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中汉 《科学通报》1994,39(13):1226-1226
近年来植物受精生物学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数种植物花粉精细胞和卵细胞的少量分离已获成功,在体外已完成了精卵细胞的电融合.动物受精过程的深入研究揭示精细胞及卵细胞表面有着起识别作用的特异膜蛋白.植物受精过程中雌雄生殖细胞间的识别尚无定论,Blomstedt等用生物素标记的方法比较了百  相似文献   

2.
在鲜花盛开的季节,繁忙的蜜蜂采访着每一朵鲜花,一些蜜蜂在采收花蜜,一些蜜蜂在采收花粉,作为自己的食物.所谓花粉就是植物雄蕊花药上一些粉状或细粒状的物质.花粉是花的雄性器官,通俗地说就是植物的精子.花粉的体积小,颜色大多是淡黄或淡栗色.通过花粉,植物可以结出果实,借以传宗接代,因此花粉实际上就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3.
当代植物胚胎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植物有性生殖过程——植物生殖细胞的产生、受精作用以及胚胎发育的基本规律.而植物生殖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必将促使这门学科不断应用各种新的方法和技术来逐步解决.近年来,研究植物生殖的细胞生物学就是植物胚胎学与细胞生物学相互渗透和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定量细胞学(Quantitative cytology)研究则是这个新的生长点上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方向. 定量细胞学是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数理方法通过对生物细胞的空间形态以及特征参数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揭示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边缘学科.随着细胞超微结构研  相似文献   

4.
联系-DNA——茶树花粉管中有关雄性生殖单位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永胜 《科学通报》1990,35(12):946-946
迄今数十多种被子植物已被证实或推断存在雄性生殖单位(male germ unit,简称MGU),这是近几年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中的重大发现。在雄性生殖单位中,营养核和生殖细胞或精细胞之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物质的渗透和交换),至今尚缺乏研究和认识;而且,如果存在  相似文献   

5.
自然本身并不创造艺术作品,而是我们人类凭借对艺术特有的诠释能力读懂了它。——[法国]文路尼(ManRay)花粉来自哪里植物的花上有花粉,那是它的雄性生殖细胞。花的雄蕊上有花药,花药由很多花粉囊构成,花粉囊里生产花粉。当花粉粒发育成熟时,  相似文献   

6.
苏瑞珍 《科学通报》1982,27(24):1523-1523
减数分裂是发生在二倍体生殖细胞形成配子前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生殖细胞内发生同源染色体彼此联会,遗传物质交换以及染色体减数(由二倍体减至单倍体)等现象。如果生殖细胞一旦受到环境中各种诱变因子的影响,它们必将导致遗传物质的损伤及染色体数量和结构的变化。为了直接检查两次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异常。我们开展了这方  相似文献   

7.
迄今关于细胞分裂的研究工作,大多集中在有丝分裂方面,无丝分裂的研究相对较薄弱。在被子植物生殖细胞方面,陆文梁曾发现小麦花粉生殖细胞在低温下进行劈裂式的无丝分裂山。小麦是三胞型花粉材料,生殖细胞的分裂能直接受到低温的影响。对于二胞型花  相似文献   

8.
游离的小鼠胚胎卵巢细胞体外重组形成卵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期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相互作用形成卵泡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生殖细胞定向分化成卵母细胞后,必须以卵泡的形式存在才有可能完成最终的生长发育。因此,研究生殖细胞和体外细胞体外重组形成卵泡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利用微滴培养法将胶原酶消化分离的12-16d胎龄的小鼠卵巢细胞分别培养,发现不同胎龄的卵巢细胞均能相互黏连形成多细胞聚集体:12-13d胎龄小鼠卵巢细胞体外不能形成卵泡:14-15d胎龄小鼠卵巢细胞体外经过4d培养后形成少量卵泡样复合体。16d胎龄小鼠卵巢细胞培养2d后形成大量具有典型卵泡特征的小卵泡。实验结果直接证实一定胎龄的小鼠卵巢生殖细胞和体细胞能够在体外重新构建形成卵泡;胎鼠卵巢生殖细胞获得诱导体细胞分化形成卵泡的能力是一个渐进过程。该研究为卵泡体外重组并重新构建卵巢进行卵巢移植提供了直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细胞融合与生物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国锠 《科学通报》1976,21(6):259-259
早在本世纪初,细胞间核穿壁和染色质穿壁运动已先后在植物体细胞(1900年)和生殖细胞(1901年)中发现了.到1911年,有人对月见草属的植物花粉母细胞间染色质的穿壁运动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把染色质从一个细胞的核中穿壁转移到另一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质中的现象叫做细胞融合(Cytomixis).当时虽然提出了这个名词,但其涵义仍然局限于染色质的穿壁,并不包括细胞质在内.在国外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一直持续到现在.由于受旧框框的约束,从形而上学的外因论或被动论来看问题,始终停留在正常与不正常问题上的争论,没有  相似文献   

10.
邵伟 《科学通报》1964,9(2):169-169
许多学者的实验研究证明,低浓度抗生素,其中特别是链霉素,对动植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放射损伤有防护作用,而高浓度又对放射损伤有加强作用。但是关于抗生素对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是否也有防护作用,尚无多少文献可查。只有个别学者证明链霉素对果蝇性细胞早期发生的自然突变有防护作用,和报导青霉素对果蝇生殖细胞的放射损伤有防护作用。我们研究了低浓度链霉素对小白鼠生殖细胞染色体放射损伤的防护效果。实验用20-25克体重的小白鼠,在照射前8小时由腹腔注入0.2毫升生理溶液,其中溶有不同浓度的链霉素硫酸盐(见表  相似文献   

