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晶冠醚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冠醚化合物,它们不仅具有冠醚络合金属离子的特性,还具有液晶的特性。还发现这些冠醚与金属离子络合后.仍然有液晶性质,因而这种液晶具有导电性;同时还发现液晶冠醚要形成具有液晶性质的络合物,主要决定于形成络合物的阴离子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对2,6-双(2-苯并咪唑)吡啶(2)及其衍生物(1)的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并分别研究了它们和不同金属离子间的络合作用,发现衍生物(1)有着对Cu 2+ 离子的特征识别能力.相反,化合物(2)则并不呈现出类似的特征性,而能以不同的络合能力和多种不同金属离子相作用.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一特征识别能力的出现可能和衍生物(1)在极性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中能形成环状结构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自从合成大环聚醚化合物以来,许多化学工作者对含氧,硫,氮的冠醚及穴醚等冠状化合物与很多金属离子的络合物进行了研究。这些工作指出,冠醚能与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选择性地络合,生成可溶于有机溶剂的稳定络合物,环聚胺和穴醚与过渡金属,重金属离子络合,形成更加稳定的可萃络合物。因此冠状化合物可作为一种新型萃取剂,  相似文献   

4.
用电位滴定法研究腐殖酸FA和HA与金属离子(Ca2+、Mg2+、Co2+、Ni2+)的络合作用,发现它们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比较稳定,在溶液中的络合形成常数可通过作图法获得 随着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大,络合形成常数减小,同时发现FA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形成常数比HA的大 腐殖酸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农业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共沉淀纳米掺杂制备ZnO压敏电阻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种离子反应平衡角度,对氨法共沉淀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氨法共沉淀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ZnO压敏电阻粉体共沉淀反应中的只能与OH-络合的金属离子(B类离子)的单体沉淀、共沉淀,以及A类(既能与NH3也能与OH-络合的金属离子)、B类离子的共沉淀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得到了沉淀反应中沉淀系数、络合反应系数及pH值和氨水添加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不同来源腐殖酸与Mn2+和Zn2+络合稳定常数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分别来源于草碳、褐煤和风化煤的腐殖酸为供试材料,采用离子交换平衡法研究了不同腐殖化程度的腐殖酸与Mn2 和Zn2 的络合稳定常数,并探讨了环境pH值对络合稳定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来源腐殖酸与Mn2 和Zn2 的络合稳定常数受pH值的显著影响,且均以pH5.5时较高.风化煤来源腐殖酸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性高于草碳来源腐殖酸和褐煤来源腐殖酸.说明腐殖酸的腐殖化程度越高,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稳定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7.
旋光性的有机化合物有许多可以做为配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在生命现象中占有重要地位。1968年,美国的Knowles和西德的Horner等人分别用具有旋光性的膦化合物与过渡金属铑形成的配位化合物做为均相催化剂,成功地进行了不对称催化氢化,开创了用络合催化进行不对称合成的新领域。从此,旋光性的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就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将2-苯基-5-三氟甲基-2H-1,2,3-三氮唑-4-羧酸乙酯(Ethyl 2-phenyl-5-(trifluoromethyl)-2H-1,2,3-triazole-4-carboxylate,简称PTCT)作为反应物,设计与罗丹明B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有1,2,3-三氮唑基团的罗丹明B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应用紫外吸收和荧光分析法研究了此衍生物与15种金属离子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DMF(N,N-二甲基甲酰胺)-水溶液中(p H 7.4),该化合物对Hg~(2+)的特异响应比其他离子灵敏,使其荧光增强,并且反应时间很快.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其与Hg~(2+)的络合比为1∶2,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此类三氮唑化合物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环化合物4和9分别与5-叔丁基间苯二甲酰氯反应得到了新型穴醚5和10,并通过氢谱、碳谱、低分辨质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ESI-MS和1H NMR方法研究了主体化合物穴醚5和10与客体吡啶N-氧化物的相互作用,通过核磁滴定测定了主客体络合物的络合常数.实验结果表明:穴醚5和10都能与吡啶N-氧化物形成1:1络合物,而且对于相同的客体,环状空腔较大的主体化合物10的络合常数Ka比主体化合物5的络合常数大23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2 种发光冠醚离子载体络合萃取不同碱金属离子后的荧光性质, 发现有效络合金属离子后荧光光谱蓝移并伴随有荧光强度增强. 求取了萃取常数和选择性常数, 探讨了2 种离子载体识别金属离子性能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黄酮类抗氧化剂的构-效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天然黄酮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酚类抗氧化剂之一,其抗氧化活性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密切相关.综述了几种研究抗氧化剂活性中常用的自由基检测方法与评价指标,并详细分析了结构因素影响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机制与规律.认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主要取决于羟基的相对位置而非数目,具有色原酮结构的黄酮2-3位上不饱和双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抗氧化活性,C环吸电子性质或羟基成甙则会使天然黄酮抗氧化能力降低,与金属离子的络合也是黄酮阻止自由基氧化的途径之一.对黄酮类抗氧化剂构-效关系的研究为筛选高效抗氧化剂和天然黄酮的结构修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4-噻二唑类杂环化合物不仅具有优良的杀虫,除草,抗植物病毒,杀菌、抗菌等生物活性,而且具有选择性好,活性高,毒性低,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在医药和农药的研究和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噻二唑重氮化后经过偶合反应合成了系列新型化合物,并用~1HNMR、IR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它们与过渡金属离子的显色配位反应,为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邻菲啰啉二酮(1)在醋酸与醋酸铵的作用下与芳香醛通过脱水缩合构筑咪唑环,首次合成了3个新型芳基咪唑化合物(3a~3c).利用IR和1 H NMR等对目标分子3进行了结构表征.首次探究了11种金属离子对目标产物3的荧光猝灭,选取了包括主族和副族的11种金属离子Ca~(2+)、Cr~(3+)、Hg~(2+)、Al~(3+)、Mn~(2+)、Na+、Pb~(2+)、Fe~(3+)、Cu~(2+)、Zn~(2+)、Fe~(2+).通过荧光测试研究了金属离子的荧光猝灭现象,并通过经典的方法计算出了荧光猝灭系数KSV.研究结果表明:Zn~(2+)对配体3a、3b、3c均产生优良的猝灭效果,并产生红移,因此可对Zn~(2+)进行荧光识别.荧光猝灭系数KSV的计算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最低检出限可达10~(-5)mol/L.利用产生荧光猝灭现象可以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荧光探针识别,从而达到检测金属离子的目的.因此,目标产物可作为Zn~(2+)的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14.
用茜素络合酮(1,2—二羟基葸醌—3—甲胺—N,N—二乙酸)与镧、铈等金属离子络合,生成红色络合物,再与氟离子进一步络合转变成蓝色的三元络合物.  相似文献   

