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菜菌核病,随着施肥水平的不断提高,病害逐年加重,近年来成为油菜生产上一种严重的病害。江苏省六合县农科所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教导,去年进行了氯硝胺防治油菜菌核病的试验示范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据在易感病的军农一号品种田试验,每亩用50%氯硝胺可湿性粉剂两斤加水200斤喷雾两次,防治效果可达81.2%,比对照增产53.7%。  相似文献   

2.
1970年,临安县向江西省贫下中农学习“跃曲”发酵饲料的生产及应用技术,通过几年来的反复实践,有所改进。现将他们的经验简介如下。一、“跃曲”的生产流程(100斤配比) 二、饲料发酵(1)粗饲料及糠类的发酵:统糠、(疒必)谷糠、稻草糠、谷壳粉及各种农作物的秸秆、瓜蔓及无毒野草、树叶等经过晒干、粉碎后都可用来发酵,每百斤粗料及糠类的用曲量为2~4两,加水量可根据不同原料灵活掌握(以手紧捏能成团,一拍即散为好)。  相似文献   

3.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我厂革命职工,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指引下,活学活用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立足于为农业服务,继试制和生产“九二○”、“二二三”、杀螟杆菌等七种农药之后,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又试制成功生物助长剂——环烷酸钠。我们遵照毛主席“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把生物助长剂送到贫下中农手里,大搞科学实验并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喂猪每天增重一斤多,喷洒  相似文献   

4.
齿果酸模叶蛋白提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絮凝法提取齿果酸模的叶蛋白,对加水倍量、打浆时间、pH、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等5个影响叶蛋白提取得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基础上,对加水倍量、打浆时间、pH值和加热温度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提取得率的因素依次为加水倍量,打浆时间,pH,加热温度.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加水倍量3.5倍,打浆时间2 min,pH值4,加热温度70℃.  相似文献   

5.
一、“杀”的假借义“杀”的本义是杀戮。《说文·殳部》:“杀,戮也。”甲文字作■,象牵“讯”(俘虏)、“奚”(奴隶)以受戮,又示斧过后身首分离之状。“杀”又为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在1955年对千鹤高级社《发动妇女投入生产,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一文批示中指出:“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十几倍以至几十倍于现在的农作物的高产量。”千鹤大队贫下中衣在毛主席这一光辉批示的指引下,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积极开展以“一组三块田”为中心的科学实验活动,认真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用心寻找粮食高产规律。1972年试种的15亩三熟高产试验田,平均亩产达到1916.7斤,其中3.82亩妇女试验田平均亩产2032斤,最高的二队妇女试验田0.82亩,亩产2375斤。他们的经验是:  相似文献   

7.
以加水量为考察因素,确定和络舒肝片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干膏量为考察指标,选择最佳的加水量。结果表明和络舒肝片第一次煎煮加水10倍量,第二次煎煮加水8倍量,干膏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一)东阳县虎鹿公社党委和厦程里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科学实验和“一定要抓好典型”的教导,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一九七五年和厦程里大队科技组三结合搞了一块三熟制高产试验田。秋粮是杂交玉米“旅曲”和“虎7419”,于十一月七日收获,经全公社党员大会代表和上级有关部门实地验收,实测面积为2.25亩,其中早播杂交玉米“旅曲”0.729亩,实收燥籽733.5斤,平均亩产1004斤;迟播杂交玉米“旅曲”0.326亩,实收燥籽278斤,平均亩产852斤;杂交玉米“虎7419”1.2亩,实收燥籽1122斤,平均亩产935斤。合计实收燥籽2133.5斤,平均亩产948.2斤。春粮为大麦“早熟3号”,亩产608斤。早稻品种为“军协”和“原丰早”,平均亩产1036斤。全年三熟合计亩产2592.2斤,超过了“三纲”。  相似文献   

9.
东阳县虎鹿公社党委和厦程大队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抓好典型”和“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的伟大教导,一九七五年和厦程里十六队的广大社员、干部一起搞了一片旱地杂交玉米试验畈,经省杂交玉米会议全体代表和县、区、社、队干部社员代表实地验收,实测面积5.76亩,其中杂交玉米“双三”1.94亩,实收玉米燥籽1997斤,平均亩产1029斤,突破了千斤大关;“丹玉3号”0.7亩,收燥籽716斤,平均亩产1023斤;“丹玉2号”3.12亩,收燥籽2897斤,平均亩产928.5斤。全畈合计实收燥籽5610斤,平均亩产974斤。  相似文献   

