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保护潜在的地外生物,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伽利略”号探测器将牺牲自己于9月21日撞入木星。但是对于天文学家来说这也许并非是件坏事。在“伽利略”号的最后几小时中,它也许能发现木星的一颗卫星是否正在解体,而且它将第一次探测到木星的外层大气。  相似文献   

2.
1980年9月5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的辛诺特(Stephen Synott)博士说,他们通过“旅行者”飞船的资料,在靠近木星边缘的光环中发现了木星的第  相似文献   

3.
去年11月,美国海尔天文台的查理斯·科瓦尔在搜索彗星时发现了一颗小行星。他的轨道在土星(离太阳9.5天文单位)和海王星(165天文单位)轨道之间,大约离太阳24亿公里。这是迄今已知小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大家知道,在火星(1.5天文单位)和木星(5.2天文单位)轨道当中存在着小行星带。绝大多数小行星都在木星内侧,环绕着太阳公转着。个别的可能达到木星外侧。但也有少数小行星,它的轨道比地球更接近太阳。象1976年发现的小行星,它公转周期比地球还短。  相似文献   

4.
正以罗马神话中的主神朱庇特(Jupiter)命名的木星,注定不是一颗平庸的行星。木星是巨大的——"如果你将太阳系中的一切全都放在一起(除了太阳),那么它们都可以被塞进木星内部。"木星也是美丽的——"明黄色的它在夜空中尤为醒目,它还有纠缠瑰丽的气体云和永不熄灭的极地烟火。"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曾经凝视过它,命名了它;几百年前,伽利略还观测过它,并发现了它的四颗卫星。如今,我们终于可以贴近这颗美丽的  相似文献   

5.
《科学之友》2008,(5):151-151
比利时列日大学的天文学家日前在木星表面观测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自然景象。通过分析“哈勃”空间望远镜上紫外线照相机拍摄到的照片。科学家们指出,他们首次在木星极地地区上空发现了一些明亮的斑点,其从表面看上去很像是通常只出现在地球两极地区的极光现象。  相似文献   

6.
谜环     
伽利略是历史上著名的意大利天文学家,他曾有过许多重大的天文发现。他用很原始的自制望远镜,发现了环绕木星运行的那些新世界——木星的一系列卫星,观测了太阳被木星覆盖时所形成的“掩星” 现象;还探索了  相似文献   

7.
木星往事     
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将他那架简陋原始的望远镜对准了木星,他看到木星旁边有三个亮点,两个在木星的一边,另一个在木星的另一边,这三个亮点总是在木星的周围运动,过了几天,伽利略发现了第四个亮点。  相似文献   

8.
木星近照     
2007年2月28日,"新视野"飞船从木星近旁飞过,最接近木星时它距离木星仅为223万千米."新视野"是由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它肩负两项使命:一是借助木星的强大引力进行引力援助(见相关链接"引力援助")试验,以便对今后去冥王星的飞行轨道进行调整;二是通过对木星的试验性观测,检验和校正飞船上的仪器,为2015年探测冥王星及其卫星卡戎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木星新探索     
木星是太阳系中第五颗行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是7亿7千8百万公里,次于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木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18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1倍;木星是太阳系里最大的一颗行星。木星有很多奇怪的现象,长期来使人迷惑不解。它的外层温度低到零下一百多度,但大气却会产生猛烈的扰动,木星上有一个椭圆的大红斑,自1660年发现以来,形状和大小没有多大改变,颜色和亮度却常  相似文献   

10.
这不是幻想,而是天文物理学家的预言。他们说人类到21世纪初,去火星上滑雪,在木星的“月亮”上散步,将都是不希罕的事了。到那时,你的木星-土星之行,将乘坐每周一班的以月球为始发站的航天飞行器首航。当一根掩蔽的电缆产生栓住飞行器的超导磁力波后,庞大的座机沿着向水平延伸的轨道滑行。它被加速到使人听了毛  相似文献   

11.
木卫一是木星——太阳系各大行星中火山最活跃行星的一颗卫星,其大小虽与我们地球的卫星——月球盖不多,但它是地狱的真正化身:其赭黄色地表不是别的,而是从火山中喷发出来的硫及其硫化物,喷发时可高达上百千米.这颗不起眼的小天体为何如此大量又如此猛烈地喷发硫化物?问题全在于巨大的木星对木卫一的潮汐作用(万有引力)使木卫一地下深处加热到惊人的温度.未卫一的火山喷发是1979年"探险者"号探测器飞过木星系时所发现的,现在科学家们又通过"伽利略"号探测器拍摄到大量详细照片,从这些照片上可清楚地看到未卫一上的平原、峡谷和火山口,整个地形犹如被火  相似文献   

