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改进的2-芳基-4,9-二氢环庚[b]吡喃-4,9-二酮的合成方法,应用该方法研究了不同取代的芳醛对该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发现:芳醛的芳基上有给电子基团时,反应顺利进行,芳醛的芳基上有吸电子基团时,反应难于进行.在此基础上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2-芳基-4,9-二氢环庚「b」吡喃-4,9-二酮与羟胺,肼,苯肼、氨基脲等的缩合反应,得到的八种缩合产物用IR、H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2-芳基-4,9-二氢环庚「b」吡喃-4,9-二酮的骨架结构比较稳定,Zhuo酮环上的羰基比较活泼。 相似文献
3.
以邻甲基苯甲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先后经过NBS溴代、与羟基乙酸乙酯成醚、分子内克莱森缩合以及β-酮酯的脱羧反应,以34%的总收率得到异苯并二氢吡喃酮-4.在碱性条件下异苯并二氢吡喃酮-4与查尔酮发生麦克尔加成,所得到的加成产物在硫酸铁铵作用下实施关环,完成了2,4-二芳基吡啶并[4.3-c]-3,4-二氢-1H-苯并吡喃衍生物的合成.所合成的新化合物均经IR,1HNMR及元素分析证明其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3-乙酰基酚酮(1)为原料,与自制的苯基三甲基三溴化胺在四氢呋喃中反应2h后,加水稀释得到甲基上单溴化产物3-(2-溴代乙酰基)酚酮(2)。化合物(2)与取代苯甲醛类化合物(3a-i)在以甲醇为溶剂的条件下,于冰水浴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h闭环,酸化后即得类黄酮型缩杂环酮的一系列化合物(4a—i),其中4b—4f是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液相色谱分析及物理常数的测定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5.
为了合成3,4-二氢-2H-吡喃(5,6-C)异喹啉-2-酮及其衍生物,提出了N-亚酰胺盐的反应机理来解释它的形成,经实验验证,在N-芳甲基焦谷胺酰基氯化物的Friedel-Crafts成环反应中,副产了一种所期望的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探讨2氯-5氯甲基吡啶反应工艺中环庚-2醛-2β-5-烯制备过程中影响收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将支持向量机(SVM)用于15种2-杂环芳基苯并二氢吡喃-4-酮衍生物的定量结构-色谱保留相关(QSRR)研究.通过核函数的选择及核函数参数的优化,建立了预测模型,预测了该类化合物色谱容量因子,得到优于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的预测结果.实践表明,SVR算法能较好地解决小样本、非线性等问题,并能够有效控制过拟合,提高算法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3-N-正烷基氨甲基-2,3-二氢萘并[2,1-b]吡喃-4-酮盐酸盐(正烷基分别为甲基、乙基、正丁基、正己基)四种新化合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以碳酸钾为碱,N,以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乙酰丙酮与二硫化碳及1,2-二溴苯乙烷反应,以中等产率(47%)合成了3-(4-苯基-1,3-二硫戊环-2-亚甲基)-2,4-戊二酮2.碱性条件下,化合物2比较稳定,通过对碱的选择和芳醛量的控制,化合物2与芳醛缩合可分别以较高的产率合成单面和双面缩合产物1d和1e.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微波在有机合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它具有反应速度快、选择性高等优点 .我们采用无溶剂条件将微波用于合成取代的 4 苯基吡喃衍生物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2 氨基 5 ,6 ,7,8 四氢 5 氧代 4 芳基 7,7 二甲基 4H 苯并 [b] 吡喃 3 羧酸乙酯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一系列特殊天然产物的合成子[2 ,3 ] .通常的合成方法是用酸或碱催化下由醛和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缩合制得 ,但存在反应时间长、产率低以及副反应多等缺点 .KamaljitS报道了用芳亚苄基氰乙酸酯 (1 )、5 ,5 二甲基 1 ,3 环乙二酮 (2 )在 1 0∶1的乙腈 醋酸… 相似文献
11.
