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海草床是近岸海域生产力极高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储碳功能,其碳主要存储于沉积物中.海草床沉积物有机碳(sediment organic carbon,SOC)储量受其来源、组成和转化的共同影响,同时,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会影响到SOC的储存.通过综述海草床SOC的来源、组成、转化、存储及其对富营养化响应等方面内容,总结其储碳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海草床SOC来源多样,主要来源为海草和悬浮颗粒物;SOC形态组成主要包括活性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海草床沉积物中微生物活性较高,对SOC具有较高的利用效率;海草床沉积物碳储量呈现显著的地理差异和海草种类差异;富营养化会导致海草床藻类来源的SOC增加,从而提高SOC中活性组分,促进微生物的活性,加快SOC的利用与转化;从而影响海草床SOC存储.最后提出未来海草床沉积物储碳的重点研究方向:(1)开展海草床储碳量的全球普查;(2)加强环境变化对海草床沉积物储碳机制的影响研究;(3)发展海草床碳汇扩增技术;(4)开发惰性有机碳的研究方法.我国也应加强海草床储碳相关研究,并为我国未来的气候谈判和CO_2交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南海南部现代水体与表层沉积硅藻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南海南部海区现代水体和表层沉积中硅藻在属种、丰度上的相关关系及主要的环境控制因素,为南海古环境的对比及重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分析显示:南海南部的东南海域现代及沉积硅藻丰度较高,且变化趋势相似;西北两者丰度较低,变化趋势有差异.该海区的现代硅藻的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和双头菱形藻(Nitzschia bicapitata),沉积硅藻的优势种为菱形海线藻和短刺角毛藻(Chaetoceros messanensis);相对于现代硅藻,沉积硅藻中减少的是个体相对较小,壳壁较薄的类型,增多的则是个体大、壳壁厚的种类;东南海域现代硅藻的菱形海线藻百分含量高于西北区,沉积硅藻的则变化不大.研究结果认为,西南季风是影响现代硅藻丰度和菱形海线藻百分含量的重要因素,沉积硅藻丰度和菱形海线藻百分含量的分布与西南季风盛行时上层水体硅藻的丰度和菱形海线藻百分含量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鹭美鹭趣     
中国常见的鹭种主要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苍鹭、夜鹭、池鹭、牛背鹭、绿鹭、草鹭等9种,以及黄苇(?)、海南夜(?)等。  相似文献   

4.
粤西水东沙坝潟湖海岸体系的形成演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李春初 《科学通报》1986,31(20):1579-1579
沙坝潟湖海岸广泛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台湾、山东和河北等省沿岸。然而迄今为止,有关这类海岸特性、成因和演变的研究还较少。本文根据1982—1985年间在粤西水东湾地区所做的调查研究,对该区沙坝潟湖海岸体系的特点和发展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荒漠藻结皮的胶结机理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通过生物学与土壤学、矿物学、糖化学和风沙物理学多学科实验方法的综合利用,对强度显著不同的多年老龄荒藻结皮、野外人工藻结皮、室内人工藻结皮进行研究,从多方面、多层次揭示了藻结皮胶结机理问题。结果发现强度最弱的室内人工藻结皮中藻体多分布在表面,胞外聚合物含量低,强度维持仅靠藻丝的机械束缚;野外人工藻结皮中大多数藻丝生长在深层,同时分泌更多胞外聚合物,当藻类单位生物量产生1.4倍以上的有机质时,部分胞外聚合物开始聚集结皮,表面低凹处形成一有机质层,使结皮强度提高2.5倍;当该有机质层吸附、截留了一定量尘埃、土粒和沙粒变成无机层时,使强度再次提高2-6倍,建群种-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胞外聚合物的88.5%为酸性成分,785为380kD的酸性蛋白糖,其中糖醛酸最达8%,它们的自由羧基是与基质中金属离子结合的重要位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沿海地区灾害特征与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川江  罗祖德 《科学》2006,58(4):47-50
我国大陆沿海地区濒临太平洋西部,处于中纬度地区,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交通方便,自北向南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11个省、市、自治区。这一地区无论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明显高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它以仅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5%,集中了我国50%以上的人口、约70%的国内生产总值及70%以上的大城市,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和经济、文化、科技最发达的地区。然而,由于我国沿海地区处在陆海交替、气候多变地带,海陆之间巨大的热力差异,形成了显著的季风气候.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很高.一直是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因此,如何有效防范灾害和减轻灾损是关系到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红树林是热带海岸泥滩上的常绿红树类灌木和小乔木群落的总称。我国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部分沿海潮间泥滩地区均有分布,亦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西印度群岛和西非。红树林群落的生态环境与其他植物群落有显著不同,它们主要生长在潮间带的富含有机质和盐分的灰黑色泥质、砂泥质的海岸浅滩上。海水涨落和潮流周期地淹没红树林,涨大潮时,红树林枝干几乎全部藏在水中,只有较高一点的树冠露出水面,黄绿色的叶子点缀在蓝色的海水中,给烟波浩淼的大海增添了几分姿色;退潮时,红树林的枝叶依附着盘根错节的树干立于浅滩上…  相似文献   

