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照片入志     
照片作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和资料进人志书,是新中国成立后方志界对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照片人志是新方志在继承旧志“图经”基础上的重大发展,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方志体裁,成为新主志与旧方志在形式上的一个重要区别。照片人志何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这主要是照片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知道,照片之不同于文字的作用,在于它能直观、形象地再现拍摄事物的面貌,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其作用和效果是图、表、文字等形式难于达到和代替的。对待志书中出现的这一全新体裁和表现方式,我…  相似文献   

2.
方志,是“地方的百科全书”,它系统地记述了一个地区或部门的历史和现状,以全面系统的资料保存历史并服务当今。志书的编纂必须以丰富的地情资料为基础。档案因其属性和功能成为志书资料的主要来源,在志书编纂中占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明代云南的两部志书在内容及体例上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明代云南方志的发展历程,以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方志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4.
方志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在借鉴旧志理论基础上编纂的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成为我国20世纪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诸种原因,一届志书存在缺陷。二届方志写什么怎么写,主要有四点:一、定好位;二、补苴纠谬;三、全面客观记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写出变化;四、在体例和写法上要有所创新,志可以论,要重视史观和方法论,秉笔直书。  相似文献   

5.
方志是史部之书,是一个行政地区的地理和历史的记载。《管子·形势篇》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佳。"方志可以资鉴,所以我国的方志的编纂不仅绵延二千余年,卷帙浩繁,而且倍受政府重视。清代新知县上任必须举行三十二项"莅任新规",其中第三项便是"览志书"。一个新任地方官"下车首以郡志相问",下属为新上司介绍情况,呈送当地万志,这在清代以前就不乏其例。唐代的韩愈、宋代的寇准、朱熹等等,在任地方官时都曾索求"固经"(即方志),他们"治郡国者,以志为鉴"[1]。因此历代政府都提倡修志,由地方官吏主持编修,直接为当时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方志的自然科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地方志的特点及其所包含的自然科学内容 地方志简称方志,是地方的百科全书,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财富,其源远流长,且世代累修,卷帙浩繁,在世界文化史上居于领先地位。 隋唐以来,方志在内容和体例等方面日臻完善,及至清代,从志书的数量和质量上考察,都已达到封建时代的高峰。 我国历代编纂地方志工作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凡例于志书面言,就是志书的编纂说明或编纂工作规定,它是志书的开篇之作、纲领之作,是志书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没有专门的著作或论文对明代三峡地区方志地图的地理要素进行考释,本文试着在明代地图绘制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地图学方法,对明代三峡地区方志地图的地理要素进行考释,将方志地图中标记出错的地理要素重新定位,并以此来分析明代三峡地区方志地图的价值,补三峡方志舆图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9.
咸丰《南宁县志》是南宁地区(今云南曲靖市)现存的一部完整方志。其既保存了这一地区的地理、历史资料,又为地区的文化传承提供了物质载体。清时南宁地处滇东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这使得《南宁县志》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该志书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史料价值;教育价值;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仓修良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方志学家,为我国方志学的研究作出了积极而又卓越的贡献。他对方志学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对旧方志研究的突破和创新、就新方志编撰方法提出的独到见解、修新志和续修新志提出的真知灼见,对当前方志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首轮修新志即将全面完成和第二轮新志续修已开始启动并进行理论准备很有指导和借鉴作用。他的贡献为方志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典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方志学的研究水平,对完善新方志学的理论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编纂地方志是我国悠久的历史传统。从宋元以来,所修的方志,至今保存下来的有八千多种,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十分珍贵的财富。这些志书,为我们提供大量的资料,从中了解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一个地区(省或府、县)从自然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最基本的情况。可以说,这些旧志所记载的材料其完整性、全面性,是其它书籍、实物无法比拟和能够替代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工作,方兴未艾。贵州省也不例外。几年来,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关心下,在省地方志编纂委员  相似文献   

12.
李会敏 《科技信息》2012,(36):17-17
方志也称地方志,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方志史料具有地域性、资料性、广泛性、连续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因此,方志被称为地方之全史。封建统治者非常重视方志的作用,“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当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方志的独特特点,对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仍旧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一、保定方志修志历史悠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相似文献   

13.
宋敏求为宋代杰出史学家,方志编纂家,其所撰《河南志》和《长安志》等在方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地志图书由偏重地理考述向重视人文记载转变,宋敏求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14.
张丽丽 《科技信息》2009,(8):122-122
作为古代大家的陶渊明,颇受专家学者青睐,对其研究非常之多,本文理出个人的一点发现,希望引起研究者注意,丰富对陶渊明的研究以及对方志资料的研究重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方志文化为切入点,从方志文化精神出发,将记录在方志文献中的民间传说与传承在民间的活态传说进行比较,归纳出这部分民间传说的特点;同时对如何发掘方志文化中民间传说的特殊价值提出了意见,以期对我国传说学理论的发展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6.
主编是一部志书编纂的指挥官,对志书的质量起到关键作用。主编不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设计好篇目,组织好资料收集、整理、考证和初稿的编写工作,而且要认真细致地做好统稿工作。要通览全部志稿。众手成志,主编合成。从志稿编写到后来的编辑统稿,主编不但要组织众人积极工作,而且要真正静下心来,对志稿进行“精雕细刻”,切实把好志书的政治关、史实关、体例关、文字关、详略关,保证志书的质量标准,抓住关键环节,从落实人员配备,规范审改标准,建立工作流程等方面力争编出名志佳作。  相似文献   

17.
建文帝于1402年朱棣攻陷京师后便失踪了,正史记载他死于火;野史、方志记载他成功出逃并流落云、贵、渝、桂数省市。其实朱元璋为其作出应急安排,朱棣放之一马以免弑君之嫌的可能性极大。加之他行宽政惠政,为有道之君,得道多助,故上至王侯,下至百姓都庇护他,使他能平安隐遁,得以善终。  相似文献   

18.
三峡地区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地区,积淀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三峡方志是这一地域社会文化的重要记录。三峡地区现存有丰富的方志文献,但目前还仅限于整理重印和少量专文研究,有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清叶叶前后,广西作家蜂起,在文学史上是一个颇为值得研究的现象。而在清代广西的作家中,若论文学创作涉及的体裁门类之多、作品数量之大及艺术成就之高,盖当推容县籍的王维新。他在诗、词、曲、赋、文、乐律、志书等方面均有建树,著述颇丰。惜迄今未见有对其遗著的系统整理和研究。本文对王维新的生平及其文学著作的几个主要体裁作品作简要探讨论述,以期评价确定王维新在清代文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方志是一种特殊的史著体例,它的出现有其阶级性。方志因其内容涵盖广泛、详实,在保存地方史料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它具有“资政”、“存史”、“兴利”、“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