12.
孤立子     
孤立子(soliton)是应用数学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它具有种种特有的性质,所以在物理学和其他一些应用科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至基本粒子被看作是孤立子,大到木星上著名的红斑也被认为是木星大气的孤立子;从超导约瑟夫森结具有孤立子解的性质,到生物学中认为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3.
木星新卫星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位学生在工作中发现了木星的又一颗卫星.这是已确认的木星第14颗卫星,它是在“旅行者”2号于1979年7月8日所拍摄的木星环的照片上被发现的,当时该飞行器离木星约为128万公里. 这颗木星新卫星绕木星运行的轨道正好处在木星环的外缘,离木星云层顶约57800公里,轨道面和木星环面重合,绕木星运行的周期为7小时8分钟,轨道运行的线速度达每秒30公里,为太阳系中已知卫星速度之冠. 初步估计它的直径约为20~40公里.由于它的反照率只有大约0.05,故它的表面不可能由冰构成.  相似文献   

14.
伽利略卫星,是木星的四颗主要卫星——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和木卫四的统称。天文望远镜发明以前,人们只认识太阳系中一颗卫星,这便是月亮。1610年,伽利略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木星,发现了它的四颗卫星。为了表彰伽利略的功绩,天文学家把这四颗卫星命名为伽利略卫星。它们的学名是:木卫一,伊奥(IO);木卫二,欧罗巴(Europa);木卫三,盖尼默德(Ganymede);术卫四,开列斯托(Callisto)。  相似文献   

15.
谢懿 《世界科学》2004,(5):24-24
褐矮星质量太小不能成为恒星,但是按照传统的分类也不能将其分类为行星,它们一般都是孤立的。不过褐矮星同时具有恒星和行星的一些特征,而且它们的质量也处于行星和恒星之间(从10个木星质量到75个木星质量不等)。尽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褐矮星可能掌握着恒星和行星形成的线索。过去的5年时间里在太阳系附近以及在年轻的星团中发现了几百颗褐矮星,由此天学家对它们的起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科技传真     
木星极地观测到超音速带电风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最近首次观测到肆虐在木星极地的超音速风。超音速风的正式名称为“极光电喷流”,它由带电的离子组成,在木星电磁场作用下,这些带电离子加速运动形成了带电风。狂风像赛车在环行赛道上飞驰一样,围绕木星极地高速运动,其风速可达每小时数千千米。 过去,科学家们一直困惑,木星  相似文献   

17.
正所有射线都照射在我身上,我的太阳能电池板现在正面向太阳,我是离地球最远的太阳能探测器——来自"朱诺"号。在飞行五年、18亿英里(约28亿千米)之后,担负木星探测任务的"朱诺"号(Juno)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朱诺"号的任务是探测云层笼罩的木星大气,并从两极上方的独特有利位置探测木星核心。解答困扰人们已久的问题:木星上有多少水?是否存在固态核心?其南部和北部的光线为什么是太阳系中最明亮的?"‘朱诺’  相似文献   

18.
最新的研究发现,很有可能确切回答这一古老而新颖的问题。至少有两颗焉知祸福的行星,给人以强烈印象。第一,发现一颗绕大小47个熊座星体轨道运行的行星,离地球200万亿英里(34光年),其大小至少为木星群的2倍。第二,发现一颗行星(虽然有些科学家认为它是一颗褐矮星),它在室女座中环绕70颗室女星运动,至少离地球有200万亿英里之遥。它比木星的质量大6倍,其气候条件比木星严酷得多。这两颗行星均由美国旧金山国立大学天文学家杰弗里·马奇和保罗·巴特勒于去年12月发现的。这次发现的行星,不仅使我们对太阳系以外的世界开阔了3倍…  相似文献   

19.
1993年10月18日至22日,从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举行的世界天文学学术会议上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1994年7月18日到24日期间,至少有22块称为"休梅克——列维9"彗星的巨大碎块将与木星相撞,真乃千载难逢! 1993年3月,天文学家首次发现这颗破碎的彗星以来,一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初,人们发现了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事实上,小行星带早在18世纪就被德国人提丢斯预见到了.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一片广阔的地带,其间沿一定轨道环绕太阳运行着大大小小的岩石,这就是著名的"小行星带",是在19世纪初被发现的.1801年1月1日,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在这一地带发现了小行星塞内斯(直径1003千米).1802年,德国天文学家奥伯斯在这里发现了小行星帕拉斯(直径608千米).此后,在这一地带又相继发现了幽诺、维斯达等小行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