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鲍鱼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鲍鱼多糖提取工艺参数.通过对固液比、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时间的研究,确立各因素工艺条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当固液比为1:40、温摩为80℃、提取时间为3h时,得到了较好的提取率.在选择的最佳的工艺参数下,提取的鲍鱼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74.89%,鲍鱼(干)中多糖含量为9.23%.  相似文献   

2.
从芥菜干中投取水溶性多糖,经分离纯化后得棕色固体,再经双氧水缓慢氧化脱色得白色固体,经市效液相色语分析鉴定,本品含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蔗糖等六种组分.  相似文献   

3.
斯达油酯酵母U9018胞外多糖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斯达油脂酵母U9018以蔗糖为基质产生的胞外多糖的一些理化性质,胞外多糖由D-甘露糖、D-半乳糖和D-葡萄糖醛酸组成,三种单糖的含量比值为1:1:1,单糖为吡喃型糖,该多糖在低浓度时有较高的粘度,且粘度随浓度或加热温度的提高而增大,20℃下0.5%浓度的多糖溶液可形成凝胶,1.5%浓度的多糖深液形成的凝胶强可达21.65g/cm^2,凝胶无色透明,U9018多糖对黄原胶有显差的增粘作用。  相似文献   

4.
灵芝GL8801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提取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导液体发酵的灵芝GL8801胞外多糖的提取和结构特性.以溶媒沉淀法提取灵芝胞外多糖,其胞外多糖可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种,均含氮.水溶性多糖由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木糖组成,4种单糖比值为6∶4∶4∶1,水不溶性多糖中的单糖组分则绝大部分为葡萄糖.  相似文献   

5.
松材线虫体外可溶性多糖组分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的单异活体纯培养用80%的乙醇提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提取液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松材线虫的体外可溶性多糖产物中至少含有海藻糖、甘露糖、果糖和葡萄糖等组分。  相似文献   

6.
贝类多糖的组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乙醇沉淀法从河蚌贝类中得到一种多糖.研究表明,此多糖的基本单元主要由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等四种成分组成,此糖具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营养条件对鲍鱼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无机盐及其不同浓度对鲍鱼侧耳(Pleurotus abalonus)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鲍鱼侧耳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酵母浸粉,最适碳氮比为10∶1,KH2PO4,MgSO4,NaCl,KCl,CaSO4.2H2O,H3BO3促进菌丝生长的适宜浓度分别为0.2%、0.1%、0.1%、0.5%,0.2%、0.01%,ZnSO4.7H2O对鲍鱼侧耳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脱除鲍鱼多糖中的Hg(II)、Pb(II)、Cd(II),利用廉价、易得的贝壳粉(oyster shell,OS)功能化聚氨酯泡沫(polyurethane,PU),得到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复合材料PU/OS;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OS添加量、pH值、吸附时间对PU/OS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曲线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5 ℃、pH=5.0、平衡时间为180 min的吸附条件下,PU/OS对Hg(II)、Pb(II)、Cd(II)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达到54.62,57.80,82.64 mg/g,吸附遵循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利用PU/OS处理鲍鱼多糖后,PU/OS对Hg(II)、Pb(II)、Cd(II)的脱除率分别为59.61%,73.17%,85.71%,对其中的多糖、氨基态氮、蛋白质的保存率分别为83.66%,72.50%,83.21%。结果说明,PU/OS可有效降低鲍鱼多糖中Hg(II)、Pb(II)、Cd(II)的残留量,保障鲍鱼多糖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粉被虫草菌丝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粉被虫草菌丝体经沸水浸提,醇析,透析,Sevage法脱蛋白,再经DEAE-纤维素和Sephadex-G-100柱层析纯化,得菌丝体纯多糖ps1和ps2.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ps1和ps2的为单一物质,凝胶过滤法测得ps1和ps2的分子量分别为24000和13000Dal,气相色谱分析表明ps1的单糖组分有D-甘露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ps2的单糖组分有D-甘露糖和D-葡萄糖,IR分析  相似文献   

10.
香菇液体培养中不同诱导物对多糖和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菇液体培养过程中,用葡萄糖作为诱导物,要比蔗糖、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为好,可以使香菇发酵液中的各种酶的综合活力达到最高,同时,发酵液中的粗多糖达到0.358g/100ml,产生的生物量达到0.738g/100m1。  相似文献   

11.
鲍鱼多糖Hal-B的乙酰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鲍鱼中分离得到的硫酸脂多糖Hal—B进行了乙酰解的研究。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两个组分,核磁共振和串联质谱的研究表明:这两个组分分别是全乙酰化的半乳糖和全乙酰化的寡糖混合物。  相似文献   

12.
南海海洋红树林内生真菌胞外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菌体中提取到胞外多糖W2 1 ,甲醇解研究表明W2 1 由葡萄糖 ,半乳糖和少量木糖组成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PET解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PET在超临界甲醇中的解聚行为及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对PET解聚率的影响,发现PET在超临界甲醇中可迅速地完全解聚。红外光谱检测解聚产物是纯度很高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单体和乙二醇。  相似文献   