15.
从多种离子反应平衡角度,对最常见的氨法共沉淀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氨法共沉淀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ZnO压敏电阻粉体共沉淀反应中的既能与NH3也能与OHˉ络合的金属离子(A类二价金属离子)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得NT沉淀反应中沉淀系数、络合反应系数及pH值和氨水添加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冠醚络合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醚类大环化合物是近年来国内外非常重视并作了大量研究的一类新型化合物。自从1967年美国杜邦公司的佩德森(Pederson)合成了第一批冠醚以来,短短几年内就合成了几百种大环化合物(主要是大环多醚,还有大环多胺和多硫醚等)。目前,新冠醚类化合物的合成正在不断被报道。对这类化合物的结构、和金属离子的络合性能、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催化性质等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人们之所以对冠醚类大环化合物有如此大的兴趣,原因主要在于:(1)作为模型化合物研究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如生物膜、酶作用机理、生物体内的金属离子和其他物质的输运过程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2)为络合物化学开辟了新的领域,提出了主客体络合化学的概念;(3)作为新型的萃取剂,分离分析试剂、相间催化剂,在  相似文献   

17.
叶绿素和金属叶绿素衍生物是一类具有荧光特性的化合物.对其荧光性规律及与金属影响植物光和作用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光合作用中的应用,为深入研究重金属及稀土金属离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荧光酮类试剂是近卅年来光度分析中应用较广的试剂之一,是光度分析中测定高价金属离子的高灵敏显色剂。开展对此类试剂的研究应用,可建立一些高价金属离子的痕量电化学分析法,并对不同体系探讨络合吸附法的机理产生指导作用。本文探索了这类试剂与有关金属离子产生络合吸附波的规律,详细研究了水杨基荧光酮在悬汞电极上的电极过程和吸附性能,有代表性的金属络合物水杨基荧光酮与镓,苯基荧光酮与钛、锆络合吸附波的机理,建立了镓、钛、锆等灵敏痕量分析法。导出了搅拌情况下电极表面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明了Leonard F.Lindoy等人关于区别金属离子的研究方法。其主要内容为对配体进行调节、修饰,改变配体类型,使与配体络合的金属离子得到区分,还运用所得出的规律,预测金属离子与配体的配位化学情况。  相似文献   

20.
通过4,6-二甲基-2-巯基嘧啶与草酰氯反应合成硫代二草酰二-(3,5-二甲基嘧啶)及其5种金属配合物,并通过UV,IR,1HNMR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氮原子和羰基氧原子与金属离子参与了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