10.
湘西自治州在五倍子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突破了五倍子生产技术关键。发现了“黄毛小铁枣”新品种,东亚附干藓、短枝褶藓、垂藓、短肋羽藓四种冬奇主,经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专家鉴定,均为国内首次发现,对全国铁倍科研和生产有重大价值;选择了丰产倍林最佳栽培模式。即每亩栽倍树300株,养藓300m~2,每平方米藓层上放0.3斤种倍中的虫,为倍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建国以来,我国奶牛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奶牛头数增加了十多倍,成年母牛平均年产奶量提高三倍多,成绩很大。但另一方面,牛奶生产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据国家统计局公报:1980年我国生产牛奶114.1万吨。全国人平2.33斤,比上年增加1两多。这样的生产水平和增长速度,很不适应“四化”建设的形势。另据农垦部在全国20个大中城市调查,1978年人平占有牛奶12.87斤。城市牛奶供应不足是普遍现象;农村也越来  相似文献   

12.
用卵螨杀星1000倍夜,1500倍液对棉叶螨防治试验表明,螨杀星1000倍液对棉叶螨防治效果好,防效为95.3%。  相似文献   

13.
奉化县南浦公社前横大队地处平原产粮区。全大队161户,614人,耕地面积951亩,每人平均1.55亩。这个大队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贯彻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粮食产量在1965年就超过了《纲要》规定的指标,最近六年来连续超千斤。他们获得连年高产的主要途径是扩大三熟制面积。1971、1972年大小麦面积先后扩大到336亩和443.8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5%和47%,单产分别达516斤和529斤,总产增长率分别达3.7倍和  相似文献   

14.
为优选厚朴七物汤水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水提取工艺,以出膏率、含浸出物百分量和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及含大黄总蒽醌量为测定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和回流时间三个因素参数,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厚朴七物汤最佳提取工艺为回流提取3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提取1.5 h,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1.0 h,第三次加水6倍量提取0.5 h.厚朴七物汤的水提取工艺简便易行,效率高,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早籼“8—65”这个品系为我所1975年用“蜀本一号”做母本,“军协”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1979年曾定型参加鉴定试验,1980年参加品试口多点大区对比试验,1981年组织全县区试,并进行重点生产示范,三年多来表现都较好。首先在产量上、1979年鉴定试验亩产为1042.5斤,比“梅珍”增产12.7%,与“广陆矮四号”亩产1080斤相接近。1980年品试亩产996.7斤,较“梅珍”增产16.2%。同年参加全县中熟组品试10个点有8个点增产,平均亩产941.1斤,较“梅珍”增产11.7%。大区对比五个点平均亩产916.5斤,较对照种862.8斤增产6.2%。1981年我所试  相似文献   

16.
土农药介绍     
一、土六六六粉原料:柴油半斤,石灰五斤。制法:石灰过筛后加水搅成糊状,倒入锅内烤热,慢慢将油倒入,边倒边搅,然后用火烤干,密封保存。防治对象:对稻飞虱、浮尘子杀虫效果90%左右,并可防治稻瘟病。使用方法:防治稻飞虱、浮尘子在炎热天气使用为好,防治稻瘟病则应在早晨露水未干时使用。每亩撒施20斤左右,或以1:10水稀释喷雾。  相似文献   

17.
(一)生产酱油,习惯上大都以豆类作为主要原料。云和县每年生产42万斤酱油,需耗蚕豆12万斤。该县酿造厂广大工人、干部遵照毛主席关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的重要指示,为了改变用豆类作主要原料生产酱油的习惯,积极开展综合利用的工作,以“废糟糠”作原料(拨1000斤黄酒糟拌100斤谷糠粉吊制白酒后的废渣)代替粮食,生产酱油已获成功。  相似文献   

18.
我所地处浙西,系低丘红壤新造田。1974年前栽培“早熟三号”大麦,亩产在350斤左右。随着土壤的不断改良,1974年试种“908”小麦2.31亩,亩产424斤。1976~1977年扩大到18.8~22.2亩,亩产475.2~409.4斤,1978年47亩,亩产496斤,丰产田亩产超过600斤。本文以丰产田资料为主,就“908”小麦苗蘖动态结构,叶面积及经济系数和产量结构等方面,结合几年来单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亩产600斤以上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诸暨泌湖公社兽医站的同志,以毛主席光辉的哲学思想为武器,经过无数次试验,最近成功地创造了优胜二号和止咳平喘素两种治疗猪气喘病的草药针剂。“优胜二号”经一千余头次的治疗,疗效达90%以上,大大超过了西药“土霉素”的作用;“止咳平喘素”经一百多头次试验,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供试用。1.“优胜二号”:取白花前胡半斤,桔梗半斤,百部半斤,鱼腥草半斤,鼠曲草一斤,  相似文献   

20.
桉叶素针剂配方:鲜桉树叶五斤。制法:将桉树叶放在清水中浸湿后,加水四斤进行蒸馏,取1000毫升蒸馏药液,过滤后分装在瓶内密封,消毒备用。主治:猪丹毒、猪肺疫、流感、脑膜炎、无名高热、尿道炎等。用法:每次肌注5—20毫升,或静脉注射5-10毫升。咽喉脓肿,手术后感染等,可直接注射于患部。眼结膜炎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