11.
陆文樑 《科学通报》1981,26(12):753-753
细胞的无丝分裂一般来说有三种类型,缢缩分裂、碎裂和劈裂。缢缩分裂和碎裂不管在动物还是在植物上都已有很多报道,劈裂似乎只在动物肝脏细胞的分裂中看到过,迄今未见详细描述。曲沟藻的核分裂看起来很像劈裂,实际上是通过中间缢缩将核分成两部分的,只是这两部分挨得很近而已,因此不是劈裂。我们在对未成熟的小麦穗子进行低温处理时,发现在较长时间的低温中,小麦花粉生殖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分裂的方式很少见,是通过在核中  相似文献   

12.
生殖细胞是雄配子(精子)的前身,它通常在花粉粒或花粉管中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一对精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性别取决于双亲生殖细胞的结合,即父亲的不同类型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的结合.而双亲的生殖细胞与性别分化有关的遗传物质(性染色体或基因)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畸变,从而导致性发育异常.为了预防或减少性发育异常患儿的出生,加强优生宣传,对已出生的患儿及早诊断,并给予必要的治疗,以减轻患者本人躯体上、精神上、心理上的痛苦,保障患者家庭幸福和睦,就成了医学遗传学和优生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首篇关于人类生殖细胞CRISPR-Cas9工程技术论文的发表,我们是否面临一个新的阿西洛马*时刻?今年3月,《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谨慎看待基因组工程和生殖细胞基因修饰技术"的文章,文章的作者表示,目前亟需建立一个对使用crispr-cas9技术改造人类基因组的开放讨论框架。他们认为,无论是治疗遗传病还是重塑生物圈,这都是一项无与伦比的创新技术。但同时警告说,随之而来的,还有对人类健康和福祉的未知风险。  相似文献   

15.
癌症对目前的人们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最可怕的疾病了,谈癌色变足以说明人们对它的恐惧,但它的另一个方面却鲜为人知。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的寿命就像人类的生殖细胞一样,可以无休止地分裂下去。生殖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使人类得以繁衍,而癌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却导致生命的死亡.这两种细胞是人类永恒的细胞,而人体的其它细胞最多只能分裂60次。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的寿命如此短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女人如花,比男人更怕霜怕冻还怕疼痛。这种差异也许在作为生殖细胞之时就开始了,因为精子不怕冻,而卵子则怕冻。  相似文献   

17.
KitW-2Bao是本实验室培育的B6背景、呈单基因显性遗传的突变系小鼠, 杂合子腹部、肢端及尾端白化, 纯合子全身白化、黑眼、不育. 突变纯合子小鼠生殖腺变小、结构异常、缺乏生殖细胞, 杂合子雄鼠部分精曲小管内无生精细胞. 通过连锁分析将突变基因定位于第5号染色距着丝粒42.8 cM处, 确定Kit为候选基因. RT-PCR扩增Kit全长的mRNA, 经测序发现其ORF的第1228位碱基由G转换成T, 这一变化导致第410位的氨基酸由V变成F, 预测会引起局部二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随后将杂合子突变小鼠互交, 在基因型鉴定的基础上, 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等方法追踪生殖细胞异常发育过程, 发现在胚胎11.5 d, 突变纯合子小鼠的原始生殖细胞未出现在尿生殖嵴区, 突变杂合子小鼠的原始生殖细胞显著减少; 在胚胎15.5 d, 纯合子小鼠睾丸内精曲小管结构分化不清, 无精原细胞, 卵巢内无原始卵泡; 杂合子小鼠精原细胞及原始卵泡数量显著减少. W-2Bao为KIT胞外区第4个Ig结构域内唯一的等位突变, 是研究其功能及生殖系统发育机制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8.
花粉传奇     
千娇百媚的花朵人见人爱,但花中之“粉”却很少惹人留意。殊不知,它是绿色生活的微尘,它充当隐形侦探,它更是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见证。生命微尘每当春天的脚步悄悄来临,人们都来到田野、森林或公园游玩,轻轻摇曳一支杨花或一株开花的小树,顷刻就有无数金黄色的粉末落下,如烟似云,飘飘扬扬,像下黄雨一样,植物学家把这种美妙的景色称作“花粉雨”。实际上花粉是植物的生殖细胞。花朵上的雄蕊成熟后,就会释放出大量花粉,四处飘散。一粒花粉孕育着一个彩色的生命。这些小家伙形体微小,数量却很多。一朵棉花大约有2万粒花粉,豌豆花有3万粒,玉米花…  相似文献   

19.
多氯联苯对鸡胚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多氯联苯(PCB)对鸡胚胎期性腺发育和生殖细胞分化的影响。在入孵前将PCB(Aroclor 1254,剂量为0-100μg/枚)注入海兰种蛋卵黄内,取出雏鸡的性腺并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表明:雄性雏鸡的睾丸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其横截面积、精细管直径和精细管的相对面积均显著减少。在100μg/x枚组,大部分精细管解体甚至消失,精细胞的分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几乎所有生殖细胞都发生了核固缩和胞质空泡化。相反,处理PCB后雌性雏鸡的左侧卵巢横截面积、皮质厚度和皮质内的卵母细胞数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只有个别的卵母细胞发生了核固缩和胞质空泡化。研究表明PCB干扰鸡胚性腺的发育,并揭示了PCB对性腺发育和配子分化影响的性别差异,即PCB抑制精原细胞的分化却促进卵原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20.
吴柏林 《科学》2004,56(3):15-18
以往50年的遗传医学,对人类遗传病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可遗传的疾病(inherited disease)。而在走进基因组医学时代的今天,其认识更加深化和全面,即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所引起的疾病(genetic disease)。事实上,人类几乎所有的疾病,除外伤以外,在基因水平上都与遗传物质有关,包括生殖细胞和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