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各地散落着许多古代人类文明留下的神秘物品,其精巧绝伦的程度甚至超过了常人的想象。它们引起了无数人的好奇与猜测,连一些考古专家和科学家也对这些物品叹为观止,也许有一天,学者能彻底解开这些物品背后的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2.
<正>说到良渚古城,就不得不提到良渚文化。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苏南地区以及上海的西部。人们对良渚文化的第一印象,也许是其中精湛的琢玉技术,也会被如玉琮上用微雕与浅浮雕技艺表现的神徽像、玉冠状器上的镂空技艺所吸引。其实除了玉器,良渚文化的髹漆工艺也很精妙。这些漆器不仅代表了当时制漆、用漆的高超技术,更展示了良渚先民审美意识的发展及良渚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民事案件或刑事案件中,会涉及对受伤者进行伤情鉴定的问题.目前,往往争议性比较大的是如何鉴定神经系统的损伤.任何一处神经组织出现轻微的损伤,都可能引发较大的功能性病变.然而,由于这些损伤用传统的仪器很难鉴定出来,就引发了一些当事人"诈病"以骗取高额赔偿的案例.为了更好地鉴别这些"骗赔",法医专家采用了监测脑电波的方法来辨识这些损伤.除鉴定伤病之外,脑电波在临床医学上也能够呈现出测试者不能说或不愿说的信息,有广泛的应用,甚至还可用于测谎.  相似文献   

4.
谜音 《科学之友》2004,(4):87-87
卡通电影出现在20世纪。其时,卡通只限于被摆在电影播放的间隙之中,作为打发时间的娱乐,或是专供儿童观看的影像。其实那时,人们根本没有发现卡通本身的乐趣或是卡通更能体现的东西。卡通,就像一件放在卫生间内的景泰蓝,有些可惜,有些委屈,有些不是滋味……张爱玲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说过,卡通并不只有上述作用,它拥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从我记事起,就已经能在电视里看到卡通电影或电视了,不过那时不叫卡通片而叫动画片,其实动画片的叫法更符合实际一些。而我,一个年幼无知的小孩,那时的乐趣竟然是喜欢在卡通里寻找懵懵懂懂的爱情。记得最…  相似文献   

5.
创造的火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爱的读者,请您想象这样一种情况:先让一台计算机和一组人员分别完成同一个任务,随后由独立的专家们对计算机的创意和人的创意进行评分,结果计算机的得分高于人的得分。这时,您是赞叹“具有创造力的计算机”的设计者所取得的成果呢,还是探询为什么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复杂的认知难题的人类智能居然会不敌电脑?也许,您甚至还会怀疑自己对创造力概念的理解。实际上,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我们运行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程序,用以生成一些创意,并让评价小组把这些创意与测试人群形成的那些创意进行了比较,结果就发生了“电脑胜人脑”的情形。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大脑太极图——左右脑特征空间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脑太极图——左右脑特征空间结构》一文的作者发现在气功状态中出现的大脑图像与太极图极为相似,他认为,大脑太极图不只是一种定性的描述,而是可用以进行精确定量研究的。大脑太极图更不是一种粗略的类比,而是某种深刻的宇宙法则的反映。作者呼吁广大神经科学家、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及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和太极学说的专家们也来研究和思考他们所发掘的这一无比美妙的科学事实。此文阅罢,谅读者也会对宇宙、生命和大脑的无限完美性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7.
原春琳 《科学之友》2004,(10):34-36
时下,在一些学术网站的论坛上,一场关于中国有无必要进行“大科学”项目的论争“烽火”经久不息。这场“烽火”是由11名华人生物科学家点燃的。他们在致中国政府高层的一封信中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生物医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健康的改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几乎所有这些重大发现都不是在事先预测和计划的科研项目中取得的。与此相反,这些发现是通过科学家在小实验室中用各自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所获得的。相比之下,一些大型的生物医学计划科研项目不但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反而阻碍了良性竞争,扼杀了科学家的创造性,也严重妨碍了人才培养。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的呼吁受到一些海内外科学家的热烈响应。但一些科学家也对此作出回应:我们做“大科学”项目是希望举全国之力,在一些科学领域让中国尽早进入国际竞争行列。唇枪舌战中,海内外科学家企盼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拳拳之心可见,这场争论,也许没有最终答案,但可以预见,它必将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友》2020,(3):68-71
正虽说不可"以貌取人",但一些内在疾病,真的会在脸上有所体现。相由心生,疾病同样也会在脸上不同的对应区表现出来,当我们说一个人红光满面或面黄肌瘦时,也就可以看出他的健康状况,脸部发生的一些变化也许就预示着疾病征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其实是有助于保健养生、防治疾病的。脸上有张"疾病地图",哪里生病了,细心留意,它会告诉你!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抱怨,诸如“我没有某某那样优越的家庭条件,否则的话,我也会做出一番成就”,“社会对我真是不公,总也没有机遇,要不我早成为一名专家了”……其实,取得成功的人未必都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智慧超群、条件优越、机遇情有独钟,在他们成功的背后写下的往往是艰辛、勤奋和毅力。“中国青年十大杰出  相似文献   

