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云南省弥勒县西山红万村的彝族支系阿细族,一直保留着一个古老的祭祀仪式--祭火,这是阿细族最隆重的节日.在这重要的节日里没有任何女性参加,世人称之为"男人节".然而,女性虽然不能参加仪式,但从祭拜女神、乔装女性等方面表现出她们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从祭火中女性实体的缺失谈起,从社会历史角度如母系和父系社会的发展,宗教角度如女神崇拜、男神崇拜、女性不洁观念,阐释了阿细女性在祭火仪式中地位既高且低的原因,并从经济学和民俗学视角,挖掘了这种复杂的女性观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2.
正"我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我的妈妈才是。她不是傻子,她是一个天才;她不是胆小鬼,她是一个战士;她不是孩子气,她是世上最好的妈妈,她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近期,凭借《摔跤吧!爸爸》火遍全国的印度人阿米尔·汗又带着另一部关于女性权利与梦想的神作《神秘巨星》再一次感动了世界。曾经在《摔跤吧!爸爸》中饰演小吉塔的塞伊拉·沃西再次担任女主  相似文献   

3.
初夏的夜,美好而神秘。暗蓝色的天空,银河灿烂,星光闪烁。这是一个静谧的夜,没有了消防车尖厉刺耳的警笛声,正好可以回望中华文化传统的印记。于是,笔者借着灯光悄然打开《中国消防通史》,情随“火”燃。火,这大自然的精灵,它从遥远的洪荒处走到  相似文献   

4.
杨青 《大自然》2012,(3):79-80,F0003
有人说"看过火山口湖,就不再怀疑天堂的真实"。火山口湖在哪儿?它是怎样的湖泊?为何具有如此魅力?三年前,我专程来到这一美丽而神秘的湖泊——镶嵌在美国俄勒冈州南部崇山峻岭之间的"蓝宝石",有幸欣赏到它优雅迷人的风光。  相似文献   

5.
水上之火     
在加勒比海北部,佛罗里达半岛以东的海面上,有一个大巴哈马岛,岛上有一个神秘的火湖。每当夜幕降临时,微风过处,湖面上便泛起千万点火花。鱼儿跃出水面,荧光闪闪,满身带火。泛舟湖上,轻轻摇摆的船桨会激起无数的火星,船后还会拖出一条火龙。投一颗小石子到湖中,也会在水面上留下一圈圈"火波"。  相似文献   

6.
上古先民始祭桑树和谷类植物,继而再祭桃苇、菖蒲等草本植物,是农业兴起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植物崇拜。在祭农神中,首推"社祭",而主要祭物为"稷",后演化为"社稷"概念,并出现了真正有姓与氏的农业神———神农氏的神祉。  相似文献   

7.
正骆越根祖,圣地花山.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项目的空白.几千年来,花山岩画更像是一部"无字史书",引得古今学人孜孜以求.宋代李石《续博物志》有载:"二广深谿石壁上有鬼影,如澹墨画.船人行,以为其祖考,祭之不敢慢."[1]这是现存关于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最早的文字史料记载.为了揭开花山岩画的神秘面纱,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陆续组织专家对花山岩画进行实地考察,并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8.
一祭文原为古人祷祝天地、山川、神祗或告祭死人临场诵读的文章。就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来说,其中对自然物及其神秘主宰的祝祷文,除《九歌》等名篇外,大多充满宿命论的色彩。告祭死者的吊文、祭文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应酬性的,往往没有多少真情实感,一是抒情的,往往感情深厚,富有感染力。其中的一些好文章,历世流传,弥足珍重,是我国古代抒情散文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9.
以前学术界对祭足的评价,往往是一边倒的否定,这是不很客观的.祭足作为郑国重臣,在春秋初期的郑国历史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既有大功,又有大过.郑庄公死后郑国的内乱,主要责任并不在祭足,而是当时列国间形势使然.<汉书·古今人表>把他列在九品中的"中中",确实非常恰当.  相似文献   

