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广告     
本中心研制的上点火易燃节能蜂窝煤主要特点:1.易燃烧、起火快,用一根火柴直接点燃,2min火苗高达30cm,打破了传统的从下往上燃烧的方法,解决了用木柴生火的不便;2.火力强、热值高,炉口温度与液化气灶头温度相同;3.方便、节能、安全、炉具通用,与使用液化气一样随用随燃,也可封炉待用,一次2块煤,可燃烧90min~120min,且燃烧充分,无烟、无毒、无污染;4.投资少、利润高,设备投资1500元(小型粉碎机一台),模具我单位可供(150元/套),手工生产每人班产800块~1000块,每吨原煤按240元计,1t煤可生产5600块,每块煤成本不超过8分钱,售价在0.20元/块~0.25元/块(所需原料县市易购),利润十分可观。技术转让费1800元。  相似文献   

2.
高能蜂窝煤生产技术该蜂窝煤根据化学介质和燃煤特性的催化氧化原理制成.一吨煤加—吨土及少量增效剂可生产两吨蜂窝煤,其生产设备、使用方法、使用炉具、燃烧效果等均与传统优质蜂窝煤一样,而主要性能指标优于传统蜂窝煤.其上火约10min,火苗高达10cm~15cm,持续燃烧2h,温度比传统蜂窝煤高300℃,封火时间达16h以上,并可根据需要调整燃烧时间及火力大小,且燃烧充分,无污染,消除了原蜂窝煤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其生产工艺难度小,原材料来源广,煤可采用优、劣质煤、煤矸石等,生产所需原料各地易购.增效剂成本约4500元/t,每吨煤加入约10元的增效剂即可.生活用煤加工企业生产该产品无须增加设备投资,每吨蜂窝煤增利百元以上,工业用煤成本可降低40%.技术转让费4800元,欢迎自带煤来京试烧论证,函索可行性分析邮资40元.  相似文献   

3.
目前市售炉具,当数液化气、电子打火炉为先进,但从经济消费和安全实用角度看,尚存在诸多问题。人们渴望有一种既象液化气炉一样方便卫生,但又比液化气炉经济安全,省费实用的家用节能新型炉具。家用煤气发生炉完全能满足人们渴望的这种炉具要求,这种新一代的节能炉具具有多方面特色,1.不择煤种,任何一种煤均可,燃烧及转化成煤气的效果一样。煮饭炒  相似文献   

4.
将贫煤与生物质及去碱金属生物质混合进行热重燃烧实验,研究了生物质中碱金属和富氧气氛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富氧条件能够有效降低固定碳燃烧部分的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30%氧浓度的O2/CO2气氛下煤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与空气气氛相比从1.93% 2/℃ 3·min 2提高到3.05% 2/℃ 3·min 2,掺混生物质后燃烧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提高到了5.57% 2/℃ 3·min 2;当贫煤中掺混去碱金属生物质后,综合燃烧特性指数介于原煤和掺混生物质煤之间;对煤掺混Na、K、Ca  相似文献   

5.
造纸废弃物与煤循环流化床混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生产瓦楞纸板的造纸工艺废弃物包括造纸污泥和制程废渣与煤相混在循环流化床中焚烧,具有燃烧稳定、燃尽率高和污染物排放低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处理方式.在一座密相区截面积为0.23 m×0.23 m、高度为7 m的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装置上首次进行了高水分、低热值造纸污泥/废渣与煤混烧的系统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二次风率增加,密相区温度略有下降,稀相区温度有所降低,燃烧效率提高;随空气过剩系数增大,密相区温度升高,稀相区温度起先上升然后下降,存在一个最佳值,其所对应的燃烧效率最高;随废弃物掺混质量比增大,炉膛温度普遍下降,燃烧效率相应降低.研究结果为一台蒸发量为45 t/h的造纸废弃物与煤混烧焚烧锅炉的优化设计和成功投运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成果推广     
新一代燃气灶助燃器新一代燃气灶助燃器 ,可使火焰燃烧更加完全彻底 ,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完全燃烧损失 ,使高温火焰产生的热量得到极大程度的利用 ,灶具热效率显著提高。经同步对比测试 ,使用该产品与原有灶具相比 ,燃气节能率达到 40 %~ 45 % .以石油液化气为例 ,一般家庭加装助燃器 ,可使 2瓶气抵 3瓶气使用 ,每年可减少燃气费用 2 0 0~ 2 4 0元。该产品技术含量高 ,设计科学 ,结构简单 ,用户安装方便 ,使用方法与原灶具相同 ,成本低 ,利润高 ,燃气用户家家需要 ,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联系人 :罗振华联系电话 :(0 35 2 ) 4 0 5 936 7自动氧…  相似文献   