8.
湖泊富营养化及其生态系统响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其中约三分之一是淡水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湖泊中的绝大部分已处于中营养或富营养水平.湖泊富营养化是当前我国湖泊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湖泊富营养化后会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系统异常响应.这些响应包括沉水植物消亡、蓝藻水华频发、微生物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增加,生物多样性下降,营养盐的循环与利用效率加快等.整个湖泊生态系统,也会伴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呈现出生物多样性下降、生物群落结构趋于单一、生态系统趋于不稳定的现象.在浅水湖泊中,还会进一步导致从"清水态"的草型生态系统,逐步转换为"浑水态"的藻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这种演替机制,推测是水生植物与浮游植物利用营养盐的效率不同所致.而对于严重富营养化的湖泊,生态系统最终的演替趋势则是从浮游植物为主的自养型湖泊转化为以微生物、原生动物等为主的异养型湖泊.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气藏硫化氢形成的控制因素和分布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碳酸盐岩储集层系中往往发育膏盐,硫化氢在碳酸盐岩油气藏中也比较常见,而高含硫化氢天然气的成因目前普遍认为是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的结果,因此硫化氢与石膏分布的关系就显得比较密切.但是在许多膏盐发育的碳酸盐储集层中,就没有硫化氢的生成.最近研究发现,膏盐的存在只是硫化氢形成的一个基本条件,储层孔隙的发育情况、地层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储层经历的温度条件、油气-水界面的存在、烃类组成、储层岩石组合等,都对TSR的发生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是因为TSR是在高温条件下烃类将硫酸盐还原生成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的过程,硫化氢的形成要受到TSR反应的控制,因此反应空间的连通性、硫酸根离子与烃类的接触机会、反应温度等都对TSR反应产生影响.由于硫化氢的化学性质比较活跃,聚集成藏保存下来还受地层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等因素的控制.硫化氢分布的预测主要是基于TSR反应条件是否具备、保存条件是否良好的前提下,结合已发现高含硫化氢气藏的特点,建立海相碳酸盐岩层系硫化氢分布的预测模型:在含膏岩的孔隙型储集层系中、地层水中富含硫酸根贫重金属离子,油气充注成藏后又经历过较高的温度,且气藏保存较好,是高含硫化氢天然气分布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6,(3):41-41
地球上最壮观而又最鲜为人知的一些火山分布在东非大裂谷两侧。东非大裂谷是地壳中的一个大裂缝,长达1900多千米,穿越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一直延伸到了亚丁湾。在这一系列火山中,最活跃和最致命的就是尼拉贡戈火山。它是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即刚果(金))戈马市以北的一座成层火山,即由分层的岩浆和火山灰构成的火山。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尼拉贡戈火山的主要特点,和它对生活在其阴影中的人们构成了什么样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利用 DNA体外重组技术构建了蓝细菌Synechochstis sp PCC 6803缺失突变株ORF4_(4690),其染色体DNA中与不依赖于光的叶绿素合成途径相关的ORF_(469)片段被红霉素抗性基因所取代.该突变株细胞内叶绿素的含量完全受培养过程中光的控制.培养获得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9.427μg· mg~(-1)和 0.695 μg· mg~(-1)的两类藻细胞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热模拟降解,分析了热解产物烷烃生物标志物特征,发现两类细胞在类异戊二烯烃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明显.低叶绿素含量的蓝藻样品热解产物中Pr/nC_(17)和Ph/nC18值为0.192和0.216,分别是高叶绿素含量蓝藻样品的1/3和1/7。实验结果为叶绿素分子是植烷和姥鲛烷等类异戊二烯烷烃的分子来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并进一步证实了藻细胞中脂类分子是决定其热解产烃量的主要控制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现代分子生物学与有机地球化学的结合可以为某些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子来源研究提供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海芋     
海芋和荷花,是我喜欢拍摄的两种植物。它们的丰姿总是飘逸在我的意识里。 海芋,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均有分布,印度、菲律宾亦有分布。海芋性喜高温湿气候,多野生于山野间,高度可达2-5米。叶片肥大,阔卵状载形,叶柄粗长,盾状,着生于叶片后半部,叶柄长可达1米。叶浓绿有光泽,羽状叶脉明显,四季亮绿,极具观赏价值。 海芋系肉穗花序,花序外有粉绿色总苞,总苞上部开展成舟状,称为佛焰苞。总苞的下部合成管壶状,粉绿色。肉穗花序略短…  相似文献   

