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溶剂提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百合中的秋水仙碱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分别用有机溶剂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百合中的秋水仙碱,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秋水仙碱的含量.研究了提携剂、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萃取的影响,并对2种萃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秋水仙碱的效果较好,有机溶剂提取秋水仙碱的效果较差;百合经氨水碱化后,在40℃和18 MPa下,用乙醇作提携剂,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秋水仙碱时,秋水仙碱浓度可从植物中的0.049%升高到6.38%.  相似文献   

2.
百合中秋水仙碱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提取了百合中的秋水仙碱,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萃取物中秋水仙碱含量;通过正交实验对萃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百合粉经氨水碱化后,在40℃,18MPa,以乙醇作提携剂时萃取效果最佳.萃取物中秋水仙碱含量可由植物中的0.049%提高到6.40%.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紫杉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红豆杉枝叶中提取分离紫杉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萃取物中的紫杉醇含量,并用液质联用(LC/MS/MS)进行产物鉴定.结果表明,粒径为0.25—0.45mm的红豆杉枝叶在27.6MPa,31℃下,以甲醇为修饰剂和吸收液进行萃取时,在120min内可使紫杉醇萃取完全,萃取率达96.7%,萃取物中紫杉醇纯度可达到1%以上.与传统的乙醇三次提取方法相比,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流程简单,步骤少,耗时短,无废渣溶剂残留,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夏枯草果穗熊果酸超临界萃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夏枯草果穗中的熊果酸,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物中熊果酸含量.通过正交实验[L9(34)]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夏枯草果穗熊果酸超临界CO2萃取的各因素影响程度为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携带剂萃取压力.最佳参数为萃取温度30℃,萃取压力15Mpa,携带剂甲醇:乙醇=1:1,萃取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5.
毛叶茶中嘌呤碱的初步研究(摘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毛叶茶Camellia ptilophylla Chang 产于广东龙门县,系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植物,可供饮用,其化学成分未见报道.我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毛叶茶提取液中的嘌呤碱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测定,其色谱数据表明毛叶茶中嘌呤碱主要是可可豆碱,含量为4.4%.又用化学方法从毛叶茶的嫩芽与叶中提取、分离和纯化,得到白色粉未状结晶,熔点为330℃,经红外光谱测定,其光谱图与标准光谱图相一致(图1—3),证明毛叶茶中存  相似文献   

6.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红外光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鉴定出土酒器中酒残留物。先采用红外光谱法对酒的种类进行鉴定,之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8种有机酸进行定量检测。针对有机酸的化学性质和样品杂质情况,对酒残留物样品进行萃取方法优化,最终以超纯水进行萃取,经振荡、超声、离心和过滤后再进行测定。采用反相C18色谱柱分离,以0. 01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和100%甲醇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98∶2,体积比),在210nm的波长下检测。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法可以对出土酒残留物的种类进行粗判;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8种有机酸,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 55%~1. 31%之间,定量限为0. 22~20. 00ng/m L,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 99。采用该方法对榆林走马梁汉墓出土的残留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为采用粮食原料酿造的发酵酒残留物。该方法适用于考古出土酒残留物的鉴定和检测。  相似文献   

7.
山核桃树皮中生理活性成分的研究(1)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山核桃树皮粉碎后用无水乙醇浸泡,乙醇浸出液用正己烷萃取后,制得正己烷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经柱层析分离后,用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了一种白色针状晶体化合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鉴定,推测该化合物为β-谷甾醇,其含量占正己烷提取物重量的0.36%。  相似文献   

8.
仙草保肝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与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鼠肝匀浆丙二醛(MDA)作为保肝活性的追踪指标,并采用S-8型大孔树脂、固相萃取小柱对仙草热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MDA抑制率为88.63%的F33组分,其紫外光谱(U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化学反应特征表明可能为黄酮类化合物。F33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一步分离及LC/MS质谱分析,分离出两个组分,推测其结构分别为槲皮素葡萄糖甙及槲皮素鼠李糖甙。  相似文献   

9.
乌云 《实验室科学》2010,13(2):80-81
该文作者设计了一个综合化学实验——用一种负载型FeCl3/粘土-SA01固体催化剂,催化苯与苄基氯的傅-克烷基化反应合成二苯甲烷。以XRD表征负载型催化剂,吸附吡啶的紫外光谱测定固体酸的表面酸强度,用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表征固体酸的表面酸性,气相色谱仪对产物进行分析,分离纯化产物,利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分析产物的结构。使用氨水吸收副产物氯化氢使其转化为氯化铵。使用后的催化剂回收活化可重新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3种不同方法提取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分别用大孔吸附树脂法、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和超声提取法对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进行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中7种主要木脂素的含量.结果大孔吸附树脂法、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和超声提取法的五味子木脂素提取率分别为1.09%,1.89%和1.80%.结论通过对比发现,3种提取方法中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北五味子木脂素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香水百合是名贵花卉之一,开花时释放浓郁的香气,香气来源于花蕊。用丙酮萃取云南斗南产桃红色系的阿卡波特(acapulco)香水百合花蕊,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及水浴浓缩,静置分层后,分离得粗精油。粗精油约占花蕊质量的6.0%。用HP4890D气相色谱仪,长50米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得90多种组分。再用相似条件上KYKY—QP1000A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组分定性分析,获得香水百合香精的气相色谱/质谱分离条件及20多种组分的质谱定性数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比较了MS+6-BA+NAA培养基对3个百合品种丛芽诱导、丛芽扩增的效应,比较了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后,构成不同的鳞茎诱导培养基的效应,得出了适宜蔗糖添加浓度.结果显示:(1)在相同丛芽诱导培养基下,不同百合品种的丛芽诱导率不同.白百合为28.00%,麝香百合为22.67%,香水百合为25.33%;(2)在相同丛芽扩增培养基下,不同百合品种的丛芽增殖率也不同.香水百合的增殖率最高,其次是麝香百合,白百合最低.(3)在所供试的鳞茎诱导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4%时白百合和麝香百合的鳞茎诱导效果最好,而浓度为3%时最有利于香水百合的鳞茎诱导.  相似文献   