7.
048 工业用煤节煤剂(专利金奖) 本产品标准经技术监督局审定检测符合质量标准,并经过产品质量和能源检验两个法定单位检测,达国标GB/T15317-94工业锅炉节能检测标准并颁发了合格证书,1998年荣获全国发明金奖。外观为固体粉末。本产品为新一代节能环保产品,无需改变燃烧条件,将该剂加入煤中使用量为用煤量的千分之二,即可解决炉况差、煤质差、热效率低、耗煤高及劣质煤煤矸石用途小等问题。用于各种煤质的链条炉、往复锅炉、抛煤机炉、反射炉、沸腾炉、粉煤炉及砖瓦、水泥、石灰等工业锅窑炉的使用。可提高热效率30%,节煤20%左右,炉膛温度提高150~300℃,炉渣含炭量降低30%~50%,烟硫排放量降低40%~60%。一个年耗煤1万吨的水泥厂,使用本剂20吨,年节煤2000吨,价40万元,扣  相似文献   

8.
秸秆炭低温燃烧可抑制灰中的钾、钠、氯等的逸出,减少结渣、沾污和气相颗粒物的排放.为明确低温下炭氧化过程主要特性,采用同步热分析仪对玉米秸炭进行了实验.根据热流及失重速率曲线,确定了玉米秸炭低温燃烧温度范围,分析了燃烧温度、空气流量、堆积尺寸对CO/CO2值的影响,计算了动力学参数、堆积燃烧速率(燃尽时间).结果表明:玉米秸炭低温燃烧可采用500~680℃;CO/CO2值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增大空气流量、减小堆积尺寸均会降低CO/CO2值;秸秆炭动力燃烧时,在500、550、600、650℃下转化90%时所需时间分别为6.8、2.2、0.8、0.3 min.堆积燃烧时,500~680℃内,200 mL/min空气流量下,3、5、8 mg炭燃尽时间分别为15、18、25 min.以上结论可为玉米秸炭低温燃烧设备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煤燃烧氟析出特性与影响因素试验(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模拟固定床的管式炉煤燃烧气态氟化物析出试验装置和方法,通过燃烧试验获得了燃烧温度、停留时间、燃烧气氛等燃烧条件对气态氟化物析出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煤中氟析出率随燃烧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不同温度区间,温度对排放率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停留时间对燃煤氟化物的生成有重要影响;氧化性气氛对氟化物生成影响不大,随炉内气氛由弱还原性气氛向强还原性气氛的转化,氟析出率明显降低,对氟化物生成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煤热解过程中汞析出与汞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煤热解释放出汞,并对热解气体进行汞吸附脱除的燃烧前脱汞的技术路线.在程序升温管式炉系统中,实验研究了大同煤和宝日希勒煤,在N2气氛下热解过程中汞析出和汞吸附的特性.热解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煤热解过程中汞释放的主要因素.随热解温度升高,汞释放率急剧上升,在600℃时两种煤中汞释放率达90%以上;被释放的汞蒸气中以元素汞为主.随停留时间的延长和加热速率的升高,煤中汞释放率显著增加;汞析出仍以元素汞为主.考察了四种吸附剂活性炭、飞灰、Ca(OH)2和5%KMnO4改性Ca(OH)2,对大同煤热解气体中汞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四种吸附荆的单位汞吸附量均增大;其中活性炭具有较强的汞吸附能力,吸附率达92%以上;飞灰和另外两种钙基吸附剂的汞吸附率在73%~85%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煤加压富氧燃烧及其污染物生成特性,建立了加压水平管式炉富氧燃烧实验系统.以山西浑源烟煤为实验原料,探究了不同燃烧压力(0.1~0.9 MPa)和不同气氛(空气以及O_2浓度分别为21%,26%,31%,36%,41%的O_2/CO_2气氛)对煤加压富氧燃烧过程的燃烧特性以及污染物生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空气燃烧相比,O_2/CO_2气氛下煤燃烧时间增加;随着O_2浓度的增加,煤燃烧时间缩短;升高反应压力,煤燃烧速率增大且增幅逐渐减小;随着反应压力的提高NO_x生成量逐渐减少,O_2/CO_2气氛下NO_x生成量小于空气气氛下NO_x生成量,随着O_2浓度增加,NO_x生成量增加;压力升高导致SO_2生成量明显减少,O_2/CO_2气氛下SO_2生成量小于空气气氛下SO_2生成量,SO_2生成量随着O_2浓度增加而增多.  相似文献   