13.
补偿性生长是草地植物对动物采食的一种适应策略,合理的放牧强度能够促进植物的补偿性生长,有利于草地生产力和稳定性的维持,而长期过度放牧则导致草地退化.因此,确定合理的放牧强度是科学配置草地生产-生态功能实现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各类放牧实验已发表的118篇研究文献,将放牧家畜的采食率(地上生物量移除量,%)作为放牧强度的测度指标,对我国北方5种主要草地类型的植物补偿生长特征及其合理放牧强度进行了整合分析,并结合气候、土壤及植物群落地下生物量和多样性等数据,厘清了影响植物补偿生长的关键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结果表明,我国北方草地植物总体处于欠补偿生长状态,且植物地上部分的补偿性生长主要以牺牲其地下生物量为代价.其中,高寒草甸、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均表现为欠补偿生长,高寒草原和典型草原植物群落表现为等补偿生长.在区域尺度上,补偿性生长的绝对值随年降水量和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加.满足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实现等补偿或超补偿,且对地下生物量不产生负效应,各类草地的合理利用强度为:高寒草甸50%、草甸草原48%、典型草原40%、高寒草原37%、荒漠草原31%.本研究对指导我国北方草地保...  相似文献   

14.
北祁连山西段前寒武纪地层单颗粒锆石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毛景文 《科学通报》1997,42(13):1414-1417
分布于北祁连山西段走廊南山南坡及托莱山北坡的“桦树沟式”和“朱龙关式”含铁岩系的成岩时代长期以来悬而未决。1956年,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根据地层中所发现的同心藻和锥管藻,认为是震旦系。同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祁连山考察队霍玉华等根据地层中发育的火山岩和厚层灰岩特征则认为是中奥陶统。 甘肃省地质局(1974)在进行祁连山幅区域地质调查门(1:20万)时,按岩性组合将该套岩系划分为大柳沟群、镜铁山群和朱龙关群,分别与青白口系、蓟县系和长城系进行对比,但由于所划分的各群之间均以断层接触,因此该分层多引起地质工作者的质疑。尽管在这套岩系中见有叠层石,因难以鉴定到属和种,无法用其确定系,长春地质学院和酒泉地质调查队在对镜铁山铁矿床进行典型矿床解剖时,用全岩Rb-Sr等时线方法测得几组成岩年龄分别为586,  相似文献   

