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首届苏联自然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黑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和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发起,全国首届苏联自然科学哲学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8月25日至30日在哈尔滨召开。与会代表70余人,提交论文27篇,译著3本,译文8篇。向会议提交的论文展示了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的研究概况。其内容大体上有以下三个方面:对苏联哲学界关于科学技术革命论研究情况的评述;对苏联自然科学各学科哲学问题研究情况的剖析;对苏联学术界关于方法论的研究情况的介绍。“苏联的科学技术革命论及其实践对策”(孙  相似文献   

2.
去年,苏联哲学家贺自然科学家在总的方面从哲学上概括现代自然科学成就和揭露自然科学中唯心主义德歪曲方面进行了巨大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编辑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季刊),为适应形势发展和广大读者的需要,今后将着重介绍国外科学哲学和自然辩证法研究动向和趋势,科学哲学代表人物的著作,著名科学家的哲学论文,科学方法论、认识论和逻辑,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相结合的研究,科学伦理学,科学思想史和科学家的思想传记等等。在形式上将减少一些长篇译文,适当增加综述、文摘、动态、人物介绍、会议报道、书评、书讯、学术简讯和注释等内容,以期尽可能向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量。  相似文献   

4.
苏联科学院通报1959年10期刊登了一则动态,下面是这一报导: 在经济学、哲学、法学学部建立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学术委员会。它的任务在于正确指导与加强在科学院机关和它的分院、加盟共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邱仁宗教授主编的《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第2集即将于1992年初与读者见面。本集选择了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以来国外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成果,以及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本集的主要特点是内容新颖,资料丰富,共分六个专题:(1) 自然化的科学哲学:自然化的科学哲学是当前科学哲学的主要争论焦点之  相似文献   

6.
论自然科学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深入探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在学科目标、研究对象等方面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根据,阐述了自然科学方法向哲学社会科学渗透的途径和机制,并指出了方法移植的限度和原则。  相似文献   

7.
论苏联自然科学哲学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自然科学哲学是一笔有待开发的巨大精神财富.在苏联,科学和哲学的关系曾经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扭曲,我们可以从苏联哲学史中汲取有益的教训,从而深刻地理解哲学的本质.苏联哲学家在自然科学哲学领域中开辟了新的学术边疆,提出了大量创见,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自然科学界有不少右派分子都否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重要性,认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不一定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这样的看法是极端错误的。认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可以不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主要理由有两个。一个理由是说,研究自然科学的人不须要知道哲学,认为哲学对自然科学没有什么帮助,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也是同样。另一个理由是说,  相似文献   

9.
近一年来苏联的几个学术书刊物发表了一系列讨论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的状况和任务的文章。苏联科学院学术秘书长托布切夫院士在1957年二月的苏联科学院年会上说过:“我们刻不容缓地需要召开自然科学哲学的科学会议。”看来,这些文章的发表与这样一个科学会议的准备是有关的。“学习译丛”1957年10月号译载了苏联“哲学问题”1957年6月出版的第3期的一篇社论:“关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这些社论除了阐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以  相似文献   

10.
概括自然科学的材料,这是苏联哲学家尽最大努力去完成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自然科学,对我们,对哲学家来说,是要求进行并非概括的最重要的一个社会实践的领域。我们不能忘记,唯心主义哲学家也在按照他们的世界观来概括自然科学材料。唯心主义利用自然科学的困难,科学还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投机取巧。我们的任务是及时地揭穿唯心主义的鬼把戏,  相似文献   

11.
一般性的摘文题作赞表时简中却文债表处属克思关放自然科学的工作(关放未赞表材料的 报导)关放自然科学史著作的肘谕(报导)恩格斯谕罗蒙澎素夫共产主义物贯技术基础的建立与苏联科学的任务料学作为社会意数形态罗蒙黯素夫的自然科学赞砚的哲学意义‘导征唯物主义与砚代自然科学”一舍大翻的对睑罗蒙韶素夫—谭大的创新学者四笼列夫关放自然科学哲学周题的言篇不同意兑的争确与批秤自由是先进科学肠展最重 要的条件体大冰殷与自然改造的胭领对自然规律的唯物主义理解及.H.n刚aPcn的关放自然科学的谕文的料学意 义瑞卜恩·列·斯的著作对龄自…  相似文献   

