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该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粮食主产县邓县地区的农户对国家粮食政策的评价和种植粮食的意愿及原因等。结果表明农户总体上对粮食补贴政策比较满意,但是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的种植决策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多功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设计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对粮食等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而实施的政策支持,而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现代化等却很少成为补贴政策的功能,补贴功能单一。以农业多功能性为理论依据,构建多功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实现农业补贴政策的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3.
支持价下免除农业税及给予粮食直接补贴,让农民种粮分享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粮食产量得到了一定幅度的提高。要延续这三项政策的效应,需遵循粮食供求规律,需适时适度调整粮食补贴及粮食保护价。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是我国政府为解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问题,采取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措施之一,对保护粮食稳定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采用各种方式计算补贴金额,起到了一定的政策效果。但应当看到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相应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西部山区为例,对农业补贴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效应的情况展开分析,得出结论是:我国各地地理环境状况和农村区位条件的差异导致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一样。在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效果显著,中西部山区农民增收幅度较小,出现政策失灵。要改变上述局面,需要通过整合各项惠农资金、建立立体补贴框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优化农业补贴结构等措施,提高农业补贴的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6.
实行粮食的直接补贴政策,许多农民从中直接受益。粮食直补已成为广大农村最受欢迎及最具影响力的惠农政策之一,在新形势下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确保国家粮食  相似文献   

7.
张红娟 《山西科技》2014,(2):1-3,12
我国粮食直补政策的重要作用在于强农惠农,鼓励农民种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在落实粮食直补政策中要实现工作制度化、监督法制化,让农户掌握粮食补贴政策,节约行政成本,最大限度地保障种粮农民的权益,保证直补政策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莫家庄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莫家庄村探究政府农业支持政策在农村的应用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在了解的六项支持政策中,莫家庄村只受到了两项政策支持,即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和良种补贴政策,村民们也并不知道其余的几项政策.所以,政府的农业支持政策需要进一步扩大其覆盖面和更加透明化.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购置农业机械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促进农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政府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全面总结政策推行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政策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并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实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对重庆市潼南县120户农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意愿受个人及家庭特征、农业生产特征、心理认知状况和村庄特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易旱易涝面积比重、种粮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评价等因子显著影响农户的参与意愿.认为国家应加大粮食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加强对农户的宣传教育;增加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不同地形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差异性,国家“以粮为纲”的农业补贴政策的歧视性,以及国家农业补贴政策与生态保护政策的不协调,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在丘陵山区的激励作用不如平原地区,存在相对失灵问题,因而两个地形区的农户对同一农业补贴政策绩效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原则上应该与新农村建设和生态保护政策协调一致,因地制宜,实行更具灵活性的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岗位津贴制度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部分,岗位津贴制度是一个备受高校教职工关注的敏感问题.本文以51所不同层次(类型)样本高校的岗位津贴方案为研究对象,从岗位津贴的方案分析、津贴水平的分类比较与数据分析等两个主要层面为切入点,对其现行政策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剖析.基于对样本高校的分析,可以一定程度地反映出我国高等学校岗位津贴制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碳税已被提到议事日程。技术创新是减少碳排放的根本,工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研究碳税对工业创新能力影响及机制意义重大。采用CGE模型定量模拟碳税对我国工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得出:总体上,征收碳税会减弱大多数工业部门的创新能力,而补贴碳税却能减弱甚至消除这种不利影响,因此在碳税征收后需给予一定的补贴额度。具体分析,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无需补贴,传统能源密集型部门和创新能力较强部门的最优补贴率均不低于50%,而其他部门仅需较低的补贴率即可实现创能能力的提高。因此,政府在制定碳税征收政策时,在统一碳税税率水平后,需针对不同工业部门制定不同的后续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与机动化的全面推进,我国大城市的交通拥挤现象日益突出。为探讨政府采用何种经济手段缓解交通拥堵更加合理,本文运用混合博弈的方法对政府和出行者两个博弈主体进行分析,从政府单纯征收拥堵税或进行公交补贴及两种策略共同实施的角度对出行者的出行行为选择进行研究,通过运用混合战略模型中的效用函数公式vi(σi,σ-i=∑s∈S)(∏σi(Si) j=1 n)ui(s)综合分析政府和出行者的期望效用,探讨出政府通过经济政策来缓解交通s∈Sj=1拥堵的本质是引导私人小汽车向公共交通出行转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私家车征收交通拥挤税、向公共交通出行者提供经济补偿对缓解大城市高峰时期交通拥堵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同时应将拥挤税税额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最优控制论模型对经济开发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实行财政扶持经济发展政策进行了经济分析,推导出财政扶持金额占财政收入最优比率的公式并绘制出其大致图像.经济开发区在利用财政扶持政策吸引外资时,首先必须考虑财政补贴是否有效;技术进步是补贴的前提条件;财政扶持政策应优先考虑最能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初始经济水平较低和补贴同时实行其他优惠政策时,应减少财政补贴的比率;适当延长财政补贴年限以及经开区更注重长远目标,可使经开区减低补贴比率.  相似文献   

16.
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和政府对制造商的不同碳减排补贴模式,构建了不同碳减排补贴模式下的供应链模型,根据协调条件给出了相应的契约形式及参数.通过对供应链模型的求解,得到了不同碳减排补贴模式下的最优碳减排率和最优订货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补贴模式下,碳减排补贴比例的变化对供应链的最优碳减排率、订货量及期望利润的影响是有较大差异的,而且在碳减排补贴比例相同时,不同碳减排补贴模式下的供应链最优碳减排率、最优订货量、期望利润以及政府给予制造商的碳减排补贴费用也是完全不同的,进而可为政府碳减排补贴政策制定及供应链碳减排优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由于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而面临的"信息孤岛"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入手,建立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博弈模型,基于KMRW定理分析了不同部门在不完全信息下的共享策略,探讨了多阶段博弈场景下的信息共享条件,研究了信息补贴策略的应用条件和应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应通过减少共享成本、建立部门间长期合作关系和采用信息补贴策略促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8.
两类典型生产要素的环境税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产要素作为切入点,针对一个典型企业建立环境税模型,分析征税(或补贴)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规律,并比较征税(或补贴)成本与其环保收益.研究表明,实施环境税政策时应该考虑征税和补贴的成本;模型没有出现最优解,原因在于税收与补贴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作用;环境税对社会福利的贡献最终体现在环保收益上.征税和补贴的具体方案选择,完全取决于环境税的执行成本、单位投入产生的污染、排污损害及要素的产出弹性等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