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道家、道教的生态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道教丰富的生态思想中包含美学思想.道家、道教以道为核心构建了一个以自然主义为特色的完整的生态美学体系.当然,道家与道教在这方面有区别,但共同性更多.道教继承了道家生态美的主流思想,以生命为基点,对道家生态美思想进行了细化、拓展.在审美实践方面道家、道教也有贡献,其审美思维及相应的实践方式是反认识论的、直觉体验型的,他们还基于自己的生态美学观勾画出了生态人的楷模和理想生态社会的蓝图,并为此做了努力.道家、道教的生态美学思想及审美实践卓然高妙而独具一格,能够给予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与其技术主义社会一种新范式的冲击,对我们推进当代生态哲学发展有强烈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由非马克思主义者创立并产生了国际影响的新学科,接受美学对文学接受的阐释显示了它自身的深刻性,但同时也在文学生产和文学接受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上存有一定偏狭.我们有必要将接受美学置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视野下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理论观照,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改造.  相似文献   

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8):114-119
所谓进化论美学就是用进化适应性原理,即自然选择理论和性选择理论,来解释美和艺术的发生、发展和影响。整体来看,美与进化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体美的标准与进化动因,二是自然美的特质与进化环境,三是审美偏好的进化根基与文化介入。而艺术与进化的关系也要分为两大部分来考察,一部分是动物的"艺术"与被动进化,另一部分是人类的艺术与主动进化。通过运用科学美学的研究方法,进化论美学研究不仅突出了人类审美偏好的进化根基,而且还总结出人类审美活动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4.
黄金分割的美学意义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金分割胡自然和社会中有着广泛的意义,从古到今始终被美学家作业形式美的一条法则。本文分析黄金分割的内在数理结构,从美学角度论述黄金分割的应用,然后分析黄金分割的美学意义,对其审美品性的深层原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美学将气象审美作为艺术审美的对立面来建构,从而赋予了其非西方价值立场,呈现了平民性、自由性、自在、谦和、反人为控制等意识形态价值。天体美学则将云等气象元素作为联通人与自然宇宙天体的介质,其对气象美学的建构虽源自自然审美,但又超出了自然鉴赏的一般模式。以科技活动为基础的气象美学建构则将科技工作者对气象的认知体验作为考察对象,追溯其历史轨迹,研究其传播技术和文艺影响,比较其与非气象人士的审美经验关联,并在不确定性根基上考察科学技术与自然宇宙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从乌托邦(Eutopia)思想出发,就会将科学技术看作是拯救人类的天使,而从乌托邦的反面即敌托邦(Dystopia)思想出发,就会将科学技术视为危害人间的"魔鬼".但是无论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来看,这两种观点都将科学技术的发展归结到单一的、线性的发展轨道上,没有看到科学技术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在不同的设计理念下,可以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由这种观点出发,就可以摆脱从"天使"或者"魔鬼"的角度来看待科学技术的狭隘观点.  相似文献   

7.
虚拟空间中的"读图时代"——技术引发的美学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艺术记录方式的变化出发,分析了读图时代和文本时代的差异性。读图时代的代表是数字艺术,表现网络虚拟空间中,网络的特性使艺术的概念变得十分复杂,在网络中,现实被边缘化,因为它是一种虚拟的世界,由虚拟出发成就了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本身存在着文化观念,从分析虚拟等新技术所带来的审美变革与影响做进一步深入的理论探索,以及早回应新技术革命给美学理论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技术发展对审美的影响是深远的。由机器技术发展带来的机器美学作为现代审美取向的主要形式,其特有的审美特征却没有被揭示出来。刘易斯·芒福德通过手工业时代和机器生产时代的审美取向对比,指出机器技术的本身固有的特点塑造了四个新的审美特征:简洁之美,同一之美,速度之美和力量之美。本文试图通过芒福德的论述以揭示现代技术与审美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技术发展对审美的影响是深远的。由机器技术发展带来的机器美学作为现代审美取向的主要形式,其特有的审美特征却没有被揭示出来。刘易斯·芒福德通过手工业时代和机器生产时代的审美取向对比,指出机器技术的本身固有的特点塑造了四个新的审美特征:简洁之美,同一之美,速度之美和力量之美。本文试图通过芒福德的论述以揭示现代技术与审美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社会的真实情境既包含信息共享、个人赋权、文化多元、城市互联等积极赋能,又包括隐私透明、资本裹挟、虚假民主、社交异化等消极势能.要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社会建构功能、推进智能社会文明转型,须批判审视数字经济的繁荣幻象、虚拟世界的自由民主幻象、数字文化的丰饶假象等数字乌托邦幻象,挖掘其形成的技术、制度和文化根源,并从技术...  相似文献   