12.
O2/CO2气氛下燃煤过程中SO2排放特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沉降炉对O2/CO2气氛和空气气氛下煤粉燃烧过程中SO2排放特性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随燃料/氧化学当量比的增加,烟气中SO2浓度升高,单位煤生成SO2的量随燃料/氧化学当量比的增加而减少.在实验条件下,不加石灰石时,气氛和温度对SO2的生成无明显影响,SO2的生成量只与煤中含硫量以及煤的种类有关.当煤中加入石灰石后,O2/CO2气氛下SO2的排放量远小于空气气氛下,这主要是因为石灰石在O2/CO2气氛下取得的脱硫效率大大高于空气气氛下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气相色谱设备实验研究了国内4种煤在热解及燃烧过程中煤中燃料氮向N2的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煤的热解过程中,燃料氮能够转化为N2,煤种不同,N2的转化率也不同;神木煤氮的N2转化率最高,焦作煤最低;随热解温度的升高,燃料氮的N2转化率升高;在煤燃烧过程中,燃料氮同样能够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N2,转化率同样与温度有关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燃烧温度达到1 100℃时,除神木煤外,其他煤中燃料氮的N2转化率均有明显下降;无论是热解还是燃烧,所研究煤中的矿物质均能够促进燃料氮向N2的转化;无论脱灰与否,低温燃烧时燃料氮的N2转化率远比低温热解时高,但在1 100℃下的热解与燃烧时,N2转化率与煤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溴和碘的释放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型管式炉模拟煤燃烧过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测定煤燃烧过程中气相、颗粒相及底渣中溴和碘的含量,考察了燃烧温度、燃烧气氛对溴、碘释放的影响以及溴、碘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溴、碘的释放程度随燃烧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燃烧气氛中氧气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实验条件下,碘几乎全部分布于气相中;溴主要分布在气相和颗粒相,在底渣中也有分布;固体添加剂可以在燃烧过程中对溴和碘进行有效捕捉。  相似文献   

15.
在原有改进型理论燃烧温度(Tf)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煤粉燃烧率、煤粉分解热以及灰分中Si O2在高温下还原耗热等方面内容进行修正和完善,提出更为全面的Tf计算模型,并对比分析了传统模型、原改进型模型以及本模型中富氧率、鼓风温度、鼓风湿度以及喷煤比等因素变化时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型以及原有改进型模型相比,使用本模型时不同鼓风参数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更为趋于"缓和",高炉下部炉缺状态相对更为稳定.事实上高炉在"高富氧,低煤比"或"低富氧,高煤比"两种操作下均未出现Tf过高或不足的问题,也印证了本模型能更贴切地反映实际生产高炉下部的炉缸热状态.  相似文献   