10.
龚威 《世界科学》2008,(3):42-44
在2007年10月举行的美国国会听证会期间,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专家安德鲁·麦纳德(Andrew Maynard)指出,人们应该重视对纳米技术安全性的研究(一些科学家认为纳米管就如同石墨,人们不必对其过于担心).麦纳德认为,把碳纳米管描述为石墨就像是把一块煤说成二枚钻石;也许碳纳米管非常安全,但它们也可能像石棉一样对人体有害.  相似文献   

11.
对于我们来说,地球气候有着许多不解之谜,只要想一想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中每天都在进行中的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上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之间的相互交叉作用,其复杂难解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如此,我们对气候也并非一无所知,还是能够了解到其中的一些变化趋势,比如地球正在变暖,而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暖的最大因素。那么,地球气候变暖的速度有多快?对全球以及局部地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地球生命?对于所有这些,我们又知道多少呢?在本文中,有关专家将就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所不知道的"气候变暖"这一热门话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专家格林研究了数千名猝死病人的幕后情况发现.人在生命终结前会出现先兆,不少人能预见到自己的死亡。他举了两个典型例子:一个例子是一对年轻夫妻,妻子只有20岁,一天晚上下班回来,她出人意料地对丈夫说:“我感到很累.也许我很快就会离开这个世界了。”第二天她就遭遇了车祸死了。另一个例子是一对中年夫妻,  相似文献   

13.
<正>"声音指纹"为你提供方便和安全,但同时也可能引起涉及隐私的许多问题。"我的密码就是我的声音。"也许要不了多久,你很快就会发现,当你打电话给银行或信用卡公司时,你可以这么说了。像指纹或虹膜扫描一样,每个人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些安保公司已经将语音识别作为一种新的便捷的身份验证手段。但是专家们担心,声音指纹可以在未经声音主人的同意用  相似文献   

14.
我是学航空的,并不具备生物学或医学的知识背景,我在偶然中看到了与我们每个人都相关密切.又很神奇的人体代谢液的图像。也许我用的语言和词汇很外行.但当我把这些图像展示给医院的检验科大夫时,他们都惊讶了,“是尿里的结晶吧,我们知道有些人的尿会出现结晶现象,因为没有确切的临床检验意义,我们通常不理会。”“没想到尿结晶这么漂亮。”  相似文献   

15.
德国营养协会向居民发出警告说,单纯食用不经烹饪的水果、蔬菜会导致营养不良。有关专家对德国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在德国,有人奉行完全生食果蔬的习惯,每日三餐由75%的水果,25%的蔬菜,再加一些果仁和干果组成。这些人认为,这样的饮食方式有利于身体健康,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会导致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6.
塑料袋虽给人们带来不少方便,但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一些劣质塑料袋还会危害人体健康。环保专家表示,目前商家赠送的免费塑料袋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应该注意识别,并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董金狮说,  相似文献   

17.
我们向读者推荐胡钧的这篇访问随笔,对作者所介绍的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我们的读者可能不会太陌生,但从这位年轻中国学者对该实验室的所识所悟中,读者或许会得到一些新的启示。中国的科技要在世界占一席之地,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更全面地了解一些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的运作情况,知已知彼,也实为一件紧要的事。正是出于这一想法,我们恳请更多年轻或年长的中国访问学者,将你们这些年在海外著名实验室、高校学习、访问的心得写给我们,以使更多的人受益。也希望广大读者向我们推荐这方面的材料和信息。──编者在先进材料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你旅游来到森林或是野外空旷地,黑暗的夜晚不仅让你难以行走,还会使你感到凄清冷寂.而此时要出现点亮光也许会给你些宽慰,但也许会增加你的恐惧.其实,夜晚发光的物体是多种多样的,大自然中的许多动物、植物、微生物都会发光,当你了解了这些,就不会害怕了.  相似文献   

19.
我为科幻狂     
也许你曾为《环游地球80天》而废寝忘食,也许你会为《蜘蛛侠》的上映而激动不已,那么你是否想过,是什么东西产生如此大的魔力呢?我可以肯定地说,是科幻。也许你口中常常会有这个词的出现,可是你到底了解它多少呢?别歪着脑袋想了,跟着我来,也许你会觉得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20.
<正>古人出行也会打车吗?当然,只不过古人的出租车是马车。在现代社会,我们乘坐的出租车一般是按公里数计费,因此也称为计程车。也许你以为计程车的发明者是外国人,其实,这种可以一边行驶一边计算路程的车,最早出现在中国,在当时被称为记里鼓车。古代机械史上的伟大发明记里鼓车最早是古代帝王出行时使用的仪仗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