13.
通过6个不同收获期对粤北百合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说明粤北地区种植的百合开花后地下鳞茎生长迅速,鲜重平均每天增加1.591g,干重增加0.533g,鳞茎直径增加0.0221cm,但是,鳞片数没有增加。7月底百合鳞茎仍在生长,所以粤北百合的最佳收获期为7月底至8月初,即待百合植株地上器官枯死后收获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食品保鲜剂协同小茴香提取液预处理黄花菜的保鲜效果,分别以小茴香提取液和食品保鲜剂协同小茴香提取液浸泡黄花菜1 min,PVC塑料袋包装于室温下贮藏,贮藏期间测定黄花菜的开花率、腐烂率、失重率和褐变率.结果表明,单纯的小茴香提取液对黄花菜的保鲜效果不显著,食品保鲜剂协同小茴香提取液预处理黄花菜的保鲜效果显著,保鲜期达到6 d,避免了阴雨天气不能及时晒干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豫南野生百合人工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掘豫南山区野生百合鳞茎,小鳞茎直接用作种球,大鳞茎用鳞片繁殖 2~3年后成种球 将种球分别定植于沿淮 7年生板栗园林下的沙壤土和向阳坡地的粘质土壤, 3年后采收 结果表明,野生百合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良好,植株高度、鳞茎产量、大鳞茎比率明显优于其原产地 不同生态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生长在林下沙壤土比生长于坡地上的百合植株高 9. 0~12. 6cm,增产鳞茎 5. 48% ~12. 01%,大鳞茎比率下降1. 8% ~3. 9%  相似文献   

16.
将小麦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转入含有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C17培养基中,进行幼苗分化和染色体加倍。结果表明,5mg/L秋水仙素能获得较好的加倍效果,加倍率为83.33%,比常规加倍法提高30.95个百分点,但对幼苗分化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百合在复合盐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特征。【方法】以OT杂种系百合‘红色宫殿’(Lilium ‘Red Palace’)种球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单盐(NaCl)、中性混合盐[m(NaCl):m(Na2SO4)=1:2]和碱性混合盐[m(NaCl): m(Na2SO4):m(Na2CO3):m(NaHCO3)=5:23:9:3)进行胁迫处理,蒸馏水为对照(CK)。测定百合叶片及根、茎的形态指标、生物量、根冠比、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相对含水量以及Na+、K+浓度变化。【结果】①与CK相比,3个不同盐碱处理组的百合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和根冠比均有所降低,地上生物量和各形态指标均表现出对盐碱胁迫低促高抑的特点。②盐碱胁迫导致百合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上升;低浓胁迫促使百合根系活力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当盐碱浓度高于一定值后,百合根系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下降趋势。③各处理百合幼苗地上、地下的K+与Na+含量比值(记为K+/Na+值)均下降,其中碱性混合盐处理下K+/Na+值比中性混合盐和单盐处理的低。④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盐浓度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大于盐组合,且盐浓度、盐组合及其交互作用对鳞茎直径、总鲜质量、总干质量、根冠比、根系活力及相对含水量均存在极显著影响。【结论】3个盐碱处理组对百合的胁迫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碱性混合盐>中性混合盐>单盐,这一结果可为选择适宜百合生长的土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红树林白骨壤(Avicennia reacemosa)生长的高潮带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用YPD培养基培养48h,离心收集菌体细胞,用正己烷萃取菌体中的脂溶性成分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菌株脂溶性成分傅里叶红外光谱与数据库中角鲨烯...  相似文献   

19.
以大米、百合干为原料,研制发酵型乳酸饮料,运用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大米:百合干=4:1乳酸菌接种量为4%,发酵时间为72h.产品具有风味俱佳、酸甜适口、营养保健之特性.  相似文献   

20.
宜兴百合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组织培养获得的宜兴百合小鳞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NAA与6-BA的配比、矮壮素(CCC)、2,4-D、活性炭、蔗糖及悬浮培养方法对小鳞茎增殖和膨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有利于提高分化率的最佳配方为:MS+0.15mg/LNAA+2.0mg/L6-BA,小鳞茎膨大增重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5mg/LNAA+2.0mg/L6-BA+0.1mg/L CCC+6—8%蔗糖,培养方式为液体振荡培养优于固体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