16.
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年耗煤达12亿t,而工业锅炉热效率为50%~60%,粉尘日排放量达1500万t以上,SO_2排放量以年均100万t以上的速度增加.为此,国家出台《能源法》、《环保法》等法规,来加大节能环保执法力度,并大力号召推广洁净燃烧技术,以解决燃煤“热效率低”和“污染严重”两大问题.河南省开封市科委专利技术研究所多年致力于节能和环保以及煤炭综合利用的研究工作,成功研制了节煤增效剂、固硫节煤增效剂、水泥专用增效剂、疏焦剂、清灰剂、免烘干固硫型煤粘合剂等系列专利技术.该系列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工业各种锅窑、炉工况差、耗能量高、热效率低和劣质煤、煤泥、煤矸石利用率低等问题.使用节煤增效剂无需改变燃煤设备及条件,按煤的2‰添加于煤中即可用于工业生产,并可根据不同企业燃煤、生产条件需要,选择最佳方案,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要.如用于水泥生产(机、旋窑),可提高水泥产量10%左右,产品质量稳定,生料锻烧时间缩短20%,耗煤量降低20%以上.用于工业锅炉,炉温提高100℃~300℃,热效率提高10%~60%,炉渣含炭量降低50%以上,节煤率达20%,烟硫排放量降低30%~60%.经河南开封、黑龙江、吉林延边、山东淄博等省市节能部门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Q/KFZY002-98标准,广泛适用于链条炉  相似文献   

17.
一、矿区瓦斯概况 淮南矿业集团所属矿区煤层赋存情况复杂,瓦斯危害突出,目前其所属的10对生产矿井全部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区瓦斯涌出总量达820m3/min.矿区原始煤体透气性低(0.01135m2/[MPa2.d]),瓦斯含量大(12~26 m3/t),瓦斯压力高(6 MPa),煤质松软(f=0.2).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白竹和烟煤为原料,在不同共炭化温度、不同掺混比条件下制备共炭化产物,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产物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并采用Kissinger-Akahira-Sunose(KAS)法和Flynn-Wall-Ozawa(FWO)法计算动力学。结果表明,共炭化产物在燃烧过程中只出现1个峰,与煤单独燃烧基本一致,但综合燃烧特性优于煤;随着共炭化温度升高(350~550℃),灰分增多,燃烧效果下降;随着升温速率提高,样品微商热重(derivative thermogravimetric, DTG)曲线向高温段偏移,但样品的失重量不变;随着白竹掺混比增加,共炭化产物燃烧的失重量随之减少,着火、燃烧性能逐渐提升;白竹与煤共炭化产物燃烧时会出现协同效应;采用FWO法、KAS法活化能结果相近,FWO法模型较优,其线性相关系数高于0.95;白竹与烟煤按质量比7∶3掺混,在350℃条件下共炭化,升温速率为20℃/min时共炭化产物综合燃烧特性指数最好(3.98×10-7 min-2·℃-3),最小着火能量最低(85.85 kJ/...  相似文献   

19.
对与邢钢2反复的一元和多元回归处理.结果表明,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提高炉渣的碱度,将二元碱度控制在1.10~1.20之间,三元碱度控制在1.45~1.50之间;在维持高炉炉况稳定顺行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利用系数、煤比、富氧率、热风温度和炉顶压力有利于降低铁水含硅量.  相似文献   

20.
煤升温氧化过程特征的热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重方式进行了煤在常规条件下的热重实验,分别用TG/DTG曲线描述了煤燃烧的整个过程,分析了煤升温氧化过程的特征参数,得到了各种煤的着火温度等特征温度.结果表明,煤样的特征温度与挥发分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特征温度下的失重值受挥发分的影响,着火温度随挥发分增加呈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