芳香醛与芳香酮及芳香胺的曼尼希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芳香醛、芳香酮与芳香胺在少量浓盐酸催化下于10 ~25 ℃直接发生曼尼希反应(MannichReaction) ,合成了40 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曼尼希碱(Mannich Bases) ,产率为18.9 % ~92 .0 % .考察了芳环上取代基、盐酸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研究了苯甲醚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苯甲醚的甲氧基在空间的位置影响苯甲醚的原子电荷分布和能量,从而影响苯甲醚的亲电取代反应。苯甲醚的O—Ph键旋转,形成不同构象之间的最大与最小体系能量值之差ΔE仅ΔE=0.006 31 a.u。当C1-O8—C7与苯环垂直时,体系能量[E(90)=E(270)=-344.429 48 a.u]最低,为稳定的优势构象。苯甲醚中甲氧基虽然表现为吸电基,但它的作用使邻、对位碳原子的负电荷比苯环碳原子多,成为亲电取代反应中心,在邻、对位碳原子上较容易被亲电试剂进攻,甲氧基为邻、对位定位基。亲电试剂Me+与苯甲醚反应形成的各种碳正离子中间体的稳定性差异不大,电子效应是影响亲电取代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有机化学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法则教学中,甲基代表烷基,作为芳烃亲电取代反应定位效应的典型例子,但甲基不同于乙基等烷基,具有不同的定位能力,烷基是如何影响芳环的结构从而影响取代基定位,教材和教学中描述较简单,不便于学生领会和比较。该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烷基苯RAr(R—Me、Et)的R在空间的位置影响烷基苯的能量和原子电荷密度,从而影响烷苯的亲电取代反应。(1)烷苯的R—Ar键旋转形成不同构象,其中的最大与最小体系能量值之差△E,△E(Me)〈△E(Et),{△E(Me)=0.0000084a.u,△E(Et)=0.0068029a.u},甲苯比乙苯的R—Ar单键更容易自由旋转。在EtAr,C8-C7-C1平面与苯环垂直时,体系能量[E(90)=-308.661166a.u.]最低,为较稳定的优势构象。(2)甲基和乙基均向苯环供电子,虽甲(乙)苯环的碳原子所带电荷之和都不及苯,但甲苯比乙苯的环碳上电子密度大,∑Q(Me,30)=-1.02794〈∑Q(Et,90)=-1.010487。(3)甲(乙)苯化合物中,均为邻、对位碳原子电子密度大于苯环碳{甲基:邻位qc2(30)=qc6(30)=-0.212118,对位-0.20724~-0.20728;乙基:邻位qc2(90)=qc6(90)=-0.209509,对位q(90)(-0.20695)},间位碳原子的电子密度小于苯环碳[甲基间位-0.19153~-0.19228;乙基间位q(90)=-0.192171],甲、乙苯的邻、对位有利于亲电取代反应,且甲基大于乙基的定位能力。(4)亲电试剂Me^+与苯环反应形成邻、对位的碳正离子中间体比闯位碳正离子中间体稳定,有利于生成邻、对位取代产物,因此,甲、乙基均为邻、对位定位基。 相似文献
14.
以1-苄基-3,5-哌啶二酮1为起始原料,通过与邻氨基苯甲醛缩合得3-氮杂吖啶酮2,继续与靛红进行Pfitzing反应给出喹啉并氮杂吖啶3;二酮与α-萘胺和对氯苯甲醛的缩合反应。合成了10-氮杂-7-对氯苯基-六氢苯并[C]吖啶酮4,再经脱氢反应生成10-氮杂-7-对氯苯基-四氢苯并[C]吖啶酮5,并讨论了部分化合物形成的反应机理,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5.
以4-三氟甲基苯甲醛、4'-硝基苯乙酮和醋酸铵为原料,在冰醋酸介质中,通过改进的Chichibabin反应得到了二硝基化合物4-(4-三氟甲基苯基)-2,6-二(4-胺基苯基)吡啶(TMPBNPP),继而用Pd/C和水合肼将TMPBNPP进行还原,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吡啶环和三氟甲基侧基的芳香二胺4-(4-三氟甲基苯基)-2,6-二(4-胺基苯基)吡啶(TMPBAPP),2步反应总收率为48;,并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6.
毒性比法量化判定芳烃化合物毒性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苯酚、硝基苯、间硝基苯胺、对苯二胺、邻苯二酚和氯苯等6种取代芳烃化合物对发光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的急性毒性,应用毒性比(TR)判定方法,同时结合分子结构特征对受试化合物毒性作用进行了探讨和分类.结果表明,氯苯为非极性麻醉型毒性机制,苯酚、硝基苯、问硝基苯胺为极性麻醉型毒性机制,对苯二胺、邻苯二酚为反应性毒性机制. 相似文献
17.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与4—苯基—2—丁酮和芳香醛的Mannich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对氨基苯甲酸乙酯与4苯基2丁酮和芳香醛的Mannich反应.在无水乙醇中,上述反应物经盐酸催化,可于6~26℃直接发生Mannich反应,生成1芳基1(4乙氧甲酰苯氨基)5苯基3戊酮,收率40%~82%.实验所得7个Mannich碱的结构得到了IR,MS,HNMR和元素分析的证实. 相似文献
18.
19.
在六甲基二硅胺烷的催化作用下,以芳香醛与2,2-二甲基-1,3-二烷-4,6-二酮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合成了10种芳基亚甲基麦氏酸化合物.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取0.1 mol 2,2-二甲基-1,3-二烷-4,6-二酮, n(2,2-二甲基-1,3-二烷-4,6-二酮)∶n(芳香醛)=1.01.1,∶催化剂用量为0.1 mol,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0 h,在上述反应条件下,产品收率可达86.8;~92.1;. 相似文献
20.
关于表面活性剂对荧光反应增敏机理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来的一些文献资料,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对荧光反应增敏作用的机理,认为:增敏作用与胶束的形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以及活性基团的带电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