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民党退踞台湾之后,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外交”上面樯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对国民党政权的生存造成极大的挑战。为了巩固政权,建立其统治的“正当性”,国民党在台湾建立二元政治体系,以党国威权体制控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层面,而将基层选举作为巩固威权统治的机制。从国民党对地方选举制度的设计以及操纵选举的策略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国民党在台湾实施地方选举,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地达到社会控制与政权统治。  相似文献   

2.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台湾)民主主义相当成熟,自由主义经济已经深入,也是一个法治国家。在各种意义上与日本享有共同的价值观。”——继今年2月4日在福冈市发表演讲时称台湾为“国”并美化日本在台的殖民教育后,日本外相麻生太郎3月9日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接受质询时,再次将台湾说成是“国家”。他似乎马上意识到了不妥,立即解释是“口误”,“无意中就会说成‘国’”。但他随后又将日台关系说成“两国间的关系”。“在当前被称为建交以来关系最坏的时期,改善日中关系是当务之急。在其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的外相反而不断发表错误言论,致使日中关系更加恶…  相似文献   

3.
“长崎国旗事件” 1956年10月,村田省藏、池田政之辅等人前来我国参加日本工业展览会,同时谈判第四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谈得不很顺利。贸易本身倒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核心问题是随着中日贸易的发展,中日政治关系能否改善。我方当时想法是在已有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动中日关系前进一步,因此再度提出互设贸易机构问题。但是,在日本政府尚与台湾保持所谓“外交关系”的情况下,设立这样的常驻机构应该是什么性质的,以什么形式出现,驻在人员是否应该享受外交特权,建筑物上能否悬挂国旗等等,都需要政府作出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月16日,台湾"大选"和"立委"选举画上了句号。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以689万余票、56%得2016.0票率当选"总统"。在总席次113席"立委"选举中,民进党获得68席、国民党35席、"时代力量"5席、亲民党3席。经过本次选举,台湾的政治结构彻底"绿化",民进党开启了第一次全面执政,"时代力量"进入"立法院",改变了"立法院"的政治生态。"太阳花学运"后,台湾政治进入年轻化的快车道,以"首投族"为代表的青年选民成为左右选举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这部分选民从小受西方价值观的教育,加上常年受"台独史观"的熏陶,因此在意识  相似文献   

5.
李魏巍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473-1476,1480
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对中国周边的影响。日本积极配合美国的亚太战略,推出日本版的“繁荣之弧外交”加强了与越南的双边关系。日本与越南都有借助对方力量制衡中国、扩大政治和经济影响力的迫切愿望,双方有许多共同的利益。日本在变动的亚太格局中努力实现其政治大国梦想。然而,我们对日越关系的迅速升温还要理性观察和辩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去年10月底上任以来,在历史认识、台湾地位、“中国威胁论”等问题上公然蔑视中国等邻国人民的感情,挑战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和战略底线,在短期内以多项“壮举”打破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历届日本外相不曾或不敢的“大不韪”记录。  相似文献   

7.
9月12日凌晨,日本第44届众议院选举结果揭晓。在总共480个议席中,执政的自民党获得296席。路透社评论说,小泉赢得了政治生涯中最大的一场赌博。小泉曾说,9月11日的选举将使日本迎来“战国时代”。不过不要忘了,在日本的战国时代还有一种厉害角色,叫“忍者”。他们身穿夜行服,不  相似文献   

8.
于强 《世界知识》2012,(21):46-47
在钓鱼岛事件使得东亚局势日趋紧张的时刻,8月底,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萧万长和台"经济部副部长"梁国新却带领"台日产业合作访问团"访问日本.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台湾历史上第一个由刚刚卸任的副领导人带队的、"史上规格最高"的招商团前往日本,似乎有些敏感甚至逆势,但其背后却折射出近年来台日经济合作关系已经出现重大转变.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发生了这种转变,使得台湾在近来的保钓行动中,能够以更加强硬的姿态面对日本.  相似文献   

9.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日本应该修改宪法当中‘不保持军队及其他战争力量、永远放弃作为国家主权发动战争’的第九条或是制订新宪法。”“日本人已慢慢知道在亚洲惟一能相信的只有台湾。”“世界上的道义一直在衰退,很羡慕日本能保有武士道诚信精神。”“美国20年来没有改变过围堵中国的目标,今后可能会让日本处理台湾问题,日本应该代替美国理一理亚洲的外交战略。”———曾自诩“22岁之前是日本人”的台湾前“总统”李登辉又有惊人媚日言论。他接受日本《产经新闻》专访时公开声称日本应修改“反战宪法”,并鼓吹美国应让日本处理台湾问题。“如果一个…  相似文献   

10.
被台湾岛内媒体称之为对马英九和陈水扁进行“信任投票”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终于在2006年12月9日尘埃落定。国民党籍的郝龙斌以压倒性优势当选台北市长,为马英九守住了台北“大票仓”。民进党籍的陈菊也在一片争议声中以1114票的些微差距当选高雄市长,替民进党守住了南台湾的半壁江山。“北蓝南绿”的选举结果不但使陈水扁暂时从下台危机中脱困,也使民进党得以遏止“三合一”败选以来的颓势,而且使泛蓝发展势头受阻,马英九“总统”之路布满荆棘。选举结果:蓝小输,绿大赢表面上看,国民党在台北、高雄市长、市议员选举中的表现尚可;郝龙斌…  相似文献   

