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高原地区大学生在军训中常见疾病的类型,我们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并针对常见疾病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给予积极治疗.方法以2001~2004年新入校参加军训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结果2001~2004年新生常见病发生以上呼吸道感染(13.87%)和日光性皮炎(12.46%)的比重最高,其次依次为晕厥、急性结膜炎、急性胃肠炎、外伤和其他.结论在军训前针对新生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帮助新生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是有效降低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闽西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5至2007年上半年.分别对闽西地区七个县市区和漳州、三明等地部分规模化猪场猪群采血,应用美国IDEXX公司生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疫苗免疫抗体和PRRS野毒株感染抗体.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母猪免疫抗体阳性率2005年为72.4%,2006年为69.3%,2007(1-6月)为68%;小猪PRRS免疫抗体阳性率为48.20%,生长猪免疫抗体阳性率为30.30%,差别较大,说明PRRS疫苗免疫猪群(母猪、仔猪和菜猪)效果不理想.非免疫猪群PRRS野毒株感染抗体2005母猪阳性率为44.3%,2006年为60%,2007(1-6月)为61.5%,生长猪为61.9%,对10个非免疫猪场母猪PRRS野毒株抗体检测,所有猪场均为阳性.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无论是母猪还是生长猪,PRRS野毒株感染比较严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玉林师专1985~1998年新生10358人HBSAg的检测,结果显示:我校新生HBSAg总阳性率15.66%,男女生的阳性率分别为18.00%和11.76%,男生明显高于女生(X2=71.56,P<0.01);来自城镇的学生阳性率13.32%,农村16.57%,农村明显高于城镇(X2=16.73,P<0.01),说明了HBSAg阳性率随地区、性别、人群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揭示了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提出对高校学生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4.
546名入学新生HBV感染的调查包海(卫生所)1前言对1993年546名入学新生进行乙肝病毒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乙肝病毒感染者168名,感染率为30.77%;HBAg阳性率为4.40%;Anti-HBC阳性率为28.75%;HBeAg阳性率2.38%;...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藏高校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890名入校新生的HBV血清标志物,利用SPSS1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率之间采用χ2检验。结果:1890名大学新生,其中男性1011名,女性879名;藏族1100名,汉族及其他民族790名;检出HBsAg阳性者为242例,阳性率为12.8%(其中男生为14.0%,女生为11.4%),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0,P〉0.05)。比较城乡生源的阳性率,发现不同生源地入校新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城市12.8%、农村13.1%,χ2=0.035,P〉0.05)。藏族与汉族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藏族15.8%,汉族8.5%,χ2=21.213,P〈0.001);藏族学生HBsAg阳性率分地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拉萨14.8%、日喀则5.7%、林芝13.4%、山南14.4%,χ2=0.383,P〉0.05)。结论:西藏高校学生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阳性率。应加强教育,定期注射乙肝疫苗,增强抗病能力,有效控制乙肝在高校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吉林地区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吉林地区384例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按HBeAg阴性的不同模式分为6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HBV-M.结果HBeAg阴性乙肝患者HBV-DNA阳性率为48.7%.结论HBeAg阴性不同模式的乙肝患者间HBV-DNA阳性检出率的差异较大.HBeAg阴性乙肝患者中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乙肝病毒颗粒复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调查了解新生心理问题状况,为更好的和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SCL-90对1782名河北师范大学入校一个月的新生进行了心理自评测试.结果表明:(1)与社会群体常模比较,新生心理问题具有普遍性,9个因子中只有躯体化因子分低于全国正常人常模和青年组常模,P<0.01,P>0.05.(2)与全国大学生和中学生常模比较,新生心理问题较轻,但是,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高于中学生常模,P<0.01.(3)心理问题检测率具有普遍性,在检测的9个项目中,各项因子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因子分≥2有较明显心理问题的检测率百分比平均为20.95%,因子分≥3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检测率百分比平均为2.53%,较突出的是强迫因子,居9项因子之首位.(4)城、乡比较存在差异.城镇新生的心理问题状况比乡村的好一些,P<0.05.结论:依据本文研究结果,新生入校后要及时进行心理问题筛查,既要注重新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又要把握特殊性,要早发现早解决,做到防惠于未然.  相似文献   

8.