15.
盘星藻化石在我国第四纪湖相地层中频繁出现,但其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的指示意义存在较大的争议.一些研究认为盘星藻大量的出现代表了湖泊变浅,一些研究则认为盘星藻主要集中在湖泊水深较大的区域.本文对位于云南中部的星云湖现代水样和湖床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盘星藻的分布状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湖面水体中盘星藻浓度在水平方向上随水深基本没有变化,在垂直方向上盘星藻在湖水底部浓度最大,推测可能与盘星藻重力沉降及波浪扰动底泥产生的再沉积作用有关;湖床表层沉积物中盘星藻含量与水深无明显关系.初步认为,在一些较大湖泊的沉积物中,盘星藻的分布与水深的关系可能是沉积过程造成的,较大湖泊中风浪的作用使得盘星藻趋中沉积非常明显;而湖水中是否有大量盘星藻生长可能与河流输入、水体营养化状态、水温、p H、盐度等水环境状态有关.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湖泊可能机制并不一样,没有统一的规律.因此,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将盘星藻含量作为水深的指标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分析.星云湖过去3000年化石盘星藻含量的变化与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指示的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变化趋势一致,且更敏感地响应了人类活动导致的湖泊水体富营养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口虾蛄琥珀酸脱氢酶(SDH)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俗称虾爬子、螳螂虾等,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口足目、虾蛄科、口蛄属,主要生活于近海浅滩,泥质海底巢穴中,我国山东、浙江以及江苏以南沿海皆有分布,它具有个体大、肉味鲜嫩、营养丰富等特点。随着人们食物结构改变,其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浙江已有虾蛄的人工养殖,苗种培育已取得成功,正朝着产业化与规模化方向发展,同工酶作为一种生化指标,已广泛应用于虾蟹类的物种及杂种鉴定、亲缘关系比较及系统分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与调控等的研究。关于口虾蛄的同工酶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报道的是口虾蛄的琥珀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结果,旨在为口虾蛄进一步生物学研究和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最后的疍民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群备受磨难的水上居民,他们逐水而居,漂泊无定。生在江海之上,居住在舟船之中,不准上岸定居,以捕鱼、运输和渡客为生.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蛋民文化.主要分布在广东珠江流域。  相似文献   

18.
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在农 《自然杂志》2006,28(2):114-115
创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学范畴,创新主要是指通过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来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西方经济学中第一个系统地、完整地描述创新理论的是熊彼特(J.Shumpeter),一般称之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19.
伍德明 《科学通报》1989,34(24):1895-1895
甘蔗白螟(Scirpophaga excerpali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为害甘蔗的主要害虫,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和台湾等地区,国外则分布于东南亚及南亚等地区。本文作者之一任大方曾研究其雌蛾腹尖提取物的活性,提取物经柱层分离后,在田间有一定的诱蛾活性(未发表资料)。本文报道甘蔗白螟雌蛾性外激素的化学结构及田间诱蛾活性。  相似文献   

20.
纵向岭谷区水汽通道作用及植被生产力响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纵向岭谷区河谷“水汽通道”作用,使通道与其毗邻地区形成特殊的水热分布格局,并产生了强烈的生态效应,并对该区的生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本区30年平均年降水、气温空间数据、净初级生产力、植被类型、地形(高度、坡度、坡向)、太阳辐射等数据基础上,构建纵向岭谷区“地-汽-水-生”系统数据库;通过河谷水汽通量、降水格局、“分水岭”空间分析,印证河谷“水汽通道”作用的并存;水汽通道作用对植被的垂直分布带谱南北差异和植物种类的反常分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相邻同纬地区比较,本区NPP(净初极生产力)值总体偏高,向北突出、延伸趋势显著,并且高值线的流动方向与河谷相一致;人工神经网络分析结果确定最低温度、海拔高度、降水、坡度是影响本区NPP的关键因子,它们的影响率依次为1.588,1.053,1.006和1.003.最后分析了各植被类型及同一植物物种的净初级生产力对水热条件的具体响应过程,“水汽通道”作用产生了重要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