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借鉴工业化国家战后城镇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新特点和暴露出的问题,指出城镇化模式因城镇化水平而变,忽视农业和乡村发展如何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伴而进的城镇化,代表的是一种"工业文明"而非"生态文明"的城镇化模式.结合河南省城乡发展情况指出,新型的城镇化发展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公共财政资金建设和发展乡村,并要以城乡统筹发展的开放性思维,从要素重组和功能提升的角度,重新寻找城镇化的动力和发展路径.在将"区域"视为一种在更大尺度上协调城乡不同建设活动的背景的情况下,提出把城乡社区一起,建设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区域城镇"的初步思维框架,并针对河南省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出"区域城镇"的3种表现形式.最后,对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编制模式转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森林城镇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资源、人口、环境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各国都在寻求解决的办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决议中160多个国家共同提出"解决环境危机中,再没有比森林更重要的了."  相似文献   

3.
区域建设及区域研究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历史发展潮流深刻地改变着不同国家和区域的面貌。在新的形势下,区域发展目标也相应地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因此谋求新的区域发展思路和途径,实现区域持续发展是每一地区面临的一项新课题。在新形势下,为谋求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区域研究的视野应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体现经济全球化为不同区域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重视不同区域目标选择的多样性和非自然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一、区域建设研究的由来 区域研究作为地理学传统研究领域,在不同的时代,由于人们所处的现实环境以及…  相似文献   

4.
农村现代化对整个湖南的现代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章试图对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与对策以及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作一些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能够帮助西部城镇突破城镇发展的基础门槛,为西部城镇发展营造较为理想的拓展空间,促使西部城镇或城镇群在空间上呈现有机生长的态势,实现西部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西部小城镇为例来探讨小城镇未来空间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和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区域地理学一直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本文简要指出了区域科学的研究趋势逐渐由静态的、均衡的方式向动态演化的方式转变,并开始应用复杂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区域问题,从而形成复杂区域科学研究阶段。在简单介绍了复杂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详细综述了复杂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一的CA模型及其特征,国内外运用CA模型对城市-区域空间动态模型研究的现状与进展,以及未来复杂区域科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发展的基本主题,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我国实施的基本战略之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区域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空间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科学决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由R S、GIS、GPS技术集成和利用GMS技术发展起来的空间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和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从区域经济角度来看宁西铁路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宁西铁路的兴建对沟通我国东西部的联系和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铁路干线与沿线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的角度,探讨了宁西线的建设与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加快沿线城镇建设;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强化铁路为地方服务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构建区域创新环境指标体系,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4-2007年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依赖性逐步增强,空间集聚现象明显;研发投入、累积知识存量、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显著;人力资本、知识流动能力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不明显;金融规模对区域创新能力促进作用的发挥有一定的滞后期,而对外开放在当期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Moran’s I指数对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创新产出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探索不同因素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特征,江苏、浙江、上海3个省级行政区已成为典型的区域创新“热点”,并对周边区域形成辐射效应;R&D人员全时当量、R&D投入强度、每十万人中高校在校人数以及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在不同区域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区划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旅游空间功能区划背景的基础上,界定了旅游空间功能区划的概念,分析了旅游空间功能区划的基本理论,提出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旅游开发密度和旅游发展潜力,将特定空间单元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引导发展区和适度发展区,进而确定不同旅游发展类型区的开发次序和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旅游空间功能区划在缓解生态压力、加强旅游区域空间管治、促进大旅游形成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乡镇居民文化娱乐状况的调研分析、现有文化站功能构成的利用状况分析,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探讨了现阶段乡镇文化站最优化的功能配置原则.通过功能空间的属性分析并结合乡镇文化站的特点,提出了乡镇文化站适宜的空间形态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聚合物粘度随机械剪切的损失及恢复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使用了日本聚合物AC530和国产聚丙烯酰胺,实验分别是在开放的有氧条件和密闭的N2气保护的无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AC530还是国产聚合物,机械剪切都会造成其粘度的急剧降低,这种降低不会在放置下恢复.甲醛对聚合物的剪切损失抑制作用很低.实验结果还表明,聚合物的剪切损失与氧的存在关系不大,在无氧情况下的剪切损失和有氧时基本相近,在无氧条件下聚合物的剪切损失也不会恢复.  相似文献   

14.
通过纸样试验的方法,找出了衣领翘度与衣领领型、翻领宽度以及驳头长度之间的关系,为衣领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泰尔指数(THEIL)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得出广西经济整体平稳上升的趋势;桂南、桂中地区内部经济差异大的特征。为了对经济差异成因和区域演化做进一步剖析,则通过局部自相关进行聚集区域显著性诊断,并结合冷热点综合得出广西经济区域演变格局。研究表明:(1)2000—2010年广西经济集聚现象初见显著,形成桂南北部湾经济集聚核心区,桂林、柳州2个经济集聚辐射中心。(2)广西经济差异呈"北中南强,东西弱"的格局;桂西仍是全区低水平经济聚集区。(3)全区冷热点分布随机性和不稳定性凸显,区域经济增长波动频繁。针对全区经济不断提升,但集聚区对周边的带动作用不强的经济特点,就区位、政策、临界效应方面作了驱动力分析和建议的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保山市隆阳区为研究区,选取滑坡、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3种典型地质灾害类型为对象,综合运用GIS技术与多种空间点模式分析方法对地质灾害的集聚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划定其空间集聚热点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隆阳区内滑坡、泥石流和不稳定斜坡灾害均呈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程度和规模随观测尺度的变化而变化;各地质灾害的空间集聚特征差异明显,形成了不同的空间集聚模式;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在空间热点分布上差异与共生现象并存.管理者在灾害治理工作中需采用区别治理与统一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当代中国的首都,在其城市职能中明确提出,北京是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特别是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以后,旅游市场空前繁荣,旅游业逐步成为推动北京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基于这一背景,在对北京市旅游总收入和游客住宿、购物及餐饮等主要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旅游区域经济竞争力与旅游空间结构特征,探讨了超大规模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问题。研究发现: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经济总量稳步提高,但16个区的旅游经济竞争力差异显著,东城、西城、朝阳和海淀4个区接待旅游住宿、购物及餐饮消费和旅游总收入远远高于其他各区,旅游竞争优势明显;北京市各区的旅游业态虽然呈现多元发展态势,但各区的旅游资源聚集效应存在着明显差距,旅游空间发展定位不够清晰,为此,提出未来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东山县景观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东山县为研究实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进行景观生态分类,并选取了景观多样性、景观空间构型及斑块特征3组指标,对该区的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整体朝着景观多样化方向发展,但是随着人类活动干扰强度的增大,区域景观类型破碎化趋势明显,导致区域生态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9.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几种国际上常用的项目管理模式和介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历史,对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宪政建设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与社会演进型,中国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宪政建设模式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其基本特点是:动力充足性、发展赶超性和成本低廉性。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不足:可能导致宪政建设的内在基础危机和制度支撑匮乏,宪政建设的结果可能是一种高度的有限宪政制度。从这种宪政建设模式中得到的启示是:分阶段建设、渐进发展道路和过渡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