11.
在西方美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科学与关学尤其是数学与美学的关系值得关注.早在古希腊时期,揭开了古希腊美学思想发展的序幕的是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正是他们首先将数学与美学相结合,开始了美与数理学科相联姻的潮流.后来经德谟克利特的发展,到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对数学与美学的关系极为关注.由于古希腊美学是西方美学的重要源头,这就使西方美学不仅与科学紧密相联,而且形成了与中国美学不同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2.
休闲笔谈(一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生命的权力 季国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 休闲是指争取生存时间之外的体悟人生和领略自我的时间.人生的质量和品味同时又表征为自我向空间的投影,即在一种共时的轴线上入所作用的空间范围的大小.于是,休闲首先是个时间地理学的命题.生命的价值是由人类的历史和社会的结构赋予每一个生命,它以自己最独特的方式与整体性的人类世界同构,甚至与宇宙同构,在这样敞开式的封闭之中既连续又离散地把自我既抛向可能性又抛向必然性.这就是休闲的概念内涵.一种体现生命权力的人类行为. 生命权力是一种组织主体域的权力.生命权力的力量既依赖于生产实在又依赖于限定实在.有限性是个体生命的典型特征.于是,生命权力必然是个体化的.当每一个生命都具有这种权力时,它是双向的,必然促进肉体与精神的结合,在操作方式上是实践性的正反馈,即不断扩大分异,增加信息量,增加权力的实施强度,也即获得了时间性和开放性,价值功能性的一种在场模式旋即形成.每一个个体生命也同时造就了自身的主体化的形式客体,一种内在权力关系的外在化,并表现出明显的生命特征,即非理性因素的系统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文化、文化资本与休闲--对休闲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当今,"文化"是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什么是文化?文化赖以什么得到传承?什么是文化资本?文化何以成为资本?什么是体闲?休闲如何延续文化?休闲如何构筑文化资本?本文从休闲研究的视阈探讨文化、文化资本与休闲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使休闲和文化走出概念的圈子--一是获得文化的真谛;二是升华我们的休闲生活;三是为经济注入文化资本.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各层面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新名词、新课题、新领域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甚至引起了科学及社会研究的关注,休闲便是其中之一.休闲是当今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休闲娱乐是商业经济追逐的卖点,而休闲学也正逐渐成长为一个日益成熟的学科研究领域.它之所以倍受社科界的关注是因为实践和科研不断表明,人们的休闲意识和休闲方式既能反映出社会各层面的变化,同时又与这些变化有着互动的关系.探讨并预测变化与休闲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是一个极具时效性和挑战性的课题,美国休闲哲学界著名学者杰弗雷·戈比在<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一书中对这一课题作出了科学、细致的分析.对普通读者、休闲娱乐界相关人士乃至专家学者而言,<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将是一本集趣味性、启发性与学术价值为一体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5.
技术时代人的自由解放是马尔库塞技术哲学思索的中心问题。马尔库塞指出,技术时代的美学通过将审美艺术内在化和俗化已全然丧失其批判性和超越性的维度,从而成为压抑人的自由,为不合理社会辩护的工具。他的技术美学所要探讨的不是人们的审美技巧,而是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方式。他把"审美"作为人的一种本真性的思维方式和存在方式,这旨在强调:人类必须用一种新的审美感知方式取代技术性的感知方式来"认识"和"对待"自然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也就是说,人类要培养一种"新感性",使压抑人的技术艺术化。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的话语以"元叙事"为其特征,技术乌托邦主义即是现代性的"元叙事"之一.在"元叙事"的理想下现代技术的发展具有了很大程度上的非反思性和盲目性.技术的现代发展确立了科学知识的合法性基础,而信息技术的新进展又为后现代语用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包装大多都讲究精美、上档次,追求较高的包装附加值,导致市场上充斥着豪华包装和过度包装.综合目前国内外包装设计领域中的"绿色包装"、"简约包装"、"零包装"三种理念,并予以拓展和延伸,把包装设计上升到生态循环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结合使用功能的人性化设计、审美功能的艺术化设计以及民族文化的承载,从而设计出既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又能提高包装品位的精美包装.  相似文献   

18.
王姝画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2):61-61,64
“中国元素”,即具有中国典型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同时并进的时代,中国元素既体现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又符合现代人的时尚审美要求;既展现东方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又紧跟国际时尚潮流,具有研究分析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在刷新国民精神以立人强国的特定语意场中言说的趣味主义人生观,因对生命之快乐与意义的凸显、对创造与享受的叠合,而呈现出具有独特启示性的休闲智慧。一方面,达成内外合一、仁者不忧之趣味境界所要求的情慧兼修的精神修养,实质上就是休闲心灵能力的建构,是对休闲主体精神维度的凸显与审美化提升;同时,诗性趣味向事务性的实存生活各领域的泛化拓展,活动与意义一体、劳作与享受同一、尽责与尽兴结缡的趣味化生存理想,通向的又正是融通生活与审美、整合工作与休闲、为休闲开辟更广阔现实空间的休闲信念。  相似文献   

20.
生态美学偏至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生态美学研究中出现一些偏颇,在基本概念、阐释行为、实证研究和哲学品位四个方面均有"硬伤","热点"背后潜藏着危机,因而须对生态美学的发展作冷静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