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能尽管一惯被人们视为一种不可靠的资源,但风能仍可能将会为人类提供30%的电力。当然,我们也需要正视它的不可靠性,因为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有风。因此,我们需要想出更好的储能方式,以便存储由风力所产生的电能。此外,风能将  相似文献   

2.
我们听说过压缩饼干,但是很少听说压缩能源.最近,美国一家风能发电厂开发了一种巨型"储能袋",它可以压缩风能.当风力强的时候,风能被装进"储能袋"储存起来;当风力弱的时候,"储能袋"又可释放风能用于发电.这听起来十分神秘,有点像神话传说中弥勒佛的"如意乾坤袋".那么,美国人造的这个"风能袋"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相似文献   

3.
我们听说过压缩饼干,但是很少听说压缩能源。最近,美国一家风能发电厂开发了一种巨型"储能袋",它可以压缩风能。当风力强的时候,风能被装进"储能袋"储存起来;当风力弱的时候,"储能袋"又可释放风能用于发电。这听起来十分神秘,有点像神话传说中弥勒佛的"如意乾坤袋"。那么,美国人造的这个"风能袋"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能否联合起来,放弃使用矿物燃料,而且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丹麦的一个小岛的实践证明,只要努力,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木材、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基本满足了小岛居民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我们听说过压缩饼干,但是很少听说压缩能源。最近,美国一家风能发电厂开发了一种巨型“储能袋”,它可以压缩风能。当风力强的时候.风能被装进“储能袋”储存起来;当风力弱的时候,“储能袋”又可释放风能用于发电。这听起来十分神秘。有点像神话传说中弥勒佛的“如意乾坤袋”。那么,美国人造的这个“风能袋”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相似文献   

6.
风力发电是可行的,而且在将来会运行得更好.然而,风能只不过是一个中间过渡站,最终目标是截取阳光收获太阳能,而不是等待阳光搅动大气,然后在由此产生的气流中安装涡轮机.  相似文献   

7.
我们都知道,风能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当地面附近的风能正在逐步得以开发之时,科学家已经不满足于在地面上获得的这些成绩了。近年来,一些能源科学家开始尝试高空风力发电。最近,纽约的风力发电工程师准备在高空设置风力发电机。  相似文献   

8.
阳台上的盆花需要经常补充水分,如果我们忘记及时浇水,盆花就会枯萎而死.最近,英国一名大学生发明了一种会叫渴的智能花盆.这种智能花盆在植物干渴时会发出警报,提醒主人及时为花浇水.  相似文献   

9.
<正>一个方兴未艾的科研领域——放过风筝的人都知道,只要能让风筝升入高空,就很容易利用高空的风让它保持稳定飞行。如今,科学家正在尝试在离地面200米以上的高空安置大型“风筝”,利用这一特性发电。越高,越高能靠近地面的风往往因与树木、山丘和建筑物等的摩擦而减速甚至变向。随着高度增加,平均风速会增大。高空的风能储量更丰富、更稳定,是目前近地面的风能无法比拟的。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已经提出许多利用高空风能的设想,比如在飞行器上安装涡轮机。目前看来,较为可行的一种方法是用计算机操控形态可变的“风筝”。  相似文献   

10.
科技传真     
风力发电将比核电更经济 美国能源与环境研究所发表报告指出,随着世界风力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比如安装更大、更可靠的风力涡轮机和建设沿海风能电站,风能将可望为人类提供比核能更加廉价的动力。 报告说,风能不但更经济而且对环境更有利。以钚为燃料的核电的成本要比沿海风力发电的成本高出40%多。从长远来看,快堆系统核电至少是沿海风力发电成本的两倍。风力发电的成本预料还会随着技术上的突破不断下降,而核电的成本却不会出现这种趋势。此外,增加风力发电还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1.
风能是一种清洁而又丰富的自然资源。人类利用风能已有数千年历史。我国和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都是世界上利用风能最早的国家。风能利用的形式,古代主要是风力助航和风能提水,现代主要是风力发电。我国是利用风帆助航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1405年(明永乐三年),宦官郑和就率领62艘帆船借助风力先后7次远航。历时28年,依次与爪哇、苏门  相似文献   