10.
《触摸祖先的灵魂》是中国傩文化保护研究中的可贵成果。该书"展示"的虽仅限萍乡市上栗县一个小区域的傩文化遗存,却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启发读者从中华纵深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举世共存的普世价值层面上认识傩文化:它起源于远古,纵贯至今,在傩祭的神秘运作中,融音乐、舞蹈、戏剧、雕刻、绘画、文学、建筑及祭祀礼仪、巫术、中医药科技等多种文化因素于一体,是以"驱邪禳灾,祈吉纳福"为价值核心的民间综合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1.
对于频繁出现沉船事故的神秘水域,有的说是水里怪物捣的鬼,有的说是天外来客在作怪,有的说是因为它下面的神秘电磁场,还有的说是地下深层气体惹的祸……究竟是谁导演了这一系列神秘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京都之夏     
周十万 《世界博览》2013,(16):71-73
炎热却快乐的日子京都的夏天是被一个个连续不断的"祭"串起来的。七月中旬里出了梅雨季,天气一瞬间就热了起来。在研究室里闲聊天:"暑假做什么?回家?还是去旅行?"有人回答:"还是去古本祭打工——去年也去了嘛。"京都一年三次古本祭(旧书市),8月的一次却和另两次不大相同。会场设在下鸭神社的森林里,四周溪水、轻风不绝。来的书店也分外多,不像10月时大多是本地书商,也不像5月时多见价昂之书。入口还一如形形色色的"夏祭  相似文献   

13.
《奇闻怪事》2012,(5):6-7
百慕大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在这片海域上,时常会发生一些类似飞机、轮船等神秘失踪的事件,因此人们称它为"死亡海域"。百慕大三角海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与古巴正东海区之间,位于充满神秘的北纬30°线上。这片开阔的三角形海域面积有100多万平方千米,北部是百慕大群岛,东南部是波多黎各岛,西南部是佛罗里达半岛和古巴岛。百慕大三角海域有300多个珊瑚岛,其中  相似文献   

14.
年俗与火     
鸡年话火 我们中国人总是骄傲地自称为"炎黄子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炎帝、黄帝是中国人的始祖.始祖先人对火十分重视,炎帝族就是以火为图腾的.  相似文献   

15.
初夏的夜,美好而神秘.暗蓝色的天空,银河灿烂,星光闪烁.这是一个静谧的夜,没有了消防车尖厉刺耳的警笛声,正好可以回望中华文化传统的印记.于是,笔者借着灯光悄然打开&lt;中国消防通史&gt;,情随“火“燃.……  相似文献   

16.
陶艺制作过程程序多且复杂 ,是艺术和科学的综合体。泥、釉、火的非确定性质带来了最终创作效果的不可预计性 ,显示了现代陶艺的神秘魅力  相似文献   

17.
瑶族既古老又神秘,古老在于它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朴民族,神秘在于它形成了充满深刻内涵、丰富多彩的瑶寨"边疆文化"。这一切都存在于它内容丰富、旋律优美,颇具独特民族传统艺术特色的瑶歌之中。研究湖南江华瑶歌文化可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可以不断地丰富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正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的石器初步推测,中国猿人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开始自觉用火。对火的控制、使用,带给了人类温暖,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火推动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但伴随着火出现的是它身后挥之不去的火灾阴影,火对人类而言不啻为一把双刃剑,人类抗御火灾的经历和人类利用火的年代同样久远——而这两者共同组成了人与火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1975年秋天,美国东部的韦加克村里常莫名其妙地燃起"怪火",烧得村民们惊恐不安。一天,正在吃午饭的斯特利一抬头,看见门前的草垛轰的一下着了火。一家人放下饭碗冲了出去,七手八脚地将火扑灭。斯特利非常气愤:"这是谁干的?让我抓住决不会轻饶了他!"妻子在一旁说:"算了,也许是谁不小心燃  相似文献   

20.
《文选》所收录的谢惠连的《祭古冢文》是一篇祭悼古冢的典范的祭文,它之前有序言、后有正文的结构模式显示出南北朝祭文的趋于定型和成熟,已具备了祭文的基本要素,完全合乎萧统选文须"事归于沈思,义归乎翰藻"的原则、标准.它创造性地给两具无名古尸假托以"冥漠君"之号,开了后世祭悼失名古冢的祭文的先河,对后世同类祭文及碑铭的写作、尤其是对唐代薛稷的《唐杳冥君铭》和陈子昂的《窅冥君古坟记铭序》以及任孝恭的《祭杂坟文》和苏轼的《祭古塚文》的影响至为明显.而谢惠连的为人有瑕疵,但不害《祭古冢文》之在古代祭文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