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鳌 《华东科技》2012,(2):22-24
"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著名画家达?芬奇这句名言生动揭示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新技术革命浪潮中,传统文化内容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派生出网络游戏、数字视听、三维动画等一系列新兴业态,使文化内容更加引人、传播更加快捷、影响力更加深远。苹果公司的市值达到世界第一,是一个将文化与经济融合互动、科技与艺术结合起来的良好范例。有人分析史蒂夫?乔布斯的成功至少有三个因素值得关注:一是科技文化,乔布斯父亲是位机械师,  相似文献   

2.
艺术是社会的镜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画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载体到数字动画媒体巨大变化。在这种变化发展中数字动画艺术需要将现代数字动画制作技术与传统的文化艺术相融合,"文化为体,科技为媒"才是数字动画媒体艺术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雷舜东  熊源  袁神 《科学管理研究》2012,30(4):15-18,26
科技创新与文化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文化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是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文化是发展的"内容",科技是发展的"形式"。总结了国内外对文化和科技创新关系研究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文化和科技创新的相互作用,通过建立模型分析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影响情况。最后从制定和鼓励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政策措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等5个方面分析了具体的体制融合方法,为我国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4.
当前,科技与文化发展关系日益密切,科技创新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作为社会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表现内容,也是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和载体,科技创新给全球竞争格局和社会生产方式带来了重大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并从文化的内容、形态、传播与影响等各个方面,不断推动着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新一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大丰富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同时也显著提升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活力。进一步强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作用,努力提升公共文化事业科技服务能力,不断优化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外部环境,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推进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对于增强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科技创新必将丰富文化建设的内容和业态,支撑和引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在倡导科技与文化融合上,上海有一系列突出表现:世人皆知的世博会中国馆里,"清明上河图"堪称我国文化竞争实力的强劲表现。该展项将传统国画和多媒体技术融合创新,带给参观者多元审美体验,催生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在后世博时代,它正在实践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清明上河图"的成功,对应用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早已成为当今信息时代的标识,也是苹果公司在乔布斯时代力挽狂澜的秘笈。技术发明英雄观与社会决定论继工业时代之争后,在技术创新问题上再次针锋相对。借助文化的视角,挖掘技术本身蕴含的深刻文化本质是对技术创新解析的突破口,也是对英雄观及社会决定论在技术创新问题上的整合。结合当今社会热点的乔布斯创新问题,破解乔布斯技术创新成功之道的同时,揭示技术创新背后深刻的技术文化创新内涵,即从技术异化到技术人文化的回归。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时代,文化艺术也与时代紧密结合,在艺术展示空间方面,"数字艺术馆平台"诞生了,在数字空间中开展艺术品欣赏、学习、交流,与传统相比下打破了空间限制,解决了艺术品本身的保护,让艺术品实现数据化,共享艺术品研究资料,增强了对艺术品的互动性等优势,推动了数字艺术的各项发展,促进了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让艺术品更加多元化的展示。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强调"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安庆来说,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又恰逢其时、大有可为;既是建设"文化安庆"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9.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演绎,使我们看到了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科技与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依靠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科技融合,才能重新散发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相似文献   

10.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精彩演绎,使我们看到了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科技与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依靠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与现代科技融合,才能重新散发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相似文献   

11.
陈思 《科技成果纵横》2012,(6):33-34,36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关系密切,科技创新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与文化融合是指通过科技创新与文化产品的有机结合,提升文化产品的价值与品质,实现科技创新对于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推动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一、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作用首先,科技与文化融合可使文化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  相似文献   

12.
河南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的文化"代言",是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利器。河南传统工艺美术以其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和艺术美感散发着蓬勃的活力。本文通过透视河南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内涵,同时对河南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保护和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与旅游产业、数字产业、民俗文化、自然资源等相融合的开发思路,以推动河南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种类繁多且不断迭代更新,科普场馆亟须通过各种新兴技术手段更好地传播科技内容与科学精神。因此,将合适的数字技术应用到场馆建设、更新改造与运行维护之中对于实现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该文从场馆自身数字资源、可用新兴数字技术、场馆数实融合策略与途径、融合实践的问题与对策、融合发展的未来方向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以期为数字技术与场馆融合发展提供路径指引和参考,让数字技术更好地赋能场馆科普文化传播事业,从而促进场馆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燕 《科技资讯》2013,(5):238-238
现代设计受到现代科技与现代艺术的影响,更多的展现出科技与技术的结合。突显出在工业时代环境下科技的巨大力量。民间工艺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承载传统的审美文化,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中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它整体的造物思维和深厚的中庸文化启示现代设计在制作的过程中更加人性化,将物我合一的民族文化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5.
宁夏回族"大集中,小杂居"的聚居方式,使得回汉族之间经济、文化方面的交往更加频繁,在日常生活中的联系更加密切,再加上回汉族之间接受共同的学校教育回汉族族际之间文化的传播更加快捷,文化的相互采借更加频繁,使得区内回汉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并对未来宁夏民族文化的面貌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文化科技产业的颠覆性概念,是推动文化和科技内涵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技术赋能的背景下,从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意蕴内涵、逻辑关系、框架模型、目标指向几个方面对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演进机理展开诠释,进一步明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理论基础,推动我国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具有两方面的意蕴,一方面是促进精神文明和人类社会进步,另一方面是加快物质文明和经济产业发展.在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对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辨析其逻辑关系.同时,对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进行剖析,运用系统论的相关理论,参照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OSI,对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技术赋能框架模型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总结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目标指向,以期进一步厘清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科技融合并不是一个新话题,然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其倾注了更多关注与研究。过去,科技对文化的影响表现得较为单一,主要是在特定历史时刻发挥革命性作用,例如活字印刷术对出版的影响、摄影技术对绘画和电影的影响等等。如今,科技已经渗透到文化的各个层面,借助科技力量不仅可以生产一个充满创意的作品,而且可以推动一个行业的升级改造,甚至使整个产业趋向高效和集约。  相似文献   

18.
杨敬飞  王众杰 《科技信息》2010,(22):237-237
数字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文化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数字在生活中有着很特殊的地位,特别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从民俗信仰、诗词歌赋到日常器物中,都包含着数字文化。我国传统图形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是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精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中国传统图形同样与数字文化发生了种种关联,并包含着深刻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9.
该文提出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通过阐述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在分析文化产业以及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概念、背景、目标、特点和规律基础上,提出文化和科技融合背景下的文化产业七大类别,通过系统调研、分析、讨论、总结,探讨提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中CMS已逐步演变为互联网的基础性系统.本论述主要介绍如何利用CMS建设丝路文化艺术VR视频平台,通过2D转3D视频的技术,创造有关丝路文化艺术VR内容,让用户可以通过VR眼镜以全新的视角来感受丝路文化艺术,使大众更加深刻地了解古丝路与新丝路文化艺术.目前,互联网、VR、丝路等关键词已成为投资者追捧的经济热点,尤其VR丝路文化艺术内容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鉴于此背景,本论述以CMS系统实现“互联网+VR观丝路”的设计与实施为研究对象,从而为VR技术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促进丝路沿线城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