对1557名新入校大学生进行乙肝普查,发现HBsAg阳性140名,阳性率为8.99%,略高于河南省前十年的调查结果.推测乙肝感染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其接触感染应引起密切关注.大学生中开展乙肝预防工作有普遍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学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于1997年9月对410名教职工进行了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肝功能及胎甲球检测.34人HBsAg阳性,阳性率为8.3%,属于有传染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130人抗HBs阳性,属于对乙肝病毒有抵抗力的人.19人抗HBe或抗HBc阳性.属于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但没有成为病毒携带者,也没有产生抗体.228人全阴性,即没有抗体,也不带病毒.410人肝功能及谷丙转氨酶全部正常.胎甲球全阴性.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新生入学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乙肝病毒携带率较高,HBsAg携带检出率为20.8%,在1775名HBsAg阳性中,检出HBeAg,抗-HBc阳性率为39.6%(704/1775),检出抗-HBe,抗-HBc阳性率为43.3%(782/1775),说明我校新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超过80%,且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1.
"引企入校"、开展工学结合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高职院校在"引企入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引企入校"方式的采用存在盲目性、缺少完善的审批程序和一定的准入标准或原则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即构建高职教育"引企入校"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2.
邢华平  沈自军 《甘肃科技》2007,23(11):227-227,197
目的了解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2006年9月新入校大学生的眼科情况,主要为视力情况的分析,以及视力不良的发病率。方法眼科常规的方法对3463名新生查远视力,色觉及眼表情况。结果:新入校的大学生视力不良发病率为73.64%,其中女生的发病率较男生偏低,色觉异常的发病率为3.06%,结论新大学生的视力不良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了解新生乙型肝炎免疫现状及趋势,性别及城乡状况和防治效果,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用血清学方法检测3年11712名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3年HBsAb平均阳性率为69.79%,且逐年增高;HBsAb阳性率在性别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枣庄学院新生HBsAb阳性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无性别差异,来自农村的学生低于来自城市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曹文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2):154-154,223
由于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等因素的变化,英语专业新生在入校以后,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成人正常水平,主要体现在情绪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这种特定的心理特点,导致新生在学习策略的选择上,呈现出盲目性、"恋旧性"和焦虑性等特点.笔者拟从英语专业新生的心理特点谈起,探讨与学习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阳性产妇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对母婴沙眼衣原体传播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五医院2005年~2008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的母亲及儿童206对,比较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对儿童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影响.结果:206名儿童中自然分娩123人,沙眼衣原体阳性79人,阳性率64.22%,剖宫产83人,沙眼衣原体阳性9人,阳性率10.84%.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婴儿沙眼衣原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沙眼衣原体母婴传播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集的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800份,将时段不同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每组各400份.结果: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尿液伤口分泌物样本标本数为150例,阳性数为67例,阳性率为44.66%,血液培养标本数为110例,阳性数为27例,阳性率为24.54%.2015年2月~2016年2月的尿液伤口分泌物标本数为150例,阳性数为53例,阳性率为35.33%,血液培养标本数为110例,阳性数为13例,阳性率为11.81%.由此可见,两组在临床微生物标本阳性率的对比差异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两组在大便标本上的检验可知,两组大便检验标本数均为60例,并且检出的阳性数为1例,阳性率为1.66%,两个时间段粪便标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时间段的临床微生物标本进行阳性率检验,能够有效的辨别阳性率发生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精准的冰病学信息,对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观察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大学新生肝功能和HBV的五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采用CHem-300半自动生化仪和ELISA法检测.结果发现,HBsAg阳性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显著.乙肝病毒携带者只有一小部分人出现肝功能损害.广西是乙肝高发区,预防工作是防止乙肝流行的最好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在乙肝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94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不同检测方法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检测方法,观察组采用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检测方法.结果:观察组ALT≥40的例数为27例,占比57.44%,对照组ALT≥40的例数为4例,占比8.5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模式下的血清表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7%和7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将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作为一项监测指标将有助于提高整个临床检验效果,继而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值得在我国医疗卫生机构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学习生活与高中有很大的不同,如何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新生入学教育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大学学习特点,针对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不同,以及因此导致的近年来大学新生入校后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了构建高效完善接地气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旨在帮助新生正确认识大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20.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彩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5~2007年的彩票历史数据,应用马尔可夫链预测未来的中奖号码.这种分析表明要有很长的历史数据系列得到一个较大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