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余华在90年代初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创作转型,其语言风格也发生了相应转变,但学术界对其语言转型的研究明显缺席。选取余华小说中极具特色,并且变化显著的比喻来考察其创作转型,通过前后时期的对比来揭示其用喻的特点和变化,以期为转型研究提供语言科学的依据,并且揭示转型背后的语言机制。  相似文献   

2.
宫崎骏创作审美意识中较多地表现了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在作品中蕴含了现代意义上“善与恶”对立的思考。文章主要对宫崎骏动漫作品中所传达的审美观及审美主题进行探讨,试图揭示“善与恶”在宫氏动漫作品中的审美内涵,以期对审美现代性及艺术美学探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中国当代诗人顾城创作中的审美取向,即一种明晰的对纯真人性的不懈追求进行探求。笔者从顾城诗歌中所充盈的童心、幻想、追求等纯真人性最直观的流露中,去分析其审美取向所在。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即人类理念中永久的矛盾,渴望纯真却总是拱手让纯真走向被扼杀的祭坛的无奈中进一步深化这种审美取向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墨白是一位有成就的先锋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在小说潮流更替频繁的时代,墨白积极而冷静地吸收现代小说创作中积极的一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述风格。墨白前期的小说从人类爱的构筑与消解、对人性丑与恶的揭示、对死亡和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关注、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的形成等几个方面予以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余华20世纪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3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解读,揭示其由先锋回归现实的转变以及转变后的创作所呈现出来的文本特征,以此透视作者潜藏于心的人文关怀和悄然变化的创作立场。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中国当代诗人顾城创作中的审美取向,即一种明晰的对纯真人性的不懈追求进行探求。笔者从顾城诗歌中所充盈的童心、幻想、追求等纯真人性最直观的流露中,去分析其审美取向所在。同时从另一个角度,即人类理念中永久的矛盾,渴望纯真却总是拱手让纯真走向被扼杀的祭坛的无奈中进一步深化这种审美取向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墨白是一位有成就的先锋小说家,他的小说创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期,在小说潮流更替频繁的时代,墨白积极而冷静地吸收现代小说创作中积极的一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述风格。墨白前期的小说从人类爱的构筑与消解、对人性丑与恶的揭示、对死亡和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关注、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的形成等几个方面予以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余华创作观念的变化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指出余华创作观的这种变化的根本因素,在于他实现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余华的叙事风格由前期的先锋写作转变到中期的趋向现实主义写作,再到今天的现实主义写作,可谓变化多端。在这些转变中,余华改变的是叙事风格、叙述语言、文本风格等,而对人性善的追求一直没有改变过,并且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地对人性恶进行斗争,经过多年的找寻,余华终于在《第七天》中找到了人性善的栖息地,那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相似文献   

10.
论大众娱乐审美趣味的转变——大众娱乐出现审丑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以来,大众在娱乐时的审美趣味已发生改变,出现了强烈的审丑倾向。当今成为大众最直接、最普遍的娱乐方式的电视、电影和互联网,它们作为大众娱乐的载体呈现了不同的审丑形式。这种审丑趋势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的,我们要建立正确的审丑观,对大众娱乐时走进嗜丑误区的现状进行必要的审美导向,使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在其创作中表现出浓厚的唯美主义特征,以丑为美,以恶为善,摒弃道德,强调感官的多方位感觉,使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论霍桑作品中的"原罪"思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霍桑在他的作品中传达了这样的一个信息:罪恶的处处存在是现实所在,人性是罪恶的,这就是他"原罪"思想的主题.这一思想的产生有其社会、宗教和家庭的背景.象征主义是他作品中烘托这一主题、阐释人性的重要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3.
尤金·奥尼尔在他的许多剧作中强烈地抨击了清教主义,揭露了清教主义对人性的腐蚀与毁灭,以及对人的本能欲望的压抑。清教思想也在影响着他的悲剧艺术创作,清教主义不仅仅是他剧作中的抨击对象,又有机地融入他的剧作成为其悲剧艺术中的一个独特的要素。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大量作品从生态环境与人性批评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英国工业文明给社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对自然生态的摧残和人的精神的异化扭曲,使我们觉察到了生态批判中的劳氏的生态文明观、自然生态观和精神生态观。因而,在劳氏的笔下我们体会到了劳伦斯的热切希望:人要回归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他渴望用和谐的两性关系来建立人与人的和谐,以达到社会整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方东美的美学方法和他所回答的种种问题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他是从人文途径建构了一个"既超越又内在"形上学方法,并以此反对西方二元对峙的方法.他的美学和哲学是浑为一体的,是步了"天人合一"的理路.他把人、自然、宇宙的统一看作是生命情调以美学化方式的一种渲泄.方东美美学的方法还可以称作是"全体的直透"法.由于把宇宙、人皆看作是有生命的"情理集团",他对美的解释是庄子所谓的"大美",是"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同时,他主张这个天地之美寄于生命,形于创造.总之,方东美的美学思想既承续了中国传统体用不二的路数,又借鉴了西方柏格森、怀特海许多有益的因子,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当代中国美学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6.
徐訏被认为是一位现代主义作家,但是与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不同的是,徐訏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背景更具民族特性。他更多地关注了人生的审美关系,探索人性意义的空间,寻找人的生命标准,其目的依然是建立一个和谐理性的世界。通过把西方哲学的外在超越和东方哲学的内在超越结合起来,徐訏创造了一系列“中国化”的现代主义作品,为现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现代性体验文学范本。  相似文献   

17.
Charles Dickens was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of English realist in nineteenth century.He was one of the vast host of Victorian novelists.He saw astonishing changes:during his lifetime Britain was transformed from a predominantly rural economy to a major industrial power.Transport,mass communications,education,legal and parliamentary structures.He created fourteen novels in his life.Dickens's activities and creation in his lifetime always kept step with trend of the times.In his works he devoted himself to disclose bourgeoisie's greed and cruelty,and at the same he expressed the deep sympathy with workers and farmers,especially women and children.Dickens considered humanism as the main idea throughout all his works,he eulogized genuineness,goodness,and happiness of human nature.He also hankered a more rationalization society and a more wonderful life.  相似文献   

18.
荀子是先秦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观,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人性理论。荀子的人性论是以"人性趋恶"为逻辑起点,以"礼义之道"为落脚点,为封建的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寻找人性上的依据。荀子的人性论闪烁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是以描写性爱题材的小说登上五四文坛的。纵观其一生的创作,爱情一直是他探讨的一个基本母题。由初期表现的灵与肉的交锋,善与恶的搏斗,到后期强调的自然对肉欲的净化,人格的自我塑造,这是他爱情小说的一个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冯梦龙小说,认为冯梦龙提倡"奏雅"与"适俗"并重,其《三言》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奏雅"的,即传统的劝善与惩恶的教化主题;为了内容上的"适俗",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冯梦龙有意选择了大量婚恋与经商题材的作品,从日常生活中挖掘人性之"奇",以吸引与教化读者,而使得《三言》成为雅俗整合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