚合反应是可控的活性聚合.在聚合反应中,通过调控聚合反应概率、链段与溶剂之间的相容性等参数,观察到诱导组装形成的球状和柱状胶束.模拟研究验证了实验中观察到的聚合诱导自组装现象,揭示了聚合诱导自组装的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证明,文中所建立的单格点Monte Carlo模拟方法,可以应用于研究聚合诱导高分子自组装相行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RAFT试剂中取代基对其聚合控制性能的影响,合成了具有不同Z基团和R基团结构的二硫代酯化合物,同时合成了具有不同Z基团结构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并将这些化合物作为链转移剂,以AIBN为引发剂进行了苯乙烯70℃下的RAFT聚合,考察了Z基团和R基团对这些化合物在苯乙烯自由基聚合中的控制性能。通过测定链转移常数考察了Z基团和R基团对此类化合物在用于RAFT聚合时控制性能差异的现象。结果显示RAFT试剂中Z基团和R基团的结构对其控制性能和链转移常数有很大的影响。当在Z基团中引入共轭结构后可以明显改善其用于苯乙烯聚合的控制性能,链转移常数也有相同的趋势。RAFT试剂中在控制苯乙烯自由基聚合时异丁酸酯基是最有效的R基团,异丁腈酯基次之,而异丙苯基最差。使用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作为链转移剂进行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过程的结果显示当氮原子处于共轭结构中,可以有效地控制苯乙烯聚合。而当氮原子不处于共轭结构中不能有效的控制苯乙烯自由基聚合。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在纳米铅岛上生长有机半导体分子红荧烯形成的二维自组装结构.在较低的覆盖度下,由于铅岛的量子尺寸效应,不同厚度的铅衬底对红荧烯分子的相互作用不同,红荧烯分子优先吸附在铅岛的偶数层,形成规则的自组装结构.随着红荧烯覆盖度的增加,当红荧烯盖满整个铅岛表面时,由于不同层数的铅对红荧烯的作用不同,红荧烯薄膜发生结构相变,形成了一种新的自组装结构.在这种结构中,观察到红荧烯薄膜的应力释放条纹. 相似文献
8.
三聚茚酮被合成后用于研究在不同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可知,更换不同的溶剂,三聚茚酮分子随着溶剂的挥发在衬底表面自组装成不同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选用较高的极性和沸点的溶剂有利于三聚茚酮分子的叠加,分子排列成形状规整的纳米线结构.这种结构在有机薄膜器件中进一步的应用还在探索当中. 相似文献
9.
以PEO-Br为大分子引发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两种具有不同疏水链长的PEO-b-PMMA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经GPC和1H-NMR表征确认其结构分别为PEO45-b-PMMA130和PEO45-b-PMMA335。以二氧六环作为初始共溶剂,考察了PEO-b-PMMA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用光散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共聚物的临界加水量和聚集体的形貌进行了测定与表征;结果表明随着PMMA链段的增长,临界加水量由27.5%降为22.5%,球形聚集体的平均粒径由44nm增至76nm。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齿手性1,1'-联二萘酚(BINOL)与Ti(OiPr)4在溶剂中通过自组装方式形成一种不溶性高聚物,然后将其用于不对称催化氧化硫醚成亚砜的反应.研究表明制备的自组装Ti-BI-NOL催化剂均有较好的催化性能,ee值高达98%;配体的连接桥和反应溶剂对催化剂催化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杂多酸(HPAs)是一类用途广泛的多功能材料,在酯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剂性能。由于HPAs良好的溶解性,作为均相催化剂使用时,不易与产物分离、难以回收和重复利用。利用六元瓜环(Q[6])与 Keggin型杂多酸的自组装作用,制备了系列难溶性Q[6]-HPAs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具有性质稳定、比表面积大、回收率高,可循环利用等特点,在乙酸乙酯(EA)合成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循环利用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pH对半胱胺自组装膜在Fe(CN)63-/4- 溶液中的循环伏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e(CN)6^3-/4-作为探针离子,用循环优安(CV)方法,对半胱胺自组装膜进行研究;通过改变溶液的pH,研究溶液中H^+浓度对半胱胺自组装膜在Fe(CN)6^3-/4-溶液中电化学行为的影响;利用电流滴定的方法得出半胱胺自组装膜的表面解离常数(表面pKb). 相似文献
13.
以CTAB作模板剂合成正交相和六方相的MoO3微米棒,分别用XRD、SEM、TEM、FT-IR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在有无太阳光照射的条件下都能够使含氮染料脱色.比较了两个相的MoO3对含氮染料的催化脱色性能,发现α-MoO3的脱色率高于h-MoO3,这可能归因于α-MoO3具有高的结晶性.此外,还观察到MoO3样品对染料刚果红的变色性,且太阳光的照射对此过程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