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道路施工引起下方既有地铁隧道的沉降问题,在地铁隧道上方斜穿施工道路的基础上,进行了现场隧道沉降变形实测研究,分析了道路在路基注浆加固、路床和路面结构层施工阶段中地铁隧道的沉降曲线。建立地铁隧道-土体-道路模型对道路施工的注浆加固过程及路床和路面结构层施工进行模拟,通过比较地铁隧道沉降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验证了该精细化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此,分析了路床和路面结构层总施工厚度、道路土体性质、隧道下卧土层、隧道衬砌强度等关键参数对地铁隧道的沉降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铁隧道的沉降值与施工厚度呈正相关关系;道路的存在对隧道的沉降影响越小,其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对地铁隧道沉降几乎没有影响;卧土层的弹性模量越大,土层越不易变形,且地铁隧道沉降越小;衬砌弹性模量增大对地铁隧道沉降影响反而越小。  相似文献   

2.
工后沉降常常引起路面起伏变形,降低道路的寿命,过大的工后沉降甚至造成路面破坏、行车危险、道路维护费用高等问题,是城市道路的主要危害.为研究场地环境改变对城市道路工后沉降的影响,论文从工后沉降的组成、产生原因、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据此提出防治工后沉降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沥青路面平整度为控制指标,分析隧道不同埋深、不同开挖半径下穿某一施工段对公路路面的沉降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对隧道下穿施工进行数值模拟,对公路路面的沉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隧道施工引起的路面沉降受隧道半径和埋深的控制.沉降槽宽度系数与隧道半径和埋深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控制隧道半径,得出路面允许最大沉降与隧道埋深的关系,合理预测最大沉降,理论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城区塌陷土洞的发育致塌机制,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试验研究土洞的发育破坏过程,分析了试验过程中地表变形数据以及土洞的最终破坏形状,同时通过土压力量测试验分析土洞发展过程中覆土应力的变化.以此试验为基础建立了计算土洞极限半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弹性模量、泊松比、黏聚力、内摩擦角对极限半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发育的土层空洞,破坏区内土压力显著降低;土洞发生破坏时,洞顶沉降速率发生突变;土洞内部破坏的高度与土洞直径间的规律与普氏理论提出的几何规律吻合良好;对于埋深不同的土洞,其破坏形式主要分为坛形和直筒形塌陷.  相似文献   

5.
基于GPR的城市道路地下病害差值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下工程施工对道路路基破坏产生的地下空洞等病害是导致城市道路路面坍塌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探地雷达(GPR)以其无损、快捷以及浅层高分辨率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地下病害检测中。针对目前GPR技术在地下病害一次性检测中存在的环境干扰严重和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值检测的道路地下病害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差值检测算法对配准后的不同时相雷达图像进行差值处理,识别出变化区域即病害可能出现区域,然后利用改进的核匹配追踪算法,识别并提取道路病害特征。根据回波波组形态、振幅和相位特性、吸收衰减特性等方面特征,初步建立地下病害属性划分标准,进而将不同种类病害分级以指导施工修复。对北京四环路部分路段进行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有效提高道路地下病害的检测精度至80%。该方法可实现道路病害检测由一次性检测技术向周期性监测技术的转换,为保障城市道路和地下管线安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王蕊  宋宏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4):5871-5877
为了快速有效地探测出城市道路结构中的致灾空洞,预防路面突然塌陷而导致财产和生命的损失。本文采用理论和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城市典型的沥青混凝土道路存在致灾空洞时的热效应和温度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致灾空洞的存在改变了沥青混凝土道路结构传热特性,提高了其热流通量,致使路面结构层传热增多、热量留存减少、引起道路路面温度发生下降。在夏季晴好天气的2:00-22:00时段,致灾空洞提高了道路结构热流通量约4倍多,使道路路面在致灾空洞约2.2倍尺度范围内温度下降1.061℃—1.368℃,目前红外热像仪的探测精度能够探测出其温度变化。因此,采用红外热像技术探测城市道路致灾空洞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铁隧道开挖会对围岩产生扰动并破坏其稳定性,严重时甚至引起地层失稳而造成路面塌陷事故。为研究城市地铁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所引起的地表沉降基本特征,本文以青岛硬岩(花岗岩)地层为例,通过室内三维模型试验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总结出不同工况下开挖所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同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作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浅埋隧道的开挖会引起以地表沉降为主的地层变形,其横向沉降数值分布会呈现出“两侧小中间大”的沉降槽,这与数值模拟结果较为相符,即隧道正上方的沉降变形最大,越是偏离隧道中轴线则地表受开挖扰动越小;而纵向地表沉降则分为“缓慢变形”“剧烈变形”以及“变形稳定”三个阶段,上述阶段的影响范围基本维持在距掌子面-1.6D~1.6D(D为隧道洞径)之间。因此,试验所得结果可以应用在硬岩地区浅埋暗挖施工当中。  相似文献   