11.
在11月5日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仅巩固了在众议院的优势,而且在参议院重新夺回了优势。在地方选举中,民主党在州长选举中虽净得三席,但仍比共和党少两席。更重要的是,共和党50年来首次控制多数州议会。白宫发言人宣称,布什总统和共和党创造了历史,打破了执政党一般都在中期选举中丧失议席的“政治宿命论”。中选后美国的政局将如何演变,美国政府的内外政策走向如何,特别是对中美关系有什么影响,这无疑是当前人们关注的问题。“两个常规”都“失灵”从表象上看,由于经济问题颇多,军事打击伊拉克和反…  相似文献   

12.
包丽敏 《科技潮》2000,(3):73-74
新千年伊始,台湾大选中黑金案、绯闻案“好戏”连台,正在人们目不暇接之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大选也紧锣密鼓地拉开战线,一场政治马拉松进行得难分难解。两大党派忙得不亦乐乎,但掌握着“生死权”的选民们却反应冷淡,这是怎么回事?美元铺路通白宫“对政治来讲,有两样东西很重要,一是钱,二是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1896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一位策划人马克·汉纳曾这么说。上电视做广告、举行选举集会……不管  相似文献   

13.
10月18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表示美国对明年的台湾“总统”选举维持“中立”,没有偏好任何候选人或政党。对此,杨锦麟认为,美国因素在台湾内部政局扮演的角色历来都是重要的,不管它是否披着“中立”的外衣。记者为什么美国因素会影响到台湾“大选”,您能分析一下其深层次的原因吗?杨锦麟在民进党执政以来,美台关系在军事、政治层面发展的水准、幅度已经超过了国民党执政的时代,这是一个必须重视的事实。第一是美台军事关系实质性的发展。近年来,美军的顾问团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台湾的各种大小军事演习。五角大楼以及军火商对台湾军售的游说和…  相似文献   

14.
时不时打“台湾牌”,中日关系中存在——中日双方的有识之士都十分警惕台湾问题对两国关系的影响。去年6月,美日修改了《防卫合作指针》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在日本朝日电视台发表谈话时称台湾海峡属于日美共同防卫的“周边有事”地区,这使人们关注日本对台湾问题的动向。  相似文献   

15.
大来这篇文章原题为《我国外交二百五十天》,发表于《文艺春秋》1980年10月号。作者回顾了他任大平内阁外相八个多月的外交活动,认为日本外交“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天,日本外交“由双边外交发展到多边外交”,“从经济外交发展成为经济加政治的外交”,“有时候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也不得不下决心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日本经济的直接利益”。作者认为,今后日本的外交“应该”、也“不能回避”“发挥能动作用”,“同各国共同考虑世界问题”。本刊分期译载这篇文章的详细摘要。文中的“去年”指1979年,“今年”指1980年。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前与抗战时期,被称为中国通的日本人长野朗写了许多介绍当时的中国、评论中日之间各种问题的论著。在他的对华观中不乏一些良好的思想要素,但也蕴涵了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因素。譬如,他在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问题上,存在着不少的偏见与荒谬之处。长野朗“满洲占有论”的主要目的在于,政治上为日本占领东北制造理论依据,经济上替日本筹划掠夺东北的自然资源;他的“中日共存设想”狭隘霸道,充满着侵略扩张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7.
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力量为后盾,谋求与其经济力量匹配的国际政治地位。鉴于日本以往的历史,正确面对政治大国化的日本,理性处理与日益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日本的未来关系,既是一种现实需要,也是一种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前与抗战时期,被称为中国通的日本人长野朗写了许多介绍当时的中国、评论中日之间各种问题的论著.在他的对华观中不乏一些良好的思想要素,但也蕴涵了许多不健康的思想因素.譬如,他在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问题上,存在着不少的偏见与荒谬之处.长野朗“满洲占有论”的主要目的在于,政治上为日本占领东北制造理论依据,经济上替日本筹划掠夺东北的自然资源;他的“中日共存设想”狭隘霸道,充满着侵略扩张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中日两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迅速加强,彼此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目前,大约有1·8万家日本企业与中国有合作关系。2001年至2004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70%,这为日本经济复苏带来了强劲动力。同时日本也于2003年超过美国成为接受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但经济和人员往来的加强并没有带来中日两国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加深,两国政府和民间的摩擦和冲突反而日益突出。特别是从新世纪开始后,中日之间的相互争论已经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目前双方围绕着历史、安全、台湾、钓鱼岛、东海、能源、“入常”等一系列敏感问题争吵不断,两国关系处于…  相似文献   

20.
现在离台湾2004年大选已不到六个月,由于民进党的选举策略早已定调,因而这次选举可以说是“走向台独”的关键选举。若“泛绿阵营”获胜,则2008年前后,台湾铤而走险展开“统独公投”已注定无法阻挡。两岸及中美关系也必将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因此,2004年的大选,已注定将是战后台湾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选举。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