14.
离子液体在去氢枞酸甲酯F-C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去氢枞酸酰氯化、甲醇解制得去氢枞酸甲酯,再以酸性离子液体[bmim]Br/AlCl3为溶剂和催化剂,通过去氢枞酸甲酯与氯化苄的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12-苄基去氢枞酸甲酯(MBD).研究发现,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去氢枞酸甲酯的转化率达47.44%,对目标产物MBD的选择性达72.11%.目标产物经TLC、IR和GC-MS分析与表征.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产胞内脂肪酶的微生物全细胞代替脂肪酶用于生物柴油的制备是降低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成本的一条可行途径,近年来成为酶法制备生物柴油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探讨在叔丁醇介质体系下,以固定化R.oryzae全细胞作为催化剂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考察叔丁醇用量、甲醇用量、缓冲液pH、初始含水量、菌体干重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在优化反应条件下,以大豆油为原料,反应24h生物柴油得率可达70%左右。比较了固定化R.oryzae全细胞在叔丁醇介质体系与无溶剂体系两种体系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叔丁醇介质体系下R.oryzae全细胞回用稳定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芳香醛、乙酰甘氨酸、马尿酸等为原料合成了8种噁唑酮类化合物,然后经催化醇解反应,以62.5%~94.1%的收率得到α,β-不饱和氨基酸酯类化合物,并利用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表征了产物的分子结构.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及取代基的不同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3在100℃,100%(mol/mol)无水乙酸钠催化下反应最佳,吸电子取代基更有利于该反应.化合物4在室温条件下三乙胺催化反应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长棘海星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珊瑚的最重要捕食者。首次报道了长棘海星体内总脂肪酸的提取方法及其成分与含量测定。用石油醚提取低极性组分,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游离脂肪酸(酯);用乙酸乙酯提取酯溶性神经酰胺及其衍生脂类,提取物和残余的水溶性脂类分别经盐酸甲醇解,水解产物再用石油醚提取。各提取及分离组分经GC MS分析,发现游离脂肪酸中有C14~C20的长链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二十碳的Ω-3和Ω-6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如:5,8,11,14-二十碳四烯酸甲酯(主要),8,11,14-二十碳三烯酸,5,8,11,14,17 -二十碳五烯酸甲酯。在盐酸甲醇解产物中,主要检测到系列饱和脂肪酸和高含量的甾醇成分。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是维持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必要组分,也是合成其它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化合物。据报道不饱和脂肪酸5,8,11,14-二十碳四烯酸也有诱发长棘海星捕食反应的作用。5,8,11,14-二十碳四烯酸是长棘海星体内主要的必需不饱和脂肪酸,长棘海星体内可能无法合成它,所以必须不断地捕食含有该不饱和脂肪酸的珊瑚。本实验脂肪酸(酯)的分极性段提取处理方法,能充分地提取出脂肪酸成分,排除其它成分的干扰,分析结果可靠,且重现性好。研究发现长棘海星体内有高含量的、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和甾体激素,这也为长棘海星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学絮凝法和氧化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造纸黑液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的絮凝剂分别对造纸黑液进行处理,筛选出了絮凝剂的种类并确定了最佳用量.然后将其配制为复舍絮凝剂,对造纸黑液进行处理,使COD指标由原来的11000mg/L降至1750mg/L;再经选用的氧化剂进行氧化处理,可使COD值降至166mg/L.经过处理的废水,可作为造纸制浆的二次用水,使造纸废水达到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19.
赵爱娟  冯彩婷  周军华 《河南科学》2014,32(7):1189-1192
实验采用氧弹式量热计测定了4种谷物的燃烧热值.用苯甲酸作为标准物质;在室温25℃、氧气压力2.4 MPa左右、样品量1 g左右的条件下,进行燃烧实验.用雷诺图校正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谷物燃烧前后系统温度的变化值,进而计算谷物的燃烧热.利用量热法对谷物的燃烧热进行测定,原理可靠,仪器简便,操作简单.实验结果表明大米燃烧放热最少,小麦燃烧放热最多.  相似文献   

20.
六味地黄颗粒流动性的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六味地黄颗粒的休止角,评价润滑剂及其用量对颗粒流动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注入法测定休止角。结果:六味地黄颗粒中加入滑石粉后测得平均休止角为50.582±4.929,用量为40.3%时的休止角为45.74±0.735 0;加入硬脂酸镁后测得平均休止角为49.24±1.718,用量为0.045%时的休止角为47.94±0.369 6;加入1.61%滑石粉∶硬脂酸镁(5∶1)的休止角为49.95±1.786。结论:六味地黄颗粒中可以用0.045%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用1.61%的滑石粉∶硬脂酸镁(5∶1)则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