8.
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对于地层的扰动,使原有土体的状态失去平衡,如遇地下土层较为复杂的,易对结构顶部地表及上方管线造成影响,使其产生沉降,严重可能造成管线渗漏,亦对暗挖施工造成安全隐患.对地下铁暗挖车站在施工中必须以严格控制沉降、防止坍塌为目的.对于地下土层复杂、管辖密布区域,施工中确保结构顶部地表及管线稳定为施工重点,此类施工中的核心是确保地表稳定及管线安全,控制沉降,防止沉降引起的结构坍塌.如遇地表或管线沉降突变,趋近或超过警戒值,需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地下管线埋深、管材材料、管线下卧层土质、管线与地下结构间的距离以及管线与周围土层的相对刚度等因素对地下管线位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上各因素对地下管线位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际工程中应该根据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后确定合理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的重要载体,依附于路面上的各类检查井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从而导致检查井周围路面沉降,严重影响城市道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危及车辆及行人的出行安全,影响路面行车的舒适度。通过推广使用新型可调式防沉降(三防:防盗、防坠、防沉降)井盖,不仅能弥补传统检查井施工工序多、调平难、易沉降等特点,而且具有噪声小、防盗、防坠、施工工期短等优点,极大提高井盖使用寿命,同时对道路行车的舒适度、安全性等均有较大提升。同时也进一步防止道路检查井周边沉降的质量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道路骨架性的城市道路等级划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在总结现有城市道路分级理论存在的不足基础上,从道路在路网中承担的结构功能角度指出,道路骨架性是城市道路分级方法的重要依据.然后提出了道路骨架性的定义,采用介数中心度作为定量描述道路骨架性的计算指标,并建立了依据道路骨架性定量划分道路等级的计算分级法;最后采用多个城市的现状与规划道路网数据,比较了计算分级法和传统道路分级方法所得到的道路分级结果的相似程度,验证了所提出的计算分级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公路病害日益严重的局面,分析了病害产生的背景、原因,提出了处治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助动自行车在道路骑行时需要克服的线性、非线性和惯性阻力的函数表达式的分析,选择相应的模拟负载加以仿真,实现了用室内的试验台替代道路骑行试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病害的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道路病害的种类,提出了严格控制路基填料质量、积极推广新工艺、注浆加固局部地基等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沥青路面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根据沥青路面调查与综合评价结果。提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和矫正性养护的对策,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尚颖 《天津科技》2014,(12):60-62
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城市道路提出了新的建设要求,道路不仅要宽阔、通行顺畅,道路景观也要设计美观。这既是城市建设的要求,也是城市环境提升的需要。阐述了城市道路景观的概念,分析了景观与道路景观的区别及道路景观设计的必要性,并概括介绍了天津市道路景观规划现状。  相似文献   

17.
假设相同道路用地面积下的4种路网模式,基于交通工程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排队论,分别计算并讨论以下两种情形4种路网模式中车流沿横向或纵向行驶产生的总耗时变化趋势:到达率相同,道路用地面积率持续变化;道路用地面积率相同,到达率持续变化.并对总耗时和趋势变化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车流到达率不高,即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低密度、红线较宽的路网模式(模式1)具备一定优势;当交通量增多和出现拥堵时,高密度的单行线路网系统(模式4)更具优势.关键结论可直接指导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18.
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城市道路绿化是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生活环境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城市道路绿化的总体要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道路绿化应充分考虑道路空间结构与风对道路污染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太原市长风大街的绿化状况。  相似文献   

19.
根据道路的构成要素,从平面线型、横断面设计、道路绿化、路面铺装、配套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精心设计才能做好太原市道路旧路的改造设计工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总结近几年在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施工中的经验,对施工过程中混合料拌和、摊铺碾压、接缝、养生等重要环节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合理的路面基层施工方法,并指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