12.
列宁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没有忽视我们今天称为“原子时代”的二十世纪初,并作为科学和技术巨大革命变革的基础的物理学所经历的过程。大家知道在新物理学开始时期对于物质概念发展的哲学分析,列宁已在他的名著“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实现了。继这书写作之后,列宁一直注意着新物理学的问题,这点在他的“哲学笔记”一书中便可以看出来,他的基本论题——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是同新物理学的哲学结论和概括紧密联系着的,同时他在纲领性的论文“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中还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间关系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苏联自然科学哲学丛书》三本已于1990年3月出版。这三本书是《历史的足迹》(龚育之、柳树滋主编)、《苏联自然科学哲学教程》(孙慕天、张景环、董驹翔译)、《辩证世界观和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论》(孙慕天、李成军、申振钰、张景环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14.
列宁与现代自然科学.现代资产阶级自然科学的哲学的方法论概念的批判.自然科学分化和完整化的历史过程的认识论基础.边缘科学“交叉运用”研究方法问题。物质运动的物理形式与化学形式的特点及其彼此问的相互联系:(1)物理化学的方法论问题;(2)化学物理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1963年10月18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曾举行扩大会议讨论科学方法论问题。苏共中央意识形态委员会主席伊利切夫作了题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的报告。报告共分四部分: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和专门科学;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问题;三、社会科学的方法论问题;四、几点结论。这里发表的是第二部分的全文;第三和第四部分的全文《外国学术资料》1964年第二期已译载。伊利切夫在报告中从哲学上为苏共纲领和苏共的修正主义路綫吹嘘,攻击马克思主义者(他称为“教条主义者”),全盘否定斯大材。在报告中也提出了现代自然科学发展中产生的一些方法论问题,但是把方法论的研究归结为首先要消除“个人迷信”的影响。这篇东西,对于我们观察和了解苏联在自然科学哲学问题方面的思想动向,是一个有用的材料。与此同时,我们还刊载会议上对该报告的讨论(与自然科学有直接关系的部分)和苏联科学院院长凯尔迪什的发言。  相似文献   

16.
原子论和自然的描述 [丹麦] N.波尔著郁韬译本书收集作者的四篇论文,并有绪论一篇。各文发表于新式量子力学初露头角的时期(1925——1929),企图对当时量子论的发展形势,作出哲学的分析和概括。作者及其学派在哲学观点上,是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色彩的。在他的许多论文中,都以不同的明显程度阐述了不少实证主义观点。在本书第二篇文章中,作者首次提出了他的所谓“互补原理”,这是作者的中心哲学思想。因此,本书是了解波尔及其学派的哲学思想的资料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10年7月9日,第四届全国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大学等单位的师生7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8.
作者前记这里发表的是作者半年前写成的一则学习心得。在大鸣大放和反右派斗争中揭露出来,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是自然科学家中的右派分子活动的一个方面,他们的口号是:反对哲学干涉科学。对于他们这个口号的反动性质和欺骗性质,必须进行揭露和批制。同时,还有另外一部分人,他们是愿意接受或者不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但是,却也弄不清楚,哲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1979-1989年《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从诞生到停刊的整个历程,借助词频计量和绘制学科知识图谱,以及深入阅读刊物文本和访谈等方法,研究了该刊物诞生背景、研究主题、典型内容、译介文章地区分布与主要译作者,发现了《丛刊》对于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四个作用:窗口作用、范式作用、培育作用、助推作用,继续讨论了如何继承《丛刊》和如何加强科学哲学与自然科学研究的联盟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逻辑方法是形式化的分析方法,是自莱布尼兹提出对传统逻辑进行形式化改造之后,经弗雷格把逻辑本身变成一个由公理和定理、规则构成的演绎体系的努力,由罗素这位现代符号逻辑的集大成者构筑而日趋成熟的。它体现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并开辟了哲学研究的新途径,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及方法转换为推进现代哲学发展的新工具。逻辑方法历来都与自然科学、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中,就折射出具有演绎性质的古希腊几何学证明法,是这种关于证明的几何学为亚里士多德逻辑提供了蓝本。同时,早期的逻辑学还与哲学交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