12.
科学信息     
Nature 316 No.6025 24 July19肠 1.英国能源部报款开发风能 2.联邦德国发展风能计划变卦了 8.法国利用生物工程制造香槟酒 4,英国今年将在非洲马拉维试行麻疯注射 5.遥远地方的科学-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科研情况 6.5.马林  相似文献   

13.
太阳对人类生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太阳,人的身体和心灵就会患病,太阳是我们的生命维生素,我们需要太阳与需要空气一样。下面是科学家们研究提出的日光与人的几个关系问题。 一.日光与心灵 在夏日中午晒10分钟,身体会得到巨大的动力。太阳经我们的眼睛直接对大脑产生作用。在大脑里,敏感的松果体捉住光脉冲,马上把它转变为能量。这种松果体调节人体激素的平  相似文献   

14.
篱笆发电     
阿尔维·马克斯有一个极其创新的能源计划。他提出建造一道6000英里长,300英尺高的金属篱笆,使之变风能为电能。这道篱笆还能减少大气污染和酸雨的危害、变沙漠为绿州、调节温室温度和提供就业。据称只要建造十个这样的风能发电站,就能满足全美国的能源需要。  相似文献   

15.
<正>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能源危机,各国科学家都在积极寻找和研发新能源。不久前,我们还将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称为新能源,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告诉我们,再过不久,这些能源就要被称为"旧能源"啦!向高空风要电能一个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长达27年对地球大气层中风能分布的观测研究,发现位于9700米的高空风能量密度最高,如果人们能成功掌控和利用这种高空风,那就可能意味着将获得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电能来源。为了获得这一新能源,科学家们正在研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     
黄晞  汪广仁 《科学》2002,54(3):51-52
地球上的各种能源,有的已被大规模开发和广泛利用,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称常规能源;还有一些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是正在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被通俗地称为新能源.其实太阳能、风能等,人类很早就已开始利用,这里把它称作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而言.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区分也是相对的,今天的新能源将来也会成为常规能源.如核裂变,过去是新能源,现在由于技术基本成熟,许多国家已把它看作常规能源.上述这些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被作为未来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基础,受到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叶雷 《科学之友》2008,(1):87-87
"×××到此一游",不能简单斥责为"素质不高的表现",我们应该正视它,因为它是一种民族心理.正因为它是一种民族心理,所以很多人并不认为刻上这几个字就是素质差,反而会为之感到自豪.虽然在世界范围内,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但对已经在民族文化上打上烙印的东西,要改变起来需要耐心,需要引导.  相似文献   

18.
缺憾与发明     
人人都献上一份爱,这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对残疾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我们可以运用聪明才智,为他们发明些什么? 联合国曾作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出生时便有残疾和后天致残的总人数目前已达5亿多人.残疾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不便和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聪明才智为他们发明各种特殊的生活器具,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9.
李艳  王元  储惠芸  汤剑平 《科学通报》2008,53(21):2646-2653
研究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 我国近地层风能蕴藏的气候变化以及下垫面人为改变对其气候变化的影响, 将有助于我国风电发展的长期规划和风能资源的合理开发. 利用代表性较好的全国600多个地面站的40 a的常规风速观测资料, 以及NCEP/NCAR 1960~1999年的10 m高程的40 a的再分析资料, 根据Kalnay和Cai在诊断和估算下垫面人为改变对地面气温变化贡献的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比较由地面器测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风能密度十年变化趋势之差异, 提出了由于下垫面的人为改变所引起的我国陆域风能蕴藏长期变化的量级估计. 分析结果表明: 近40 a来, 我国年平均风速序列保持整体上减弱的气候变化趋势, 并且逐年降低的现象在中国陆域普遍存在; 由于下垫面人为改变的影响, 导致了我国近地层风能密度以减弱的十年变化趋势为主, 并且使得我国区域平均的风能密度的十年变化趋势值达-3.84 W·m-2/10 a, 接近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共同影响引起的风能密度的十年减弱趋势值(-4.51 W·m-2/10 a).  相似文献   

20.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町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灾难.这些灾难都有可能在心灵留下或轻或重的痛苦或创伤,甚至会让人痛不欲生.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灾害会造成什么样的心灵创伤,并懂得如何去自救、他救和互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